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怪谈,说一下在乡下看风水时遇到的鬼怪邪乎事

  谢谢大家的支撑
  支持

  

  

  

  
  第一三四章 古井淹死了人
  夜猫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猫头鹰,夜晚的时候,只有平静无事的时候,猫头鹰是很平常的叫。但是一旦有事发生,猫头鹰受到惊吓,就会发出一种很奇怪的叫声,说明有事发生。你说在半夜是什么让它们如此惊吓,当然大多数都是我们那些看不见的朋友。夜猫子笑代表灾难,这些都是上年纪的老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麻子大爷继续说着那个故事,这时忽然在墙角有两个小亮点,后面的猫头鹰依然在怪笑,而墙角的那两个小亮点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盯着周大,周大被盯的头皮发炸,身上发冷,在这个点数出现的东西肯定不是人。这里是去他爹家的必经之路,周大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
  离那东西越来越近,周大的心越来越紧张,就在这时那个东西猛然跃起,“喵”的一声跳下墙来,周大松了一口气,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着那只夜猫砸去,嘴里骂道:“你狗日的吓死我了,我砸死你个狗日的。”
  把那只猫砸的惨叫一声,一下子就窜到墙上没有影了,野猫的惨叫声起了作用,后面的夜猫子竟然没有声音了,天上的一轮弯月毛茸茸的,阴沉沉的天气,使人心里产生无限的压抑。周大和他爹家离得不远,穿过了这个小巷就到了,老远周大就看见一个人站在他爹的屋门口。
  于是周大加快了脚步,越来越近了,赵大发现这个身影很熟悉,是自己的爹,都这个时候了也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不睡觉,周大老远叫了几声“爹”,可是老头就是站在那里不说话,等周大快要到跟前时,就看见自己的爹浑身湿漉漉的,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于是周大赶紧走上前说:“爹,爹你这是怎么了?”
  还没有走到跟前,周老头忽然之间不见了,周大揉揉眼睛自言自语的说:“我爹这是怎么了,以前挺热乎人的,今天怎么连话都没有说,就上屋里去了。”
  周大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往前走,当走到门口,周大一下子愣了,只见屋门是锁着的,这怎么可能,刚才明明见他爹在门口站着。想到这里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向心头,出事了,肯定是爹出事了,周大赶紧跑到门口,拍着门大声道:“爹、爹你在屋里吗?”
  喊了很多遍,没有回声,周大心里一急,搬来一块大石头,一下子把门上的锁砸开,周大紧忙把石头扔到一边,把门使劲的推开,一看屋里冷清清的,虽然是夏季,但还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战,周大到了屋里就喊;“爹、爹你在不在屋里?”
  说着就把随身的火柴拿出来,点着洋油灯,洋油灯在我们这里很简单,就是找一个玻璃瓶子,上面用一个铁片子当盖,然后用一个铁片子卷成小桶,找些棉花弄成灯芯。倒上洋油,一个简易的洋油灯就做成了,现在见不到这些了,然而这些洋油灯在我八岁以前,一直陪伴着我。有一次到一个人家看病人,我看到了那家人的洋油灯,忍不住拿起来闻,闻着闻着竟然陶醉了,记忆又飞回了童年,那时我和妹妹坐在床上,床头的柜子上放着洋油灯,我们两个人把五香瓜子倒在柜上,我特别喜欢瓜子袋子上那个南极仙翁的图像,至今清楚地记着那个额头超长的老头拿着一根拐杖。
  我和妹妹把瓜子送到火上烧,一般只烧瓜子夹,然后趁着热放在嘴里,这时的瓜子不但有原来五香的味道,还有一股淡淡的洋油味,和一种说不出来的糊味,我这个人怀旧,特别痴迷这些东西,这时别人看着我发呆,就问;“先生这些有什么好好奇的,我们山上没有电,点蜡烛贵,所以就用洋油灯,这些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
  我连忙掩饰说:“没有什么?我想事想多了。”
  然后依依不舍的放下洋油灯。话又多了,晓东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声,故事里会有许多插叙,倒叙,故事里套着故事,这些还请大家原谅和支持晓东的写作风格,晓东的故事这样写是为了使更多的故事都写进去,把美丽的乡村风光,风土人情,童年美好的回忆,民间传奇故事都整合在这部乡村怪谈,可以说晓东为这本书注入了无数的心血,所以请大家理解晓东的良苦用心。对于说晓东的晓东也很无语。
  周大把灯点着,一看屋里没有人,床上一摸是凉的,根本就没有人睡,周大一下子如同掉进冰窟,浑身发冷,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事情,就在这时洋油灯的火苗一下子涨到二尺多高,周大吓了一大跳,不知道怎么回事。
  接着洋油灯的火苗渐渐的小了,如同黄豆粒子大小,发出一种惨绿色,照在屋里绿幽幽的,显得特别诡异,周大害怕了就想跑,这时只见只见洋油灯冒起大量的白烟,白烟竟然慢慢的聚成一个人形,周大一看正是自己的父亲,只见父亲浑身湿漉漉的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站在那里好像很着急,干张嘴好像在说着什么,可是没有一点声音,使劲的比划着。
  到底是父子连心,周大喊着“爹”,就扑过去,什么也没有,周大抱了个空,由于身体带去的风,把洋油灯一下子扇灭了,屋里当时就一片黑暗,周大连忙找出火柴点着洋油灯,屋里什么都没有了。这时周大心里彻底明白了,自己的爹可能真的死了,就像做的梦一样,淹死在鬼街的那个古井里。
  百爪挠心的等到东方露出鱼肚白,就急急忙忙的到了麻子大爷家里,这就是事情的经过,麻子大爷继续讲;“那天我正在睡觉,忽然有人拼命的敲门,我就起来问谁敲的门,这时我就听见一个嘶哑的声音说:“叔快开开门是我,我是周大。”
  我当时想这周大什么事这么着急,和死了爹一样,我开开门,这小子跑进来一下子就给我跪下了,说:“叔我爹可能掉井里淹死了。”
  虽然开始我想可能是出事了,但没有想到真的出事了,我和二哥交情不错,一听这话就说;“大侄子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二哥我昨天还见他了,我问他上哪去,听说上老刘家饭店里喝酒去,我当时没看出来什么事?你爹他什么时候跳的井?”
