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爷驱邪盗墓的经历(不完全真实)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百零八
  “不会又是那种老鸹吧!”萧十三叫道,萧十二没吭声儿,转身出了屋。
  没一会儿,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很像砸树枝的声音,太爷几个人出门一看,就见萧十二在满地找东西。
  萧老道问了一声:“十二,你找什么呢?”
  萧十二回道:“找石头砸那东西。”
  太爷几个闻言,朝周围一看,就见院子外面的树上,蹲在一只个头极大的咕咕喵,也就是猫头鹰。
  萧十二这时从地上捡到一块石头,抬手朝猫头鹰砸了过去。萧十二的功夫也不弱,石块射出去也是非常精准的,但是,眼看石块就要砸到猫头鹰身上的时候,猫头鹰轻轻朝旁边一跳,干净利落地躲了过去,石块砸在猫头鹰身后的树枝上,发出“啪啦”一声。
  萧老道见状说道:“这道观里,没一个正常的玩意儿,一只咕咕喵都这么大能耐。”
  太爷闻言,走到院子里,也在地上找起了石块,萧十二见状说了一句,“刘师兄,别找了,院里的石头都被我捡没了。”
  太爷眉头微皱,想起了啥,往自己怀里一摸,摸出了从墓里掏出的夜明珠,这时,树上的咕咕喵又咯咯笑了起来,太爷一抬手,夜明珠化作一道白光,直奔咕咕喵。
  太爷射出力道比萧十二强劲的多,又快又准。眼看夜明珠就要打在咕咕喵身上,咕咕喵这次居然不躲不闪,将脑袋一低,居然用嘴生生接住了夜明珠,并且是轻轻松松的接住了。
  这让太爷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就太爷这力道,能将咕咕喵打出一个血窟窿,居然被它接住,这咕咕喵该有多大的力气呢?
  扑棱棱——!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咕咕喵叼着夜明珠,展开翅膀飞走了,萧老道顿时捶胸顿足,“价值连城的一颗珠子呀……”
  这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谁也没心情再睡,众人回屋里又看了看“千手猴”,就发现“千手猴”情况有些不对,脸色微红。萧老道在他额头摸了摸,居然有些发烫。
  太爷连忙抓住他的手腕,一把脉,太爷低声说了一句不好,像是丢魂儿了,只怕中午也难醒过来了。
  萧老道一听,问太爷能不能把魂儿找回来?
  太爷没吭声儿,走到萧老道包袱跟前翻找起来,很快的,找出两根蜡烛,一沓黄纸、一捆焚香,招呼众人,将“千手猴”从床上抬下来放到地上,随后,太爷开始了给“千手猴”招魂的法事。
  不过,等太爷招魂法事做完,“千手猴”居然没见一点儿反应,不但昏迷不醒,额头还越来越烫。
  萧老道问太爷这是怎么回事儿,太爷也说不上来,最后没办法,又做了一次招魂法事,但是,依旧不见有效果,太爷无奈,又做了第三次法事,还是没有丁点儿效果。
  折腾几次之后,时间来到了中午,“千手猴”高烧不退,人也不醒,萧老道没办法,让萧十二到附近村里找郎中抓了付退烧药,又买来一个药罐子,在道观里熬起了药。
  药还没等熬好,山门口来了一个人,正在忙活着熬药的众人一看,全都是一脸错愕。
  来的是一个女人,还不是别人,正是“千手猴”的女儿候仙霞,没等众人开口,候仙霞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是来给我爹治病的。”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萧老道问了一句:“大侄女,你咋知道你爹病了,又咋知道我们在这里呢?”
  候仙霞淡淡一笑,“天机不可泄露。”说完,候仙霞直奔厢房,众人连忙跟着她也进了厢房。
  这时,“千手猴”已经被抬回了床上,候仙霞走到床边,用手虚空在“千手猴”身上一划。
  就这么一下子,“千手猴”居然把眼睛睁开了,太爷几个人全都一脸不可思议。
  醒来的“千手猴”看清候仙霞之后,也显得十分惊讶,“霞儿?你、你怎么会来的?”
  候仙霞冲“千手猴”一笑,“我特意过来办一件事。”
  “什、什么事?”“千手猴”似乎瞬间痊愈了,慢慢从床上坐了起来,朝太爷几个人看看,疑惑地问道:“这、这是发生啥事儿了么?”
  没等太爷几个人回话,候仙霞说道:“爹,没什么事,您只是昨夜染上风寒,萧叔叔他们正在给您熬药呢。”
  “千手猴”眨巴了两下眼睛,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候仙霞转身朝太爷几个人看看,说道:“我今日过来,一是为了我爹,二是……想看一看你们从墓里拿到的珠子。”
  “珠子?”萧老道闻言,立刻警惕起来,“你是为了夜明珠而来?”
  候仙霞点头,“不错,那是一百零八颗珠子,我拿走三十六颗,剩下的七十二颗,需要你们……”说到这儿,候仙霞从身上取出一张信函,接着又说道:“你们按照上面所写,将它们放在那些地方。”
  “啥?”太爷几个人闻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萧老道问道:“大侄女,你、你这是啥意思?”
