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鬼蔷薇开始 818日本发生的各种猎奇案件

  说到菊地直子,就来补充一下她在奥姆真理教担当的角色吧。

  菊地直子于1989年加入奥姆真理教。由于高中时期是田径队的,所以加入后她也在教团里创建了田径队,并先后两次参加在东京和大阪举行的国际女子马拉松比赛。

  1995年4月,菊地直子开始负责担当运送爆.炸物原材料。此时地铁沙林案已经案发,距离教祖被捕也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而菊地直子运送的原材料,主要被用在了发生在一个月后的东京都厅邮包.炸.弹事件之中。

  同年5月16日晚19点,一个小邮包被送到东京都知事的秘书室里。一位工作人员打开邮包检查时,发现里面只放了一本书。就在他翻开书想要进一步查看内容时,书本突然炸开了,这位工作人员的双手严重受伤,所幸没有危及生命。

  这个案件也是在教祖麻原彰晃的指挥下进行的,目的是扰乱警方的视线,延迟自己被逮捕的时间。这也是教团在日本境内犯下的最后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不过讽刺的是,教祖本人也正是在这一天遭到的逮捕。

  案发后,从犯之一的菊地直子立刻选择逃亡。一直到2012年6月3日,她才因受到举报而被警方以杀人未遂的嫌疑逮捕。审讯中,菊地直子一直坚称自己当时什么都不知道,自己也不清楚会与案件扯上联系,但却绝口不提逃亡多年的原因。而当警方提到上述这起邮包案件时,菊地直子则选择了拒绝提供证言。

  2012年8月6日,邮包案正式开庭。庭审中,菊地直子表示“自己当时负责运输的原料上写着‘剧.毒’二字,可以推测出是用于合成危化品的”。她还说,当时教团已经被逼上绝境,她也深知“狗急跳墙的教团已经在进行包括杀人在内的行径”。这两句证言几乎坐实了她的杀人未遂罪,所以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判决下来的当天,她就直接提起上诉,并在二审中主张自己无罪。最终在今天,也就是2015年11月27日,二审判处菊地直子无罪释放。

  二审法官表示,一审判决结果不符合经验与逻辑,故不足以采信。

  图为菊地直子当年被通缉时的画像。
  
  继续补充。

  二审法官表示,虽然菊地直子知道自己运输的是“剧.毒”,但她并不清楚这个东西是用于制造恐.怖.袭.击的。而且菊地直子不过是在听从教团干部们的指令行事而已,并没有证据显示她对邮包案事先知情。

  邮包案受害者,也就是亲手打开邮包的那位工作人员表示,菊地直子逃亡这么多年,说明她很清楚自己犯下了多么严重的罪行。没能在法庭举证证明这一点,实在是太遗憾了。另外,这位工作人员当时整只左手都被炸掉,右手大拇指也被炸断。

  检方也对判决结果表示遗憾。他们说会回去仔细研究判决结果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方针。

  现在网上已经彻底炸锅了,都在狠批法官有什么资格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出判决。顺便,如果检方不再继续上诉,那菊地直子估计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了……
  @lzcmg 2015-11-27 21:04:08.71
  不知道LZ是不是在更一个很长的帖子,因为她这次还没说要跑掉……
  —————————————
  捂脸 我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发帖发到一半就睡死过去了....
  
  趁着夜黑风高继续来更新长篇~

  这次要讲的案子可以总结为一句谎言引发的血案。这个案子也曾一度在2ch上掀起讨论热潮。除了警方逮捕嫌犯后,完全无视嫌犯人权的作为,一张流传在网上的真凶照片更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警方自己公布的通缉令上也使用了这张照片,所以照片本身并不吓人,各位可以放心观看~
  案件十八、四日市吉之岛误捕致死事件

  2004年2月17日,一位68岁的男性来到吉之岛为孙子饲养的仓鼠购买饲料和木屑。买完东西后,这位老人注意到自己钱包里已经没有多少现金,所以进入吉之岛入口处的ATM区域取款。此时ATM区域就只有他一人。由于刚买了不少东西,老人只得一边将购物袋分别套在两只手上,一边艰难地操作着ATM机。