  周大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跳的?”
  我说:“可有人亲眼看见?”
  周大说:“没有。”
  “你这孩子,没有人看见,你怎么知道你爹跳了井。”
  周大于是就把他做的梦,起来之后去他爹家遇到夜猫子笑,又把在门口和屋里遇到他爹的事情说了一遍,我一听才知道这事看来是真的,周二哥可能真的做了替死鬼,这时周大趴在地上大哭起来,我连忙过去把周大扶起来说:“大侄子你别先哭,这个事儿还没有确定,你爹到底掉没掉到井里还是两说着,这样吧,你回去找抓钩和井绳,我把用的东西准备一下,我们一会过去看看。”
  抓钩这东西现在不多见了,你要是真想看看什么样,可以去猪肉摊看看挂猪肉的那种钩子,其实我说的就是那种钩子。我们小时候还没有压水井,吃水都用井绳提,所以水桶掉井里的事经常发生,于是用抓钩捞水桶的事,成了一些人会的一种特殊的本领,偏偏我爹就是一个会这种本领的人,当然这里面和我奶奶跳井有关系,下一章详细的说,感谢各位喜欢晓东的写作风格。
  第一三五章 井里捞人
  我父亲是个苦命人,我爷爷一生娶了两房,所以我有两个奶奶,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大大爷和我父亲年龄的巨大差异,后娘难当就导致了奶奶和大大爷家巨大的矛盾。爷爷在我父亲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个年代一个人养活两个儿子谈何容易,至今我都没有弄明白奶奶为何突然不能走路。
  其实早些年的老宅子很不安宁,那个地方阴气森森的,以至于很多庄上的人都不敢过去,但晓东出生后,那些东西就没有了。唉、在父亲十五岁时,我奶奶自己爬着跳进了我们庄后河边的水井里,这个井是解放以后扒的井,那个时候差不多半个庄都吃这井里的水。水桶掉到井里就是经常的事了,一般掉到井里,就用抓钩捞水桶,那个谈何容易,一般捞一天都捞不着,可是父亲却是一个例外,只要到了井边叨咕几句,一般很快就能把水桶捞上来,而且一捞就是好几个,以至于谁家水桶捞不出来,都找我父亲,父亲是个热心肠,一般都去帮忙。
  其实那个时候大家虽然穷,但村邻之间关系很好,谁家打墙盖屋的,只要说一声,大家全部去帮忙,主人家管几顿饭就行了,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一个春天之后的很长时间,接着就被春天的气息压住了,到后来找人帮忙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的工钱是多少,这也应了那句一切向钱看。
  接下来的事情我就清楚了,我那天正吃着早饭,其实早饭也没啥,就是我们最常喝的胡dou,这胡dou有麦胡dou和玉蜀黍胡dou,其实现在想想很好喝,那个时候闲着没事,就是帮大人压碾,我们家不远有两个碾,一个是小草碾,小草碾我说过,就是一个石槽,小草碾用一根木头穿起来,另一头用石头中间凿个洞,就这样左右来回压,咯滴咯滴的十分好听。
  小草碾重量轻,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但只能压一下像豆钱子一类的东西,要是压胡dou面一类的只能到穿心碾压,小时候压碾总觉得是转不完的圈,转不完的童年。
  我爹一看是麻子大爷来了就连忙起身说;“哥你还没有吃饭吧?正好吃一点。”
  麻子大爷说:“老三我吃完了,今天找你有事,就是咱周二哥可能是出事了。”
  我爹一听急忙把碗放下,由于放的着急,碗里的胡dou一下子全倒在桌子上,我爹没有管这些,嘴里连忙问:“周二哥出啥事了?昨天我还见他来着,身体挺棒的。“
  麻子大爷接着就把周大怎样找的他,做了什么样的梦,遇到什么样的事,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我爹一听,就说:“看来这事是真的,二哥你看咱们怎么能把周二哥的捞上来?”