  候仙霞并不解释,说道:“将这信函拿去,一看便知。”
  萧老道满脸狐疑地接过了信函,朝信函看看,转手递向了太爷,“老弟,还是你打开来看吧。”
  太爷接过信函,打开一看,就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再细细一看,居然全是地名,总共七十二个地名。
  太爷看罢,又还给了萧老道,萧老道接过去一看,满脸愕然:“这、这是什么意思?”
  候仙霞说道:“几年后将有一场祸事,你们将这七十二颗珠子放到各地,可减弱这场祸事,若不然,免不了会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萧老道一听,有些不乐意了,说道:“这些是我们好不容易从墓里掏出来的,岂能白白送出去。”
  候仙霞看了萧老道一眼,说道:“萧叔叔一心为黎明百姓,仙霞明白,可你也要为自己的后世子孙着想。”说着,候仙霞看向了太爷,“尤其是你的,若想要你的后世有香火传续,你就必须按我说的做。”
  太爷警惕地打量了候仙霞一眼,说道:“我听的不是太明白,你能不能把话说清楚呢?”
  “天机不可泄露。”
  “你这姑娘,咋是总说半截话呢!”萧老道越发不乐意了,“我们好不容易掏来的珠子,一个都落不着不说,还得四处奔波,那这些珠子我们不要了,你全拿去吧。”
  “千手猴”见状,连忙帮候仙霞打圆场,“萧老弟、刘大侠,霞儿这孩子一向如此,你们别见怪,不过,咱只要照她说的做,准没错的!”
  闻言,萧老道和太爷相互看了一眼,萧老道似乎想到了啥,突然嘿嘿嘿笑了起来,对候仙霞说道:“仙霞姑娘,这次你只怕要失算了。”
  候仙霞看向了萧老道,“萧叔叔此话怎讲?”
  萧老道说道:“我们是从墓里掏出来不少珠子,但是有多少颗,我们还没来得及数,不过依着姑娘所说,总共一百零八颗,那姑娘可就说错了呀。”
  “错了吗?”候仙霞看着萧老道一脸自信,萧老道继续说道:“凌晨的时候,来了一只咕咕喵,叼走了一颗,眼下我们手里恐怕只剩下了一百零七颗。”
  候仙霞闻言,面无表情,“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天数不会变,一颗都不会少,不如打开包袱,咱们现在就数一数。”
  “好!”萧老道随即给萧十一递了个眼色,萧十一转身走到包袱近前,萧十二和萧十三见状,也过去帮忙,三个人闷头数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数完了,萧十一给萧老道打手势:师父,我们数了好几遍,确实是一百零八颗。
  萧老道顿时把眼睛珠子瞪大了,嘴里嘟囔一句:“难道,被叼走的那颗也是天数?”
  候仙霞没理会萧老道,看向“千手猴”说道:“爹,接下来就是萧叔叔他们的事了,您随我一起离开吧。”
  “千手猴”闻言,问了一句:“霞儿,你不是不能下山么,咋来这里了呢?”
  候仙霞回道:“我的时候到了,该下山红尘历练了。”
  “真的?”“千手猴”眼睛顿时一亮,说道:“那、那你能不能到外面等爹一下,爹和你萧叔叔有几句话要说。”
  候仙霞微微一点头,眼神却不经意地朝太爷瞥了一下,太爷也看了看候仙霞,两个人谁也没说话。
  候仙霞离开房间之后,“千手猴”奇奇怪怪地拉上萧老道,示意萧老道随他出去,萧老道一脸不解,说道:“老哥哥,有啥话咱就在这里说吧,这都不是外人。”
  “千手猴”没应声,扯了扯萧老道的袖子,萧老道只好随他离开了房间,太爷几个人见状,都很识趣,老老实实留在房间里,谁也没跟出去。
  过了能有一顿饭的功夫,萧老道一个人回来了,回来之后就是一张笑脸,很奇怪地问太爷,“老弟呀,你觉得,仙霞这姑娘怎么样?”
  太爷顿时一愣,反问萧老道:“萧兄,你这话什么意思?”
  萧老道笑道:“咱这位候老哥哥看中你了,这仙霞姑娘山下要在红尘中历练,说白了,就是要下山嫁人了。”
  太爷一听,顿时明白了,萧老道趁机拍了拍太爷的肩膀,“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咱们候老哥的意思,是想让你照顾他女儿,并且你们俩年纪相当,一个是驱邪屠龙的大侠,一个是道行极深的坤修,门当户对呀。”
  太爷万万没想到,俩老家伙竟在外面嘀咕这个,太爷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怕配不上这位女半仙,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
  萧老道顿时啧了下嘴,刚想要劝太爷,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千手猴”的咳嗽声,很明显,这是俩老家伙的暗号。
  萧老道朝外面看了一眼,对太爷说了一句:“你等着我的信儿,要是人家姑娘答应了,那你就别推辞了,这仙霞姑娘长得不但漂亮,还满身的仙气儿。”说罢,没等太爷答话,转身离开了房间。
  过了没一会儿,萧老道再次返回了,一脸的沮丧,对太爷说道:“感情人家姑娘也不同意,说是……她知道你不会答应,并且还掐了一卦,说你们俩没缘分,缘分在你们的后辈子孙身上……”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战伊始
  “千手猴”随候仙霞一起离开了,太爷从此再没见过他们,至于他与候仙霞两个人后辈子孙的缘分,太爷并不知道应在了谁的身上。
  四季交迭,岁月如梭。五年后,时间来到了公元一九零零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这一年,太爷已经三十三岁了。
  “五年啦……为了这七十二颗珠子,咱们整整奔波了五年啦!”安放下最后一颗珠子的时候,萧老道如释重负,仰天长叹。
  “师父,您叹啥气呀,这五年咱们虽说四处奔波,可也掏了不少大墓、得了不少宝贝呀。”萧十三讪讪说道。
  萧老道看了萧十三一眼,“你懂个啥,这五年把我的大事都耽搁了,我都已经五十多了,还能活几年?”
