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周星驰》的网文,引发向太不满,进而变成了娱乐圈中的一场口水战。
原帖其实出自天涯《深度开8周星驰,不谈他的电影》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5164794-1.shtml 文章写得不错,在于言常人欲见所未见,欲言而未言,想听却未想,抓住了读者的心理。
人们并不佩服真正的强者,却真正佩服那些只比自己强一点点的人。
这就是读者的心理,也行文之道。
除文章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周星驰一如既往,不做回应。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古圣先贤的做人之道——受污不辩。
苏轼说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一般人在面临侮辱和冒犯时,往往一怒之下,便拔剑相斗,这其实不是勇敢。真正勇敢的人,在突然面临侵犯时,总是镇定不惊。而且即使是遇到无端的侮辱,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志向高远。
所以,哪个人如果抱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想起了毛太祖,呵呵),不过就是匹夫而已。而真正的君子,能够做到“受污不辩,忍辱修德”。
韩信受跨下之辱,却能够忍耐,终成霸业,可见其志存高远,远谋深虑。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之前在《张道陵七试赵升》里提到的赵升:
又一日,真人吩咐赵升往市上买绢十匹。赵升还值已毕,取绢而归。行至中途,忽闻背后有人叫喊云:“劫绢贼慢走!”赵升回头看时,乃是卖绢主人,飞奔而来,一把扯住赵升,说道:“绢价一些未还,如何将我绢去?好好还我,万事全体!”赵升也不争辨,但念:“此绢乃吾师欲用之物,若还了他,如何回覆师父?”便脱下貉袭与绢主,准其绢价。绢主尚嫌其少,又脱锦袄与之,绢主方去。赵升持绢献上真人。真人间道:“你身上衣服,何处去了?”赵升道:“偶然病热,不曾穿得。”真人叹曰:“不吝己财,不谈人过,真难及也。”乃将布袍一件,赐与赵升,赵升欣然穿之。
上天讨厌凡夫追求“名闻利养”,所以,对淡泊名利,舍己为人者,常以其善行而奖励之。
被人诬陷,损伤的不过名利,如果辩解,说明内心仍重名好利,执迷于自我,当然不符合“天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逆天而行,岂能善终?
只有顺应天道者,方能成佛成道,成大将成君子。
关于“受污不辩”,还有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在九华山,大家都知道那里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有一个庙,一天老和尚让小和尚带了些钱下山去采购物资。小和尚是诚心向佛的,也诚心行善。
小和尚走到山脚时遇到一个无赖,无赖向这小和尚撞去,然后,硬要讹诈这名小和尚,说这小和尚碰碎了他的东西,要赔钱!
小和尚觉得冤枉,就不愿意,然后就争执起来。无赖恶从心生,就要动手。
这时,老和尚来了,不分清红皂白就打了小和尚两耳光,然后向和无赖赔礼,说:我给你六百块,这事就此了解如何?
无赖说好,然后拿了六百块钱乐滋滋地走了!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走吧,回山去吧!小和尚就这样满肚子委屈地回去了!回到庙里,小和尚一直想这事,想着就哭,觉得自己好委屈。
夜里,小和尚做了一个梦,一个金甲神人来到他面前,对他说,小和尚,你知道吗?你的师父今天救了你一命!
小和尚说不知道啊?我师父还打我呢!
金甲神人说:小和尚,这个无赖上一世是被你杀死的,今世他是来要你还债的。本来你今天命该被这无赖杀死,还此命债!但你师父帮你化解,并问那无赖,给了他钱可否了掉此事?无赖拿了钱,答应了!
你的大劫也躲过了!
小和尚一下就醒了,发现自己跪睡在拜菩萨的垫子上!小和尚马上跑去找老和尚,说:师父,然后就哭出来。
老和尚笑笑,摸摸小和尚的头说,去吧!好好修行!
第二个故事:
常州魏廉访的父亲,乐善好施,精通医术。上门求医的人,不论贫富,他都加尽心治疗,不图回谢;对那些十分贫困的病人,反而赠钱送药;遇到远乡来城求医的人,一定先让喝点粥或吃些饼,吃完,才开始诊脉。他说:“这是因为走了远路,加上饥饿,血脉多有紊乱。我让他们先吃点东西,稍稍休息一下,脉才能安定下来。我哪里是想要行善积德,只是要用这种办法来显示我医术的神妙!”他行善所借口的托辞,大多如此。
有一次魏老先生被请往一病人家中治病。病人枕头旁丢失了十两银子,他的儿子听了谗言,怀疑是先生拿了,但又不敢当面问。有人就教他拿一柱香去跪在先生门前。先生见了,奇怪地说:“这是为什么呀?”