  麻子大爷说;“我找你就是说这件事的,这个古井常年没有淘井,不像后面的吃水井,人不能下去,只能用抓钩捞,老三今天还得你帮忙。”
  我爹说;“行,我吃完饭就去。”
  那时我小不知道掉到井里的真正含义,只知道有事情看了,放下碗就往外面跑,我爹一看就骂:“小兔崽子你吃完饭再走,我砸断你的狗腿。”
  我才不管这些,这些年狗腿都好好的。我找到二牛和狗蛋一说,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们一拍即合,三个人就早早的来到古井边想先看看,等来到古井边一看,很多人都围在古井边上,而周大正在那里抹眼泪,周大的媳妇也脸色阴沉的坐在那里。
  这时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回头一看是父亲提着抓钩和麻子大爷一起来了,父亲和麻子大爷一到,大家速度的让开一条路,我和狗蛋、二牛趁机钻进去。
  这时麻子大爷拿出一根香说;“大侄子你别先哭了,你爹在不在里面还两说着,我点根香问问。”
  说完就点上那根香,嘴里念念有词,然后把那根香插在地上,然后对着井里说:“二哥你要是在井里,就出来给我们弄个念想,井里的水凉,在里面泡着不好受。”
  我麻子大爷才说完,只见那个香的烟本来还直直的,徐徐的往上升,可在突然间盘旋着往上升,这时周大忙跑过来问:“叔我爹在井里吗?”
  麻子大爷叹了一口气说:“大侄子你要节哀,你的父亲就在井里,这个时候恐怕已经归西了。”
  周大听完这话,立刻趴在地上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着爹,一会儿眼泪和鼻涕就流出来了,而周大的媳妇只是干嚎,没有多少眼泪。麻子大爷说;“老三你用抓钩捞吧,咱二哥不会怪予咱们的。”
  于是我爹就把抓钩放到井里去捞,这个古井有年头了,几块大石头拱成四四方方的井口,由于岁月深远,这几块石头已经被踩的十分的光滑,井边的石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绳痕,那是常年累月提水留下的。其实这个地方算是个好地方,一到夏天这个地方凉飕飕的,要是在石板上躺一会,那绝对的舒服,可是只要我们一到这里,村里的大人无论谁见着都会高声大喊,让我们赶紧离开,如果父母见了,直接就会给我们来顿竹笋炒肉,如果没有竹竿的话,玉蜀黍秸、树枝子也凑和,反正打了那么多顿,没有一顿不疼的。
  那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换了好几个人,一直捞到太阳偏西都没有捞着,这时大家议论纷纷起来,有人问麻子大爷井里到底有没有人,怎么捞不出来。
  麻子大爷想了想,接着又点燃一枝香,开始点香问路,麻子大爷说:“二哥井里冷,你怎么就不出来,是不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麻子大爷问完这句话,只见飘飘渺渺的香烟,忽然开始上下翻动起来,那个烟很怪,就是在那里上下快速的翻滚。这时麻子大爷对着捞人的那个人说:“先别捞了,二哥肯定有未了的心愿,你先把绳子拴树上。”麻子大爷接着对周大说:“大侄子我刚才用香问了,你爹好像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你想一想你爹到底有什么心愿?”
  周大擦擦眼泪说;“我爹有什么心愿?心愿?除了喝酒就没有什么心愿了。”忽然周二一拍大腿说:“对了,叔我想起来了,你等一会我回家一趟拿来。”接着发疯似的往家里跑,一会儿拿来两瓶酒,抱着两瓶酒过来说:“这两瓶特曲是我妹妹买的,我爹一直没有舍得喝。”
  这时就见香烟这次是平和的转着圈,麻子大爷一看就说:“这就是了,我二哥就惦记着这两口,大侄子这样,你把这瓶酒摔了,就在这里让你爹喝个痛快,省的留下什么念想。”
  周大很听麻子大爷的话,直接找了个地方把酒瓶摔了,一股酒香袭来,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兰陵特曲绝对是数的着的好酒,这一摔酒瓶,那股香竟然转动的更快,转了几圈之后,竟然诡异的朝着摔酒瓶的地方飘去,香烟的所到之处,人都吓得纷纷躲避,香烟到了摔酒瓶的地方,缓慢的旋转着,好像在迷恋那醉人的酒香。
  就在大家都在看香烟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下井里的绳子,绳子竟然微微在动,好像里面有人故意在动,我当时的好奇心就上来了,慢慢的爬到井边,往里一瞅我吓得差点掉到井里去。