  这时,萧十一从远处山梁跑了过来,等他来到近前,气喘吁吁地给萧老道打手势:十二从山寨赶回来了,正在客栈等您,说是有大事要跟您说。
  萧老道顿时露出一脸狐疑,“什么大事?”
  萧十一摇了摇头,萧老道随即一摆手,“走,都回去吧。”
  回到客栈,一脸风尘仆仆的萧十二正在客房里等着,见萧老道几个人回来,萧十二连忙从椅子上坐起,面目凝重地对萧老道说道:“师父,大当家的把人都带去了京城。”
  “什么?”萧老道顿时一脸愕然,随即焦急道:“大当家的想干什么,就凭咱们山寨一千来号人马,也想攻打京城么?”
  萧十二说道:“不是的,听留守山寨的兄弟们说,朝廷要跟洋人开战了,京城义和拳的几个大师兄,正在四处召集人马,要帮朝廷打洋人,大当家的得到信儿以后,本想找您商议,可又找不着咱们,又怕延误了时日,就带着八百多名兄弟赶去了京城。”
  萧老道一听,反而不着急了,沉默了一会儿,笑道:“这倒是不错,等朝廷跟洋人打完了,咱们趁虚而入,夺下京城,斩杀狗皇帝和那慈禧老娘们儿。”
  萧十二闻言,忙问萧老道:“师父,咱们这就赶去京城找大当家他们么?”
  萧老道一摆手,“等你刘师兄回来再动身。”
  萧十二似乎这才发现我太爷不在,问了一句:“刘师兄去哪儿了?”
  萧老道没吭声儿。
  很快的,天色暗了下来,吃过晚饭,太爷浑身是血的回到了客栈,萧老道见状,忙问太爷:“老弟,你、你受伤了么?”
  太爷淡淡一笑,“我没受伤,全是马岭寨那几个响马的血。”
  萧老道顿时松了口气,“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竟然还是念念不忘,今日,总算是给单雪儿报仇雪恨了吧?”
  太爷点了点头,“雪儿九泉之下一定能瞑目了,我也此生无恨了。”
  萧老道摇了摇头,“看来得罪你屠龙大侠的人,就算跑到天边都没用呀……”萧老道随即把话锋一转,“对了老弟,我跟你说件事,朝廷要跟洋人开战了,我们山寨的弟兄们,已经赶去了京城,我们几人也要赶过去,咱们兄弟呢……就此别过吧。”
  太爷一听,连忙问道:“萧兄莫不是要去杀洋人?”
  萧老道点了点头,“等杀完洋人,你老哥还想趁机拿下京城,不过,这些事已经跟你无关了,今晚在客栈住上一夜,明日你就回家吧,我在你客房里放了些银两,够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太爷闻言不舍,还有些担心,说道:“那些洋人个个人高马大,还有洋枪洋炮,萧兄与他们作战,只怕凶多吉少。”
  萧老道说道:“老弟尽管放心,你老哥我心里有数。”
  太爷踌躇了片刻,说道:“萧兄,你们反清之事,我不想过问,但是杀洋人,我也想去帮忙。”
  萧老道眼睛顿时一亮,“老弟此话当真?”
  太爷笃定道:“那些洋人没一个好东西,从不把咱们当人看,就连东洋倭奴都敢欺负咱们,既然要与洋人开战,我当然要出份力!”
  萧老道顿时开心地笑了。
  第二天,几个人收拾了一下行装,将那些盗墓工具全部扔掉,只带金银干粮,火速赶往了京城。
  等太爷几个赶到京城之后,发现并没有开战的样子,街上一片祥和,街上的老百姓更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发现几个包头巾、挎腰刀的人,其中一个衣服前胸还用墨汁写着“義和”两个字。
  萧老道一看,这应该就是义和团的人了,连忙上前打听,不过,这几个人还挺傲慢,爱搭不理,说义和团主力正在天津和洋人作战,不过,没听说团营里有什么“武陵山”的番号。
  萧老道无奈,只好带着太爷几个赶去了天津。到了天津之后,路上很多逃难的百姓,携家带口,慌不择路,很远的地方,烽烟四起,偶尔还能听到枪炮声,看来已经打了一些时日。
  等赶到城里,整个城里乱作一团,街上有官兵,也有手持大刀长矛包头巾的人,还有很多伤兵。
  太爷几个在这些人里找了找,没有一个看着眼熟的,这些好像都是从前方阵地撤下来的。
  随后,找了个面善的人一打听,又是没听说过“武陵山”的番号,说是全都在几十里外的地方和洋人开战,想要找人,那里应该能找得到,太爷几个人只好朝着起火冒烟的地方赶去。
  赶至半路,发现一支马队,赶着十几辆马车,车上载着很多军用物资,有粮食、有兵器、还有一些火药。
  萧老道一看这只押送马队的人,全都认识,正是自己山寨的人,双方一打照面,这些人当然也全都认识萧老道,纷纷喊叫起来:“军师来了,军师回来了!”
