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爷驱邪盗墓的经历(不完全真实)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日如来
  紧跟着,又传来“咔嚓”“咔嚓”两声,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还没等做出任何反应,小船“哗啦”一下,四分五裂开来,众人“噗通”“噗通”全都掉进了水里。
  江水冰冷刺骨,所幸这一带水流不是太急,太爷手疾眼快,抓到一大块碎裂的木板,几个人在水里冒出头之后,全将手扶在了木板上,辩了辩方向,齐心协力,一起朝岸边游去。
  等游上岸之后,众人全都累得筋疲力尽,也顾不得浑身湿透寒冷,躺在岸上大口大口喘起了气。
  许久过后,终于把气喘匀实了,不过紧接着刺骨的寒意袭来,除了小青以外,其他人个个被湿衣裳浸的浑身哆嗦。
  萧老道这时打眼朝岸上看了看,居然露出一丝笑意,哆哆嗦嗦说了一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老天爷……还算待、待咱们不薄呢!”
  太爷闻言,也放眼朝岸上看了看,就见岸上是一片茂密的山林,之前拦住他们去路的那座山崖,刚好被他们顺着江水绕了过来。
  江岸周围三面环山,和之前那个小村子的地形很相似,不过,这里没有村子,只有树木和野草,山峰也不算高,能够徒步爬上去,总的来说,条件要比之前那小村子好上很多。
  随后,众人忍着湿寒爬上山坡,砍了一些干树枝。
  火折子被水浸泡之后,已经不能再用了,萧老道取出火镰火石,又找来一些枯树叶揉搓成绒毛状,用火镰打火,点燃了一堆篝火。因为有小青在场,众人都没办法脱衣裳,对着火堆就那么熏烤起来。
  一转眼的,天色暗了下来,众人的衣裳也烤的差不多了,吃些东西,在江边打地铺睡下了。
  第二天,众人爬上山坡,继续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朝前赶路。
  两天后,山下出现了一个镇子,镇子远远看着挺繁华,并且离江边很近,等众人走到近前,发现居然是座古城,古朴久远的石头城墙,城门洞上方,赫然写着——白帝城。
  太爷看着城门上的三个大字,不禁疑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诗中的‘白帝’,难道说的就是这里?”
  萧老道笑了,“不是这里又是哪里呢,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白帝城,据说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公孙述在此山筑城称帝,因城中一水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公孙述便借此自号‘白帝’,此城便被后人称作白帝城。”
  太爷几个没在白帝城过多停留,只是进城买了几天的干粮,又备了些草绳。
  下午的时候,来到白帝城渡口,或许是因为这里三面环山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山水风光,使得渡口人来人往,显得十分繁忙。
  不过,渡口居然有官兵严密盘查,男女老幼都不放过,而且专查登船的,不查下船的。
  萧老道连忙招呼太爷几个,沿着江边继续往前走,找一个没有官兵盘查的小渡口过江。
  众人只好离开白帝城,继续前行,朝前大概走了能有十多里地,江边终于出现了一个小渡口,不过,众人在渡口等了许久,居然没见到一条船。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往前走。
  也不知道走出去多远,又来到了一座临江的县城,这时候,南北走向的江水,变成了东西走向,县城江边,也有一个渡口,不过,也是被官兵严密盘查着。
  太爷几个人很是郁闷,拦下一个面善的老渔夫,问他渡口为什么这么多官兵盘查?老渔夫似乎也不太清楚,含含糊糊说,好像在抓几个朝廷重犯,几个重犯近日可能要渡江到对岸去。
  太爷几个听老渔夫这么说,反倒全都暗松了口气,官府如此兴师动众,只要不是为了异宝就行。不过,这么一来,太爷他们几个也没办法再过江了,要是丢掉包袱里这些掏坟掘墓的家伙什儿,万一异宝出现在一座大墓里,到时候只能瞪眼干看了。
  萧老道对几个人说,再往前走走,真不行的话,只能把这些物件儿先藏起来了。
  这时候,众人已经彻底进入了蜀地,江水两岸全是山,有些地方根本不能走,更别说骑马了。
  十天后,太爷几个人又来到一座县城,小城不大,背山望水,这时,天色已暗,不过,太爷几个并没有进城,因为在城外附近有很多庙宇道观,萧老道想找座道观借宿一夜,一来图个清净,二来也可以避人耳目。
  众人在城外找了找,最后,在一处偏僻的山腰上,找到一座孤零零且又不起眼的道观,破落的院子,里面三间破旧的瓦房。
  来到门前,院门关着,里面的房间也没有亮灯,萧老道抬手去拍院门,院门没插,轻拍一下便朝里面打开了。
  几个人没着急进院,朝院里打眼看了看,小院不大,里面黑漆漆的,院子中间,放着一口大香炉,跟其他道观没啥两样儿。看罢,萧老道朝里面喊了一声:“有人吗?”