  晓东是深夜两点半起来的,半夜女儿忽然高烧,烧到非常厉害,我起来给女儿灌药,其实我也不想给小孩灌药,看着心疼,但没有办法,这几天先是大女儿和儿子发热,由于儿子和小女儿是双胞胎,我就觉得这个小丫头肯定会发高烧。这几天三个小孩发烧把我折磨惨了,大女儿和儿子好不容易治好最小的女儿又发烧。唉、男人的心很小,装不下太多的东西,往往一揉就碎。
  记得写这个的时候,我女儿和儿子高烧,写这些不容易,大家看了多回复一下,你的回复可以让我更好的更新
  第一三六章 鬼仙
  那个时候我虽然小,但也不傻,知道这井的危险性,于是就慢慢的爬着过去,往井里一看,里面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不知道大家看过农村以前的水井没有,那时的井,井口虽然很小,但里面出奇的大,周围黑乎乎的,只有当中间那一片的亮,我看见那个黑影向亮地方慢慢的飘过来。
  飘着飘着我看清了,那是一张苍白的脸,眼睛圆睁着望着天空,嘴巴大张着,就好像在奋力挣扎呼救,身子好像被抓钩勾住了,老是围着那个绳子转圈,我看到周二大爷那张苍白的脸吓得一下子差点掉到井里,还是我从小的扎实功底救了我,我急忙往后仰,大叫着“二大爷我看见二大爷了。”
  众人一听这话,再也没有人看那个香烟了,都跑到井边想看热闹,这时麻子大爷说;“大家都往后站站,别挤到井里去。”然后探着身子看了看说:“二哥看样子是想上来了,来用抓钩把二哥的尸体拉上来。”
  说完就有人用抓钩去捞人,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老半天没有捞出来,麻子大爷问:“怎么了?”
  那个捞尸体的人说:“哥这事不大对劲,我刚才明明觉得挂上了,可不知为什么,好像水里的尸体会动又跑了。”
  麻子大爷说:“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着就把头伸向井里去看,我好奇也把小脑袋伸到井里去看,我看见周二大爷尸体已经飘得远远的,好像害怕那个抓钩。这时忽然觉得屁股上火辣辣的疼,我一生气就要骂,还没有骂出口,就听见后面有人说:“小兔崽子,你作死是吧?赶快给我离得远远的。”
  我一下子蹦起来跑的多远,我爹的手打在人身上特别疼。这时麻子大爷起身说;“老三咱这抓钩有问题?”
  我爹说;“什么问题?”
  麻子大爷说:“这几个抓钩还是原来的那几个吗?”
  我爹说:“有两个上次捞水桶的时候掉了,我问杀猪的张三借了两个。”
  麻子大爷说:“看来二哥害怕那抓钩上的血腥之气,我看只好下去一个人,把绳子套在死人的身上才能把人弄上来,这个恐怕得周大亲自下去一趟了。”
  于是大伙用井绳把周大的腰拴住,把周大放下去,果然很顺利的把周大捞出来了。这是个插曲,麻子大爷正讲着我忽然看见从坟地里起来好几颗星星,朝我们这里飞过来,我指着那个方向说:“大爷,大爷你看那里有星星。”
  麻子大爷看了看说:“那不是星星,是我们的酒引来了几个朋友。”
  我问:“大爷什么朋友?”
  麻子大爷笑着说:“和刚才的你周二大爷一样。”
  我说;“周二大爷是小旋风,而那些是小星星。”
  麻子大爷说;“那可不是星星是鬼火,鬼火这东西早在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就提及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这就是说鬼火是由于人体的精血所化,在坟地里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鬼火。新死之人都是一阵阴风,而这些久死之人,血肉早已复归泥土,身上的怨气就附在这些鬼火之上,夜间出来游荡。
  有些鬼火爱戏弄人,就是说爱和人开玩笑,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大凡鬼火都不会伤人,新死之人却没有鬼火,只能是一阵阴风。”
  这时过来五个橘黄色的小球,就那样在空中飘着,围着我和麻子大爷转起来,麻子大爷拱拱手说:“各位朋友一定是闻见了美酒的味道,这样吧你们身上的阴气太重,我侄子身体弱,你们就不要过来了,这里的酒全部给各位倒下。”
  说完就往前走了两步,把酒倒在地上,五个火球就围着那个酒转。麻子大爷对张神婆说:“嫂子咱们快走,这就到时辰了。”
  说完推起小胶车子就走,一边走一边问我是不是到了地方,我们一直走到那天遇鬼旋风的地方,这时麻子大爷把拿来的气死风灯点着,然后把纸供全部摆好,就在那里叨咕起来,一边叨咕一边烧着那些纸扎的金箔银箔,我看见那个气死风灯的火苗越来越小,一会儿散发出瘆人的绿光,我对麻子大爷说:“大爷你看风灯?”
