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中央——最高玄学机密(第一部《阴阳紫禁城》)

  第七章 天蓬尺

  当我和李雪珠跟随郑菲菲下楼后,见我奶奶和程大峰都来了,郑阴阳换了一身衣服,脸色很阴沉。胡专家和钟习哲,以及那两个凶神恶煞般的壮汉,却不知去了哪里。
  奶奶坐在轮椅上,怀中搂着那只不离身的黑猫,脸上一副很威严的样子,好像和郑阴阳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她一看到我,面无表情地说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知道一定闯了大祸,低着头不敢吭声,快步下了楼梯走到奶奶的身后。倒是李雪珠坦然地回答:“不关郑老的事,是我们自己来的!”
  奶奶瞪着李雪珠,问道:“你是谁?你家里人没有教育过你怎么尊重长辈吗?郑老郑老叫得那么亲热,你是他什么人?”
  李雪珠说道:“我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
  我不明白李雪珠为什么对我奶奶说话那么不客气,难道李宗力自杀之前,把在我家所受的屈辱都告诉了她,所以她才会这样!
  奶奶不客气地说道:“我不管你是什么人,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
  我见奶奶这么说,心道:坏了!李雪珠肯定在奶奶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以后就算我和她想交往,估计也会被奶奶棒打鸳鸯。
  奶奶转向郑阴阳说道:“姓郑的,整件事都和我孙子无关,他是个局外人,你可别把他扯进来。你自己要想怎么去折腾,我都不插手,但你也别惹我!”
  郑阴阳还没有开口说话,李雪珠却开口了:“那四个教授留下的遗书,我已经拿到手了,难道您就不想知道当年徐瞎子带苗君儒教授去的是一个什么地方吗?”
  奶奶的脸色微微一变,看了一眼郑阴阳,又看了看我,最后定在李雪珠的身上,语气似乎缓和了一点,说道:“我刚才说过,这件事和我孙子无关,也请你别在他身上用心!”
  刚才我和李雪珠并肩走下来的时候,奶奶似乎已经看出了我们的关系。
  程大峰在奶奶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奶奶望着李雪珠说道:“李宗力已经自杀了,前代人的恩怨,没有必要牵扯到后代人。姑娘,往事也不要再提了,你还是好好念书吧!”
  李雪珠说道:“难道你们不想知道我爷爷为什么要在那棵树下自杀吗?”
  她说到最后的时候,眼中已经出现了泪珠。她看着大家,接着说道:“这么多年来,他都活在内疚中,生不如死。他死之前告诉我,他在等一个人,一个能够看出那栋四人抬棺之屋的人,他终于等到了,所以他觉得该走了!”
  我心中一愣:这么多年来他活得那么痛苦,难道就是为了等我的出现?可是当年四个教授自杀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关我什么事呀!
  奶奶听到这里,声音有些凌厉地说道:“该平反的都已经平反了,人都已经死了那么多年,有些事情没必要扯着不放,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
  我感觉奶奶的这番话,好像不是对李雪珠一个人说的。
  一直没有吭声的郑阴阳终于开口了,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么多年了,想不到你的脾气还是那么大。她只不过是一个后生小辈,是你孙子的同学,犯得着你动那么大的肝火吗?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你父亲当年留下什么话,你可要往心里去!”
  奶奶说道:“用不着你提醒我,这件事你也不需要再搅和。”
  奶奶说完转身就走,我望着李雪珠,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还没等我想到说什么,就被程大峰推了一下。我像只丧家之犬一般,灰溜溜地跟着程大峰往外走。当走到门口时,听到身后传来郑菲菲的声音:“这样的男人也值得你喜欢吗?”
  我好想回头质问郑菲菲,李雪珠怎么喜欢我是她的事,关你什么屁事呀?用得着你这么臭屁去糗她吗?再说了,我也是一个有责任心和自尊心的男人,只因今时今地,没有我说话的份,我才不敢吭声的,要是换成你有一个那么强势的奶奶,你不也和我一样吗?我奶奶跟你爷爷说话的时候,你为什么也不敢吭声?算了,好男不跟女斗,不,应该是好男儿不跟女人一般见识才对!
