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怪谈,说一下在乡下看风水时遇到的鬼怪邪乎事

  第三三三章 第一次打工生涯
  我们跟着戴眼镜的那个中年男子到了一个饭店前,这个饭店有点豪华,至少在我们那时的眼里算是豪华的了,这时狗蛋小声的问我说:“哥、你说这个人是不是领着我们到这个饭店吃?我从来没有到过这么好的地方。”
  我说:“我也不知道。”
  老周听见我们的对话,就说:“想得美,这么好的饭店,我们的那三十块钱,我估计都出不来,可能就是到这个饭店干活的吧,你们三个眼睛欢着点,没准我们还能多干两天。我看这个人很面善,应该不会坑我们。”
  这时那个中年人转过头对我们说:“我们就在这里吃一顿吧。”
  我当时有点发呆,心想是不是听错了,这时老周说:“我们是跟你干活的,我们身上可没有钱。”

  那个人笑着说:“我知道你没有钱,不用怕,我是真心实意请你们的,走我们进去吧。”
  说着那个人就带头往里走,狗蛋和二牛看看我,我咬着牙说:“管他那,我们先吃一顿再说。”
  说着我们就跟着进去了,我们刚到门口,有个女服务员拦住我们说:“你们要饭到后厨要去,这里没有饭,你们快走吧。”
  我听到要饭两个字,当时就火了,大声的说:“我们不是要饭的,你睁开眼睛看清楚。”
  我说完这话,服务员很鄙视的看了我们一眼,摆着手说:“快走、快走。你们这号的人我见多了,不就是几个要饭的吗?”
  我听了这话,把拳头攥的紧紧的,刚要说话,领我们来到那个人说:“这个姑娘你怎么说话?他们是我请来的朋友。”
  那个女服务员赶紧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看错了。”
  我没有理那个狗眼看人低的服务员,跟着那个人到了一个包间,头一次进这样的包间,我都看呆了,只见包间里是一个大转盘的桌子,围着十来个椅子,铺着雪白的桌布。那个人笑着说:“大家快坐下,我点几个菜,大家吃一顿再说正事。”
  接着叫来了服务员,在一个本子上指指点点的,说了一会,然后坐下说:“我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孟,这一辈子对古董有些研究。”
  我听姓孟的这样说,心里非常的奇怪,我们身上没有啥古董,这时已经上菜了,菜真是丰盛,我早上没有吃东西,一看上菜了,心想不管挣不挣钱,先把肚子填饱,于是我拿起筷子就吃起来,二牛和狗蛋不敢动筷子,我说:“你们俩傻是不是?”
  说完我不管他们,自己在那里吃起来,狗蛋和二牛一看我大吃大喝,也豁出去了,跟着吃起来,只有老周,在那里装着有人样,一口一口的慢慢的吃着,我心想这个老周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管他了,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再说。
  我到最后吃的实在吃不下了,才摸着自己的肚子,看着一桌子菜,真有点恋恋不舍的。这时姓孟的那个男子对我说:“那个小伙子,我怎么称呼你?”
  我说:“我叫杨晓东。”
  那个姓孟的说:“那你管我叫孟叔,我管你叫晓东吧。”
  人家管我们一顿饭,叫一声孟叔也理所应当,我叫了声孟叔,孟叔笑着说:“晓东我问你一件事,你手中的那个珠子是怎么来的?”
  我说:“那个不是什么好东西,是我在砖厂捡的。”
  孟叔说:“那个东西如果我没有看走眼,应该是在地下埋过,因为那个东西放出的光线很柔和,不像是新做的。”
  我说:“孟叔你的眼力真好,这个确实是在地下扒出来的。”
  我看完报纸,看着苗叔说:“难道我手上的那个?”
  苗叔说:“你手上的那个就是玛瑙宝石。”
  我说:“这个能卖钱吗?”
  孟叔点了点头说:“当然能卖钱,这个玛瑙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人们一般做饰物或玩赏用,古代作为陪葬品,一般是成串的玛瑙珠子,这个东西以质坚、色红、透明者为佳。你手中的那颗玛瑙珠子就是上品。晓东你看看这颗玛瑙珠子,你留着也是没用,你能不能卖给我?”