  萧老道带着太爷几人很快赶到了马队前面,就见大当家正骑着一匹马,领头开路,见是萧老道,大喜过望,翻身下马与萧老道相见。
  萧老道看看马队,问大当家的,“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没上阵与洋人交战吗?”
  大当家顿时一脸沮丧,对萧老道说道:“军师有所不知,我千里迢迢带着弟兄们赶来助拳,谁知他们这里的头领,嫌咱兄弟们身材矮小,不让上阵,让咱们给他们压粮运草,你说可气不可气!”
  萧老道这支队伍,属于川蜀、云贵的南方人,和人高马大的北方人、尤其和山东大汉比起来,确实矮小了不少。
  萧老道闻言却笑了,“压粮运草也是大事,不过,我现在回来了,迟早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弟兄们也不是吃素的。”萧老道带着太爷几个人加入队伍,一起赶去了军营。
  所谓的军营,只是一个小村子,村子里还有不少村民,但是,这些义和团把村子强征下,用来驻军了。
  只见不大的村子里全是人,路边躺着无数伤兵,大锅小锅也在路边架起了无数个。
  这时正值晌午,烧火做饭的时间,大当家他们押解的军粮一到,很多人跑过来背扛,显然都饿坏了。
  萧老道他们这支队伍,也有一个据点,也开始烧火做饭。不过,饭还没做好,前面撤下来一支败军,领头的说,洋人火炮太猛,阵地眼看就要失守了,营地里凡是还能拿起家伙的,全部上,哪怕跟洋人同归于尽,也要守住阵地。
  萧老道一听,对大当家的说道:“看看,咱们的机会来了,招呼兄弟们,抄家伙!”
  大当家的却无动于衷,对萧老道说道:“他们不会让咱们上阵的。”
  萧老道不解,“为什么?凭啥不让咱们上阵?”
  大当家的说道:“之前让咱们压粮运草,我不服气,他们就让我挑出几个人,和他们比武,结果咱们兄弟全输了,他们说,咱们兄弟要是上阵,会辱没了他们义和拳的名声,只配给他们压粮运草。”
  萧老道顿时把眉头一立,“没有他妈这么瞧不起人的!”
  这时,营地里很多人已经摩拳擦掌,在集合队伍,萧老道分开人群,找到刚从阵前撤下来的首领,抱拳说明来意。
  这名首领看着也就二十多岁,身上带血,显得十分狼狈,朝萧老道看了一眼,“你是武陵山来的?”
  萧老道一点头,“正是。”
  首领立马露出一脸鄙夷,“上阵没你们的事,好好压粮运草吧。”
  萧老道笑了,也不解释,更不争辩,“好,贫道我记住你这句话了。”
  这名首领带着集合起来的人马,又杀了回去,萧老道回到他们自己的营地,对大当家的说道:“招呼咱们的人,随后跟上。”
  大当家的一脸谨慎,“军师,违反军令可是要受处罚的。”
  萧老道说道:“等他们都死光了,谁还能处罚咱们。”
  很快的,大当家把队伍集合了起来,萧老道朝整个队伍扫了一眼,就是一愣,扭头问大当家的,“你不是带来八百多号人吗,怎么、怎么我看着还不到五百人呢?”
  大当家的顿时一脸羞愧,吞吞吐吐说道:“前几日……兄弟们压粮时,遇上了一伙洋兵偷袭,死……死的倒是不多,跑了二三百号人……”
  “跑了?”萧老道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怪不得让你们压粮运草呢!”
  萧老道随即一扫众人,大声说道:“你们还有谁怕死想跑的,现在跑还来的及,别到时候上了阵再跑,你们的腿可没有洋人的枪炮快!”
  萧老道说罢,几百号人没一会儿吭声儿的,也没有一个离开的,萧老道随即又说道:“好,不跑的就是好兄弟,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兄弟们,随贫道我一起上阵!”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场血战
  之前的那支人马在前,萧老道他们远远跟在他们后面,前方枪炮声不断,打得十分激烈。
  约莫走了十几里路,远远看见了旗帜,那是清军的龙旗,前面那支人马立刻加快速度奔跑起来。
  这时,大当家的问萧老道:“军师,咱们要不要也跑起来,跟上去?”
  萧老道一摆手,“告诉兄弟们,藏进路边的树林子里待命。”
  道路两旁,全是野草丛生的树林子,几百号人全都钻了进去,萧老道和太爷几个人,站在林子边上,朝不远处的战场张望着,前方喊杀声枪炮声不断,时不时还传来惨叫声,战场似乎空前惨烈。
  过了能有一个时辰,阵地上清军的龙旗翻到了,萧老道见状,连忙吩咐,“传下令去,叫弟兄们刀出鞘,箭上弦,原地听我号令,先放箭再冲阵。”
  大当家的闻言,问萧老道:“军师,咱们不用出去么?”
