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怪谈,说一下在乡下看风水时遇到的鬼怪邪乎事

  第二二六章 五弊三缺
  烧火丫头感到这个鱼头不亚于山珍海味,很快就吃下了鱼头,过了半天风水先生回来了,就问他两个儿媳妇都吃了鱼的哪一部分?二儿媳妇哭着说:“爹呀鱼身子被我嫂子抢去了,她吃的最好最多。”
  风水先生一听大喜,就说:“那你把鱼头给吃了?”
  二儿媳妇得意洋洋的说:“爹你老糊涂了吧?鱼头有啥好吃的,一点肉都没有,我吃的是鱼尾巴,那个鱼头被烧火的丫头吃了,这丫头还吃的津津有味的。”
  老头一听这话差点晕倒了,仰天长叹:“生就九钱的命,到死不能到一两,天意如此,天意如此。”
  然后把烧火的丫头叫过来,说:“你自幼无父无母,当年老夫看你可怜,把你买到家里已经十年了,老夫我这一生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我做梦都想要个女儿,今天老夫收你为义女,你看意下如何?”
  烧火丫头一听赶紧跪下说:“这些年如果不是您老人家收留,我早已饿死在街头了,既然爹爹不嫌弃我一个烧火丫头,女儿给您老磕头了。”
  说着就跪在那里磕了三个响头,风水先生连忙扶起烧火丫头,说:“快起来,快起来,我问问你今年多大了?”
  烧火丫头说:“我记得我娘临死的时候我八岁,现在来爹爹家已经十年了。”
  风水先生说:“已经十八了,该找个人家了。”
  烧火的丫头说:“我不找,我要一辈子在爹爹跟前孝敬爹爹。”
  风水先生说:“我擅自改变天机,恐怕命不久呀,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看一眼麟儿,这一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我这些年没有受五弊三缺之苦,可是你母亲却早早下世,我得到地下陪着她。”
  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媳妇,一听风水先生说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心想这样就可以分家产了,有这个老头子管着事,日子不好过,到时候一分家产就可以逍遥自在了,只有烧火的丫头在那里哭着说:“爹爹可以长命百岁。”
  风水先生叹了口气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这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了,别哭了,我看我们家的长工王小不错,为人正派肯出力,我观其面相中年之后必有大贵。”
  说起这个王小也是可怜人,从小无父无母,这个王小相貌堂堂,待人和气,又实诚肯出力气,烧火丫头就红着脸羞涩的点了点头,风水先生高兴的哈哈大笑,笑完了说:“我替自己的女儿找女婿,做这个月老还是第一次,好好好,我找个日子你们就成婚,南面的那三间南房就是你们的婚房,我再陪送你们一点嫁妆,好好过日子,我亲眼看一下麒麟子,我今生就没有憾事了。”

  这时老大媳妇说:“爹你老糊涂了咋滴?你收了个干闺女我们不说什么,可是你把南房让给他们,还给他们嫁妆,这不是典型的赔钱货吗?”
  二儿媳妇说:“爹是呀,您干吗对一个烧火的小丫头这么好,我也赞成嫂子的说法。”
  风水先生一听把脸一沉说:“老夫做事还要听你们的吗?如果你们谁欺负你妹妹的话,我就让老大老二一纸休书,你们回娘家闹去。”
  那个年代休书比现在的离婚证还有效力,一般女子犯七出就可以写休书,七出是: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上恶疾。
  休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岐视女性、妇女的极不合理男专女卑的封建制度离婚的手段!也可以说这亦是当时的法律。古代以:休书、为:休止、去掉、仃止、终止、分离开、放弃、结束男女夫妻关系的单方靣的、只有男方(丈夫)说了算的书面证明书、表示夫妻关系不存在了。
  那个年代谁要是被休了,这个名声极不好听,其实在中国女子也不是没有地位,唐代以前女子地位都相对来说比后来几百年要高,男女可以和离,如果女子被休会相对被人耻笑(即使在现在,男女离婚,女方无错,但世俗人仍会在背后指点女方),但婚嫁自由,并无后来的刻薄、无人性。唐宋之后,女子地位受限,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兴起,对女子的条条框框刻薄法规压迫,女子以夫为天,毫无自己,甚至连最基本的爱恨喜乐都要受到限制,否则被休,休之后,要么以死明志,要么老死家中闭门不出,再嫁是妄谈。世人的指点刻薄往往会逼死被休人。明清以后,大家都知道,所以女子宁愿忍受一切也不愿被休。
  风水先生一说出这话,两个儿媳妇如吃了灯草灰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了。风水先生找到王小一说,这件事王小自然也是同意,于是在三天以后两个人成婚了,老大和老二的媳妇虽然恨透了这对小夫妻,但由于风水先生在家里当家,两个儿子媳妇翻不了天。
  小夫妻结婚之后,烧火丫头就珠胎暗结,这天风水先生找到烧火丫头说:“闺女我没有多少时日了,现在我就等着看看我的小外孙了,你要答应爹爹无论你两个嫂子对你们什么样,你们都要在你哥哥穷困潦倒时,帮一下你两个哥哥和嫂子。”
  烧火丫头说:“爹爹这话可不能说,爹爹可以活到一百岁,爹爹说的话我不明白了,我和夫君现在还寄住在爹爹家里,爹爹家虽然不是商家巨贾,但也是衣食无忧,爹爹这是哪里话?”