  没人应答,等了一会儿,又喊一声,依旧没人答应,太爷说道:“像是一座没人住的空观。”
  萧老道摇头,“应该有人住,要不然这门口和院里早就该长草了,兴许里面的人刚刚出去,咱们先别进去,在门口稍候片刻。”
  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不见有人回来,观里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儿,太爷这时忍不住了,朝院里喊了一声,依旧没人回应,迈脚走了进去。
  这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萧初九点上一支火把,众人鱼贯而入。
  分别将三座房子全部看了看之后,最后确定,真的是一座空观,观里只有神像,没有桌椅床铺。萧老道推测,观里的人应该不住在这里,不过,会经常过来上香打扫。
  既然没人,太爷几个也就没那么拘束了,给大殿里的神像上了柱香之后,小青住进了右厢房,太爷几个住进了左厢房。
  这么多天以来,他们一直在山林里风餐露宿,这一次,总算有个可以避风挡雨的地方了。
  吃过东西,几个人将院门房门全部关上,都踏踏实实睡去。
  不过,意外总是会在夜里发生。
  就在太爷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听见院里传来敲木鱼的声音,笃、笃、笃、笃……
  太爷立刻把眼睛睁开了,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但是,耳边的木鱼声并没有停。
  太爷轻轻从铺盖上站起身,走到窗户边上朝外一看,就见院子里的石头香炉前面,盘腿坐着一个小孩子,八九岁的样子,一手拿木槌、一手拿木鱼,一边敲,嘴里还一边低声嘟哝着。
  看到这一幕,太爷心里疑惑,深更半夜的,一个小孩不睡觉,跑这里敲木鱼念经,也太不正常吧。
  太爷走到门口,轻轻拉动房门,随着房门吱扭扭响起,房门被太爷拉开了,这时,院里的小孩居然没有察觉,依旧兀自在那里敲着木鱼念经。
  太爷迈脚出门,几步来到小孩跟前,把小孩打量了几眼,就见小孩眼睛微闭,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脸肃穆,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太爷蹲下身子,轻声问了小孩一句:“你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半夜跑来这里念经?”
  小孩居然没理会太爷,好像没听见太爷说的话似的,太爷抬手弹了小孩脑后的小辫子一下,“小子,小爷我问你话呢,谁家的孩子?”
  过了一会儿,小孩终于停下动作,睁开眼睛缓缓直视向太爷,太爷跟他一对眼神儿,心里就是一跳,就见小孩眼神深邃、淡定无波,根本不是八九岁孩子能有的。
  太爷忍不住脱口又问了一句,“你到底是什么人?”
  小孩打量太爷一眼,“小小俗子,休得无礼,还不快给本佛退下!”小孩嘴里发出的虽然是童声,但口气却是个老和尚。
  不过,太爷闻言,剑眉立挑,说道:“该退的是你吧,这里是道家的清修之地,你一个和尚跑来念什么经!”
  “本佛无所不来,无所不往,不需你这俗子多管闲事。”
  “你这么说,我还管定了!”太爷猛然一伸手,抓住了小孩的手腕,指头扣在脉搏上一把,内弱外强,乃外邪入侵之相。
  小孩这时猛地一抬手,甩开太爷,低喝道:“俗子休得无礼,你知道本佛是谁吗?”
  太爷冷冷道:“我管你是谁呢,只要你离开这孩子的身子,小爷我放你一条生路!”
  小孩顿时显得愤怒了,“本佛乃大日如来是也!”
  “你说什么?”太爷一听,差点儿没笑出来,见过会吹牛的妖精,没见过这么能吹的。
  太爷再次一伸手,又抓住了小孩的手腕,在小孩手腕与手掌之间的骨缝里一掐,小孩顿时一咧嘴,不过,并没有求饶,将另一只手里的木鱼朝太爷的面门砸来,速度奇快,还挂着风声。
  太爷没有撒手,也抬起另一只手,一巴掌拍在了木鱼上,再看小孩手里,木鱼没了,被太爷拍飞出去碎成了四瓣。
  小孩顿时大叫一声,从地上跳了起来,反扣住太爷的手腕,振臂一挥,太爷整个身子居然被小孩一只手扔了起来,太爷心里顿时大骇,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妖精,连忙在空中翻了个身,落在了小孩身后,不过,还没等太爷站稳,小孩身子直挺挺地转向了太爷,双手在胸前合十,真像个大德高僧似的。
  “唵嘛呢叭咪吽……”
  太爷顿时眼前一黑,脑子和耳朵里嗡嗡作响,再看小孩,浑身金光闪烁,身后一轮大日如来坐像……
  第三百二十四章 路经酆都
  太爷见状心下震惊,难道这小孩真是什么大日如来?
