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喧嚣嘈杂过后,让我们跟随楼主回到纠结与忏悔、沉沦与救赎的更贴轨道上来……
——————————————————
学校的插曲过后,也许是因为我的愧疚与反省,也许是因为X的失望与后怕,也许是因为F的妥协与宽容,我们三个人之间颇为安宁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早早结束工作,回家陪伴F,我们会在晚饭后出门散步,一直从半山的居所往上走,走出小区的侧门,走到山顶生态路的林荫步道,然后再走回来。因为拖着日渐沉重的身子,她一路上需要坐下休息好多次,我屡次劝她不要走出太远,可她总是说“不累,我喜欢这样和你一起出门走走……”。于是场景往往是这样的:山顶的林荫步道上,一个娇小的孕妇挽着一个中年男人慢慢前行,中年男人手腕上搭着一件宽大的女式外套,手指勾着一个运动水壶,他们时而说笑几句,时而沉默行路,时而停下来休息,时而蹲在路边观察植物,掏出手机APP分辨那些低矮灌木和路边野花的品类,而后讨论一番。中年男人兴致高时,往往会忍不住大声吟哦几句应景的诗词,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放浪形骸的狂狷,孕妇仰头盈盈笑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的男人,一脸的仰慕与崇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画面应该跟很多恩爱多年的中年夫妇晚餐后的散步是一样的——安祥而和美,只是这个男人的眼底,必定有着一抹无法轻易觉察的隐忧,那是内心深处那个不能说出名字的女人和她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欢愉与难以割舍的情缘……
我们通常在晚上八点半左右回到住处,这个时候,孩子们的作业也完成得差不多了,二宝的疑难作业可以得到大宝的指导,大宝的疑难作业普通疑问会借助手机,特别疑难的会来问我……因为两个小男孩都跟我比较亲近也比较服爸爸的管束,所以两个小毛头的作业和洗澡,以及日常的谈心和三观培养,基本上都是我在负责,不是我太太不管孩子们,而是两个孩子压根就不服她,管不了。她性子太弱,两个孩子有的是办法对付她,或对抗,或哭闹,或逗妈妈笑,或扮可怜,或直接楼上楼下“逃命”,把他们母亲的育儿努力变成一场欢快的躲猫猫游戏……很多涯友在我帖子里历数我太太一个人管三个孩子的育儿艰辛,进而反衬我的不负责任。事实其实不是这样的,两个大孩子的教育和日常,基本上都是我在管。因为我太太的质朴无华,孩子们甚至都不赞同她的审美,以至于两个小男孩的一应衣服鞋帽,往往都是我这当爹的带着去买的……我无意去故意贬损我孩子的母亲,但她之于为人妻为人母的经验而言,确实还有长足的成长进步空间。当然,为人子女和媳妇这一点,她几乎无可挑剔,至少我的父母对她极是满意,或者是因为她老派传统保守的性格吧。
言及于此,我只想说,真的有一类女人,无论怎么去打扮修饰,无论怎么去行为养成,无论怎么去教育实践……最后的结果,她们依旧还是个由内而外泛着传统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乡土气息的柴火妞!究其原因,概乃多方因素使然,有成长背景,有家庭教育,有性格特质,有生活方式,有经济状况,有读书的多少……各种因素交织,造就了她们现今的状态。
我习惯于,甚而迷恋于这种传统中国式女人的存在所营造的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但作为一个终日奔忙于这尘世、遍阅千帆过尽的老男人,我也会蠢蠢欲动于这红尘俗世的灯红酒绿与纸醉金迷……过日子和谈恋爱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可是它们是构成我的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是个责备求全的完美主义者,揭穿了说,我是个贪求个体人生完整的人。X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我人生经历里缺失的那一半。我的贪心,是这场情感纠葛的根源,也是三个人生活灾难的根源。