  我有点疑惑的问:“孟叔你买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孟叔笑着说:“我买这个东西是为了治病。”
  我说:“得了吧,这个东西和玻璃蛋一样,也能治病?”
  孟叔说:“你可别小看这个玛瑙,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为辟邪物、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有助于消除压力、疲劳、浊气等负性能量。将适量的玛瑙放置于枕头下,有助于安稳睡眠,并带来夜夜好梦。玛瑙可改善内分泌,加强血液循环,让气色变好,消除性方面的障碍,避免性无能与不孕产生,偏橘色的红玛瑙则可对直肠,胃肠都有效用,可活化内脏,预防便秘,帮助排出毒素,对肝病、风湿、神经痛、静脉曲张等都有舒缓的功用,对于女性,长期佩带玛瑙可以使皮肤润滑,心情开朗,血液循环增强,使嘴唇红润,眼珠明亮有神。”
  孟叔一口气把玛瑙的好处说了一遍,我跟听天书似得,孟叔接着说:“中医记载玛瑙味辛;寒;无毒,入肝经,能清热解毒,除障明目。主目生障翳,目睑赤烂。晓东这个就是玛瑙的好处,你手里的玛瑙色泽温润,晶莹透亮,因为在地下埋藏多年,无一点火气,是难得的好东西,这样吧,我给你一千块钱,你卖给我怎么样?”
  我听了这话惊的瞪大眼睛,张着嘴没有说话,这时孟叔看我没有说话,就笑着说:“这样吧,我也不赚你便宜,给你一千二怎么样?不能再多了。”
  我愣在那里,感到有点发晕,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当时我甚至在想,这个孟叔是不是在开玩笑?这时狗蛋在旁边使劲的掐我,这个东西掐人真疼,我惊醒过来,心里暗想狗蛋你等着瞧。这时孟叔说:“晓东你考虑一下,别人出不了这个价。”
  “考虑、这个还用考虑吗?成交。”我高兴地说。
  孟叔说:“晓东够爽快,能成大事,我这就给你钱。”
  我看着孟叔在包里拿出一砸钱,我一看到钱,两只眼睛都冒光了,孟叔在那里数着钱,他一边数钱,我一边咽口水,老周他们也瞪大眼睛看着,我想他们一定也在做梦,有了钱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孟叔把钱递到我手里,我十分爽快的把那个玛瑙石递给孟叔,递给孟叔时我还在想,不就是一块小石头吗?竟然值那么多的钱。我接过去心想别再是假币,我就对着亮光看了看,确认是真的之后,把钱装起来,这时老周朝我使眼色,我一看就明白老周的小心思,我们吃的这顿饭绝对不便宜,估计得几百大洋,趁着孟叔还在这里,我们得赶快走。
  于是我对孟叔说:“孟叔我们先走了。”
  孟叔笑着说:“你这个小子倒是蛮精明的,是不是怕我不付帐?行了,这样的交易没有必要问的太明白,你们走吧,一会我去付账。”
  我们四个人一听这话,赶紧背着行李朝饭店外面走,出包间时,那个女服务员,很鄙视的看着我们几个人,我看见女服务员的眼神,当时就挺起了腰杆,有钱的感觉真爽,和没钱就是不一样,我昂着头走到饭店门口,也可能他们知道是孟叔付钱,就没有拦我们四个人。
  我走到饭店门口朝着那个女服务员吐了一口唾沫说:“看什么看?老子身上有钱。”
  我这一吐唾沫惹了祸,那个女的说:“你们给我等着,我找人来收拾你们,乡巴佬土包子。”
  我看到饭店别人没有出来,就骂道:“去你娘的,傻子才等着。”
  说完我们四个人背着行李就跑,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打工生涯。
  第三三四章 大蒜塔
  我们跑了一段路,看了看后面没有人追过来,我们几个人停下了脚步,老周气喘吁吁的说:“晓东你这个孩子,可真会作,这里可不是老家,凡事都得忍让。”
  我不服气的说:“谁叫他们狗眼看人低,老周别想那些事了,咱们可以回家了。”
  说着我就掏出一千二百块钱,金钱给人的感觉真好,有了钱天也蓝了,树也绿了,连我讨厌的水泥森林,也变得非常可爱。狗蛋和二牛看着我手里的钞票,眼睛有点发绿,像饿狼见到了肉,我先数了三张给老周,然后我给狗蛋和二牛每人三张,三个人当时就愣了。
  老周最先反应过来,把钱递到我手里说:“晓东这是你的钱,我不能要。”
  二牛和狗蛋僵在那里,可能是金钱的诱惑太大了,想递给我但又有点舍不得。我笑着对老周说:“老周这是天上掉下来的财,你干嘛不要,你不想回家了?”