  出了门口,上了一辆停在门口的车子。程大峰坐在前面,我和奶奶坐在后面,车开后,奶奶伸出她那双干枯的老手抓着我的手,整个人似乎虚脱了一般,过了好一阵子,才有气无力地说道:“为了你,我可以……不要这条老命,但是……我必须……看着你……成才……”
  眼前的奶奶,脸色异常苍白,一副即将要离我而去的样子,和方才那盛气凌人判若两人。我的心一软,勉强笑了一下,说道:“奶奶,我会听话的!”
  奶奶抚摸了一下我的脸,说道:“你……跟着我……的这些年……都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奶奶……想通了……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奶奶不……阻止你……但是奶奶必须……提醒你……你是苗君儒的曾外孙……不要丢……你太姥爷的脸……千万不能被……别人利用……”
  我知道奶奶说的是李雪珠,于是说道:“她没有利用我,是我自己想知道当年那些事的真相。她爷爷要等的人就是我,是我看出那栋四人抬棺之屋的。”
  奶奶的眼中闪过一抹不易被人察觉的惊诧,点了点头,说道:“奶奶……相信你!”
  坐在前面的程大峰扭过头来问道:“那份遗书在哪里?”

  我说道:“其实她没丢,一直放在衣服内呢!只是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当着你们的面拿出来,却要交给郑阴阳。一起的还有胡专家和钟三立的儿子钟习哲,那块布上还有几行隐秘的字。”
  我把布上显示出来的那几行字说了出来,这时,我发觉奶奶和程大峰的脸色都有了细微的变化。
  车子到家门口了,我搀着奶奶,和程大峰一起进了屋。一进屋,奶奶怀中的黑猫“喵呜……”接连叫了几声,我感觉奶奶瞬间恢复了力气,脸上也有了血色。
  程大峰问道:“苗院长,要不要立即向上面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奶奶说道:“现在不比当年,国富民强,人心团结社会稳定。我看,可以向上面汇报,看看上面的意思。”
  奶奶推开我,健步走到椅子前坐下,目光炯炯地望着程大峰。怪事,几分钟之前在车上,奶奶还是那副模样,可是现在精神抖擞,而且连说话都这么利索了。
  程大峰问道:“郑阴阳插手这件事,我看很有问题。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奶奶并没回答程大峰的问题,而是说道:“故宫开放了那么多年,虽说有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可那都能用科学解释的,至于民间的传闻,犹不可信。我们只需注意一点,千万不能重蹈钟三立教授的覆辙,更要注意影响!”
  她看到仍站在那里,便接着说道:“你去书房吧,我和你程伯伯有事要商量!”
  尽管有些不乐意,但我还是听话地上楼,进了太姥爷的书房。
  也不知道以前上传到哪里了,现在从第七章节更新
  书房内仍是老样子,我太姥爷的考古笔记仍放在那块玉玦的边上。奶奶说玉玦发光的时候不能碰,现在不放光了。
  我拿起玉玦,仔细端详起来。玉玦呈暗黑色,有一些类似汉代时期的飞龙云纹图案,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如果我不是亲眼看到它发光,一定会以为只不过是一块有些历史的普通玉玦而已。
  倒是这根黄铜,沉甸甸的,方方正正的,造型有些古怪,准确地说,有点像古代的兵器——铜锏,把柄处有二龙戏珠的镂刻,那中间的宝珠是红色的。我以为是红宝石,但细细一抚摸之后,却又发现不是。红宝石的质地非常坚硬,仅次于金刚石,而这颗所谓的红宝石,触手给人感觉却有些柔软。
  宝物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其的稀少与奇特之处。以我现在的学识,还很难判别这两件宝物究竟是什么东西。
  我正要将铜锏放回去,突然感觉有些异样,原本以为光滑的锏身上,似乎有些痕迹,我定睛一看,当看清锏身上的那些痕迹后,大脑登时“嗡”的一下,心道:怎么会这样?
