有几天没来了,最近天气好,楼主一直在农场忙活。
本地最近又有节日,因为上周女儿学校又放了一天假,偶尔还能听到远处有烟花爆鸣声。农场主们都休息了,街上的好些商店也关门了,邻居们又出去狂欢到半夜了。。。
我其实并不关心节日,不管国外还是国内的,
生活过得开心,于自己而言,每天都可以当成节日。
不用打卡,不用赶车,不用应酬。
精神好就马上开工,累了随时休息,想放松就上上网看看书,兴致来了就给自己放假出去旅游。
早些年的深圳,还没有高铁,特快列车就那么几趟,每次春节要回家过年就跟打仗似的,早早就关注飞机票火车票,掐分掐秒一遍遍拨打抢票热线,不停地上网查找抢票心得,看哪天有打折机票,犹豫着要不要找黄牛,寻思着回家要给家人买点什么礼物,发愁如果买不到回程票要怎么请假怎么安排好工作.......
然后在可怜的几天假期里,提着大包小包,小心着钱包,匆匆赶回家,蒙头睡几天,跟亲朋好友拜个年,吃几顿饭,看看春晚,听听鞭炮响,发几个红包,又行色匆匆地赶回去上班。
那时公司有句笑话,上班第一天,看谁满面灰尘,一脸疲惫,肯定是回家过年了的。留在深圳的,几乎都跟猪似的,睡了吃吃了睡,红光满面,一脸安逸。
也试过一次自驾车回家,累不说,高速公路上看到N次车祸,充满了各种不安全。
这么折腾了几次,我就改了策略,不再春节回家过年,换成平时请假,请的时间尽量长点,有时候实在请不到就干脆辞职了。
车不挤人不多的非节日里,回家好好陪上父母几个月,陪他们散步聊天,帮他们换好家里坏了的电器,或带他们出去回故乡寻亲访友、旅游。
中国有句老话叫:每逢佳节备思亲。
其实,若你想对亲人好,哪一天去表现并不重要,那份心意才重要。
孝敬父母也并不表现在你春节回家请他们吃一桌的鱼肉,然后坐在他们面前低头自顾看手机,最后留下一叠钱匆匆走人。
老有人喜欢把“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挂在嘴上。
我们先不论古人说的话是否就一定正确。
这句话的原文是: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些人以为孔夫子意思为,有父母,就守在家里孝敬父母就行了。这是曲解圣贤的意思了。如果是这样,夫子教导人们“齐家治国平天下”,岂不是空谈?再者,如果家境贫寒,难道让父母跟着你饥寒交迫?这不仅不是孝,而且是最大的不孝。
说这句话的孔夫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国游学,以那个时候的交通,绝对算远游了。
当年的秀才出去读书,考状元,一去几年,算不算违了圣贤的教诲。
除了实在走不出去的贫民,将军出去打仗,文人异地为官,谋士远赴它国,那个不是远游。
还有,去外地上个大学,出国留个学,都个个中招了。
现在早已不是舟车不便的古代,只要你想,即便相隔万里也能在一天内奔到跟前,如果你不想,即使同在一座城市,可能也是几年难得一见。
我以前有个同事,回家只有五六个小时车程,但他却五六年没回过家,说是没挣到钱,回家没面子。事实也是这样,很多人春节回家,绝不仅是看看父母那么简单的想法。
中国幅员辽阔,从这个省去了那个省工作,算不算远游?
有人说当然不算,只是出个省嘛。
那么看看欧洲地图,大部分国家还没中国一个省大,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算不算远游?