无论我如何辩解抵赖和矢口否认,那段照顾F孕期的日夜,如今想来,又何尝不是一种平淡的幸福呢? 我们在晚上九点安顿好孩子以后,在楼下客厅放舒缓的轻音乐,然后一人占据一个沙发的角落看闲书。因为怀孕引起的静脉曲张令她腿部有些肿胀,我会给她垫好靠垫,将她的双腿搬到沙发上,及至后来,就直接放在我的腿上,我一边看书一边给她按摩,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陪她说话,都是聊一些很久以前的人和事。因为多年前就是同学,有太多的话题可以扯闲篇。我平常白天忙于公司俗事,晚间料理孩子的起居学习,偶有推不掉的应酬造成的晚归……凡此种种,令得我几乎没有时间听她说话,及至婚姻始现危机的今时今日,反倒是能坐下来安安静静陪她说话,听她絮叨,竟也了解到了许多早已疏于联系的同学朋友的境况……人生境遇之戏剧化竟至于此,令人不胜唏嘘。
一个不会煮饭的小老板一定不是好老公。我会在晚间十点一刻准时起身给她煮夜宵,从炸醋肉到炣杂鱼,从包水饺到蒸烧卖,从培根金针菇卷到葡式蛋挞,从白灼虾到香辣蟹,从马鲛鱼羹到菠菜猪肝汤,从面线糊到酸菜面……厨房的烟火气里,有我深深的愧疚和对这个家无尽的爱与眷恋。
她一般会在厨房门口看着我忙活,偶尔搭把手递个盘子厨房纸什么的,对于我的厨艺,她一向是无条件信服拥趸赞誉有加。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如此这般,像所有恩爱的小夫妻一样,为着一桌可口的饭食,其乐融融的忙碌,只因为这锅碗瓢盆的碰撞之间,有我们曾经共有的爱与悲欢。它们都真真确确存在过,只是我忘了!
我就那样坐在餐桌对面,每每心情复杂的看着面前这个与我走过十余个春秋的女人一脸恬淡愉悦的吃着我静心烹饪的宵夜,间或抬头看着我傻笑,举着汤匙非要喂我一口的执着,心里不禁百味杂陈。真会走到“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的那一步吗?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对面那个以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可怜女人永远不会知道,餐桌下面,她男人裤兜里的那支手机已经几番震动,信息提示呼吸灯也嘲讽般明灭了好久好久……
——————————————————
学校的插曲过后,也许是因为我的愧疚与反省,也许是因为X的失望与后怕,也许是因为F的妥协与宽容,我们三个人之间颇为安宁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早早结束工作,回家陪伴F,我们会在晚饭后出门散步,一直从半山的居所往上走,走出小区的侧门,走到山顶生态路的林荫步道,然后再走回来。因为拖着日渐沉重的身子,她一路上需要坐下休息好多次,我屡次劝她不要走出太远,可她总是说“不累,我喜欢这样和你一起出门走走……”。于是场景往往是这样的:山顶的林荫步道上,一个娇小的孕妇挽着一个中年男人慢慢前行,中年男人手腕上搭着一件宽大的女式外套,手指勾着一个运动水壶,他们时而说笑几句,时而沉默行路,时而停下来休息,时而蹲在路边观察植物,掏出手机APP分辨那些低矮灌木和路边野花的品类,而后讨论一番。中年男人兴致高时,往往会忍不住大声吟哦几句应景的诗词,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放浪形骸的狂狷,孕妇仰头盈盈笑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的男人,一脸的仰慕与崇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画面应该跟很多恩爱多年的中年夫妇晚餐后的散步是一样的——安祥而和美,只是这个男人的眼底,必定有着一抹无法轻易觉察的隐忧,那是内心深处那个不能说出名字的女人和她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欢愉与难以割舍的情缘……
