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所经历的 听说过的真实的灵异事件

  这件事发生在农村里,是一个叫咕咕鸟的朋友提供的,可以确定真实性,感谢这位朋友。
  要说的是一个农村家庭里的事。和所有幸福的家庭一样,这家人祖孙三代,儿子也孝顺,一家人和睦,每天晚上大家聚在一个桌上吃饭,孩子绕着屋子跑,,妈妈偶尔轻声斥责几句,爸爸提醒慢点跑,孩子时不时过来吃一口饭,爷爷奶奶脸上挂着宠溺的微笑。
  中国家庭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看着孩子大了,自己老了,靠着这种血脉传承,传递着每个家庭自己的家庭文化,或谦卑,或中庸,或霸道,或仁义。有的老人忙活了一辈子,没给孩子留下多大的一笔财富,却留下了一个好人缘,一份谦虚做人的态度,或者是一个平和的生活理念。这也许才是传承的真谛。
  饭后,爷爷陪着小孙子玩一会儿,就会去村里的一户人家玩会儿麻将,算是饭后娱乐,辛苦了一辈子,这算是唯一的一点爱好吧。一起玩牌的的人也不固定,谁赶上算谁的,其实这种牌局在农村很普遍,玩得也不大,算是个怡情的活动。
  悲剧的到来往往都是突然的,这天老头吃过饭,刚要出门打麻将,一步没迈出去,倒在了屋门口。家人七手八脚的把他抬上车,送到医院,进了急救室。最后没抢救过来,心肌梗塞死在了手术台上。家人再见到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一丝不挂的躺在手术台上。不到六十岁的年纪,这样的离去,叫人最难以接受,对家人的打击很大,哪怕他病一段时间,离去了,家里人也好接受一点。这太突然了,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很多家庭,亲人往往也是最悲痛的。
  人已经没了,因为要处理后事,他儿子小龙强打着精神,再悲痛也只能先放下,先把老爹风风光光的送走。接下来所有的事都按农村的讲究来办,自有人告诉你怎么办,寿衣棺材,灵棚孝衣,通知远近亲属,族人安排陪灵,这里多说一句,多亏农村里有这种五支三办的自发组织,各司其职,丧礼完成就解散,再有人去世马上重新组织,除了几个德高望重的核心人物,其他的都是自主帮忙的人,理所当然,自己家有事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来帮,其实这也是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千年以来,不论改朝换代,不论沧海桑田,这些都在亘古不变的传承着,续写着。。。
  葬礼进行到第四天,也就是出殡的前一天,小龙突然接到电话,那边很急:小龙,快给你爹把衣服烧了,你爹在我家闹呢,他说冷。
  打电话的是住在村子另一头的一家人,比小龙大个五六岁,平日里跟小龙也就是见了面点点头的关系,倒是他媳妇,也喜欢玩麻将,跟小龙的爸爸算是牌友,经常出现在一张牌桌上。小龙他爸死的时候,这家的媳妇刚做完流产手术,在做小月子,身体特别虚,男人怕她害怕,也没敢把这事告诉她。这天晚上他们两口子刚吃完饭,收拾着打算上床的时候,这女人一个后仰,躺在床上颤抖起来。
  男人吓坏了,冲过去抱着她,以为是流产的后遗症呢。
  这时候女人翻着白眼,腾的一下坐了起来,面孔狰狞,三两下把自己的衣服脱的溜光,一丝不挂,抱着胳膊蹲在床边瑟瑟发抖。
  这时候男人也明白过来了,住在农村多多少少也听了一些鬼怪离奇的故事,这他娘的这是鬼上身了吧。男人抄起手边的剪刀,装着胆子问:你是谁,要干什么。
  他媳妇一开口,差点把他吓死,是个男人的声音:我是你三叔,小龙他爹。
  男人平时总去打牌的地方找他媳妇,而且住一个村,平时也接触过小龙他爹,他知道这个声音确实是小龙他爹的声音。
  男人后背发凉,一阵腿软几乎站不住,自己白天还去给他的白事上帮忙,晚上跑自己媳妇身上说开了话了,换谁也招架不住啊。
  男的虽然吓的不行了,但还是心疼媳妇,总不能这么耗着,媳妇身体很虚弱啊。他鼓起勇气说:三叔,有什么事你就说,我给你办。
  他媳妇抖的不成样子:叫小龙给我送衣服来,我快被冻死了,好冷。
  男人说三叔我现在就给小龙打电话,别叫我媳妇受罪了,都是一个村的,你们也认识。
  然后就是小龙接到电话的那一幕,小龙赶到的时候,男人的媳妇已经穿上衣服了,就是上吐下泻,难受的不行。
  小龙一看马上往家里打电话,烧衣服,其实按道理是出殡那天,也就是明天才烧,等了有半个钟头,那边衣服烧完了,这边也不折腾了。
  那天晚上小龙梦到,自己父亲笑着跟他挥手,醒了他发现自己满脸的眼泪,那一刻,猛然意识到,父亲真的离开了,再也回不来了。
  珍惜眼前的幸福,多陪伴你在乎的人,不要觉得时间还长,也许,随时他们就会离开。多少荣华富贵,都比不了半年一张身体检查报告单,都比不了多一次陪伴,都比不了多吃一顿他们亲手做的,把你养大的饭。。。