  原先我拿着铜锏的时候,只将注意力放在铜锏把柄的那颗红色宝珠上,忽略了锏身,这时才看明白,锏身上的那些弯弯曲曲的痕迹,并不是岁月留下的,而是有人刻在上面的,由于刻纹太细太深,加之铜锏反光,所以一时间难以发觉。
  我看了一下锏身的四个面,用手仔细摸过每一个面的阴刻纹理,确定自己没有看过。这上面的字体和图形,我太熟悉了。
  我在跟着憨姑生活的那段日子里,经常看到憨姑半夜在屋子里上香,口中念咒,手里举着一根黑漆漆的方棍舞来舞去。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趁着憨姑被人请去的时候,偷偷从神坛后面拿出那根棍子来看。棍子很沉,不知是什么木头的,棍子的四周刻上了一些纹路,那些纹路和憨姑在纸上画的符很相像。有一次我拿着棍子玩耍,被外面回来的憨姑撞见,憨姑并没有责骂我,而是默默地将棍子拿走放好,并告诫我以后不能乱动。
  除了憨姑有一根之外,我父亲也有一根,只不过我父亲那根和这根一模一样,上面也有这样的纹理和红宝石,但颜色是淡红色的,为红铜制造,而且头上还少了一块。我问过父亲这是什么,他回答说测量土地的东西。我父亲死后,那根铜锏随着他下葬。
  憨姑说那是天蓬尺,是用来镇鬼的,凡人可动不得,还好我命硬,不大碍事。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骗我说是测量土地的东西,兴许他不愿孩子多碰,以免带来灾难。
  从那以后,我没有再拿天蓬尺,但是天蓬尺上面的图案,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内。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偶然从一本书上看到有关天蓬尺的介绍,此知道天蓬尺究竟是什么东西。
  天蓬尺为道教仪式上面镇坛辟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乱使用。通常用于设法坛、做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至少应陈列宝剑(桃木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蓬尺、镇坛木这六大法器。
  在这颗红色宝珠的旁边,有一个方形的小印记,里面有几个比蚂蚁还小的文字,我从桌子上拿了一个放大镜,仔细看了之后,才认出上面的阴刻铭文,是篆体的“紫阳神剑”四个字。
  看了半天,这不是天蓬尺,而是一把剑,不对,应该是一把叫“紫阳神剑”的天蓬尺。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天蓬尺上,也有几个这样的小字,难道紫阳神剑有两根的吗?还是类似的都可以叫紫阳神剑。
  好在我看过几本有关道教的书,记得其中一本上有一段介绍道家北帝派的创始人邓紫阳的故事。
  邓紫阳,亦名思璞,临川南城县人。少小投茅山太平观柏道泉为弟子,六年后乃披度为道士,到龙虎山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箓。后至茅山太平观三洞法师何元通进授中盟上清法箓。后隐县境内麻姑山修炼。性情刚毅,很有学问,自负有济世之才,就是得不到当朝的重用,因此便遨游名山大川,寄迹于山水之间。到南岳时,访南岳朱陵洞天,又拜谒道家福地青玉坛和光天坛,遇到南岳名道邓真人,拜邓真人为师,经邓真人的传授和他自己的真诚修炼,得到了道家的真谛。邓紫阳在南岳入道后,又在各灵山仙境拜访了一番,之后就回家省亲,在回家的路上,得到一把神剑,又因为他每在山壑行程或在溪边休息时,总是念诵“天蓬咒”,感动了北帝,北帝便派神人下凡,将剑法传授给他。
  明清以后的道教天蓬尺较多,若是元以前的天蓬尺已是稀有之物了。而我手中的这根天蓬尺,却是唐朝北帝派始祖邓紫阳之物,且不说其在道家的神圣位置,单就从历史上面去考量,已是稀罕之极。