  萧老道说道:“你没看前面的龙旗都倒了吗,这说明咱们的人败了,洋人马上就要杀过来了,不过,他们一定想不到,林子里还有一支伏兵。”末代三马上完本了,我也要离开魔铁了,今后,我的一切都在公、众号上了,末代四也只会在公、众号上发布,威信搜索公、众号“途中的旅人刘黄河”,在哪里,你们还能找到我,谢谢各位。
  果不然,萧老道说罢不到半个时辰,从前面阵地撤下不少残兵,有清军、有义和团的人,一个个慌不择路、狼狈不堪,多数顺着大路朝后逃亡,少数钻进了林子里。
  没一会儿,一队手持火枪的洋兵追了上来,他们并不理会跑进树林里的残兵,不紧不慢在大路上追着,偶尔朝前面逃亡的残兵放上一枪,他们似乎只是为了占领阵地,并不想过多追撵。
  眼看着残兵从林子前面跑了过去,后面的洋兵却越追越慢,太爷见状,有些沉不住气了,问萧老道:“萧兄,这些洋兵不会掉头回去吧?”
  萧老道沉稳地摆了摆手,“先别急,看看再说。”
  又等了一会儿,跑在追前面的几个洋兵进入了包围圈,萧老道连忙打手势示意,都沉住气,千万别动手。
  几个洋兵朝林子里看看,又朝大路上已经跑远的残兵看看,居然不再追撵,转身就要回去。
  太爷见状,有些沉不住气了,拔刀想要冲出去,萧老道连忙一把拉住他,从身上出个钱袋子,给太爷打了几个手势。太爷立刻明白了,接过钱袋子,趁着几个洋人转身离开之际,突然冲出林子,朝残兵逃跑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将钱袋子里的金子撒在地上。
  几个人洋兵听见动静一转身,看了看太爷,似乎并不想上前追撵,不过,其中一个洋人眼睛,叽里咕噜大叫了一声,另外几个洋人一听,顿时高兴了,追着太爷追了起来。
  等他们追到太爷洒落的金子近前,弯腰就捡,等几个洋兵捡到金子,全都乐坏了,叽里咕噜又一通,朝太爷追了过去。
  远处的大队洋兵一看,纷纷顺着大路过来了,他们察觉到几个洋兵的异常,主要是看到了他们弯腰捡东西,还兴高采烈的。
  大队人马很快也进入了包围圈,等他们彻底进入之后,萧老道一声令下:“放箭!”
  上百支强弓硬弩,嗖嗖嗖从林中射出,洋人立马儿躺翻二三十号,这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的,全都懵了。
  “杀!”萧老道再次一声令下,林子的人抄起长矛大刀冲了上去,洋兵还没来得及放枪,已经被萧老道他们冲到了跟前。
  这拨洋人也就二百来人,被五百多人团团围困,打了个措手不及。
  论起近战,洋人不如萧老道他们这伙人,他们用洋枪都用习惯了,都是远程射杀,萧老道这伙人,整天打打杀杀,练就是肉搏战。
  双方一接触,洋人立刻处了下风,萧老道这伙人多天来的郁闷全发泄在了他们身上。
  再说太爷,几个洋人追着太爷,等太爷将金子撒完之后,几个洋人不甘心,以为太爷身上还有金子,开枪就打,他们这边一打枪,太爷拧身转进了林子里。
  这时候,萧老道他们已经和大队洋人厮杀起来,几个洋人见状,连忙返回,一边往回跑,一边给洋枪里填装火药和弹丸。
  太爷在林子里一看,立刻反追了上去,没等几个洋人装好弹药,大喝了一声:“把命留下!”
  太爷手提一把大刀,冲到了几个洋人跟前,手起刀落,一刀砍下一个洋人的脑袋,另外几个洋人见状,大惊失色,抄起洋人合围起了太爷,面对几个不懂一点功夫的洋兵,太爷一个转身,将另一个洋兵的胳膊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叫出声,刀刃一翻,又一颗脑袋从腔子上飞了出去。
  其他几个见状,再不敢和太爷对战,转身就跑,太爷撵上去咔擦咔擦几刀,全把脑袋给他们砍了下来。
  随后,太爷冲进萧老道他们的战圈,又是一通砍杀,最后,一个洋人都没跑到,全被砍死在了林子边上。
  这时候,就见地上躺的全成了死尸,有萧老道他们的人,也有洋人的,血顺着路上的车辙,流向远处。
  萧老道从那几个洋人身上,又把金子拿了回来,冷冷对着尸体说了一句:“道爷我的东西,不是这么好拿的!”
  随后,大当家的清点了一下人数,杀敌洋鬼二百多,自己死伤将近一百,算是全胜。
  萧老道让众人把洋人身的东西全部拿走,尤其洋枪跟火药,洋鬼子的这些玩意儿比大刀片子好用。
  随后,赶去前方阵地,就见阵地上横七竖八全是尸体,多数都是清军和义和团的,有些还在痛苦呻吟着,惨不忍睹,血流成河。
  萧老道让人把龙旗又立了起来,再一看周围,是几个炮台,感情这些洋兵,是在攻占炮台。
  不过,这里无险可守,萧老道下令,稍作整顿,带上伤兵,即刻离开这里。
  不过,还没等离开,从军营方向,又赶来一支人马,看着像是义和团的人。
  等这些人干到了近前,全都是一脸错愕,一个首领模样的人,问众人谁是首领,萧老道和大当家的同时站了出来。
  首领模样的人打量萧老道和大当家的几眼,问道:“是你们打退了洋兵?”