  老周还想说什么,我就急着对老周说“老周我们这几天辛辛苦苦的一起走过来,古话说的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就拿着吧。”

  老周叹了一口气说:“好吧,就算我借你的。”
  我说:“什么借不借的,这钱是天上掉下来的,理应我们几个人分。走,我们去车站,回家去,我想家都想的不行了,一天也不想在这里呆了。”
  这个提议当然大家都赞成,我们背着行李来到了车站,可惜车站里只有一趟夜班车,到了晚上我们买到了车票,坐到了汽车上,终于要回家了,来时草木刚发芽,回家时绿树已经成荫了,晚上车开的慢,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我们终于到了县城,看到了熟悉的大蒜塔,我家乡的标志。下了汽车看着熟悉的家乡,我们的心里无比的愉悦,在家乡人们知道我们是出去打工的,没有人鄙视我们,买东西时大家会回应善意的微笑。
  我们决定先找个地方吃饭,于是我们步行来到了路边的小吃摊,这个点小吃摊上没有多少人,早上人都吃完了,早餐摊子上是我们最喜爱的烧饼、油条、豆腐脑。我们朝摊子前的小板凳上一坐,一个面目慈祥的大娘过来说:“看几位的样子一定是出去打工才回来,挣了不少钱吧?”
  我们听了大娘的话差点没哭出来,这一趟出去打工差点要了饭,幸亏我捡了个那个什么玛瑙,不然都回不了家。我为了掩饰尴尬,就大声的说:“大娘给我们每人盛一碗豆腐脑,不、盛两碗,称二斤烧饼和二斤油条,我们要吃一顿。”
  老大娘笑呵呵的答应了一声,就给我们去盛豆腐脑,一会我理想中的东西上来了,俗话说要想吃的饱,烧饼豆腐脑,特别是这个豆腐脑,长上粉条做的卤子,加上点醋、味精和香油,香气扑鼻,唇齿留香,我们苍山的豆腐脑这可以称为一绝,油条炸的酥脆可口,在豆腐脑里一沾,也是难得的美味,烧饼就更不用说了,烤的酥酥脆,上面的芝麻拍喷喷的香。
  我们吃着烧饼、油条,喝着豆腐脑,看着远处美丽的大蒜塔,真是一种享受,我看着大蒜塔就问老周说:“老周大蒜塔建在什么时候?”
  老周说:“我也弄不清楚。”
  这时那个大娘过来了,找了个板凳坐下,然后和我们说:“这个事我知道,大蒜塔在一九九二年开始建的,当时是为了纪念八七年的蒜薹事件,当然也为苍山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我们这个塔山也算是历史悠久。
  唐代之前叫九顶莲花山,从北至南连亘着9个山头,主峰海拔高度78米。主峰东南坡有一漓青石(现已被破坏),形如一条青龙盘绕,两坡有一片白石头,酷似一只白色卧虎,俗说有藏龙卧虎之地。山的顶峰建有塔庙,塔庙下面有洞,传说从塔庙下面的洞口放一只鸭子,能从东加河游出来。据有关资料和民间传说,大约是在公元7l2年间,九顶莲花山改名塔子山的。原因有二个:一是九顶莲花山的山名重名的多;二是山上有塔庙,人们进香祭神,山名顺口好记,久而成俗,也就改叫塔子山了。
  我们这里的大蒜还有个传说。传说当年秦始皇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就是不想吃饭,太医医治无效,秦始皇昭告天下,遍寻名医,到后来有一个道士,说能治其病,秦始皇大喜。道士让人把黍米砸成面,擀成面条,然后拿出几个奇怪的东西,用石臼砸成泥,浇在面条之上,秦始皇的母亲一闻,香气扑鼻,胃口大开,不想吃饭的病很快就治好了,秦始皇一看大喜,要赏道士,道士什么也不要,秦始皇问这个东西叫什么?道士说这个东西叫胡蒜。秦始皇问出在哪里?道士留下了一句话,要想寻其宗,茫茫苍山中,到了后来果然在苍山找到了大蒜。”
  我问那个大娘说:“大娘、秦朝的时候有蒜吗?”