  
  小时候,我们这边的孩子都是在池塘里学会游泳的,靠河沿海的朋友肯定会笑,池塘怎么游泳,其实我还是说的好听了,也许说大坑更准确些,而这些浑浊不堪的大坑,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童年的一部分,里面装载了所有的游泳嬉戏。
  夏天大雨过后,村里用土以后留下的大坑,大湾,都存满了水,农村的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到了,根据离家远近,不同的孩子圈,选择不同的大湾,方式是一样的,脱的溜光,一个猛子扎进去,游出好远才露出头来。不会游泳的就在池塘边扑腾,羡慕的望着在中间游的小伙伴,一般水也不会太深,中间最多两三米。
  那时候,就因为下水,不知道挨了多少打,我妈有一种技能,只要在我肩膀上划一道,就知道我有没有下水,然后,抄起笤帚就是一顿好打。
  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气特别闷热,我妈把饭桌搬到院子里,一家人围着吃完了饭,刚把碗放下,小伙伴就来找了,下午约好的去离家不远的大坑里游泳,我马上迎上去往外走,我妈在后面喊,别下水啊,要不打折你腿。。
  八个人走了十几分钟来到了大坑,脱掉衣服,先后跳了进去,顿时一阵凉爽,那会儿的游泳方式就是狗刨和仰泳,狗刨,顾名思义,我就不详细说了,自己脑补。后来长大了,在一个海滨浴场,我使出了狗刨大法,引得全场人的侧目。
  言归正传,那天我们几个游了一会儿开始分做两波,一边四个,开始泥巴大战,有人玩过吧,从坑底抠出一块老泥,用力摔到敌方头上,或者肩膀上,同时还要防备敌方其他选手的偷袭。月光的照明有限,容易被偷袭和去偷袭别人,那就要看队友之间的配合和怎么排兵布阵,还有水性,反正是有意思极了。玩起来就没有时间概念了,直到泡的手脚泛白,皱皱巴巴的。
  那天玩了接近两个小时,快结束的时候,出现问题了。
  
