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用包年营销号搞坏一个艺人的“路人缘”,你是这个路人吗?





  友情提示:

  黑粉or粉丝,下场请裹紧皮,勿随意扣粉籍
  此楼发言请尽量中立、客观









  楼主从起因说起:一场品牌市场调研失败引发的「惨案」

  近一两年流量崛起,新生爱豆们如雨后春笋,吸引了不少追星少男少女,商家和艺人团队互惠互利,多数团队都会给旗下艺人接一些时效性的推广和广告。电商产业的发达也让购物的套路越来越深,更多的策划活动针对的都是庞大的粉丝群体。

  每年活动前期商家都会给签约的艺人粉丝策划一些购物任务,比如满足XX销量、关注店铺XX数可解锁相关福利等等,总得来说品牌方策划这类活动是有针对性的,面向的群体就是粉丝,艺人团队在签约时必然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割韭菜』,说通俗点来说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品牌方花的钱已经进入了你爱豆的口袋,他作为明星必然是要为该品牌带来最基本的销量的。

  但如今流量之所以称之为流量,是因为TA的粉丝活跃度高、覆盖范围广,当然流量和实力根本不冲突,业务能力强的艺人+流量,锦上添花罢了。流量带来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楼主在前几页列举了蔡徐坤的粉丝活跃度和媒体曝光度,他的粉丝活跃数在艾曼脱水数据里是最高,但媒体曝光却是中下,基本没有什么营销通稿,这种数据起初还有人怀疑作假,但他的粉丝从实际产出+品牌销量证明了自己爱豆的商业价值。

  很多团队为了制造自家艺人『火了』的假象,会刻意去用数据作假,甚至和真流量捆绑模糊路人感官,但由于阿里巴巴的账号严谨问题,对于商家活动这种真金白银的销量就非常容易露出马脚了。

  为什么说现在普遍的品牌市场调研没做好呢?
  今年双11活动暴露的弊端太多,很多粉丝活跃数本身就少的艺人被强行划入流量区,和各大真流量硬碰硬,所以也就出了昨天DL粉丝和品牌方策划活动无法完成的这种尴尬局面。

  【图为个别艺人与品牌方的活动】
  

  这样就造成了粉丝和团队的难堪局面,品牌方自觉被数据欺骗,粉丝觉得被自己努力艹销量和关注了但被打脸,所以引发了粉丝和品牌互撕的局面。

  说句实话,当时欧莱雅发布微博的时候,转发和评论加起来都不到1k。
  那yxh在这么小的动静下突然联动是怎么个情况?
  由于楼主前面已经在中间插入过翟天临的例子
  所以应其他吃瓜er的提议讲一下昨天营销号提到邓伦和品牌方的案例
  简单分析一下这次营销号在这场吃瓜风波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吧

  昨天也算是一次大规模的yxh联动,基本出动了吃瓜鹅们旗下一大半的号
  和上次黑zyl扔烟头几乎是同样的规模,不过引导的舆论风向和效果却是大不相同

  可以说的上是一次半成功的正面营销和公关(非常失败的公关案例为施华蔻事件)
  当粉丝和品牌商发生冲突,这时候有经验的团队和公关就至关重要了

  (楼主简单截几个yxh来举例)

  我们看yxh在此次事件中是如何发声的

  

  DL粉丝基本不用控评,也没看到几个控评,只有少数的粉丝在路人的发言下解释。
  这次yxh下的主力军全是路人,只有少数的个别吃瓜er提出质疑但也不了了之。

  比如:
  1、品牌方在策划活动前不做该艺人的脱水数据调查吗?
  2、艺人团队在和品牌方签约时应当知道任务销量完成度的吧?

  但总体来说,这次品牌方的大名是越来越难听了,现在说起『割韭菜』谁想不到欧莱雅呢?团队利用yxh这一发先下手为强,确实是掩盖了数据问题,但又能掩盖多久呢?

  流量是把双刃剑,很多踏实演戏的演员确实需要流量的加持,但切记不要心急,要顺应自然,大红真的靠命。

  ————————

  好了,DL的就先到这儿了。晚上会继续更新zyl相关。
  

  翻了半天没找到啥好玩儿的,其他人有发现可以站短一下楼主。

  今天,是个好天气,适合放鸽子。

  
  今天明天不更新,楼主出差。

  

  晚上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