  大娘笑着说:“这个事我也不知道,你们都识字,到明儿一查就知道了,我一个老太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上哪里知道。”
  我听了大娘的这话,心里就想知道,到底秦朝有没有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看到了一本关于苍山大蒜的书,才解开了心里的疑惑,上面苍山大蒜,亦称葫或葫蒜。据东汉崔实著《东观汉记》载:“李恂,为兖州刺史,所种小麦、葫蒜,悉付从事,无所留”。由此可知在东汉时就有了大蒜。
  书上还说苍山大蒜是一个特有的品种,由于地理环境特殊,蒜为白皮,头大瓣齐,皮薄如纸,清白似玉,粘辣清香,营养丰富。
  唐《本草拾遗》载:“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癣痹,伏邪恶,宜通温补,无以加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大蒜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病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治关络不通”。大蒜在中医学用作散寒化湿,杀虫解毒。其性温、味辛,主治感冒、鼻塞、肺虚大咳、百日咳、泄泻、痢疾以及肺结核、钩虫、蛲虫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蒜不仅是“天然抗生素”,可以杀死15种以上有害细菌,还可以治疗高血压,保护神经系统和冠状动脉血管,控制人体—些内分泌腺功能等。大蒜中的大蒜素、蒜制菌素和大蒜甙能降低人胃内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

  不过这个好东西也并不是全是好处,我们家乡的俗语是葱辣鼻子蒜辣心,辣椒子专辣脖子筋,有胃病的人不能轻易的去生吃,吃了就会嘈心,不说这些了,我们吃完饭,每人要了二斤烧饼和二斤油条,在外面干活,不能空着手回去。我刚要付钱,老周抢着把钱付上,虽然老周比我们大得多,可是我们之间早就成了兄弟。兄弟之间互相付账,这个我们不觉得有什么,反观现在的aa制我估计自己遇到,会很尴尬。
  我们在县城里找了一辆黑豹,不知大家还记得那种黑豹和天津大发吗?天津大发那个车是高档车,我们舍不得花钱租,黑豹是我们这里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们四个人租了个黑豹,坐上就要回家了。
  第三三五章 回家
  回家了,终于回家了,我看着路两边的树,飞快的向后面倒退而去,渐渐地离家越来越近了,回到家应该是高兴的事,我却心怯起来,想起了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敢问来人这两句诗。到家了看到家乡远处的山是那么可爱。
  我们到了村口下了车,背着行李朝着自己的家走过去,那时我家还是草房,院墙是用石头垒成的,小巷有点幽深,我们几个人在大街上就分开了,各自回自己的家。我拐进自己家的小巷,平时这个时候,小黑早就迎上来了,小黑每一次只要一听到我拐进小巷都会摇着尾巴迎上来,可是今天没有。
  我想小黑了,这时我忽然想起来小黑已经死了,是为了救我而死,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又流下来,小黑不会来迎我了,再也不会了。我擦了擦眼泪,背着行里往家里走,这个时候正好妹妹出来了,一看见我,就高兴的朝我奔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着:“哥、哥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想死你了,咱娘这几天都偷偷的哭。”
  我看见我妹妹也激动无比,我妹妹这几个月不见,都长高了,妹妹跑到我的跟前说:“哥、我听南院的咱二哥说,你们一分钱都没有挣到,他还说你和二牛他们到蓬莱找活,还有人说他在蓬莱干活回家时,见到了周大哥和二牛、狗蛋,就没有见到你,听周大哥说你打鱼去了,咱娘一听说你打鱼去了,都急死了。”
  说着我妹妹竟然哭起来,我就怕这个小丫头哭,于是我赶紧对着妹妹说:“妹妹别哭,哥哥没事,你看哥哥我不是回来了吗?我挣到钱了,这是二十块钱,给你的零花钱。”
  妹妹当时就转涕为笑了,笑着说:“哥哥你真好。”接着就一边往家里跑,一边大声的喊:“娘、娘我哥回来了,我哥回来了。”
  我刚到大门口我娘就跑出来了,眼睛有点红红的,好像哭过,我娘一看到我,没有说话,眼里泪花闪闪,我站在那里喊了声:“娘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我娘这才回过神来,擦了下眼睛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都快担心死了,晓东你没吃饭吧?我给你煎鸡蛋去。”
  我说:“娘、我吃完了。”
  这时我妹妹帮我提行李,看见了油条和烧饼,高兴地大叫起来,妹妹和我一样,两个小吃货,对吃情有独钟,我回到了屋里,问:“娘我爹哪?”