  麻子大爷说;“晓东别害怕,地下的那个朋友要上来了,你得罪了人家,总得给人家赔礼道歉吧,晓东不要害怕,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
  我刚要回答,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原来在我的前面起旋风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火球,这个火球和足球那么大,看起来很吓人,就是那种火红火红的颜色,这个火球就在那里旋转着,一丝声音都没有很是诡异,我吓得有点手脚发凉,心脏好像一会跳一会停的样子。
  这时麻子大爷拱拱手说:“这位朋友,小侄前番多有冒犯,还请你海涵。”
  忽然那个火球快速的旋转起来,转着转着朝张神婆急射而去,我吓得哇的一声,我还没有喊完,那个火球竟然钻到张神婆的身体里,我吓得一下子趴在车子上不敢抬头看,这时听到哈哈大笑声,声音和洪钟相似,我赶紧抬头望望这是谁来了,我看见张神婆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根本不像六七十的老太太。
  我有四部的合集260万字,大约1000章,有兴趣的话加群联系我
  群号206097480
  麻子大爷赶紧上前拱拱手说:“这位壮士,小侄前番不懂事,伤了壮士,我在此给壮士赔礼道歉,望壮士海涵。”
  那个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笑完了拱拱手说;“俺是一个粗人,因直言仗义得此惨祸,葬在此地,幸亏阴司看我行侠仗义而死,可怜我就没有让我去阴司,而在这里几百年成了一个老鬼头。”
  麻子大爷说:“壮士这话说的,我看壮士已经是鬼仙一级的了,竟然自嘲称自己为老鬼头,想必壮士也是豪爽之人,你看我小侄的腿。”
  那个人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个小东西人不大,胆子倒是挺大的,只因今年天气旱,我就想到白果泉里找点水喝,我当时看见有人,故意把旋风弄大,想把这小子吓跑,没想到这个小子不但不跑,还拿着一块石头砸我,我虽是鬼仙之体,一般的石头伤不了我,但那块石头恰恰有煞气,我被他一块小石头伤了腿,我当时就想谁这么大胆,竟然用石头砸我。
  仔细一看这个小东西竟然有狐狸的灵体,我觉得这个小孩太傲气了,于是决定教训这个小子一下,只要大人来叨咕叨咕,这小子的腿就好了。哈哈哈也怪我是个老顽童,虽坠鬼道。但依然童心未泯,竟然和孩子一般见识,腿是小事我摸摸就好。”
  说着就要去摸我的大腿,我心里害怕,这个可不是人,我心里一害怕就连忙往后退,这时麻子大爷说;“晓东你不要怕,这个老前辈是个豪爽之人,断然不会害你的。”
  那个人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个小东西人不大,胆子倒是挺大的,只因今年天气旱,我就想到白果泉里找点水喝,我当时看见有人,故意把旋风弄大,想把这小子吓跑,没想到这个小子不但不跑,还拿着一块石头砸我,我虽是鬼仙之体,一般的石头伤不了我,但那块石头恰恰有煞气,我被他一块小石头伤了腿,我当时就想谁这么大胆,竟然用石头砸我。
  仔细一看这个小东西竟然有狐狸的灵体,我觉得这个小孩太傲气了,于是决定教训这个小子一下,只要大人来叨咕叨咕,这小子的腿就好了。哈哈哈也怪我是个老顽童,虽坠鬼道。但依然童心未泯,竟然和孩子一般见识,腿是小事我摸摸就好。”
  说着就要去摸我的大腿,我心里害怕,这个可不是人,我心里一害怕就连忙往后退,这时麻子大爷说;“晓东你不要怕,这个老前辈是个豪爽之人,断然不会害你的。”
  我看着平常熟悉的张神婆,今天竟然完全变了样,腰挺的笔直,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过来,我虽然害怕,但还是胆胆虚虚把腿伸过去,张神婆把我的腿捋开,一看我就说:“罪过罪过,我这个人都几百岁了,竟然还跟孩子一样,和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孩子赌什么气,我我给你弄一弄,一会就好了。”
  第一三七章 修行
  接着把手放在我的腿上,一放到腿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当时就感觉到一阵温暖,一种很祥和的温暖,我的腿竟然慢慢的不疼了。就这样摸了几遍,我的腿竟然没有了一点感觉,我伸了伸腿,麻子大爷说;“晓东你怎么样?”
  我说;“大爷我的腿不疼了。”
  这时那个鬼仙笑了笑说;“惭愧、惭愧。我加起来都是几百岁的人了,还跟孩子开玩笑。”
  正说着忽然看见放在地上的酒,就说:“这是不是美酒?”
  麻子大爷说:“正是咱本地的兰陵酒,前辈是不是想喝点?”
