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爷驱邪盗墓的经历(不完全真实)

  第六十八章 掘坟烧尸
  所谓的三合土,我到网上查了查,说法不一,据我所知,用的是白灰、黄土加糯米,糯米熬成浓汤,按照严格的比例与白灰黄土混合而成,这东西,到最后能粘合的像石头一样,防水防潮,年头儿越久越有劲儿,比现在的水泥还要坚硬,不过,代价似乎也挺大的,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古时候很多王公贵族的墓冢,都用它作为除了封土堆以外的第二道防线,只要能打破这道防线,要么就能进入墓室,要么就能看到外围的墓墙。
  在墓葬风水学中,有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存在,有时候,只要在墓里放一片瓦、一块砖头,就能让这家人家破人亡。不过,现在都搞起火化了,骨灰往陵园里一放,逢年过节像赶集似的去祭奠,导致很多人连真正的坟堆都没见过,更别说墓葬里这些不为人知的旁门左道了。
  眼下我太爷他们遇上的这处墓穴,据萧老道推测,三合土后面应该就是墓道了,这层三合土,是当作封门石用的,里面的墓穴应该不会太大,而且为了应这里的风水格局,墓室应该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由于三合土又粘又硬,不像石头那么脆,用大锤这种暴力物件儿很难破开,这时候,就要用到巧劲儿了,以柔克刚。
  萧老道师徒,有他们自己一套对付三合土的办法,他们先是用錾子在三合土的一侧,打出巴掌大一个小坑,然后用一根半尺长的竹筒子罩在小坑上面,竹筒周围用泥土堵严实,然后给竹筒里倒白醋。据萧老道说,白醋里还加了一些的盐水。
  这些呢,是他们后来下山又拿上来的,他们是职业盗墓贼,当然不是第一次遇上三合土。
  醋刚倒进去的时候,太爷能听到轻微的“滋滋”响声,就像石头太阳底下暴晒后,猛地泼上冷水发出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声音没了,萧老道师徒却没有停,继续往竹筒里加醋,约莫过了能有半个时辰,竹筒拿掉,这时,小坑里的三合土变成了略微发红的颜色。
  萧初九拿起大锤,照着小坑就是一锤,“噗”地一声,三合土的土面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刚才那么坚硬的土面,这时候就像豆腐渣似的,不堪一击了。
  随后,如法炮制,又在三合土另一侧,再打上一个小坑,用醋浇灌,前后在周围打了四个坑,整个儿这一块三合土,被醋腐蚀的差不多了,萧初九拎起大锤,在三合土中间砸了一锤,顿时,整个土面完全坍塌了下来。
  不过,让萧老道没想到的是,三合土后面,居然还有一道青砖垒砌的墙面,只有三尺来高,三尺来宽,萧老道看了看砖墙,说了句,“以山为棺?”
  随即吩咐萧初九砸开砖墙,砖墙比三合土好砸多了,两锤下去就砸塌了,砖墙后面出现了一个方形的小石洞,也是三尺来高、三尺来宽。
  墙被砸塌的同时,一股怪味儿从里面冲了出来,几个人赶忙躲到了旁边。等了一会儿,怪味儿散尽,萧老道点着一支火把,蹲到洞口朝里面看了看,随即回头招呼萧十一,“十一,进去把里面的尸身揪出来。”
  洞口很小,就连萧初九这种半大孩子,也得爬着进去,而且方洞并不是太深,从洞口的痕迹来看,和萧老道判断的一样,完全人工开凿出来的,而且这方洞又算墓室又算棺材,死者就在洞里仰面朝天、头冲里躺着,据萧老道估计,死者应该是在活着的时候,自己钻进去的,钻进去以后,外面又有人垒的墙砖、夯的三合土,三合土外面又用乱石垒砌成山体模样儿,数年之后,外面的乱石长满了和周围一样的野草,掩盖了墓穴。
  太爷听萧老道这么说,皱了皱眉,说道:“活着就躺在了里面,还不得活活闷死吗?”
  萧老道说道:“有些人痴迷长生之道,早将肉身置之度外,他们认为,肉身就是魔障,只有脱离肉身,才能跳出五行三界、得道成仙,古往今来,这种愚昧之人不在少数。”
  直到现在也不乏这种愚昧之人,具体的例子我就不说了,说多了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可以说,有些人痴迷到一定程度以后,自残都是小事儿,无所不用其极。
  萧十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方洞里的尸体拖了出来,众人打眼一看,尸体居然一点儿都没腐烂,只是露在外面的脸上、手上,都长了一层白毛,白毛足有一寸多长,看着十分吓人。
  萧老道顿时轻叫了一声:僵尸!