  就在此时,一位抱着孩子的女性走进了ATM区域。正当老人继续操作机器的时候,女性突然撞向了老人肩膀,然后趁势一把揪住老人的衣领。就在两人争执不休的时候,女性突然大喊了一句“抓小偷啊”。听到她的呼救,三名男性冲了进来,直接将老人按倒在地。
  虽然这三名男性谁都没看到老人偷盗的场景,但面对着一边是上了年纪的男性,另一边是抱着孩子的女性,他们似乎都理所当然地把女性归为弱势群体,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这位无辜老人。

  老人被按倒在地之后,一位正巧负责在吉之岛巡逻的警官用手铐铐住了他,同时要求同事前来增援。等待增援到来的期间,一直俯身坐在地上的老人突然出现呕吐、昏厥的情况,但守候在现场的警官仍旧表现得无动于衷。

  20分钟后,赶来增援的同事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赶忙把老人送往临近的医院。但此时,老人已经彻底陷入昏迷。一直到第二天被宣布死亡,他都没有再睁开眼睛。
  尸检结果显示,老人的死因是极度紧张引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显然,引起老人极度紧张的原因正是先遭抢劫,后被当成嫌犯莫名按倒在地。据报道,老人倒地昏迷后,手里仍紧握着自己的银行卡。透过这张被折断成两半的银行卡,不难想象当时究竟发生了多么严重的争执。

  值得庆幸的是,整个案件就发生在ATM机前,机器上面的摄像头几乎记录下了当时发生的一切。监控录像显示,抱孩子的女性在案发五分钟前就站在距离ATM机几米开外的地方,一直仔细观察着ATM机方向的情景。三名男性冲进来按倒老人后,女性立刻抱着孩子扬长而去。而且最关键的是,整段监控录像都没有拍到任何有关老人偷盗的画面。
  案发后,警方的说法先后发生多次变化。警方先是声称“嫌犯被三名市民按倒在地后,现场警员直接逮捕了嫌犯,而后嫌犯出现呕吐与昏厥”。但没过几天,警方又变更了口径,辩称“嫌犯只是被现场警员控制了20分钟,就被随后赶到的同事送往医院救治”。而之所以会“控制嫌犯20分钟”,是因为老人在受到袭击时喊了一句“你们做什么,放开我”。仅此而已。

  或许是意识到了什么叫越抹越黑,当地警方最终还是承认这完全是一起误逮捕事件。同时,他们也贴出通告,征集与抱孩子女性有关的线索。
  前方高能预警……?

  通缉令上的照片来自ATM监控录像截图。由于分辨率不高,录像里拍摄到的女性脸部非常奇怪。也正是因为这张奇怪的照片,网友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图为警方贴出的通告,以及放大后的大图。
  
  2007年,老人家属对三重县警方提起诉讼,要求警方赔偿5700万日元的损害赔偿金。此时,三重县警方仍在据理力争,坚称当时的处理方式“非常合理、毋庸置疑”。

  2010年,法院一审判决三重县警方赔偿死者家属880万日元。一审法官表示,警方对死者的控制已经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但无法证实警方的作为与死者死亡有直接联系。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满的老人家属继续提起诉讼。

  2011年9月,法院二审判决警方的控制行为确实属于违法,同时要求三重县警方赔偿死者家属3640万日元损失赔偿金。
  再来补充一些与本案有关的小细节。

  ·老人的妻子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死亡。

  ·除了银行卡被折断外,老人所佩戴的眼镜也碎了一块镜片。

  ·当时控制老人长达20分钟的警员年仅29岁,还没有太多出现场的经验。

  ·帮忙将老人按倒在地的三名男性身份不明。有媒体报道这三人分别是路过群众和吉之岛店员。而针对这三个人,警方一会儿说当时就把他们带回局里做了笔录,一会儿又说这三个人见警察赶到,就直接离开了。最终也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说法。