“有桩疑难事,想问先生。怕老先生见怪,不敢说。”
先生说:“你说吧,不责怪你!”
病家子才以实相告。先生把他请进密室,说:“确有此事,我是想暂时拿去以应急需,原打算明天复诊时如数偷偷还回去。今天既然你问起了,可以马上拿回去。请你千万不要向外人说!”马上如数给了他。
刚才病人儿子来先生门前跪香,大家都说先生一向谨慎高尚,不应该诬陷有道德的人会有这么肮脏的行为。等他们见到病人的儿子拿着银子出来回去了,都异口同声感叹说:“人心之不可知,竟到如此地步!”于是七嘴八舌诽谤议论之声四起。先生听到之后,神态自若,毫不在意。
不久,病人痊愈。清理打扫床帐时,在褥垫下找到了银子,才大惊而后悔说:“东西并没有丢失,竟然陷害了一位德高的长者,这该怎么办!应该马上去先生家,当着众人面把钱还给他,不能再让他抱不白之冤!”
于是父子俩一道来到先生寓所,仍然手奉燃香跪在门前。先生见了,笑着说:“今天这样,又是为什么啊?”
父子羞愧地说:“以前丢失的银子,没有丢,我们错怪长者了,真是该死。今天来交还先生所给的银子。小子无知,任凭先生打骂!”
先生笑着把他们扶起来,说:“这有什么关系?不要放在心上!”
病人的儿子问先生:“那一天我谗言污罪长者,为什么先生甘受污名而不说明,使我今天羞惭无地!今天既蒙先生宽怀,饶恕我们,是否能告诉我们,先生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先生笑着说:“你父亲与我是乡亲邻里,我素来知道他勤俭惜财。正在病中,听说丢了十两银子,病情一定会加重,甚至会一病不起。因此我宁愿受点委屈背上污名,使你父亲知道失物找到,痛戚之心得以转喜,病自然会好起来!”
听到这里,父子两人都双膝跪地,叩头不止,说:“感谢先生厚德,不顾自己名声被污而救活我的性命。愿来世作犬马以报大恩!”
先生把父子二人请进家去,设酒款待,尽欢而散。
这一天,围观人多如墙一样,都说长者的做为,确是众人所猜测不透的。从此魏善人之名声就传开了。
……

周星驰是个天才,不仅从他的作品,从他的性格亦可看出。
周星驰从小到大都很安静,他的妈妈凌宝儿对此印象深刻。他总是情愿站在窗旁看两小时街景,盯着来来去去的人观察,猜测他们的职业,但“十问九不应”,以至于最亲近的人拜年封我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无独有偶,张爱玲小的时候,也沉默寡言,但却极喜欢去菜场,一去就是一整天,一言不发,只看和听那些市井百姓的言谈举止,然后把它们都记录下来,这成为她写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周星驰与张爱玲的这一习惯,都符合上天的某一性格“无我”。
还记得何南杰说太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舍己从人。
还是“无我”。
佛家讲布施要常怀“出离之心”,所谓“无相布施”,仍然是“无我”。
可见,上天是多么地喜欢“无我”,以至任何大成就,都离不开“无我”,而天生能做到“无我”的人,必是某一领域的天才。
华谊兄弟的王中磊说:“我和周星驰导演认识很多年,从来不知道他那句话是真的,那句话是假的。”
很多人觉得周星驰难以相处,就是源于他的另一个性格“无常”。
还记得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吗?
“天道无常”。
另一个有“无常”性格的典型例子是——毛泽东。
一日三变,出尔反尔,常常令毛身边的人无所适从。
和周星驰一样,毛泽东也是他那个圈子中,人品最差,最难相处的一个人,残酷无情,玩弄权术,奸淫好色,皆是天下第一。无论是有君子之风的周恩来,还是宅心仁厚的朱德,当年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比毛更有道德,也更容易相处。毛的“反复无常”,不但令身边的人难以接受,甚至斯大林也极为讨厌,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毛泽东能成事”。
几乎所有的天才,都遗传了上天“无常”的性格特征。他们极度恐惧别人能猜透自己的心思,所以,朝令夕改,出尔反尔,让人捉摸不透。
还记得另一俗语怎么讲的“天机不可泄漏”,是不是和上天的性格一模一样?
佛家讲,宇宙是一个生命体,从宇宙的性格特征来讲,的确有此嫌疑,如果不是,它何来如此鲜明的性格与好恶?
天才,都是古怪的,不合群的,倍受争议的,命运多舛的,因为他们不是人类,他们是宇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