  “唵嘛呢叭咪吽……”
  从小孩嘴里又传出一声六字真言,太爷整个眼前顿时变成一片刺眼明亮的白光,就见白光远处,隐隐约约有一条闪着金光的人影,由远及近,缓缓朝太爷飘来。
  太爷感觉来者不善,想拉开架势全身戒备,但是,身子却没动,低头一看,就见自己浑身上下被白光包裹,身子就好像被白光束缚住了似的。
  又试了试,还是不能动,太爷顿时大喝了一声,舌尖一顶上牙膛,使出全身力气灌于右手,右手微微动了动,随即,一点点艰难地抬了起来。
  太爷想要拔腰里的两仪阴阳剑,不过,手还没碰到剑柄,忽地一下,眼前一黑,身子能动了,紧跟着,白光不见了,金影也不见了。
  太爷却由于用力过猛,身子朝前一趔趄,发现小孩站在自己眼前,太爷连忙强行收住身子,险些撞上他。
  就见小孩把眼睛一闭,身子晃了两下,闷头就朝地上栽去,太爷连忙一手戒备、一手探出,单手托住了小孩。仔细看看,见小孩好像再没啥威胁,蹲下身子揽进怀里,想给他把一把脉。
  就在这时候,从院门那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爷回头朝院门一看,就见一男一女慌慌张张从门外走了进来。
  “孩子!”
  女人看到太爷怀里的孩子,大叫一声,第一时间跑了过来,没等太爷做出任何反应,女人把小孩从太爷手里抢过去,紧紧搂进了怀里,又心疼又难过的。
  男人这时跟着也走了过来,看罢孩子之后,朝太爷打量了一眼,太爷这时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男人警惕地问了太爷一声:“你是谁?”
  “过路的。”太爷一边回道,一边将男人也打量了几眼,男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上身穿着一件露胳膊的短褂,两条胳膊上的肉挺结实,不过浑身一股鱼腥味儿,可能是一个常年在江上打鱼的渔夫。
  “你半夜从这里过路?”男人狐疑地又问。
  太爷回道:“路过此地,在观中借宿一宿,明日就走。”
  男人闻言,露出惊愕,“你一个人敢在这里过夜?”
  太爷回道:“并非我一个,还有几个同伴,只是在下被木鱼声吵醒,出来看看。”
  男人闻言,朝左右厢房看了看,黑漆漆的,说道:“这里不干净,你们还是尽快离开这里吧。”说罢,男人从女人怀里要过孩子,背到身上,两个人带着孩子就要离开。
  “等等!”太爷叫住了他们,问道:“这孩子是你们的吗?”
  男女同时回头,女人轻轻点了点头,男人冷冷说了一句,“不是我们的,我们能半夜过来找他吗。”
  太爷说道:“这孩子身上有古怪,你们知道吗?”
  男女闻言,脸色同时微变,女人战战兢兢说道:“是有古怪,每隔三天,他就要来这里一次,还说自己是……”
  “别说了,快走吧!”男人打断了女人的话,似乎不希望她说,拉上她就走。
  太爷连忙说道:“说自己是大日如来,对吗?”
  女人顿时像触电了似的,身子猛然一顿,停下来回头问太爷:“你、你也看见了吗?”
  太爷说道:“看到了,还和他交了交手,依我看,并不是什么大日如来,倒像是一个道行极深的精怪。”
  男人听太爷这么说,转回身又打量了太爷一眼,“你到底是什么人?”
  没等太爷回答,从左厢房传出一个声音:“他就是名震黄河两岸的屠龙大侠、一代驱邪驱鬼大师的传人……”话音没落,左厢房的房门打开了,萧老道带着萧初九和萧十一从里面走了出来。
  “驱鬼传人?”男人闻言,又朝太爷打量一眼,显得很意外,问道:“你会驱鬼?”
  太爷微微点了点头,男人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他可能不知道,不过,贫道知道!”
  男人闻言,又看向萧老道,或许见萧老道一身道士打扮,问道:“你们、你们几个,难道都是驱鬼师傅?”
  萧老道笑道:“贫道只会算命看风水,不会驱鬼。”
  男人说道:“你们还是快离开这里吧,从外地过来的驱鬼师傅,没一个能在我们这里活过七天的!”
