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江湖]警校也疯狂,王八楼逸事,那些毛坯状态中的未来警界精英的爆笑生活

  啊,我做了一件超级对不起大家的事情……
  
  我把今天要更的手稿拷贝在单位电脑了……
  
  没有带回家……
  
  
  再次谢罪,诸神晚安……
  @huashen789 2012-01-14 11:34:31
    @爱回帖的潜水员 2012-01-14 09:17:13
      酷Sir看过<读心神探>没?我感觉制作很精良.只是我看的是配音版的,一听就有浓浓的港剧的感觉
      
    -----------------------------
    每次看港剧,原音,最好,可惜了只能搭配字幕看。所有的方言都要保留,支持方言......
  -----------------------------
  是的,就是一个广东土著。
  好了,更一个短篇小说以供大家消磨一下支撑到初一,
  看看小红要爆个什么料出来,
  但愿不会让人失望。
  
  
  这个小说依然是取材于生活,但是具体情节做了一些变通和改变。
  
  
  
  
  
  
  
  
  
  我的姥爷和姥姥,他们当年的故事
  
  
  曾经写过关于他们的文字,却又删除掉,因为是自家琐事不愿公开。可当我看着眼前已经96岁的姥姥时,我发现我终究还是需要为我的姥爷和姥姥写一写他们的故事。
  
  ====================================
   姥爷是泰国人,祖籍却是在中国,他出生的那个村子多是早年外流的国人。姥爷中等身高偏瘦,为人干练通达,有勇略。其实那个年月而言,有勇略也就是敢于愣头往前冲,然后能甩下几句囫囵场面话震慑旁人,当然,这在乡下也就是非常够用的了,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能有几个人见过世面,一句有棱有角的话可以通杀无数场合。
  
  比如姥爷今天打了罗三,然后说大家江湖儿女莫伤了意气,我们几兄弟今日就是百死不回也无非来生一场好相识,且留一线吧他日好相见。罗三顿时震慑并且觉得你太有才了非要回家包扎一下然后赶紧请你喝酒。跟着明天你打了二喵后天打了老鸨子大后天打了又橙,再说这话也一样可以震慑他丫的顺带吃多几顿好咸酸。
  
   姥爷13岁就曾经提着大刀随乡勇们一起,多次打跑前来乡里打劫的匪人。姥爷以武侠小说为秘笈自小修炼,当然,现实生活注定是练不成九阴九阳之类的神功,但姥爷倒也是练得跑步快,出刀也快,据说当年被称为赤衣独行,这种在现在看来实在滥俗到不敢出来见人的名号,在那个时候可是羡慕死了他身边的一群乡里青年,无数人夜里找姥爷商量,不如下次我高喊你外号的时候,你也帮着捧个哏说却不知尊驾是浪里白条混江龙当面如何?
  
  于是,自少年时候起,姥爷身边就有诸如狂叶劲吹啊乱刀一岭啊各式各样的听名字无比英雄好汉的人物紧密团结在他身边。
  
  姥爷打打杀杀地长大了,很幸运地极少受伤,几次极危险的场合都能将将好避过而毫发无伤。乡人遂认为姥爷是有佛祖保佑之人,十分爱护。而这种幸运为姥爷的一生作了精彩的注脚,也成全了他最后的因果。
  
   时至姥爷成年,已经可以带领乡勇操练值巡,保护一方乡里。由于姥爷处事公道,所以每当乡里村民有些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纷,都愿意找姥爷分说。姥爷倒也不厌其烦,次次可以调理得双方服气。村里琐事原本就无对错可言,各打三十大板再送顶高帽可矣。尽管如此,姥爷还是威望日高。老辈们讨论祠堂之事也会通知姥爷到场,虽不可发言,却可以旁听,这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了。
  
  其后,姥爷开始在族里长辈的送去城里的亲戚处学习经商,盖因姥爷为人公道有正气,又擅打架练勇,深深符合当时东南亚商人的习性,重诺笃行,但遇到耍赖的话,那拳头就一定比人家还要狠。由于姥爷重义,虽然也吃过亏,但总算慢慢有了点小小名头,周围几个镇子里都知道有个村里来的小子,算得不太精,和他做生意做得过。至于那些想过来讹诈几个零花钱的,看着姥爷和几个发小每天早上互相推拳敬称对方那超炫的名号,接着又是一轮大刀飞舞的晨练之后,就乖乖绝了这心思。如果一直是和平岁月的话,说不定姥爷会发展成个商贾人士吧。
  
   那一年,历史的书页一翻来到了日本人虎患亚洲的年月,姥爷听闻故乡沦陷,整个小城被屠得只剩三户人家的时候,怒而拍案站起,大喊七尺男儿存此身躯何用?遂带领数个结义发小奔赴国内。途中,在船上有同伴大刀落入河水,于是望着姥爷说这意头不好,姥爷说怕鸟,这一去就是百死不辞,等咱们将来打灭了小日本,一人给你们配一百把刀,来把这河给填掉。
  
  姥爷终于踏上了从未谋面的故乡热土,当其时他是否有感慨不得而知,带着一丝倔强和千万分的血气,姥爷再也没有回去泰国那个生他养他的小村。姥爷人生的全部理义,在这一刻开始化作壮志尽数托付了故乡的河山。赤衣独行,千里留一名,再不回头。
  
  从高远的大志回归现实,姥爷摸着大刀其实心里有点吃不准。当想着打杀小日本就来了,可要如何驱逐鞑虏姥爷却也不大清楚,毕竟书读得不多,在乡里是挺威风了,真要搞革命才发现,逞一时意气之勇来到故乡,真要具体干点什么时还真是发愁了。
  
   姥爷想偷摸着先杀几个日本鬼子解解气,却觉得这么小打小闹没意思,更怕杀一个引来十个,杀十个引来一百个,就自己这几个人没枪没炮的对付十个都不现实,对付得了一百个?姥爷还算头脑清醒,生怕一个回合就了账报销了,于是恨恨作罢。姥爷也尝试上过山头,反正那个时节小股的队伍到处都有,可拜见了些大哥大王式的人物后,却发现这些人要不就是自保短视之辈,全无气节可言,要不就是妄想做闯王之辈,竟然还在打听制作龙袍之事,实在不堪共谋,于是姥爷又郁郁下山。
  
   姥爷开始在从未谋面的故乡里流浪,不甘心就此回去泰国,因为从小被夸奖得多,总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临走时也着实说了些大话,现下这个光景有点不好意思回去。所以,在那个浩瀚的革命年代,姥爷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更别提立上潮头去沧海一声笑,只好开始随波逐流了。
  
  
  
  
  
  
  
  @huashen789 2012-01-14 20:23:01
    回复第5343楼,@bloodaway
    
    @huashen789 2012-01-14 11:34:31
    @爱回帖的潜水员 2012-01-14 09:17:13
    酷Sir看过<读心神探>没?我感觉制作很精良.只是我看的是配音版的,一听就有浓浓的港剧的感觉......
  -----------------------------
  放心,本人读书时候已经是普及普通话教学的了。
  在努力改着原文呢,本来只是很少的一篇文字,正在用小学老师教的扩句使劲打横了撑开。
  @圆果儿 2012-01-14 23:46:02
    哦哦哦哦哦,阿瑟尔广东滴,下次来华师大,请你品尝广东有名的饭堂学校的饭菜。。。款式繁多,物美价廉,哈哈哈哈
    
  -----------------------------
  热泪滚滚地表示同意啊同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