  萧老道淡淡一笑,“不是打退,是一个没留,全杀了!”
  首领模样的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就凭你们这些人?”
  萧老道说道:“这位当家的,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南方来的人?”
  首领模样的一扫众人,“你们人也不多了,今后就跟着我们吧。”
  萧老道给首领模样的一抱拳,问道:“跟着您,还干压粮运草的差事么?”
  首领模样的说道:“压粮运草岂不是埋没了你们,我给你们让先锋。”
  萧老道笑了。
  于是,萧老道这几百号人,加入了这支上千号人的队伍,并且是作为先锋部队,固守炮台。
  第二天,洋人再次对炮台发起了攻击,萧老道这拨人,有了那二百多条洋枪,如虎添翼,并且,这玩意儿好学,一学就会,只是准头的熟练度不够。
  双方对射一阵之后,萧老道这边的弹药用完了,萧老道示意,按兵不动,等洋人接近了再冲他们的阵,洋兵那边见萧老道这边不再放枪,开始一边放枪,一边缓慢接近。
  等到距离十几米的时候,萧老道一声令下,“杀!”
  众人纷纷从掩体跳出,举刀冲向洋兵,这些洋兵却不慌不忙,排成三排,第一排放过枪,第二排接着放,第二排放过枪,第三排接着放,等第三排放完,第一排的弹药填好,接着再放,三排人不断循环放枪。
  萧老道这边的人顿时吃了亏,人就像割玉米似的,纷纷翻到,不过,前面的翻到了,后面的马上冲上去,就像再拿人肉盾牌往上冲。
  等冲到近前的时候,二三号人少了一半,有些还是中了枪,不过,等他们冲进洋人阵地,洋人顿时大乱。
  尤其太爷,虽然冲在队伍最前面,却没被洋枪伤到半分,他也是第一个冲进洋兵阵地的,沉重的大刀抡起来,连洋枪都被砍成了两截,犹如猛虎下山,眨眼的功夫就砍翻五六个。
  其他洋人看太爷,就像一头猛兽一般,居然纷纷避让,不敢跟他正面交锋,太爷顿时犹如虎入羊群,一口气砍的浑身是血,刀都砍的卷了刃。
  这时候,后面的大部队冲了上来,几乎四个人对战一个洋兵,洋兵招架不住,留下上百具尸体,溃散而逃。
  首领大呼一声“追!”
  众多义和团将士,入潮水般冲向溃散的洋人,不过就在这时候,远处响起了火炮声,响罢没一会儿,圆滚滚的炮弹落到了人群中,“轰隆”一声,整个大地都随之一阵,炮弹落到的地方,地面上水缸口那么大一个坑,坑周围的人纷纷翻到,雪肉横飞。
  几个炮弹落下,众将士全都被炸懵了,其中一颗炮弹落在了太爷身边,“轰”地一声,太爷就感觉身子一震,一股撕裂般的气浪冲来,直接把太爷掀翻在地,太爷就感觉双耳失聪,脑子里嗡嗡炸响,浑身酸麻。
  就这时候,听到萧老道一声撕心裂肺的喊道:“十一!十一啊——!”
  第四百五十九章 悲喜结局
  太爷在地上强行翻了个身,他想爬起来,却感觉手脚酸麻无力,身上没有疼痛传来,好像没受伤,应该是被炮弹的气浪给震的。
  这时,萧老道踉踉跄跄跑了过来,灰头土脸,半身是血,“老弟!你……你没事吧!”
  太爷从没见萧老道这么悲痛紧张过,冲他眨了眨眼,萧老道差点儿喜极而泣,“还活着……还活着就好啊……”说着,萧老道使出全是力气,将太爷从地上抱了起来。
  身子一站起来,太爷感觉手脚能动了,问道:“萧兄,你没事吧?”
  “我没事!”萧老道大声说道:“快让为兄看看,有没有受伤……”
  太爷自己能站住了,单手搭在萧老道的肩膀上,“萧兄不必担心,我没事,十一怎么了?”