  以我太姥爷的神奇经历,才会得到这样的宝物,也只有这样的宝物,才配放在这间密室中。若是憨姑还在世,见到这根天蓬尺,不知会兴奋得怎么样?她说过,法器是需要念持才具有法力的,道法越高的人所持有的法器,其法力就越大。
  若是对付妖物,我手中的这根天蓬尺,是最好不过的法器。遗憾的是,再厉害的法器,若是不懂得使用,便与废铜烂铁没什么两样。
  在没有弄清楚郑阴阳他们的真正企图前,我不会笨到轻易将东西带出去。
  我把两件宝物放回原处后,拿起了太姥爷的考古笔记,随手翻了几页,见都是他以前考古的经历,以及考古心得,内中有一些与日本特工及邪恶势力斗勇斗智的经过,虽然很精彩,但勾不起我看的欲望。(作者注:苗君儒考古探险系列一共十二部,既有恐怖和魔幻的元素,又有推理与探险的过程,集中国古代武术和玄学秘术为一体,解析中华上古文明与帝王风水之谜,其内容惊险而刺激。)
  我直接翻到后面几页,见有倒数第二页上面画了一幅草图,没有任何文字。我认出是故宫的地理位置图,三大殿和后三宫,以及东西两翼的六宫,都标得很清楚。在太极殿北面,有一个小红点,估计那里应该就是神秘之处的入口了。
  而倒数第一页上面,同样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串数字:6283451693。在数字的下面,画着一个穿着明代服饰的太监。
  我看了一会,也弄不懂这串数字和这个太监之间有什么关系。干脆放下书,靠在椅子上养神,脑海中细细琢磨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想从中理出一条头绪。
  钟习哲说他等了几十年,就等着这一刻,他所要的答案,无非是他爷爷钟方江和父亲钟三立的真正死因,可是都已经平反了,还揪着死因有什么意义吗?郑阴阳和李宗力,还有赵国民,都是54年跟着进去的人,但是他们三人并没有看到西六宫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除了徐瞎子,知道真相的就只有钟方江一个人,钟方江失踪前,一定将真相告诉了儿子钟三立,这才有了钟三立和赵国民以及另外两个教授的被逼自杀事件。到目前为止,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逼他们自杀,还不清楚,逼他们的人,似乎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他们宁愿自杀,也要保住秘密。但是从他们留下的那封信的内容看,他们也不愿那个秘密成为永远的历史之谜,也希望有人去揭开。所有直接参与到那件事的人,除了刚刚自杀的李宗力外,就只剩下郑阴阳了。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李宗力知道那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内幕,包括那封信,可是他为什么不与郑阴阳合作呢?而却每年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遭人排斥,最后选择了那种方式结束生命?
  等等,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根生和刘离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在李宗力死了之后非要去那栋屋子冒险?还有朱勇,当年那个姓朱的专家,和朱勇又是什么关系,至于韩伟超,他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冲着我来的,从我和李宗力第一次见面开始,就如同一只上紧发条的闹钟,已经开始走了。
  为什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件,都是冲着我来呢?难道就因为我和苗君儒教授有那一层关系吗?
