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当年明月的文章,也并不是众口大赞,还是引发了很多争议。
比如很多人就认为,明月的东西很“肤浅”,并且正是因为这种“肤浅”才导致了“流行”。。。
通常听见这种话,我也只能说一句在杂谈很“流行”的:冷笑一声,三分走人!
当然,“流行”的通常都不可能太深刻,“曲高和寡”的规律还是长期有效的。比如《还珠格格》最流行,它能有多深刻?!
不过我觉得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不深刻”和“肤浅”到底是不是一码事儿?
我个人是这么觉得:
流行的,一定是通俗的;但是通俗的,未必是肤浅的!
比如明月的文章,他当然谈不上高屋建瓴、开天辟地。坦率的说,他更多的是在做梳理和总结。——问题是,梳理总结就一定“肤浅”吗?!
对于历史来说,明月并不是一个开创者,但是他是一个很出色的翻译官!
他把那些高深的、晦涩的、枯燥的、繁复的历史文字,变成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幽默诙谐的、删繁就简的、引人入胜的小说+评论型文章,让我们这些没心思也没本事去浩淼史海中翻腾的凡夫俗子,也能轻轻松松地了解那些来龙去脉、王侯将相、天下纷争,这有什么不好呢?!
难道历史,只是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束之高阁的宠物,而我们这些普通的门外汉,就不能跟着high一下?!
况且人家明月本来也没说自己写的是学术论文,他本来也没说自己是专业人士,人家写的就是一历史科普文,不行吗?!
这个世界上固然需要深耕细作、高屋建瓴的博士、教授、研究员、院士,但是也需要能为我们普通人做个PPT、打个比方、开个玩笑、画幅漫画来讲讲科普常识的热心人!
——甚至,对于大众来说,后者更为可贵!
我觉得随随便便就说别人肤浅的人才是最肤浅的!
——难怪你一本书都卖不出去羡慕得流哈喇子还不承认只能躲在博客里对别人骂骂咧咧。。。
我只想说:
高雅是好的,但是通俗也是好的!——通俗,它和低俗、庸俗、烂俗是不一样的!
我们大众一向很尊重你们这些高深莫测的专业高端人物的高雅,在你们享受这种尊重的同时,请你们也尊重一下我们大众的审美和口味!——就算你不喜欢,你至少不应该妄自贬低,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