  风水先生说:“我看风水多年,从不敢妄断天机,这一辈子没有做过缺德的事,才有了今天,总算留下了两条血脉,然我儿都资质平平,碌碌无为之辈,两个儿媳妇更是没有多少福气,我死后他们定然把你们赶出家门,你们到庄西头的老槐树前,那里有我给你们留下的东西。你肚子里的麒麟儿我的小外孙前途无量。”
  就这样烧火丫头劝了风水先生几句,风水先生只是笑而不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日烧火丫头正在睡觉,忽然乌云盖顶,电闪雷鸣起来,霹雷一个接着一个,忽然屋子里有很多人在周围嚎叫,烧火丫头心里害怕,连忙跑出屋子去喊人,这时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人,隐隐约约的烧火丫头好像听人说是来投胎了,就在这时忽然忽然天空金光一闪,下来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鲤鱼,这条大鲤鱼浑身金光闪闪红尾巴,在空中游动起来,就如同在水里游动一个样,这条鱼游着游着忽然冲着烧火丫头的肚子飞去,一眨眼那条鱼就冲着她的肚子而来,当时烧火的丫头大惊,慌忙一起身,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吓人的噩梦,外面正打着雷,这时就觉得肚子绞痛起来,她知道这是要生了,就赶紧把王小叫起来,去找接生婆了。
  这一要生惊动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起床后看了看天像,霹雷闪电的,这是风雨雷电送贵子,这个风水鱼果然起作用了,而吃鱼身子和鱼尾巴的两个儿媳妇,根本没有见怀孕,看来有些事是早已注定的。自己苦笑着说:“命中有的总会有,命中没有莫强求,我已是油尽灯枯之人了,看看外孙孙我就要往西天极乐世界了。”
  由于当时忙活,大家都没有把这句话放到心上,王小在房子外迈着步子在那里焦急的等待,这时一声啼哭,大家都伸着头等消息,这时接生婆出来了,笑着说:“是个大胖小子,恭喜恭喜,母子平安。”接着又对风水先生说;“这个孩子真奇怪,一出生就带着一个记号,这个记号好像一条鱼印在背上。”
  风水先生说:“你看清楚了是一条鱼?”
  接生婆说:“我看的清清楚楚的,确实是一条鱼。”
  风水先生说:“产妇之房我不能前往,麻烦你抱来我看看,我看完也该走了。”
  接生婆一听很犹豫,这时王小说:“婶子你就抱出来到我爹的房里给我爹看看,我爹一直惦记着这个孩子。”
  接生婆点了点头,就回到屋里把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抱到风水先生的房子里,风水先生打开襁褓一看,这个孩子虽然刚出生,但生的龙眉凤目,一看就是一副官相,风水先生把孩子身子翻过来一看,只见这个孩子的后背上有一个鱼形的胎记,这个胎记栩栩如生,就像一条鱼印上去的一样,风水先生让接生婆把这个孩子送回去,然后仰天长啸说:“是非因果报应,古人诚不我欺也,古人诚不我欺。”
  接着大口大口的往外吐血,儿子赶忙把他扶到床上,这时的风水先生依然面如金纸,气息微弱了,儿子赶紧深夜请来大夫,可是大夫诊了脉摇摇头说:“病人六脉齐断,已经有了绝脉,你们准备后事吧。”
  儿子儿媳妇一听假装掉了几滴眼泪,然后弟兄两个就商议着怎样分田产的事情,正在两个儿子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风水先生忽然坐起来。
  第二二七章 状元公
  风水先生大骂:“你们两个逆子,我还没有咽气,你们两个逆子,你过来听我把家产给你们分配。”
  儿子一听都跑过去,别的事情都好说,但这个家产是大事,两个儿子眼巴巴的等着老父分家产。风水先生说:“我看了一辈子风水,到最后也没有跳出五弊三缺之苦,我知道风水之术能救人也能害人,所以我不传子孙风水之术,我本指望子孙能平平庸庸的过一辈子,可是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我临走之前把家产给你们分一下,东湖里的地和东边的三间房子分给老大,西湖里的地和西边的房子分给老二,至于王小一家,我知道你们容不了他们,我就把北面那个树行里的荒地给王小一家,让王小搬出去,家中银钱都在我的床底下埋着的,你们弟兄俩平分,你们看怎么样?”