  娘说:“你爹干活去了,一会就回来。”
  我娘的话刚说完,我爹就扛着锄头回来了,我一看我爹回来了,就大叫着:“爹、我回来了。”
  我爹放下锄头说:“回来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到哪里干活都不安稳,像你们这样,怎么能挣到钱?”
  说完我爹往门口一蹲,就在那里吸起了烟,我娘说:“孩子回来了你怎么就这两句话,真是的,孩子从小你就不关心。”
  我爹蹲在那里抽着烟没有说话,我娘对着我说:“晓东别理你爹,你爹是个犟劲头,昨天还念叨你,担心你打鱼这事,咱们前村有个打鱼的掉到海里了,现在连尸骨都没有找到。”
  我说:“娘,那个人一定是被海婆拖到水底去了,水底有海流子,一下子就冲到几十里外了,海婆和海流子太吓人。”
  我娘听到这里说:“晓东这个海流子和海婆你遇到过没有?”
  我点了点头,我娘说:“晓东你把你这几个月在外面遇到的事情都说一遍,我天天都为你担心。”
  我听到这里就把我打工到了黑砖窑,再到海上打鱼,卖玛瑙回家的事情通通说了一遍,当我娘听到张影和倩倩的时候,忍不住夸两个人都是好姑娘,当听到冒猴子打我的时候,我娘人忍不住大骂冒猴子不是东西,咋这么狠心对孩子。我爹则在那里把烟直接在手里攥碎,我知道我爹这是真生气了。反正我把事情给他们说了一遍,我娘在那里紧张的不行了。
  到了最后我娘说:“别说了,回家就好,回家就好。”
  我把我剩下的三百块钱拿出来递给我娘,车票和饭钱都是二牛他们分摊的,我的三百块钱没有动,这次出去打工算是挣了三百块钱,我娘拿在手里递给我爹说:“孩他爹你去割肉,我们今天包饺子吃。”
  我爹接过钱就去割肉去了,我娘对我说:“晓东你做的对,那个玛瑙本来就是意外之财,你这样分了就对了,晚上我们吃饺子。”
  其实我最喜欢吃娘包的饺子了,猪肉和葱花,生姜剁碎,加上盐用酱油熟出来,然后包饺子,就是一个字“香”,到了下午我娘包好饺子,煮好饺子捞出来。这时我爹正在门口磨铡刀,铡刀铡草用的,连把有一米半多长。因为我家喂了一只小牛,整天用这个铡刀铡牛草,一般隔些日子就把铡刀卸下来,放在磨石上磨一磨。
  我一喊我爹吃饭,我爹就把铡刀顺手放在大门后头,洗了下手到了桌子边,我们正要坐下吃饺子,就听见有人在大街上骂:“晓东你个王八蛋给我出来,你在砖厂敢揍老子,今天老子非揍死你个狗日的不可。”
  我一听外面骂人的是冒猴子,这个东西被我们揍了一顿,还绑在地上塞了一只臭袜子,肯定是气急败坏,我一下子站起来,我爹说:“晓东你慌张什么?在这里坐着,我教训冒猴子这个东西。”
  我爹说这话的时候是咬着牙说的,我知道我爹这是生气了,这时冒猴子已经骂骂咧咧的到了大门口,我一看冒猴子差点笑出声,可能是那天下手重了,冒猴子脸上的伤还没有好,这一有伤疤,冒猴子就更丑了。
  只见冒猴子拿着一根茶杯粗细,一米半多长的木棒,指着我大骂:“小兔崽子你这个东西真他娘的坏,说我把老二的媳妇给卖了,给老二戴绿帽子,你他娘了个X的,我今天到你家来揍你个狗日的。”
  我一听直接就跳起来,摸了一把铁锨,指着冒猴子骂道:“冒猴子我日你娘,你骂谁,我拍死你个王八蛋。”
  说着我就冲上去,这个冒猴子欺人太甚,我现在一心想和这个冒猴子拼命。我娘一把把我拉住说:“晓东你干什么?”