有人说当然算,毕竟出国了嘛。
看来不是距离的问题,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就遥不可及,呆在熟悉的家里就有种安全感。
其实,现在有几个人会一辈子呆在出生的家乡,从生到死不挪窝?不用上大学?不用工作?除非你真在家乡干出点名堂,否则一辈子呆在老家,不被乡邻看成啃老,没出息才怪。
有很多东西都在引导我们,要听话,听圣贤的话,听官家的话,听父母的话,听长辈的话,要呆在家里安安份份不要乱动,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充满洪水猛兽,妖魔鬼怪,最好哪里都不要去,一心只读圣贤书,做一个良民孝子,则天下太平。
我曾经和老公多次探讨过欧洲的海洋文化和中国的内陆文化,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发现挺有意思的。
嗯,刚才还暴雨如注,现在天放晴了,楼主要出去干活了,下次有空再慢慢聊。
本地最近又有节日,因为上周女儿学校又放了一天假,偶尔还能听到远处有烟花爆鸣声。农场主们都休息了,街上的好些商店也关门了,邻居们又出去狂欢到半夜了。。。
我其实并不关心节日,不管国外还是国内的,
生活过得开心,于自己而言,每天都可以当成节日。
不用打卡,不用赶车,不用应酬。
精神好就马上开工,累了随时休息,想放松就上上网看看书,兴致来了就给自己放假出去旅游。
早些年的深圳,还没有高铁,特快列车就那么几趟,每次春节要回家过年就跟打仗似的,早早就关注飞机票火车票,掐分掐秒一遍遍拨打抢票热线,不停地上网查找抢票心得,看哪天有打折机票,犹豫着要不要找黄牛,寻思着回家要给家人买点什么礼物,发愁如果买不到回程票要怎么请假怎么安排好工作.......
然后在可怜的几天假期里,提着大包小包,小心着钱包,匆匆赶回家,蒙头睡几天,跟亲朋好友拜个年,吃几顿饭,看看春晚,听听鞭炮响,发几个红包,又行色匆匆地赶回去上班。
那时公司有句笑话,上班第一天,看谁满面灰尘,一脸疲惫,肯定是回家过年了的。留在深圳的,几乎都跟猪似的,睡了吃吃了睡,红光满面,一脸安逸。
也试过一次自驾车回家,累不说,高速公路上看到N次车祸,充满了各种不安全。
这么折腾了几次,我就改了策略,不再春节回家过年,换成平时请假,请的时间尽量长点,有时候实在请不到就干脆辞职了。
车不挤人不多的非节日里,回家好好陪上父母几个月,陪他们散步聊天,帮他们换好家里坏了的电器,或带他们出去回故乡寻亲访友、旅游。
中国有句老话叫:每逢佳节备思亲。
其实,若你想对亲人好,哪一天去表现并不重要,那份心意才重要。
孝敬父母也并不表现在你春节回家请他们吃一桌的鱼肉,然后坐在他们面前低头自顾看手机,最后留下一叠钱匆匆走人。
老有人喜欢把“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挂在嘴上。
我们先不论古人说的话是否就一定正确。
这句话的原文是: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些人以为孔夫子意思为,有父母,就守在家里孝敬父母就行了。这是曲解圣贤的意思了。如果是这样,夫子教导人们“齐家治国平天下”,岂不是空谈?再者,如果家境贫寒,难道让父母跟着你饥寒交迫?这不仅不是孝,而且是最大的不孝。
说这句话的孔夫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国游学,以那个时候的交通,绝对算远游了。
当年的秀才出去读书,考状元,一去几年,算不算违了圣贤的教诲。
除了实在走不出去的贫民,将军出去打仗,文人异地为官,谋士远赴它国,那个不是远游。
还有,去外地上个大学,出国留个学,都个个中招了。
现在早已不是舟车不便的古代,只要你想,即便相隔万里也能在一天内奔到跟前,如果你不想,即使同在一座城市,可能也是几年难得一见。
我以前有个同事,回家只有五六个小时车程,但他却五六年没回过家,说是没挣到钱,回家没面子。事实也是这样,很多人春节回家,绝不仅是看看父母那么简单的想法。
中国幅员辽阔,从这个省去了那个省工作,算不算远游?
有人说当然不算,只是出个省嘛。
那么看看欧洲地图,大部分国家还没中国一个省大,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算不算远游?
有人说当然算,毕竟出国了嘛。
看来不是距离的问题,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就遥不可及,呆在熟悉的家里就有种安全感。
其实,现在有几个人会一辈子呆在出生的家乡,从生到死不挪窝?不用上大学?不用工作?除非你真在家乡干出点名堂,否则一辈子呆在老家,不被乡邻看成啃老,没出息才怪。
有很多东西都在引导我们,要听话,听圣贤的话,听官家的话,听父母的话,听长辈的话,要呆在家里安安份份不要乱动,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充满洪水猛兽,妖魔鬼怪,最好哪里都不要去,一心只读圣贤书,做一个良民孝子,则天下太平。
我曾经和老公多次探讨过欧洲的海洋文化和中国的内陆文化,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发现挺有意思的。
嗯,刚才还暴雨如注,现在天放晴了,楼主要出去干活了,下次有空再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