  最后一轮,大家摆开队形,准备再一次发起攻击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人。瘦猴不见了。。。。
  开始以为是在开玩笑,喊了几嗓子以后,大家开始害怕了。那会儿虽然小,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每年都会有小孩淹死在大坑里,周边的几个村里,甚至是我们村里,都有这种情况。七手八脚的几个人爬上岸,衣服抓在手里。
  救命啊,不知谁喊了一声,所有人同时开始喊
  突然,月光下的水面上有了动静,咕噜噜像是开锅了一样。
  我们都傻了,瞪大双眼望着水面,忘了跑,忘了喊。。
  然后,沸腾的中央,冒出了一个人头顶,长长的头发左右分开,中间一道缝,慢慢的在往上漂浮,升起。
  借着月光倒影在水面上,清晰的看着她的头慢慢露出水面,头发挡住了眼睛,挡住了大半张脸。她似乎是在用她那藏在头发后面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像是注视着一群打扰她长眠的罪人。
  终于有人醒过神来,嗷唠一嗓子,快跑啊,所有人开始飞奔,有意思的是,都下意识的往自己家跑,也许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知道家才是最安全的最温暖的地方。
  
  回家的孩子们找来了大人,大人在坑岸边的角落里,发现了瘦猴,睡得像死猪一样,叫醒他,他说不知道为什么会睡着了,就记得一个女的领他去的岸边。
  我那天晚上挨了结结实实的一顿打,笤帚都打坏了。
  后来,我们再也没敢去过那个大坑玩水,老人们说,那里早年间确实有一个女人投水而死,死因是未婚先孕。。。。
  更诡异的是,那个女人,是瘦猴他爷爷的妹妹。。。
  
  @往昔88 857楼 2016-11-11 11:24:00

  顶
  —————————————————
  多谢
  
  @爱胖纸的小龙猫 860楼 2016-11-11 16:13:00

  工作累了顶一顶,倍儿精神!
  —————————————————
  谢谢猫猫
  
  @ty_老猫213 868楼 2016-11-12 00:05:00

  顶顶、加油、明天更
  —————————————————
  好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叫于叔,山西人,四十多岁。跟我是忘年交,我们俩的相识很有戏剧性,三年前在报国寺地摊上,我看上一个小叶檀的手串,摊主也是熟人,坐在马扎上一边跟摊主闲扯,一边查看手串的细节,掂掂分量,看牛毛纹。。这时候从我身后伸出一只手,直接从我手上把手串拿走了。回头一看,是个四十多岁的秃顶中年人,我跟摊主对视了一眼,笑着摇摇头,不用问,这人是个雏儿,不懂规矩。
  果然,那人上来就问,多少钱,摊主报了个两倍的价,那人直接把钱递了过来,扭头走了。
  摊主说不好意思了航子,碰见这么个主,简单粗暴,狗屁不懂还玩木头。回头我再给你弄一串成色好的,半价卖给你。我哈哈一笑,跟他点点头,接着逛,逛到中午,也没遇见心动的,打算吃点东西回家。
  拐出门,去了那家驴肉火烧老店,每次来都喜欢吃这的驴肉火烧。一进门,又看见了不懂规矩的秃头大叔,吃的正香呢,他也看见我了,冲我笑了一下,低头继续造。我也不拘着了,三个火烧一碗驴肉汤,切半斤驴肉。
  吃完打算回家,走到车跟前,一个秃头晃悠着正研究我的摩托车呢,又是他。我说大叔你怎么个意思,这也想抢啊,这你要抢可就不是犯规矩了,这犯法。大叔哈哈一笑,问这车你的,我点头。可以啊小子,然后他说到了品牌,年限,性能,发动机,通过性。。。。
  居然头头是道,一听就是行家啊,我也来了兴趣,那天我俩一直聊到了下午五点,一起又吃了一顿驴肉火烧。就这样,我跟于叔叔认识了,我带他玩木头,他带我研究摩托车,他竟然是个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自己改大架子,设计形状,装发动机,有着全套工具的大神级人物。于叔是做水产生意的,来的早,有些积蓄,平时除了生意就是捣鼓摩托车,后来对木头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这天于婶包的三鲜馅饺子,于叔给我打了电话,我买了点水果去了他家,吃过饭,于叔跟我讲起了几个月前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