  “十一?”萧老道眼睛里顿时噙上了老泪,朝不远处看了看,太爷顺着他的眼神一看,就见十一整个人趴在地上,半张脸埋在虚土里,一条胳膊被炸断,血呼啦的,显然已经气绝身亡。
  太爷见状,还没来得及悲痛,就听有人喊叫道:“快撤,顶不住了。”
  太爷扭头一看,这时才发现,自己身边周围全是尸体,有些身子都被炸碎了,肠子肚子流一地,整个一带的土都被血染红了。
  没受伤的那些人,如退潮般丢盔卸甲、纷纷撤离,远处,又一波洋兵冲了上来,萧老道一把架住了太爷,“老弟,别看了,咱也快撤吧。”
  随着溃散的人群,两个人朝天津城方向撤离,所幸远处涌上来的洋兵没有乘胜追击,他们的目的好像只是为了占领炮台。
  撤回天津城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知从哪儿又赶来几支义军,他们打算趁夜偷袭。
  萧老道这时清点了一下人数,之前剩下的二三百人,此刻只剩下不到一百人,大当家的也身受重伤,再加上想起的惨死的萧十一,萧老道悲从心来。
  一听说赶来的几支义军想要夜袭,太爷第一个表示要去,萧老道一看,也表示要去,不过,萧老道悄悄对太爷说:“他们去偷袭他们的,咱俩去把十一的尸身找回来,不能叫他暴尸荒野。”
  太爷顿时明白了,萧老道只是想去找十一的尸体。
  是夜,这支由两三千人组成的夜袭军,悄悄对炮台发起了攻击,不过,洋人也不是傻子,也有准备,双方再次一场恶战,死伤无数,最后,义军又把炮台夺了下来。
  同时,太爷和萧老道在大战中,找到了萧十一的尸体,将尸体背到了城外荒郊,原本想找个地方将十一安葬,但是,能埋人的地方都被人埋上了,只好将十一埋到了战死将领的万人坑里。萧老道将萧十一那把无名短剑,送给了太爷。
  此后,又经过多天的恶战,义和团和清军节节败退,不是这些人不够勇敢,而是洋人的枪炮太厉害了,没冲到敌军阵前,人马就要死伤一多半,冲到阵前的,也所剩无几。对于洋人而言,就像在单方面屠杀。义和团那些所谓的神功护体、刀枪不入,在洋枪洋炮面前,全成了谎言。
  几次战役之后,太爷的表现尤其出众,不但得到义和团几个大师兄的认可,一位清军将领对他也颇为赏识。
  有一天,这位清军将领悄悄将太爷叫到营帐,摒退左右,对太爷说:“本官看出你与这些义军不同,有大侠之风,本官有一事,想斗胆请求。”
  太爷对这名将领印象也不错,有勇有谋,对洋人更是恨之入骨,太爷就问他有什么事,尽管说。
  这位清军将领很谨慎地对太爷说,这些义军不可靠,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现在他们不再想打洋人,还有些想要造反,如今自己在阵前杀敌,他们却要抓我妻儿,麻烦刘兄弟回我家一趟,保护我的家人,等打退洋人之后,定有重谢。
  太爷一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一起出生入死打洋人的兄弟们,要反戈相向呢?
  太爷并没有很快答应,回去跟萧老道商量了一下,萧老道的意思,去保护这位将领的家人,虽然自己恨朝廷,但这位将领是个好官,要是他的家人出了事儿,咱们这天津城也就守不住了。再者,就像这位将领说的,义军里面良莠不齐,有那些心术不正、胆小怕死了,我看这义军只怕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太爷旋即又找到那名将领,按照将领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名将领的府宅,不过,府宅已经被大火烧没了。
  太爷在附近一打听,附近的人说,前几天来了一波义和团的人,将府上的抓的抓杀的杀,府宅里的夫人和小姐都被他们带走了。
  太爷一听,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之前他就有个风闻,说义和团的人,不光杀洋人烧教堂,还杀普通老百姓,凡是老百姓家里有洋物件儿的,一律治罪,有些百姓,就因为家里有一盒洋火,便被义和团杀了全家。
  太爷这时才明白,传言非虚。
  随后,按照府宅附近的人所说,太爷追赶起了那伙义军,追出去几十里地之后,发现了那位将军的夫人和女儿的尸体,被人赤条条一丝不挂扔在茅草屋里,死前应该遭到了多人的凌辱,很显然,是义和团的人干的。
  埋掉尸体之后,太爷返回了天津,向那位将军如实禀报之后,将军一句话不说,眼睛珠子血红。后来,应该就是他上书朝廷,朝廷开始镇压义和团。
  等太爷离开将军军营,回到自己的军营,萧十三满脸泪痕拉住了太爷,“刘师兄,你可回来了,师父他……他快不行啦……”
  “什么?”太爷眼圈顿时红了,“萧兄他怎么了?”
  “你……还是你自己去看看吧……”
  太爷快步走进萧老道的营帐,就见萧老道浑身是血,仰躺在铺盖上,眼睛睁的大大的,最也微微张着,喉咙里咯咯直响,好像随时想要咽下最后一口气。
  太爷过去抱起萧老道,眼泪顿时下来了,“萧兄,你、你这是怎么了?”
  萧老道嘴里咯咯两声,眼睛珠子动了动,看向了太爷,“呃呃……老、老弟你……你回来了?”
  太爷哭了,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别……别……屠龙、大侠,一世英豪,岂能像、像女人般哭泣……”
  “萧兄——!”