  两个儿子一听那个鸟不拉屎的荒地分给王小,太没有意见了,早就看他们小两口不顺眼,但碍于爹的面子平时不敢吭声,现在爹说话了,就等于有了尚方宝剑。两个儿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风水先生看着两个儿子脸上掩饰不住的高兴样,叹了一口气说:“目光短浅、目光短浅,岂不知你们后半生要受他们家的恩惠。”
  老大老二两家里把嘴一撇,风水先生望天又长叹了一口气说:“是非功过到最后自己最后才能知道,我死后你们随便把我一葬,我没有脸去见你们的娘,我看见师父来接我了,还有我的师兄。”
  风水先生说完就咽了气,两个儿子和儿媳妇这个时候连忙到床底下扒银子,不如他们两个人的小孩,一看爷爷去世,在那里嚎啕大哭起来,这个时候王小才知道风水先生殡天了。儿子再不孝敬,但人死后还得葬的风风光光,老大老二果然是一个“孝子”,听了他爹的话,没有找人看风水,就把他爹葬在北湖那个给王小的树林里,把父亲葬了三天之后,就把王小一家赶出去了,王小和媳妇苦苦乞求,无奈风水先生的儿子铁石心肠,还是给撵了出去,王小只好领着妻子,抱着儿子,带着几件衣服净身出户。
  两口子商议着住处,最后王小咬牙决定说:“父亲待我们为亲生子女,我们都是无父无母之人,我们就在北湖的小树林搭个小草棚给父亲守墓,防止野兽侵扰父亲的在天之灵。”
  王小的媳妇很同意他丈夫的说法,于是就抱着孩子就到了北湖的荒地,一到荒地看到风水先生的坟子,想一想风水先生生前对自己的好,就忍不住泪如泉涌,王小的媳妇就一下子扑到坟子上哭起来,王小抱着孩子也在那里站着流眼泪,王小媳妇哭着哭着就昏过去了,这个时候就见风水先生穿着寿衣,站在那里喊:“孩子、孩子你这是为何?我在这边很好,我给你们留的东西就埋在大槐树底下,这是留给你们的,也是后来留给我儿子的,我儿早晚会靠你们接济的,你们就收下过日子,千万别说出去。”
  风水先生说完就走,王小的媳妇一看爹爹要走,就要去追,嘴里喊着“爹爹,您老人家等等。”
  这时王小说:“媳妇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王小的媳妇才知道这是在做梦,就对王小说:“我看见咱爹了,咱爹对我说,在大槐树底下有给我们留的东西,还说这也是留给他的两个儿子的,让我们把这些东西留下。孩他爹这个大槐树在什么地方?”
  王小想了下说:“就在后面有一棵参天的大槐树,难道就是那里?”
  于是他们赶紧到了大槐树前,看到有一个地方是新土埋过的痕迹,于是王小连忙跑过去,扒开浮土一看,里面是一个陶瓷坛子,打开陶瓷坛子一看,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子,王小跪下说:“即使是亲爹也就如此,发迹以后绝不忘大哥二哥。”
  有了银子就是好办事,于是他们在这个树林空档的地方,找了块避风朝阳的平坦好地,这块地非常的奇怪,两边和后面都高,像一个簸箕一样,前面平坦,听风水先生说过,这块地是一个乏地,不能安葬坟墓。王小心想这个地死人不能占,活人占了盖房子总可以吧,于是就找来工匠准备盖房子,在弄地基的时候,忽然发现地基下是个坟墓,就去找王小问怎么办?
  王小看了看说:“这样吧,阴宅阳宅碰一起,让他一墙也无妨。”
  于是王小的这个家就和下面的阴宅成了邻居,盖好了房子之后,王小一家人搬到房子里住,夜里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这个老头一副儒家先生打扮,王小一见这个白胡子老头大惊,老头说;“你不要害怕,咱们可是邻居。”
  王小一听是邻居,一下子就懵了,这里就王小一家子,老头一看王小懵了,就说:“你忘了,我就住在地下,你还说让我一墙,咱们是邻居。”
  王小一听知道这个老头是鬼,先是心里一惊,但仔细一看这个老头慈眉善目的,和青面獠牙的夜叉鬼怪不一样,心里也就不害怕了,但称呼上犯了愁,因为王小知道鬼最怕别人说他是鬼,于是赶紧给那个老头跪下说:“不知地仙在地下居住,多有得罪。”
  那个老头哈哈大笑,笑完了说;“我就是一个死去多年的老鬼而已,因为我为人正直,被罢官之后,郁闷成疾病葬于此,今日你我有一墙之缘,当你儿子六岁时,我教你儿子学问,你让我一墙,我送你一个状元郎。”
  王小一下子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渐渐的王翰林长大了,王翰林从小就别的小孩不一样,聪明无比,况且生的十分好看,街上算命的都说这个孩子长的一副官相。到了六岁这年那个老头又来了,说孩子心智已开,可以读书了。于是王小就盖了一间南屋,于是每天晚上在南屋传来朗朗读书声,这样过了两年,那个老头找王小说:“我已功德圆满,阴司封我做了土地,孩子的学业不能放弃,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说完老头就走了,王小没有办法,只好把儿子送到邻村的私塾供儿子上学,通过私塾有一条小河,这条河平时没有多少水,可以踩着石头过河,可一旦到了夏天河水暴涨,这天下完了大雨王翰林又去上学,一看河水暴涨,根本过不去河,这时忽然有个老头在水里冒出来。
  王翰林奇怪的问:“您怎么知道我是状元公?”