  ·案发时,女性还与老人相互抢夺过一个钱包。直到二审开庭,才证实这个钱包的主人正是老人自己,更进一步证明了所谓“老人盗窃”一事根本不复存在。
  另外本案还有一处非常奇怪的地方,就是女性手中抱着的那个孩子。

  监控录像显示,这个孩子只有两三岁。女性应该也是为了降低别人对自己的警戒心,而选择抱上这个孩子。但奇怪就奇怪在,为什么女性与老人之间发生了那么强烈的争执,这个孩子还一点反应都没有呢?吉之岛本身客流量非常大,入口处更是常有人群往来,但却没有任何一篇报道或任何一位目击者表示,曾经听到过孩子哭闹的声音。仅仅是因为女性用了某些方法导致孩子陷入熟睡吗……?
  以上便是与本案有关的全部情况。女性利用孩子掩饰罪行的行为固然可恶,但警方不负责任的做法更令人心寒。哪怕面前真是一位凶恶嫌犯,但在面对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呕吐昏厥长达20分钟之久时,实在无法想象是什么让负责看管的警员选择无动于衷。

  此外,本案还出现了一个让人非常不愿面对的问题,那就是见义勇为做错事。面对抢劫这样一个发生在极短时间内的突发情况,什么冷静观察、斗智斗勇根本都是纸上谈兵,恐怕很少有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只能希望各位在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时候能够尽可能把周围情况看得周全一些,同时量力而为,不要逞能。例如之前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把手伸向另一个衣兜的时候,没有勇气直接喊出声的楼主只能装成挤车的样子,硬是把险些被偷的人给挤到了一边。虽然挨了对方一个白眼,但至少比良心受谴责要好得多……扯远了。见义勇为之后,也请各位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引发了对方的高度注意,那就切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尽量避免独自前往人员稀少的区域。

  虽然似乎已经彻底背离本案,但还是想说鼓励见义勇为不等同于鼓励大家做英雄,而是希望大家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如果每个人都不愿承担社会责任,那我们就真的只能终日生活在恐惧与危险之中了。

  说回到本案中的见义勇为。如果三位男性能在按倒他们认为是嫌犯的老人后,立刻转身安抚女性,同时找来正在巡逻的警方,告诉警方就是这位女性在高喊抓小偷,那或许就不会案发多年仍旧抓不到真凶。当然,这些不过都是马后炮罢了。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还是希望真凶能够认罪伏法,以慰藉无辜受难的老人及老人家属。

  四日市吉之岛误捕致死事件,暂且结束。
  @lzcmg 2015-11-19 18:31:39
  佐贺案的新猜想:
  7案和6案的间隔时间极度接近是为什么呢?
  有没有可能7号案是“计划外的杀人”呢?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2号案会不会也是某种“计划外”呢?凶手在和百武律子相处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百武律子随口说的让凶手认为自己暴露的话语呢?
  “佐贺县属于邻里之间关系密切的农村型社会。”,发生凶案很可能出现各种谣言传说,或许百武律子就是因为听到了某种传言而断送了性命。
  呃,同样是计划外......
  -----------------------------
  我觉得凶犯应该是男性 如果是女性犯案 那至少应该不是单独作案 原因很简单 女性根本搬不动另外一位成年女性