  这时那个鬼仙又是哈哈大笑,笑完了说:“老夫我别的不好,就爱这个杯中之物,来来来,正好我借着人的身体,好好的过一过酒瘾。这些年就眼馋这玩意,老是跑去吸酒气,感觉不过瘾。”
  这时我渐渐的胆子大了,看见这个鬼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就说:“大爷难道过年过节的没有人给你送钱送酒吗?我每次跟着爹爹上坟,我爹总是让我家老祖吃饱喝足。”
  麻子大爷连忙说;“晓东你可别这样说,前辈大我们几百岁,就和我们杨家的祖宗一个岁数。”
  那个鬼仙一阵哈哈大笑,笑完了说:“别在乎那些世间俗礼,你就叫我大哥,这小小东西就叫我大爷,这样听了亲切,唉,说来惭愧,当年我行走天下,根本就没有家,死在这荒郊野地做个孤魂野鬼,家里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死在哪里了,这些年我都是蹭酒喝,看着没有魂魄的坟茔,家里人来上坟,我就趁机过过酒瘾,弄些小钱花花,由于我在这一片威信很高,所以没有说三道四的鬼,来快点把酒拿过来,我都快被馋死了。”
  麻子大爷一听连忙把酒拿过去,这时只见鬼仙把酒瓶的铁盖用手轻轻的一掀,瓶盖就掉了下来,就这一下子,我直接就惊呆了,这种酒盖很结实,我用牙咬了几次都没有咬开过,没想到酒仙用手轻轻地一开,就一下子打开了,可见酒仙有多大的力气,我见我爹和村里的人喝这酒时,都得奋力的用牙咬。
  鬼仙一边起瓶盖一边说:“现在的酒就是好,我当年喝的就全部是瓷坛子,还得用黄泥封着,酒也不清澈,看看现在的酒清澈无比,气味甘冽,比当年的烧刀子也毫不逊色,真是好东西。”
  说着轻轻地喝一点,品了品说:“真是好酒,酒味纯正甘冽,入口绵柔,不可多得,这些年都是闻酒气了,没有一次比这个过瘾,真是好酒。”
  我看着鬼仙喝酒,心里想连鬼仙都逃脱不了这杯中之物,这时忽然想起麻子大爷说过,鬼成仙都是靠吸取人的阳气修炼,今天正好问问这个鬼仙,也就知道结果了,于是我说:“大爷酒你先慢慢的喝,我想问你个问题,我大爷说鬼修成仙都是靠吸取人的阳气修炼的吗?”
  那个鬼仙先是一愣,然后喝了一口酒说:“小东西等一会我过完酒瘾再告诉你。”接着把酒瓶拿起来喝了一大口酒说:“好酒,真是难得的好酒。”
  这时我坐在车上,有点硌的屁股疼,就在车子上下来,我到地上一试,腿竟然不疼了,我使劲的在地上蹦了蹦,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这时麻子大爷说:“晓东你别乱蹦,腿还没有好利索。”
  这时那个鬼仙说;“让这小子蹦吧,这小子前辈子是狐狸,命硬着呢,小子你先去撒撒欢,老夫还没有过完酒瘾。”
  说着又喝起来,一会儿那个酒瓶就见底了,这时又用眼瞅着另一瓶酒,我一看这个鬼仙丝毫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的意思,就一下子跑过去把酒瓶抱在怀里说:“你不说给我听,这瓶酒就不给你喝。”
  这时麻子大爷说:“晓东你这孩子怎么这个样?”
  那个鬼仙说:“没事、没事,这个小东西和我很对脾气,既然想听我就说一说,其实你大爷说的没有错,鬼仙又称灵鬼,一般都是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后生前德高望重的,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天地间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个等级
  所谓鬼仙,实际上就是俗称的鬼,凡不害人的鬼,能长留在阳间的,统称为鬼仙,即使害人的鬼,也是冤有头,债有主,不会凭白无故地害人,人只要凡事做到问心无愧,鬼永远不会来害你,所谓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鬼仙一般不会长久停留在阴阳两界间,有些会很快复原,返回躯体,有些很快会转生投胎,钟吕传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人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舌而已。”又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
  既然不去轮回投胎,又不能回原来的躯体,就只能修炼鬼体内的阳气,鬼是纯阴之体,想去修炼阳气谈何容易,所以就要借助活人的阳气,去平衡阴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独阴独阳都难存于世,道家的阴阳八卦太极图就是说的阴阳平衡。
  鬼又是无形无质的影子,白天怕太阳不敢出来,所以一般在深夜,就趴在人身上吸取阳气。”
  我听了就问;“那人会不会死、”
  鬼仙笑着说:“不会,他们都是吸取的强壮之人的阳气,那些病人他们,本来阳气就弱,一旦吸取阳气之后提前死了,就会受到阴司的责罚。一般的情况下,吸的那点阳气对人来说,没有丝毫伤害,只是被吸取阳气时,身上特别难受,动不了身,说不了话。”
  我听着听着一愣神,忽然觉得酒瓶子从怀里跑了,这时就看见鬼仙笑嘻嘻的站在那里,说;“这么好的酒放在你怀里,我真是于心不忍,干脆我把它喝干净,好酒好酒,当然若不是贪恋美酒,也不会出错,而葬身荒野。”
  说完后又用手把酒盖打开,喝起了美酒,只是没有一开始喝得多,好像有点舍不得喝,麻子大爷说;“前辈.......”
  那个酒仙脸一板说:“什么前辈?叫大哥。”
  麻子大爷说:“好、大哥,大哥你要是想喝酒的话,咱家里多得是,我明天再给你送来。”
  “唉”这时没想到鬼仙叹了一口气说:“不瞒兄弟,我明天就要离开此地了,今天晚上本来想悄悄的把这个小东西的狐狸腿治好了,明天就走了。”
  麻子大爷说:“大哥你上哪里去,是不是重入轮回?”