  那个白胡子的老头说:“实不相瞒我本来不是这条河的水神,我是天上的一个小神,只因犯了错误而被贬下凡间,我在天上时就听说魁星已经点了文曲星座下的金鱼为魁首,我一看状元公头冒红光,官运罩顶,一看就知道是状元公。
  麻子大爷一口气讲了那么多,我都听呆了,这时候一伙吃饭的人,都围过来听麻子大爷拉呱,那个时候电视节目还不丰富,一听见有人拉呱,都跑过来听,麻子大爷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我这时问:“大爷你说的这个魁星和文曲星有什么区别吗?”
  麻子大爷说:“当然有了,其实主管文人的可不光有魁星和文曲星,还有文昌大帝,可惜世人皆混肴,把文昌帝君和文曲星说成一个人,其实不是的,是统领文神的首领,文曲星主要是负责出文人文章的神,魁星是负责点拨文人高中进去的神。文昌帝为张亚子,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
  魁星是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文曲星是天权星,北斗七星之一,位于斗柄与斗勺连接处,算命先生都知道,命中单独有文曲星也不一定就好,此星带有桃花,只要和武曲星,文昌星同宫时才是好运,主文章才能,如偏印走偏锋较无文人风范,但亦性磊落,口舌狂妄。”

  
  高抬贵手,莫要举报,留个群号,大家加群
  我挠挠头说:“大爷这些我好像听不懂什么意思?”
  麻子大爷说:“晓东呀,其实这些你终究会知道的,不过这些也不是什么好事,像这个故事里的风水先生就是这样,明明有很多风水宝地,却怕违背天理而不敢去占,记得有一首打油诗说:风水先生尽说空,指南道北说西东,山中若有封侯地,何不拿来葬乃翁。唉、其实真正的风水家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敢保证,更别说荫泽子孙了。
  晓东风水之事你天生有缘,这些你可以学,也可以适当的干,但你要记住一旦事情不对劲的时候,千万要悬岸勒马,你只有悬壶济世才能躲过这个五弊三缺之苦。”
  这个时候我已经知道了济世之路不是鸡屎路,也不用躲着走,我点了点头说:“大爷我想学这个,可是没有人教我呀?”
  第二二八章 贬为探花
  麻子大爷说:“命中当有终须有,这些都是冥冥注定的,到时候自会有的。”
  这时郑大爷说:“二哥你拉呱哪,我听说过这个事,可是没有你说的详细,今天听你一说才知道的这么详细,可是二哥你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说,那个王翰林后来怎么样了?”
  麻子大爷说:“上次说过河神驮状元王翰林过河的事,其实按照老祖宗的说法,状元都不简单,这个都有贬下仙界的神仙保护,王翰林也不例外,这个神仙是暗中保护他的,于是王翰林胆战心惊的第一次让这个老头驮着过河,说来奇怪这条河水位暴涨已经很深了,可是老头过河,这个河水只没到脚脖,很是奇怪,就这样每天两次,很多天都是这样。
  这件事被一个放牛的看到了,放牛的人看见王翰林每天自己飘着过河,似乎飞升一样,那个放牛的认识王翰林,看到王翰林这个样子,非常害怕,认为有妖怪附在王翰林的身上,于是就赶紧跟王翰林的爹娘说,王翰林的爹娘一听这事也是吓了一跳,等王翰林回来就问了个详细。
  王翰林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他娘一听儿子是状元郎,这件事王家地下的人也说过要教王翰林为状元郎,如今小河里的河神又说了一遍,王翰林的娘心里高兴,就用勺子使劲的磕着锅说:“我儿子是状元郎,我儿子是状元郎,看他们谁还看不起我们家。”
  就这样一边磕着一边说了三遍,第二天王翰林又去上学,只见那个河神老头愁眉苦脸的也没有说话,背起王翰林就过河,王翰林心里奇怪,但是没有好意思开口问,到了放学以后那个老头还是愁眉苦脸的,王翰林就说:“老爷爷您怎么回事?”