我们通常在晚上八点半左右回到住处,这个时候,孩子们的作业也完成得差不多了,二宝的疑难作业可以得到大宝的指导,大宝的疑难作业普通疑问会借助手机,特别疑难的会来问我……因为两个小男孩都跟我比较亲近也比较服爸爸的管束,所以两个小毛头的作业和洗澡,以及日常的谈心和三观培养,基本上都是我在负责,不是我太太不管孩子们,而是两个孩子压根就不服她,管不了。她性子太弱,两个孩子有的是办法对付她,或对抗,或哭闹,或逗妈妈笑,或扮可怜,或直接楼上楼下“逃命”,把他们母亲的育儿努力变成一场欢快的躲猫猫游戏……很多涯友在我帖子里历数我太太一个人管三个孩子的育儿艰辛,进而反衬我的不负责任。事实其实不是这样的,两个大孩子的教育和日常,基本上都是我在管。因为我太太的质朴无华,孩子们甚至都不赞同她的审美,以至于两个小男孩的一应衣服鞋帽,往往都是我这当爹的带着去买的……我无意去故意贬损我孩子的母亲,但她之于为人妻为人母的经验而言,确实还有长足的成长进步空间。当然,为人子女和媳妇这一点,她几乎无可挑剔,至少我的父母对她极是满意,或者是因为她老派传统保守的性格吧。
言及于此,我只想说,真的有一类女人,无论怎么去打扮修饰,无论怎么去行为养成,无论怎么去教育实践……最后的结果,她们依旧还是个由内而外泛着传统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乡土气息的柴火妞!究其原因,概乃多方因素使然,有成长背景,有家庭教育,有性格特质,有生活方式,有经济状况,有读书的多少……各种因素交织,造就了她们现今的状态。
我习惯于,甚而迷恋于这种传统中国式女人的存在所营造的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但作为一个终日奔忙于这尘世、遍阅千帆过尽的老男人,我也会蠢蠢欲动于这红尘俗世的灯红酒绿与纸醉金迷……过日子和谈恋爱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可是它们是构成我的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是个责备求全的完美主义者,揭穿了说,我是个贪求个体人生完整的人。X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我人生经历里缺失的那一半。我的贪心,是这场情感纠葛的根源,也是三个人生活灾难的根源。
无论我如何辩解抵赖和矢口否认,那段照顾F孕期的日夜,如今想来,又何尝不是一种平淡的幸福呢? 我们在晚上九点安顿好孩子以后,在楼下客厅放舒缓的轻音乐,然后一人占据一个沙发的角落看闲书。因为怀孕引起的静脉曲张令她腿部有些肿胀,我会给她垫好靠垫,将她的双腿搬到沙发上,及至后来,就直接放在我的腿上,我一边看书一边给她按摩,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陪她说话,都是聊一些很久以前的人和事。因为多年前就是同学,有太多的话题可以扯闲篇。我平常白天忙于公司俗事,晚间料理孩子的起居学习,偶有推不掉的应酬造成的晚归……凡此种种,令得我几乎没有时间听她说话,及至婚姻始现危机的今时今日,反倒是能坐下来安安静静陪她说话,听她絮叨,竟也了解到了许多早已疏于联系的同学朋友的境况……人生境遇之戏剧化竟至于此,令人不胜唏嘘。
一个不会煮饭的小老板一定不是好老公。我会在晚间十点一刻准时起身给她煮夜宵,从炸醋肉到炣杂鱼,从包水饺到蒸烧卖,从培根金针菇卷到葡式蛋挞,从白灼虾到香辣蟹,从马鲛鱼羹到菠菜猪肝汤,从面线糊到酸菜面……厨房的烟火气里,有我深深的愧疚和对这个家无尽的爱与眷恋。
她一般会在厨房门口看着我忙活,偶尔搭把手递个盘子厨房纸什么的,对于我的厨艺,她一向是无条件信服拥趸赞誉有加。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如此这般,像所有恩爱的小夫妻一样,为着一桌可口的饭食,其乐融融的忙碌,只因为这锅碗瓢盆的碰撞之间,有我们曾经共有的爱与悲欢。它们都真真确确存在过,只是我忘了!
我就那样坐在餐桌对面,每每心情复杂的看着面前这个与我走过十余个春秋的女人一脸恬淡愉悦的吃着我静心烹饪的宵夜,间或抬头看着我傻笑,举着汤匙非要喂我一口的执着,心里不禁百味杂陈。真会走到“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的那一步吗?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对面那个以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可怜女人永远不会知道,餐桌下面,她男人裤兜里的那支手机已经几番震动,信息提示呼吸灯也嘲讽般明灭了好久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