  太爷闻言,扭头问萧老道,“萧兄,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萧老道笑道:“这里就是蜀地的酆都城,名副其实的鬼城,据说这里是通往阴间的门户,日有亡魂过境,夜有百鬼穿城。”
  “对的!”男人说道:“你们还是快走吧,要是让那些鬼魂知道你们是驱鬼师傅,一定不会放过你们,还会降罪城里的人。”
  “是吗?”太爷闻言,露出一脸不以为然,说道:“那我倒要看看那些鬼究竟有多大能耐。”
  “你……年轻人,你别不知天高地厚!”男人一脸煞有介事,女人在旁边也说道:“真的,城里有人请过一些外地法师,那些法师都在城里活不过七天,有些当天晚上就死了,你们还是快离开这里吧。”说着,女人和男人对视一眼,看俩人的意思想要离开。
  “先等等。”萧老道说道:“我们倒是想离开这里,到江对岸去,可苦于无船。”
  男人说道:“城外渡口有船,你们现在就到渡口去,天一亮就有船过江。”
  萧老道顿时给男人一抱拳,说道:“实不相瞒,贫道几人过江有急事要办,渡口却有官兵把手,我们身上带着些物件儿,不能给官兵盘查。”说着,萧老道打量男人几眼,“我看这位兄弟,应该是常年行船于江上,可否渡我们过去,你放心,我出三倍的船钱。”
  男人闻言,警惕地看了太爷几个人一眼,“你们自己想法子吧,我的船不渡人。”说罢,拉起女人就走。
  萧老道见状,朝太爷看了一眼,大声问太爷,“老弟,这孩子的怪事儿,你有法子治吗?”问罢,萧老道还给太爷挤弄了两下眼睛。
  男女闻言,立马儿停下脚步,同时朝太爷看了过来,太爷迟疑了一下,回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那东西道行高一些,多费些手脚罢了。”
  “真的么?”女人闻言,立刻激动起来,“小兄弟,你、你真的能救我们儿子吗?”
  男人却一脸狐疑,对女人说道:“别听他们的,他们只是想要咱们送他们过江。”
  萧老道笑了,“不错,就是想要你们送我们过江,倘若我们治好了你们儿子,能不能送我们过去呢?”
  男人一愣,犹豫起来,女人一把抓住男人的胳膊,激动地摇晃道:“他爹,让他们试试吧,咱儿子将来要是出家做了和尚,你们陈家可就绝后了……”
  男人看看女人,再看看背上的孩子,“好,只要你们治好我们儿子,我就送你们过江!”
  众人收拾了一下行李,萧十一到右厢房喊醒小青,小青似乎睡的很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被喊醒后还迷迷糊糊的,几个人随两口子一起离开了道观。
  男人姓陈名江,不过,城里没人敢直接喊他的名字,因为在水里讨生活的人,都忌讳这个,所以,认识他的人都把姓给他反过来喊,都喊他“浮江”。
  陈浮江是独子,到了他这里,本来想多生几个,谁知道,他老婆生了这个儿子以后,再没怀上过,大夫也看不出什么毛病。
  随陈浮江两口子进城,到了他们家里以后,太爷给孩子把了把脉,问两口子,孩子出现这种症状,大概有多久了?
  陈浮江老婆想了想说,从孩子五岁时开始的,已经三年了,过去每到初一、十五,夜里子时,就会往那间破道观里去,后来,每隔十天去一次,再后来,每隔七天去一次,今年更加严重,每隔三天就去一次。
  之前也找城里的师傅看过,说孩子是佛陀转世,今生注定要当和尚,可陈家就这么一点血脉,自己又不能再生,怎么能舍得让孩子去做和尚呢。
  前些日子,在外面请了一个师傅,那师傅说,孩子不是佛陀转世,是这座道观出了问题,后来,师傅夜里跟着孩子进了道观。第二天,自己孩子回来了,师傅却七窍流血,死在了道观里。
  陈浮江老婆说到这儿,陈浮江接着说道,那座道观不知道是谁修建的,很多年前里面就没人了,不过,里面却很干净,好像有人经常打扫祭拜,到底是谁,城里没人知道,都说那道观邪性,没人往那边去。
  听两口子说完,太爷点了点头,把他自己夜里看到的说了一遍,随后问陈浮江老婆,你们两口子是什么时候看见大日如来的?
  陈浮江说,他们没有亲眼看见,在很早以前,他们两口子一起做了个梦,梦见又去道观里找儿子,儿子不跟他们走,身后还出现了一尊金光闪烁的坐佛,儿子自称是大日如来转世,要用佛法为酆都城所有亡魂消业,让它们往生极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