  我太爷早就听我高祖说过僵尸,说一般家里闹内乎鬼的,也就是闹家鬼的,多数是因为祖坟里有死者尸体不化,变成了僵尸。
  太爷当即把两仪阴阳剑从腰里抽了出来,对萧老道说了一声:“这东西不能留!”说着,直接朝僵尸脖子里剁了一剑,不过,这一剑下去,居然没能把僵尸的脑袋砍下来,只砍断三分之一,从裂开的伤口处,刷一下就冒出了血。
  血液殷红殷红的,看着让人触目惊心,就算刚死的人,血液都没这么红。萧老道也不是外行,见状,连忙吩咐萧初九和萧十一,快去找些干柴,把尸体架起来烧掉。
  太爷这时候蹲下身子,给胳膊运足气,再次朝僵尸的脖子砍了下去,“咔呲”一下,鲜血四溅,僵尸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我太爷连忙从地上站起来,朝自己身上看看,居然溅到身上几滴血,掏出手帕擦了擦,又擦了擦短剑,将手帕扔到了尸体身上。
  烧尸体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需要大量的柴禾,要不然,根本烧不透,所幸几个人在山上找到一棵枯树,伐倒枯树以后,又截成一段一段的,不过,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就在僵尸的方洞前面,几个人架起木柴,把僵尸连身子带脑袋全放到了上面。
  萧老道点着一支火把,扔进了柴堆里,很快地,柴禾着了起来,上面的尸体像被烤的鱼一样,浑身冒起了白气,奇臭无比。
  就在众人刚要远远躲开的时候,柴禾上面的尸体“腾”一下坐了起来,就见从被砍断的腔子里汩汩流出了黑水,十分惊人,至于这是为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与此同时,萧十一给萧老道打手势说:有条黑影在洞口趴着,正在看咱们。
  萧老道闻言,朝洞口看了一眼,说道:“应该就是这具僵尸的魂魄,咱不用理他,等尸体烧了以后,他自己自然会走。”
  萧十一又打手势:他说他不会走,他要报仇。
  我太爷见状,用衣裳堵住口鼻,走到洞口看了看,他什么也看不到,太爷对着洞口说道:“你处心积虑布下一座风水大局,最后有得到了什么,害人终害己,你要是觉得不甘心,别再祸害村里那些人,尽管来找我报仇。”
  萧十一连忙给我太爷打手势:他就是要找你报仇,说你坏了他的好事。
  我太爷淡淡一笑:“那尽管来吧,我刘念道随时恭候。”
  尸体足足烧了两个时辰,整个把尸体烧成了一团黑炭,随后,几个人把黑炭又塞回了方洞,用乱石随意把洞口堵上了。
  下山的时候,萧老道宽慰我太爷,像这种僵尸,尸体一烧就别放在心上了,他不可能留在阳间,更不可能过来找你寻仇。
  我太爷一笑,啥也没说,因为他根本没放在心上,他是干啥的,且不说有一身好武艺,还有一手父亲传给他的驱邪驱鬼手艺,太爷还就怕那鬼不来找他寻仇呢,来了刚好拿它练练手。
  等几个人来到山下的时候,山根底下站了一群人,议论纷纷,全是他们村子里的人,原来,他们看见山腰上有火光,都好奇地跑来张望,但是,没一个敢上去看的,因为他们村子里怪事儿多,大半夜的山腰起火不正常,都怀疑那是鬼火,但是又好奇,舍不得离开,就站在山底下,攒鸡毛凑掸子的看上了。
  萧老道见山根底下的人还不少,就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个看风水的道士,又介绍我太爷,这是黄河边上给人驱邪驱鬼的刘先生,随后,把他们村里的风水格局,和山腰上那座墓,又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说上面的火是他们点的,为了烧墓里的僵尸。
  众人一听,将信将疑,萧老道说,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到山上看看,晚上山不好爬,可以明天白天再上去看,贫道一个出家人,没必要骗你们。
  最后,萧老道对他们说,你们这个村子,风水不好,要是能迁移出去,最好全部迁走。
  几年后,萧老道再次来寺院看望不戒,发现他们村子真的搬迁了,整个村里空无一人,具体搬到了哪儿,不知道,不戒的寺院也是人去楼空,不戒也不见了踪迹,或许,跟着村里那些人,一起搬迁了吧。
  第六十九章 空观青牛
  第二天,太爷几个人再次收拾行李,和胖和尚不戒辞别。临走时,萧老道特意狠狠掐了他自己大腿一把,我太爷见他疼得脸上的肉都抽了抽,感觉这一次,应该不是梦了。
  离开寺院,几个人打马扬鞭又走了一天,天色擦黑的时候,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小村落。
  太爷和萧老道这时不约而同地相互看了彼此一眼,太爷从萧老道脸上的表情能看出来,萧老道这时和他一样,心里忍不住有些忐忑了,因为前两次的梦,都是在天色擦黑时出现的小村子。
  不过,等走进村子里以后,太爷放眼朝整个村子里看看,就见村里的房子、道路、包括乱七八糟的树木,和之前梦里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太爷随即又暗暗松了口气。
  萧老道似乎也松了口气,露出一丝笑容,对我太爷说道:“老弟呀,咱这次应该可以放心了,等明天醒过来,肯定不会再回到寺院里了。”说着,萧老道整个朝村里看看,又说道:“我看这村子不小,咱找找有没有卖酒肉的,前几天都没能吃好,今天踏踏实实吃喝一顿。”
  这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村里家家户户亮着油灯。几个人在村子里转悠了大一圈,居然没一户人家肯留宿他们。
  村里倒是有个杀猪卖肉的屠户,卖给他们几斤熟肉和一坛子老酒,萧老道见屠户似乎挺好说话,就和屠户商量,在他们家里留宿一夜,谁知道屠户死活不答应,给多少银两都不行。
  太爷这时看出来了,他们这个村子,对生人非常排斥,想在村里找户人家休息,恐怕不大可能,不过这也可以理解,留宿几个行走江湖的陌生人,谁心里也不会踏实。
  最后,屠户被萧老道缠的没办法了,就对几个人说,你们要是真想找地方住宿,出了村子往西走半里地,有座小山,他们村里人管那座山叫小牛山,小牛山上有座观,叫青牛观,前些日子,那里的观主死了,现在观里已经没人了,你们可以到那里去。太爷几个一听,都挺高兴,连忙给屠户道谢,屠户对我太爷他们几个,唯恐避之不及,随后就把院门关上了。
  这时,太爷他们几个应该还在山西运城县境内,只是具体在哪儿,连萧老道也说不清楚。
  很快的,几个人来到了小牛山山下,打眼一看,山确实不高,周围也没有别的山,孤零零的就这么一座,模样很像头卧在地上的小牛。
  萧老道看罢啧了下嘴,“这小牛山,我怎么看着像个坟堆呢?”