  我说:“我揍死这个狗日子,来家里欺负人,冒猴子欺人太甚。”
  这时我爹说:“晓东你给我闭嘴,老实的坐在那里别说话。”
  我爹说这话事,我看见他眼睛里在冒火,别看我平时敢和我爹吵,一旦我爹真生了气,我是绝对不敢还嘴的。我爹转过头对着冒猴子说:“我说大侄子,我们两家虽不是一个庄,但我们两家还是亲戚,晓东小不懂事,我看这事就算了。”
  我爹虽然嘴里这么说,但我看见他背后的一只手拳头攥的紧紧地。我知道我爹现在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了,肯定和这个冒猴子不算完。这时冒猴子一看我爹说了软话,反而更加嚣张了,对着我爹说:“谁跟你们家是亲戚,你少大侄子大侄子的叫,我今天就是来揍这个小王八蛋的,你给我让开,我揍完这个小王八蛋,再找你要医药费。”
  我听到这话,手里的铁锨攥的紧紧地,咬着牙真想一铁锨劈死这个狗日子。我爹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药,听冒猴子说完这话,不但没有生气,还笑呵呵的说:“大侄子这是怎么说话哪?我们好歹也是亲戚,走、家里坐,这些都不是个事,咱们商议着来。”
  没想到冒猴子对着我爹说:“你滚一边去,谁给你论亲戚,我今天就是要揍这个小王八蛋的。”
  说着话就拿着木棍走到了院子里面,冒猴子很嚣张,一边骂着一边往院子中间走,我看见我爹的脸色变成了铁青色,我爹转身把大门关上,默默的拿起放在门口的大铡刀。
  忙 忙的不可开交
  第三三六章 张华
  我看着我爹铁青色的脸,知道他已经愤怒到了极点,冒猴子依然在院子里骂着,冒猴子这种人没有一点素质,骂的非常难听,可能他认为我们不敢惹他,在那里十分的嚣张,我受不了了,头脑在发热,眼里似乎要冒出火花。
  我拿起铁锨就要冲过去,这时我爹厉声喊道:“晓东你别动,我把这个狗日的砍了,反正他跑到咱家行凶,砍了这个狗日的,也不用抵命。”
  我爹这一声,冒猴子吓得直接一哆嗦,往后一看我爹正恶狠狠的拿着铡刀站在他身后,这时冒猴子还装英雄,大声的问到:“你、你要干什么?”