  那个鬼仙笑了笑说;“不是的,阴司的阴差前来找我说我一生行侠仗义,死后多年亦不改当年的脾气,在阳间多年没有作恶,阴司都一一记录,念我之功过,让我去一个地方当土地。”
  我就好奇说:“土地是什么官,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鬼仙笑着说:“土地爷已经不是鬼仙,而成了地仙,也可以说是有了神籍,大多数神仙都有明确出身,唯独土地出身最杂,像清官廉吏,士兵将官,德高望重的老人,行侠仗义的侠客,都能当一方的土地,有两首对联就是说土地公的,土地庙贴的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和乡里鼓儿乡里打,当坊土地当坊灵,都是说土地的。”
  我奇怪的问:“那土地都住在哪里?”
  这时麻子大爷说;“都住在土地庙,你小没有见过,以前咱们村就有,只是土地庙的规格不高,就一间独头屋。”
  我点了点头,这时鬼仙说:“不论住处大小,但那也是位列仙籍,今天有好酒相伴,老夫足矣。”
  说完一口气把酒喝下去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何况我们还是人鬼殊途,幸有兄弟的美酒相伴,为兄虽然也能称其为鬼仙,但终究是鬼,不能长时间借人的身体,为兄走也。漫漫人生路,人鬼不同途,后会无期。”
  说完一个火球从张神婆体内飞出来,张神婆一下子瘫软到地上,这时那个火球围着我们转了三圈,红红的到我跟前时没有一点热气,那个火球转了三圈之后,一下子到了地下,这时张神婆起来了,一边拍打身上的土,一边说:“怪事,我今天没有喝多少胡dou,怎么就一肚子水?”
  麻子大爷说:“嫂子那真是海量,喝了二斤酒居然不醉。”
  张神婆一脸疑惑的说:“真的喝那么多?”
  麻子大爷说:“是呀,只不过酒的精气早被老前辈吸走了。”

  
  没有回复就没有心思更新
  第一三八章 永远的遗憾
  那天回家以后,我的腿一夜之间就奇迹般的好了,以后对鬼旋风一类的尽量避而远之。话接着说回来,张财主的爹出殡这一天变了天,到了坟地那里,就看见八股小旋风在那里呼呼的转着,隐隐约约的听见有鬼哭之声。
  这时老管家过来说;“东家我看今天老爷的阴宅邪乎,你看看咱是不是给老爷重新找一个阴宅、”
  张财主这时也看见了这诡异的情景,心里虽然害怕,但实在舍不得这个宝地,就眼睛一竖,把自己憋了半天憋出的眼泪擦掉说:“不行,今天就葬在这里,抬出来的棺材岂有抬回去的道理。”
  大家正说着话,就见张财主的老婆嘿嘿冷笑,一边笑一边脱孝衣,张财主瞪着母猪眼看着自己的老婆,嘴里骂道;“你个臭婆子,这是干什么?你赶快把孝衣穿上,别在这里丢人。”
  张财主的老婆说:“滚开,你这个长得和猪一样的下人,少在我面前晃悠。”
  张财主一下子愣住了,自己也是个土财主,平时老婆对自己服服帖帖的,不知道今天怎么了。扬起巴掌说;“我打你个臭娘们。”
  张财主高高扬起的手,没有敢落下来,因为张财主看着自己老婆的眼睛胆寒了,张财主老婆眼里是让人胆寒的冷光,深邃而冷傲,好像有一种令人不可侵犯的威势,张财主一下子打了一个寒战,这个眼神可不是自己老婆的眼神,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想着的时候,只见张财主的老婆忽然起身三步两步的一下子窜到棺材上,稳稳的坐在棺头上,冷傲的看着这群送葬的人,由于忽然坐上去一个人,这个人好像有千斤之重,众人就一个趔趄,差点把棺材放在地上,这时可吓坏了张财主了,张财主大声道:“大家赶紧帮忙把棺材扶住,快点用木棍撑起来,不要让棺材落在地上。”
  其实我们这里死了人有很多风俗,不让棺材落地就是风俗的一种,下面我想把我们这里死人的风俗说一遍,上灵床:病危时须将自家房屋(堂屋明间)拾掇干净,搭一草铺,备好寿衣,亲属守候跟前,详细观察试脉,发现眼发直,"抬头文"展开或脉博异常,随即抬上灵床,头南脚北,净面洗脚,穿上袜子、靴子,一般男上身穿长袍,外穿敞衣子,女下身穿裙子,上身穿大襟衣服,外套敞衣子。
  元气:停止呼吸后,手握铜钱或洋钱,两手腕各挂一串打狗饼,这是为了让挡路的恶狗让路,好让老人安心的去西方极乐世界,身下放几枚铜钱,嘴里也要含着铜钱,“含口钱”,又称“含口”还有“饭含”,指的是给死者口中含物的习俗。中国古籍中“含口”记载,《礼记·杂记下》:“凿巾以饭。”《后汉书·礼仪志》也说:“登遐,饭含珠玉如礼”,取意也在于让死者顺利地渡过冥河。古人认为,冥河上有船,也就必有专门负责摆渡的舟子。亡灵渡河,当然也应该象人间一样,付钱给舟子,否则很可能受到舟子的责难,甚至无法渡河,又回来找子孙的麻烦。亡灵口含的钱就是付给冥河舟子的船费。