  山下有条上山的小路,虽然坡度不算陡,但是马匹上不去,几个人只好把马背上的行李解下,把马栓在了山脚下的树上。
  几个人背着行李很快爬上山顶,就见山顶上的地势还算平坦,眼前不远处有个座院落,应该就是屠户说的青牛观。
  走近院落一看,院子还挺大,院门关着,门头顶挂着块匾额,隐约能看出来三个字:青牛观。
  萧初九走过去轻轻一推院门,院门是虚掩着的,吱扭扭打开了,太爷打眼往院里一看,黑漆漆的,不过还能看清楚里面的事物,正对着院门是一座正殿,两边各有一间侧殿,侧殿前面,又各有两间偏房,总共三座大殿,四间偏房。
  萧老道看罢就笑了,“早知道有这么好的地方,咱还用得着去求那些村里人吗,走,进去踏踏实实睡一觉,明天早早起来赶路。”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几个人也没心情在道观里转悠,走进一间离院门最近的偏房,点上蜡烛,整个把房间里看了一遍。
  几个人看罢非常满意,就见房间里有桌子、有凳子,还有床铺,像是观里间供人居住的厢房。
  几个人放下行李,酒肉摆到桌上,坐下来可劲吃喝了一顿。
  由于一张床睡不下四个人,酒足饭饱之后,太爷又把另外三间厢房看了看,里面的摆设几乎一模一样,都有床和桌子凳子,他们刚好四个人,于是,每人睡了一间。
  小鬼猴子和我太爷一间,不过,小鬼猴子始终不喜欢睡床,每次都是跳到房梁上,抱着房柱睡。
  睡到半夜,突然,“哞”地一声,太爷顿时从睡梦里惊醒了,紧跟着,又是一声,好像是牛叫,从院子里发出来的。
  太爷从床上坐起来,抬头看看房梁上的鬼猴子,一动不动,好像叫声并没有把它吵醒。
  翻身下床,穿上鞋子,太爷这时就感觉外面似乎有微弱的光亮射进了屋里,旋即屏住呼吸,轻手轻脚来到窗户边上,把窗户扇轻轻拉开一条细缝,打眼朝外面院子里一看,顿时愣住了。
  就见院子里,站着一只小牛犊子,浑身上下裹着一层淡淡地青光,十分诡异,小牛犊子这时脑袋冲着大殿,“哞”地又叫了一声,就好像在喊什么人似的。不过,黑漆漆的大殿里似乎什么都没有,更没有声音回应小牛犊子,小牛犊子等了一会儿,低落地又叫了两声,大殿里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小牛犊子转身离开了。
  这一幕,看的我太爷都有些傻眼了,想起萧老道说的那句话,梦里不知道疼,于是,太爷在自己大腿上狠狠掐了一把,疼,是真的,不是梦。
  拉开房门,太爷快步追到院子外面,就见远处一道青光,朝后山跑去,太爷并没有追上去,转身返回观里,把萧老道从床上喊了起来,萧老道揉揉惺忪的眼睛,打着哈欠问我太爷,“咋了老弟,出什么事儿了吗?”
  太爷说道:“我刚才在院里看到一只浑身发光的小青牛。”
  “啥?发光的青牛?”萧老道使劲儿眨巴了几下眼睛,“老弟,你不会是做梦了?”
  太爷说道:“绝对不是梦,倘若是梦,你现在掐自己一下试试,我是被那头牛的叫声吵醒的。”
  萧老道翻身从床上下来了,“牛叫声?我怎么没听见呢?”
  我太爷说道:“因为你们都喝了酒,睡的比较实,我自从得罪了独霸天那伙响马之后,时常被人追杀,不管喝不喝酒,身边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就会醒。”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