  老河神叹了一口气说:“我今天是背你最后一趟了,背完这一趟我就该走了。”
  王翰林说:“河神爷爷一定是高登仙界了。”
  老河神说:“不是的,是你的状元功名被革去了,如今是个探花,我是贬下凡间保护状元的,你不是状元,我自然该走了。”
  王翰林说:“河神爷爷为什么要把我的头名状元革去、”
  河神叹了口气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事都是你母亲惹的祸,事情都是赶巧,昨日魁星下界巡视,你母亲口无遮掩,用勺子敲着铁锅说;我儿子是状元郎,我儿子是状元郎,看他们谁还看不起我们家。魁星生气认为你母亲心还不够仁德,故此把你贬为探花,以示惩罚,回去给你母亲说明这事,让她涵养女德,才能做得起诰命老妇人,否则就怕无福做这个诰命夫人了。”

  王翰林听完这话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命运也会因为无德而改变的,这时到了岸边,河神说:“你看看你娘在那边来了。”
  王翰林一转头看,发现什么也没有,赶紧回头看那个河神,只见一道金光奔着北方而去,王翰林很伤心,就哭着回家了,王翰林的母亲一问,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当时就发誓以后一定改正。
  寒去春来,四季轮换,王翰林由童生,秀才参加乡试,得了解元,然后到了京城会试得了进士,然后殿试得了探花。”
  我这时对古代的这些科考感了兴趣,在我的脑子里童生、儒生、秀才、进士这些就是一锅粥,怎么也弄不明白,于是我就问:“大爷这些秀才、进士、童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麻子大爷笑着说;“这个我说不明白,你得问我师兄,师兄当年可是四书五经读了个遍。”
  我一听就转身问张大爷,张大爷说:“我听说这个王翰林是明朝人,我就给你讲一下明朝的科举制度,这些都是些老知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说实话我当年还梦想着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呢。
  当时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为四级,首先是童试。童试是预备性质的考试,即预考。考生不论年龄长幼皆称为童生或儒童。童生先参加地方的州、县级考试,由州、县长官主考,童试预考通过以后称为生员,也叫庠生,通称秀才。第二步是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三年一大比。由于考期定在农历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第一名叫解元。所谓解是发送的意思,即由地方考取了将送往京城参加会试。所谓元是第一的意思。乡试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他称文魁。
  第三步是会试,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考试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的二月份举行,所以又叫礼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试的举人。?会试分三场进行,分别在二月份的初九、十二、十五三日进行。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参加殿试的必须是会试的及第者。举行殿试之际,皇帝要亲策于廷,直接主持,以表示取士用人的大权掌握在皇帝手里,是恩出皇门。但一般而言殿试只是一种形式,表示朝廷对人才的重视,这级考试没有去留,只有名次的升降。殿试考中分一、二、三甲,统称为进士。进士放榜时,要在殿前举行唱名典礼,由皇帝亲自宣布进士名次,称传胪。
  放榜后,皇帝亲自赐恩荣宴。殿试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和探花,统称赐进士及第,放榜后即刻授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叫传胪,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皆得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是人生的最高荣誉。”
  说完张大爷一脸向往,我当时听到头都大了,没想到状元郎还要经历这么多考试,这个比考大学复杂的多,而我这个人就不是学习的料,考试虽然总能排在第三名,,当然这个倒数第三名不是太光彩的事,不提也罢,考状元没有咱的事,升学考试正好上面有指示说不准留级,我就上了初中,昨天有人问我说:“狐狸你小学能毕业吗?现在还没有写完。”
  狐狸想说的是,俺早写到上初中了,嘿嘿嘿、这些是题外话,我听了明朝那个复杂的考试,感到脑仁都疼,于是赶紧晃晃脑袋说:“我还是听我大爷讲吧,张大爷你讲的科举考试,我可考不来,那个也太难了,我吃还可以。”

  
  高台对手 莫要举报,不然会让人心寒
  第二二九章 以德报怨
  张大爷说:“晓东就凭你的学习水平,顶多也就是一个酸秀才,不过晓东你记住,英语、数学、物理这些你可以不学,但国学文化你必须学,而且还要写出来。”
  我苦着脸说:“大爷你还是饶了我吧,我作文都是零蛋,老师都揍了我好几回了。”
  其实我们小时候挨老师揍,那是很正常的事,那时候只要老师找家长,父母会对老师说:只要孩子不听话,你使劲揍就是了。不像现在老师对那些调皮的孩子骂也不是,打也不是,如果气急了动了手,家长就会抄家灭门。放在古代对老师更是尊重,天地君师亲,老师排在父母之上,据说燕王朱棣还挨过老师打手板。
  我正说着就觉得后脑勺“呱唧”一巴掌,我当时就火了,据老人们说:大人要是打后脑勺,会把人打傻的。我张口就喊:“谁打老......”