  另外这几个案子仅仅是因为情况相近而被并案处理 期间时间跨度很大 或许真的同时存在多名凶手 例如只有周六遇害的女性是被不同凶手所杀

  顺便 去查了一下 日本似乎只有不动产业会选在周三休息
  @然熹 2015-11-22 22:15:49
  追了好几天,终于追上了,一开始看这个帖子是出于好奇的心里,从小就对这种案件什么的比较感兴趣,后来慢慢的从中发现了人心的险恶。很喜欢楼主的叙事风格,也很佩服楼主,只是有一点让我很郁闷,希望楼主能解答一下,我是在手机上看的,我发现我不能真对某一层来回复,即使我点了某层主的命字然后点回复本层,之后页面也会自动跳到最后的回帖页面!为什么会这样?是楼主还是天涯把我设置成这样的?难到是因为我之前针对上面......
  -----------------------------
  我也经常用手机端回复者帖子 但并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啊0 0 层主试试看点击要回复楼的右下角 然后再点回复 应该就能直接弹出回复框了><
  @wyvern76 2015-11-24 11:14:47
  天涯的第一帖给LZ了,也替LZ贴一个。
  ~~~~~~~ ~~~~~~
  案件经过:
  昭和二十三(1948)年一月二十六日的午后十五点零五分的时候,日本帝国银行东京椎名町的分店走进了一位中年男子。银行已经锁上了正门,他从员工通行的便门走了进来。这时分行的支店长吉田武次郎以下十六人,他们正在埋头整理票据,和处理事务,谁也没有注意他。
  这位中年男子一看这番情景,大声说道:“我是东京都派来的,支店长在哪?”他......
  -----------------------------
  感谢帮贴XD 帝银事件 这个案件两年前刚刚以法定凶犯的养子死亡而彻底宣告结束 其实这案子真的疑点很多 例如被警方抓走的嫌犯受到了严刑逼供 这位嫌犯患有注射狂犬疫苗导致的健忘综合征 他的证言根本不足以被采信 再有就是 案发六年后 茨城县内再次发生了与本案非常相似的案件 但律师团刚要开始调查 茨城案的嫌犯就立刻服毒自尽 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嫌犯病死狱中后 曾隶属陆军第九研究所的人员直接在电视上表示 真凶极有可能隶属陆军 且曾参与731部队 不过他所指证的这位真凶也在案发一年后病死 恐怕真相很难有重新浮出水面的一天了
  @青色鸟 2015-11-27 04:38:07
  长冈京这个案子其实有一个改编的日剧叫做 变身访问者的忧郁 但是我没看过,百度里面可以搜到,听说里面对这个案子做了一个自己的推测。
  之前很多案子自己搜了但是没有楼主八的这么详细,比如福田公厕怪死事件搜来搜去就那么点信息量,于是求楼主看看知不知道几个案子,求科普。
  一个是广岛一家人自杀,据说当时早餐都是摆好的,后来美国最近也有一个类似的案子,很是诡异。
  然后就是一个叫加茂前雪的少女失踪......
  -----------------------------
  广岛一家自杀是突然全家失踪 一年后发现死在水库里那个案子么?? 是的话之后来8这个~

  加茂前雪的案子之前作为短篇讲过啦 请往前翻~

  然后恶魔的案子也是有名的猎奇案 之后会讲到的 放心哈
  @青色鸟 2015-11-27 04:41:49
  关于加茂前雪这个案子还衍生出了一大堆后续,比较有名的是所谓的sm666那个玩意,虽然不知道联系在哪但是搜这个失踪就会出这个联想。。。。有视频,不过慎入
  -----------------------------
  相信我 把失踪案和sm666扯在一起的只有中文圈 日本那边根本没有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sm666本身只是个flash而已 作者是从2001年起就开始投身于flash制作的专家 他做了一系列这类风格的作品

  顺便sm666还有youtube版本 非常欢乐XD 有兴趣的话可以来这里观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hl=ja&gl=JP&v=7iFXyLah2oQ
  @许由洗耳 2015-11-27 15:20:48
  楼主继续啊!
  这个帖子追了好几天了,也收藏了。楼主写的都很清晰有条理,也不过分渲染太残忍的情节,写的真好。
  喜欢这个帖子一方面是确实有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就是人性和法律实在让人有太多的迷惑。
  我看过的《犯罪心理》里面有个观点记得很清楚,当那些痛苦不堪的幸存者,受害者家属迷惘的问BAU的人,为什么凶手要这么做时,探员们往往都说,他们和我们想的完全不同,也只能这样来安慰这些受到伤害的人们了......
  -----------------------------
  感谢夸奖XD 其实前面也有朋友提到 反社会人格其实并不都是后天形成 也有一些是先天所致的 这部分群体真的很可怜和可怕 他们会因为大脑部分功能缺失而无法进行共感思考 所以一些凶手才能在案发后说出 只是想杀个人试试看而已

  另外说到影视作品 我至今都对沉默的羔羊津津乐道 真希望能多一点这种描述了犯罪心理的优秀作品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