  “我、我命、不久矣……嘿嘿、嘿嘿……”萧老道突然笑了起来,“我……我师弟说的没、错,竹、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萧兄,你别说了。”
  “不,我必须说完……老弟呀,等我死后,你将我烧掉,骨灰送去……送去泰安,对我师弟说,他、他是对的……”说完,萧老道把头一撇,再也不动了。
  “萧——兄——!”太爷紧紧抱住萧老道的尸体,仰天长叫……
  萧老道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身中数弹而亡。
  烧掉萧老道尸身之后,天津各部传令,所有清军和义军撤离天津,转去守卫京城。
  太爷将萧老道的骨灰背在身上,扮作老百姓混进城里,并没有随军队一起撤离,因为,他要给萧老道报仇。
  军队撤离之后,洋人很快占领了天津城,是夜,太爷摸到洋人的占据的一个大院,发现里面全是身穿白色军服洋兵,经过这些天的恶战,太爷已经能认出各国的军服。太爷一看,居然是东洋倭鬼的营地。
  等到夜深人静,太爷跳进了院里,偏巧这时候,天空下起了大雨,太爷趁着雨声,溜进一间军官所住的房间,手起刀落,斩下了那名军官的脑袋,然后提着脑袋就要离开。
  这时,一名东洋兵出现在门口,还押着一个女子,东洋人一看太爷顿时大叫起来,太爷再次收起刀落,东洋兵的脑袋从腔子上飞了出去,那名被押来的女人顿时惊叫起来。
  刹那间,整个大院被惊动了,无数东洋兵从房间里涌出,太爷见状,提着军官的人头,助跑几步,飞身跃上了房顶。不过,并没有传来枪声,下面的东洋兵纷纷怪叫,他们手里的洋枪居然都打不着了。或许是因为被雨淋湿了,也或许,冥冥之中有仙人护着太爷。
  太爷趁着大鱼逃出了天津城,将萧老道的骨灰放在地上,用人头祭奠了一下。
  而后,心灰意冷的太爷,不再去管那些洋人,也不再回义和团,背着萧老道的骨灰赶往的泰山深处。
  等将萧老道的骨灰交给跛脚道人之后,跛脚道人锤形顿足地嚎啕大哭:“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天数难逆,天意不可违,可你就是不听,现在你说我是对的,还有什么用……”
  太爷在跛脚道人这里住了几天,等两个人的悲痛缓解了一些之后,太爷想跛脚道人提出辞行,临行之前,跛脚道人叫住了太爷,问太爷:“刘兄弟,你打算去何处呢?”
  太爷叹了口气,“回家。”
  跛脚道人连忙说道:“你此刻还不能回家。”
  “什么?”
  跛脚道人说道:“你可去小牛山,青牛观一趟,在观中等候。”
  太爷一脸不解,“去哪里等什么?”
  跛脚道人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你只要听为兄的话,在观中静心等候,你便知道在等什么了?”
  太爷忙问:“是不是小青要复活了?”
  “天机……”跛脚道人似乎知道,却不肯告诉太爷,“你尽管去等候便是了,等不到,千万别离开……”
  太爷对跛脚道人的话,半信半疑,但是,鉴于萧老道的遭遇,他又不得不信,于是,赶去了小牛山青牛观。
  到了青牛观之后,只见观中更加破旧,太爷收拾了一间房屋,在里面住下了,这一住,就是三个月,然后,跛脚道人让他的等什么,一直却没出现。
  太爷心里疑惑,这还要等多长时间呢?一天,天降大雨,观里所有房屋都漏了雨,太爷一看,一不做二不休,雨停之后,在山下村里,花钱雇了一伙人,将青牛观整个从里到外翻修了一遍,就连里面的神像也按照原来的,重新塑造。
  一转眼,这就过去了一年 ,跛脚道人要他等的东西,依旧不见到来,不过,太爷这时已经习惯的观里的生活,每天粗菜淡饭、暮鼓晨钟,不是出家人,却过起了出家的人恬淡生活……
  云里去 风里来 带着一身的尘埃;
  心也伤 情也冷 泪也乾;
  悲也好 喜也好 命运有谁能知道;
  梦一场 是非恩怨 随风飘;
  看过冷漠的眼神 爱过一生无缘的人;
  才知世间人情永远不必问;
  热血在心中沸腾 却把岁月刻下伤痕;
  回首天已黄昏 有谁在乎我;
  山是山 水是水 往事恍然如云烟;
  流浪心 已憔悴 谁在乎 英雄泪;
  摘自王杰的《英雄泪》。
  四年后,这天夜里,太爷睡的正熟,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喊他:“哥,哥?哥!”
  太爷猛地一睁眼,就见床边站着一条青色光影,隐约能看出是个女人。
  “小青?”
  “哥,是我,我是小青。”
  太爷一听,想从床上坐起来,但是身子却不听自己使唤,一动不能动,“小青,你、你复活了吗?”
  青色光影答非所问道:“你可以离开了,到尉氏县去寻我……”
  “什么?”太爷一听,身子一使劲儿,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只见窗户外面,已经天亮大亮。
  原来是一场梦,太爷隔着窗户,远远地朝外面望去……
  太爷离开了青牛观,背上他自己的小包袱,赶去了尉氏县,他并有没去他姥姥姥爷家,在整个尉氏县漫无目的寻找起来,他在找啥呢,他自己都不太确定,或许是在找小青,也或是是在寻梦。
  一口气找了三个月,什么都没找到,太爷心灰意冷,这时候,从上次离开家,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没见到过爹娘了。
  太爷一合计,那可能只是个梦,回家吧。
  就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没等走出尉氏县,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秉守哥……”
  太爷身子一震,缓缓回过头,整个人都错愕了:“小玉……”
  “你也可叫我小青……”一个和太爷初恋长的一摸一样的女孩,笑嘻嘻朝太爷走了过来。
  “你、你到底是小玉还是小青?”
  “我有她的样子,也有她的记忆。”
  太爷愕然了,怔愣在了当场。
  “哥,你要干嘛去呀?”
  “回家……”
  末代三,太爷传奇 全书完。
  末代三,总算也上传完了,后天,也就是中秋节加国庆节,开始在公众号上传末代四,我知道天涯这里,只剩下几个铁粉在顶贴,也没啥人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想看末代四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途中的旅人刘黄河”,谢谢各位。想留在天涯的也可以,等末代四在公众号上传一段时间之后,我还会来天涯继续上传末代四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