  我说着就转头看,一看我爹正凶神恶煞一般站在我身后,我当时就吓傻了,把那句话硬生生的咽下去,我爹大怒说:”小兔崽子你吃熊心豹子胆了,在我面前还称老子,我今天飞揍死你不可,我辛辛苦苦的供你上学,你就是这样对老子的。”
  说着就扬起蒲扇一样大的手掌,我一看事情不好,一下子躲在张大爷的身后头,我爹的脾气暴躁,但好的也快,一会气就消,张大爷说:“三弟,这个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要动气,坐下喝酒,晓东的福气比你的大。”
  我爹坐下,这时有人盛来一碗菜,张大爷说:“晓东给你爹到酒去。”
  我说:“我怕我爹打我。”
  我爹说:“小兔崽子你翅膀硬了是不是,快点给我倒上酒,我不打你。”
  我只好胆颤心虚的给我爹倒上了酒,这时麻子大爷又开始讲王翰林的事,王翰林考了探花之后,皇帝赐进士及第翰林编修,准假回家祭祖,王翰林一回来惊动了当地的乡亲,大家夹道欢迎,那个时候考了功名可以夸官亮职,到了家里庄邻相亲的都来祝贺,王小夫妻,本来父母坟都找不着了,但儿子一当官,那些认祖归宗的都踏破门槛,这真是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就这样连续好几天王家认亲盘友的,说亲的都站满了屋,当最后王翰林下令除了相亲谁也不见,王翰林拿出皇帝伤的金银,让人买来鱼肉宴请全村的相亲,这个时候王翰林的母亲王夫人过来了,王夫人自从儿子由状元被贬为探花之后,王夫人涵养女德,已经不是当初的烧火丫头了。王翰林一见母亲过来,就给母亲请安,母亲说:“儿呀,咱们庄上的人,你可都请了?”

  王翰林说:“应该是的,我就按着我从小认识的人请的,咱们庄上的人又不多。”
  王夫人说:“你可请你大舅和二舅。”
  王翰林一听就说:“他们这些年跟我们老死不相往来,我们请他们干什么?”
  王夫人把脸一寒说:“我儿跪下,幸亏你是读圣贤书的人。”
  王翰林一下子跪下说:“他们两家没有少欺负我们家,我听娘说过,我们家前的这块地,本是姥爷给我们家的荒地,可是到现在还问我们要田租,我这些年早就受够了他们的白眼。”
  王夫人听完眼泪就掉下来了,王夫人说:“孩子俗话说的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要不是你姥爷当年收留我,我早已饿死街头,要不是你姥爷以命换风水,哪会有你的今天。以怨报德,何以为报,这是儿小时读书跟娘说的。”
  王翰林赶紧给王夫人磕头说:“孩子知错了,这就差人去请大舅和二舅。”
  就这样王翰林派人去请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子,派出去的人一会回来了说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子听说王翰林当了大官,因为惧怕王翰林算旧账,吓的早就跑了。
  祭祖的假期一到过,王翰林就赴京上任去了,临走时就把自己的爹娘一起带上了,王翰林住的地方就成了翰林府,翰林府很特别,就是在主厅堂的边上是一个亭子,亭子里是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恩师阴宅。
  一晃几年过去了,王翰林也被受为实职,到了沂州府做了一府知府,王夫人乐善好施,每隔几天就要亲自施舍饭菜,这日正在施舍饭菜,忽然来了七八个人,衣衫褴褛的,王夫人上去就给盛饭,没想到几个人一看王夫人吓得转身就跑,王夫人也觉的这几个人面熟,忽然想起来了,这里面有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于是就连忙让下人把几个人拉回来。
  几个人一回来就给王夫人跪下了,说:“夫人饶命,夫人饶命,都是小人当年有眼不识泰山,小人知错了,小人再也不敢了。”
  几个人磕头如捣米,王夫人一看,连忙也跪下说:“兄长快起来,兄长快起来,这是要折煞妹子,长兄如父,快起来。”
  几个人一看王夫人给跪下了,都吓得手足无措,王夫人擦了下眼泪说:“兄长嫂子都起来吧,我从来都不恨你们。”
  风水先生的儿子一看王夫人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更是羞愧难当,他们的媳妇也是把头垂到地下去了,倒是他们的孩子直喊姑姑。最后王夫人把他们一一扶起来,请到知府的府衙,这时知府王翰林下堂回来,王夫人说;“儿呀、你快看看是谁来了?”