  奶奶说过,那块玉玦两次发光,都是和我有关系的,难道冥冥之中,我就是整件事的“眼”,他们所有的人,都在等我的出现。就像一盘死棋,我这个“眼”一活,全盘都活了。
  对于李宗力的死,我到现在都想不通,他既然已经熬过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却要死呢?还选择在我太姥爷百年忌辰的这个特殊的日子。其实他完全可以活得好好的,躲在后面指使着李雪珠就行。他那么做的目的,似乎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
  我奶奶在面对郑阴阳的时候,坚决不让他利用我,可是在回来的路上,却同意我想干什么就去干,前后的反差那么大,令我有点搞不明白了。
  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认定清楚,郑阴阳、胡专家和钟习哲,他们是一条线上的人,而我奶奶和程大锋他们,又是另一条线上的。至于被孤立的李宗力,则是第三条线,也是最关键的一条线。
  钟三立和赵国民,还有方承建和齐思成这个四个教授死前,最后和他们有交集的,就是李宗力。在那个年代,李宗力和郑阴阳为了自保而选择走了相近却不同阵营的路。
  我想到了郑阴阳和钟习哲说过的话,不错,他们要揭开当年的那宗冤案的真相,最大的可能就是拿到两件东西,进到西六宫地下的古墓内,接下来该咋地就咋地。我还记得玉玦第二次发光之后,奶奶也告诉过我,要想进入古墓,非得这两样东西不行,而且她老人家也刚刚表示不干涉我的行动。
  李宗力如何知道这两件东西在我家里的呢?这么多年来,他除了忏悔之外,似乎就是为了保住某些秘密而活的。此人虽然已经死了,但很多问题还是谜一般的存在。
  我正胡思乱想着,门开了,周阿姨推着奶奶走了进来。不知奶奶和程大峰商量过什么,她的脸色似乎有些不舍,又有些激动过的样子。她来到我的面前,看了一会,才缓缓说道:“你想好没有?”
  我愣了一下,问道:“想什么?”
  奶奶说道:“你太姥爷说过,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不能总待在教室里,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野外考察磨炼!”
  说句真心话,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愿成为考古学者,只是我的人生之路由不得自己选择,一切都被安排好了。头上顶着太姥爷的帽子,还有奶奶的期望,使我感觉很累,却又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不情愿的样子。
  我的内心痛苦,有谁知道?
  我听了奶奶的话,老老实实地说道:“奶奶,您要我怎么做,我全听您的!”
  奶奶拉着我的手,说道:“孩子,你长大了,奶奶不能管束你太多,凡事都要靠自己,事情既然来了,那就去面对,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奶奶相信你的本事!”
  我看了一眼架子上的两件宝物,沉声说道:“那块玉玦,我看不出什么来头,但是那根天蓬尺,却是唐代北帝派始祖邓紫阳的法器。”
  奶奶的眼中闪过一抹欣慰,说道:“你能够看出是邓紫阳的法器,也不枉我逼着你在这间屋子里,很好,很好!其实书本上学的是死知识,考古的真正本事,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要自己去悟。”
  我点了点头,这话在上考古课的第一天,就听教授说过。我想了一下,说道:“这两件宝物是太姥爷得到的,他老人家在得到宝物之后,一直放在这里面吗?”
  奶奶点了点头说道:“他去了西藏之后,这间屋子就一直封闭着,即使我当年被迫搬离二十多年,也没有其他人进入。”
  我接着问道:“两件东西放在这里的消息,有几个人知道?”
  奶奶看了一眼周阿姨之后,说道:“这个我不大清楚,除了我们三个,应该没有几个人知道?”
  我继续问道:“那程大峰呢?他知道吗?”
  奶奶的脸色有些严峻起来:“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以程大峰和奶奶的关系,我不能表现出一丝对他的不恭敬,更不能有所怀疑。我见奶奶的脸色有些难看,赶紧把话题岔开,平静地说:“就在您去接我之前,郑阴阳和钟方江的孙子钟习哲,告诉了我关于当年西六宫内发生的恐怖事件,他们想要找到这两件宝物,而李宗力的孙女李雪珠,却知道这两件宝物就在我家里!”
  奶奶的眉头一皱,说道:“她怎么会知道?”
  我说道:“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呢!我想应该是她爷爷李宗力告诉她的,可是李宗力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奶奶的神色一变,说道:“可惜他已经死了!”
  我问道:“那钟方江是否知道这两件宝物在我家呢?”
  奶奶想了一下,说道:“他当然知道,你太姥爷得到这两件宝物,还多亏了他帮忙呢!当年故宫那件事发生之后,他还来找过我,想拿这两件宝物,我要他先向上面汇报,得到上面的许可,才让他拿走。可是后来他居然失踪了。”
  我起身走到架子前,看着天蓬尺和玉玦,说道:“也就是说,除了钟方江之外,还有上面的人知道这个秘密。谁能担保这个秘密不会泄露给下面的人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