  "灵床"前放一小木凳,上放一盏油灯,灯前放香炉长明灯也是灯族的一员,但很少用。与煤油灯不同的是,长明灯是燃放清油(植物油)的。长明灯的使用是一个老传统,老人老了,从点燃倒头火纸后,他的柳木床前就点燃一盏灯,这盏灯就是长明灯。那灯发出惨淡浑浊的红光----飘飘忽忽的照在躺在柳木床上的亡者身上,反射出诡秘的幽蓝光辉!随之,有一股浓郁的植物油香,使得整个灵棚里弥漫着特殊的气息。
  期间不要让灯灭了,要一直添油,这需要死者的子孙去完成,这个也是有说法的,我们以前说过,怕那些魑魅魍魉前来害家里人。直到第三天入完殓起殡时,由亡者的直系亲属把灯打碎,灯光灭了,一个土生土长的人便彻底地离开了村庄。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油尽灯枯,一个是破碎了就不能再圆,让死者放弃回来的念想,安心到阴间过日子。
  灯旁放一碗倒头饭。灯前放一泥瓦盆,这个瓦盆一般由死者的孙辈跪在那里不停的烧纸,因为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到死人家帮忙,一般带两刀黄纸,期间绝大部分黄纸都在死者的棺材前烧了,送殡前烧纸用。大门外放一瓦罐,称"汤罐",男左女右扣在门旁。
  封门:人元气后,帮忙的把丧主家大门、屋门贴上黄、白纸,叫"封门"。这个也是有讲究的,贴上这张纸之后,三年以内不能贴红纸,据说死者头三年,不已阴间为家,还会在年三十回来过年,因为对联和门神让死者回不了家,所以死了人的本宗都不贴对联,所以到了过年,只要一看见没有贴对联的人家,这家的直系本宗肯定死了人,还有就是大年初一不开门的人家,这样的人家一般不去拜年,因为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一死了了,是秘不发丧的,我们这里骂人就有一句让这个人“死在大年初一”。

  披头:不泼倒头汤前,虽悲痛,但不能大声哭,请理发师给亡人之子剃头,女执事用麻把白布扎在儿子头上,儿媳闺女把头发放开,编上麻批,扎成辫状,边哭边披,从长到幼,依次进行。这个就是披麻戴孝这个词的由来,在我国实行火葬以前,许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后,安葬的时候总要最亲的人(如儿子)拜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送葬的人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只麻袋弄成披风样式,从头顶披戴到腰间,后来由于很多人买不起黑布,就弄一块黑布缝在肩膀上,这也是孝布,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老人离世之后这块孝布带着儿孙对老人的最后的念想。
  放腰绳:用苘批放成一头粗一头细的"腰绳",大头握一疙瘩,小头放二股细绳,以便系在腰上。一老过世,儿女子孙束单腰绳,二老过世,束双腰绳。
  砍哀杖:要砍柳树枝杆,黄纸裹在中间。这个哀杖儿孙辈会拿着出来谢客,儿孙披麻戴孝的排着队出来,把哀杖举过头顶,缓缓的跪下谢客。
  带孝:男的是孝帽(辈份不同,孝帽的样式不同),女的是手巾搭头,每次上坟都要戴着,孝帽五七坟后则撕开,不再戴了,女儿的手巾在上一年坟时由白色的换成黑色的叫换孝,然后三年之内每一年都要上去给老人烧纸,三年之后不允许女儿再上坟烧纸钱了,所以我们这里有女儿的钱花三年,莫怪农村思想顽固,这些都和一些传统文化分不开。农村很多鲜活的例子,五保户是农村受苦的代名词,生凄凄惨惨,死悲悲切切,连个顶老盆的都没有,所以当然有人看到这些都喊出来只要超生不枪毙,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生儿子,养儿防老的观念,恐怕没有好的生活保证以前是改变不了的。
  其实我们这里一般上了年纪的老人去看老友,如果觉得老友不久要离世,一般都不直说,而是对着病人的儿子说;“你看看你的头发都长了,也该剃剃头了。”儿子听完这话心里有数了,知道老人要不久于人世了。
  你要问晓东为什么对这些怎么这么明白,其实就是因为岳父的去世,对晓东的打击太大,晓东对这些记忆非常深,唉人死不能复生,一切都是错误导致错误,必然导致必然,善待身边的老人,不要等老人离开之后留下永远的遗憾。
  第一三九章 兵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