  王翰林一看是自己的两个舅舅,连忙脱掉官服,摘下乌沙,撩衣服跪倒,说:“舅舅、舅母在上受外甥一拜。”
  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子一看差点吓死,他们见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里正,何曾见过这么大的官,虽然挂着一个外甥的名号,但这个外甥早被他们拒之门外了,根本也没有认王夫人这个妹妹,现如今人家不但不记恨,还这样以礼相待,不禁老泪横流,几个人一边哭着一边跪下,老大说:“我们当年对不起你们娘几个,我们还大人不计小人过,想想当年咱爹说的话,我们真是悔恨当初。”
  王夫人又把他们拉起来,说:“这是干什么?天大地大娘舅为大,你们当中最小的也是我儿的表哥,让他给你们磕几个头,这样也算是这些年没有尽孝道的一个补偿吧。”
  就这样以怨报德,当时传为佳话,甚至当时的皇帝都知道这件事了。王夫人让他们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就一起围着吃了饭,当你的王小现在也成了王老太爷,但对两个落魄的哥哥和嫂子尊敬有加,风水先生儿子的一家,这几年要了饭,哪见过这样好的东西,一上菜直接就抢了了,王夫人又上了一桌,两桌菜吃的干干净净,这一大家子,八个人还眼里直勾勾的看着桌子,用手不停的摸着肚子。

  闲人是吃饱了撑着了。王夫人笑着说:“两个哥哥我记得你们当时家产颇丰,怎么现在混成如此光景。”
  这时风水先生的大儿子说:“都怪我们贪财,有几个人到了我们家吃喝,还给我们很多钱,当时有人就劝我们说:这些人面目凶恶,不像善人,让我们跟赶紧把他们请走,可是我们两家当时贪财,就没有听乡邻的话,有一天东窗事发,衙门的捕快把家院围住,把那些人尽数抓住,我们也以窝赃之罪被一起抓到大牢,我们当时确实不知道他们几个人是江洋大盗,到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家中变卖家产,才保住了小命,由于家里的东西全部卖了了,我们两家子只好出来要饭来了。”
  第二三零章 英语老师走了
  我说:“大爷,人能做到王翰林一家这样的可不多,老褚家的小母狗咬我的仇,我现在都没有忘?”
  麻子大爷笑着说:“晓东你那是小孩的心性,但这些是大道,你以后会慢慢的明白的。王夫人听完两个哥哥说完这些,没有说话而是转身让丫鬟抱过来一罐子东西,王夫人把东西接过来,然后递给两个哥哥说:“大哥、二哥这是当年爹爹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家算是借用了一下,当年爹爹说过,这些东西是先给你们搁着的,这把这些年的利钱也放进去了,两个哥哥就收下吧。”
  两个人听完王夫人说完这话,直接就愣神了,王夫人就把当年风水先生对他说的那些话说了一遍,这时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子才幡然醒悟,一下子跪在地上一起哭着说儿子错了,儿子错了,这回一定好好为人。
  后来王翰林待风水先生的两个儿子如亲娘舅一样。”
  郑大爷说:“二哥这件事我只听说过大概,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麻子大爷说:“这个和我们这里的那年郯城大地震有关系,郯城大地震牵扯的太广了,地震和瘟疫使我们这个地方的原住民十不存一,我们这些都是后来迁过来的,所以这些事就不是很清楚了,这是我当年听一个老头讲的,他自称是王翰林之后。”
  我问麻子大爷说:“大爷你说的状元真的有神灵护佑吗?”
  张大爷说:“晓东这是真的,我说一下明朝的那些状元的事,明朝末期的崇祯皇帝,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他生不逢时做了一个亡国之君。他即位后很想振作一番,特别重视选拔人才。崇祯元年三月殿试,阅卷大臣将精心挑选的前36名考卷交到他手中。他怀疑凭自己的能力未必能选出真才,便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求上苍赐真材。然后将36人的名字抄下来,揉成团,放在一个金制罐中,再用金筷子去挟。第一次挟出的名字是刘若宰;他不放心,将这纸团丢回去混匀后,再随意挟一个出来,还是刘若宰。如此抓阄三次,都是刘若宰。崇祯以为这是天意,便将刘若宰点为崇祯元年的状元。
  这些可不是一个巧合能够解释的,历史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太多了,我们知道的真相又是少之又少。”
  这时远处传来鸡叫声,不知不觉得半夜了,大家这才觉得时间已经很晚了,于是大家就分别和大炮告辞,我胆战心惊的远远地跟着我爹,我爹的手上缠着纱布,在黑夜里特别刺眼,我知道我爹还是心里疼我的,但我不敢离得我爹太近,因为我爹会把他的父爱变成巴掌,打在我身上。
  回到家里我娘一把把我搂在怀里说:“今天可吓死娘了。”
  接着就在那里流眼泪,这时我妹妹醒了,对我说:“哥、你怎么才回来?”
  我说:“小丫头片片快点睡觉吧。”
  我妹妹说:“哥,你们吃的啥好东西?”
  我一听就知道我妹妹有点馋了,那个时候馒头还是好东西,我就把我在大炮家拿的那个馒头拿出来,里面还有我没有舍得吃了的肉,在农村拿这个东西不算是偷,据老人们说:“只要在主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回来的饭菜,小孩吃了不生病。我妹妹一把接过馒头说:“谢谢哥哥。”
  说完就要吃,我母亲一下子夺过去说:“怎么在床上吃东西,留着明天吃,放心没有人给你抢。”
  我现在管不了这些了,白天连惊再吓的,早就疲惫了,就爬到自己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我正在做着吃猪蹄子的梦,就觉得有人打我的屁股,我睁眼一看是我爹打的我,我爹说:“快起来上学去,你张大爷等着你一起走,那个煎饼叠好了,咸菜也炒好了放在你的罐头瓶里了,你小子再不好好学习,我揍断你的狗腿。”

  虽然这句话说了无数遍了,我的腿还是好好的,可我可不敢跟我爹白嘴,一下子爬起来,看见已经出太阳了,张大爷笑着看着我,我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拿来我娘给我弄好的衣服,几下子套到身上,弄水洗了把脸,这时张大爷说:“走,晓东咱们走吧。”
  我爹过来说:“张大哥吃完饭再走。”
  张大爷笑着说:“不吃了,我领着晓东喝豆腐脑吃烧饼去。”
  我一听馋虫就出来了,这个用现在话可是土豪的生活,吃烧饼喝豆腐脑乃是我当时的人生一大乐事,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揣上十块钱,吃烧饼喝豆腐脑,过土豪的生活,以至于现在有时心血来潮,就会揣上十块钱,到小摊上吃烧饼喝豆腐脑,重温当年的土豪生活,虽然过来这么多年,物价飞涨,但这两样十块钱的照样吃的饱饱的,喝的暖暖的,特别是这样的初冬季节,两碗豆腐脑两个油盐大烧饼,吃的都冒白毛汗。
  我们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就朝着学校而去,我们这里算是发达的,有一条乡间公路,有很多村子那个时候是不通公路的,八里路很快就到了,张大爷领着我吃完饭就到了学校,老师和张大爷都很熟悉,见到张大爷都恭恭敬敬的问好,张大爷领着我直接进入我们班主任的办公室,我们的班主任横眉立目,我当时挺怕班主任的,我不敢进屋,张大爷说:“我去跟你曹老师说说去。”
  于是张大爷进屋跟曹老师叽叽咕咕的说了半天,曹老师出来上下打量了我半天说:“杨晓东回去吧,你以后要好好学习。”
  我一听班主任的话,知道这是没有什么事了,就跑回教室上课去了,到了教室正是早自习的时间,我到了座位上,张华问我:“你真大胆,竟敢旷课,昨天班主任来查班,还问你干什么去了。”
  我说:“没事我跟班主任说了。”
  就这样学校的生活简单的不得了,我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白天学英语,在我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学会了ABCDE这些字母,后来才知道这些字母是考公务员必须认识的字母,因为那些听说都是选择题。晚上英语老师就在操场上教我太极心法,我照着英语老师教的方法练 了学习没有上去之外,别的方面还是很好的,比如比原先能吃了,打架也不吃亏了。
  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我忽然听人传言说英语老师要调走了,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这些天英语老师和我是师徒之情,早已超出了师生的关系,我拼命的对自己说谣言都是假的,不能相信谣言。
  可是那一夜我怎么也睡不着,搂着英语老师借给我的小闹钟,一遍遍的看着时间,想到了四点,我找英语老师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闹钟终于在我焦急的等待中响起来了,我急忙起床穿上衣服,就朝操场的主席台跑过去,英语老师倒背着手面朝主席台站着。我急忙跑过去问:“老师我听说您要被调走,是真的吗?”
  英语老师点了点头没有看我,只是点了点头说:“是真的,今天新老师就来了,我交接完了就走。”
  我一听当时泪水就抑制不住了,我哭着说:“老师我不让您走,我还没有学会太极心法。”
  英语老师叹了一口气说:“晓东我们的师徒缘分已尽,你以后要勤加练习我这些天教你的东西,你只要练好了,也是受益匪浅。”
  我捂着耳朵说:“我不听不听。”
  接着就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跑回了宿舍,英语老师走的时候,我没有送英语老师,只是他走远的时候,我躲的远远的望着英语老师远去的背影,偷偷地抹眼泪,这时忽然有人在我背后摸着我的头,我一看是张大爷,终于忍不住抱住张大爷,趴在他怀里哭出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