  我爹恶狠狠的说:“我今天劈了你个狗日的,你狗日的欺人太甚,我们还没有找你算账,你倒是跑到我家来找死。”
  冒猴子一看我爹动真格的了,语气直接就软了,说;“你、你这样是杀人,要抵命的。”
  我爹冷笑了几声说:“冒猴子你这是找死,你到我家里行凶,我杀了你也不用抵命。”
  冒猴子这时头上冒汗了,腿有点发抖,因为手里的木棒绝不是大铡刀的对手,铡刀这个东西磨好了锋利无比,砍人直接就能从头劈到脚,我看见冒猴子有点软,接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冒猴子把手里的木棒一扔,双腿一软,直接给我爹跪下说:“三叔,三叔你消消气,我改了,我以后再也不不敢了。”
  我爹被冒猴子的这一幕,弄得差点笑出声来,强忍着笑意,说:“谁跟你狗日的是亲戚。”
  冒猴子说:“三叔你是我姥姥家大姨的二侄女家的三叔,也就是我三叔,三叔你消消气。”
  我爹没有跟冒猴子说什么,而是对着我说:“晓东看见了,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你过来揍这个吃屎的狗。”
  我爹说完之后,就拿着大铡刀看着冒猴子,说实话这半天我的肺都快被气炸了,我把铁锨扔在地上,一下子窜过去,一脚把冒猴子踹在地上,然后照着冒猴子的屁股上踹起来,一边踹一边骂:“叫你狗日的骂,我叫你骂,你再骂声试试、”
  冒猴子一边在那里哎哟,一边说:“兄弟我改了,我再也不敢了。”
  我一边踹一边想起来这次去蓬莱吃的苦,受得委屈,脚下越踹心里越恨,我嘴里说道:“谁是你兄弟,你狗日的在砖厂耀武扬威的时候把我当兄弟了吗?”
  这时我娘跑过来,拉住我的手说:“晓东你别踹了,踹出伤来不好办。”
  我一听我娘的话有道理,虽然踹的是冒猴子的屁股,不过人在发狠的时候,下手就没有轻重了,我刚停下手就听见有人拍门,一边拍门,一边大声的喊:“三哥,冒猴子来找事了是不是?你开开门,我问这个狗日的怎么就这么狠?”
  我跑过去把大门打开,只见二牛的爹气急败坏的进来了,一进来就对我大声的说:“晓东、那个冒猴子哪去了?我今天要教训教训这个狗日的,对孩子怎么就那么狠。”
  我说:“冒猴子正在地上装死狗,就在那里。”
  二牛的爹也是火爆脾气,直接窜过去照着冒猴子就是几脚,不知什么时候,我家的门口围满了人,二牛的爹还要踢,就听见有人喊:“别踢了,再揍下去,就要出事了。”
  我一看是麻子大爷,我赶紧跑过去,高兴的叫了一声“大爷”,麻子大爷笑着说:“晓东出去打工怎么样?这回知道上学好了吧。”
  我点了点头,说实话上学确实比打工好,麻子大爷说完之后,就到了我爹的跟前说:“老三这是干什么?这么大年龄了,怎么还和小青年一样,你这个火爆脾气得改一改了。二牛的爹你也真是的,还和小时候一样,就是爱惹事。”
  这时在地上的冒猴子一看有人来劝架,直接来了本事在地上哀嚎起来,好像是死了爹,说实话他死爹的时候,也没有哭的那么痛。这时狗蛋和二牛都跑过来,和我在一起,由于大人在跟前,这两个小子没有行动。
  麻子大爷向来心善,就蹲下问冒猴子伤着没有,冒猴子本来就是泼皮无赖,一听这话直接在地上哭着说自己不能动了,腿让我们几个人给砸断了,还要我们赔医药费。我爹实在看不下去了,把铡刀往冒猴子眼前一插,铡刀被我爹磨得铮亮,闪着寒光,都说人怕恶人,冒猴子还真是条汉子,也不喊疼了,也不要医药费了,直接爬起来扒开人群就跑了。
  我爹把麻子大爷他们让到屋里,看二行的人也逐渐散去,我娘盛上饺子,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家乡的饺子才真叫香,现在每到过节,我吃不够的始终是母亲包的饺子。
  吃完饭麻子大爷掏出两本书递给我说:“晓东我以前说过你要走的是济世之路,现在你就应该打好基础,这两本书是我给你找的,你回来正好没事,就好好地学一下,济世之路可不好走,需要坚实的基础。”
  我接过书一看,一本是本草纲目,一本是中医基础,一看到这两本书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也就是这一次之后,我迷上了中医,中医基础学里面的阴阳五行我一看就会,至于那些内容,我好像以前接触过一样,一看就懂,本草纲目我更是得心应手,看了一遍,认识了很多种草药,也许这个也是一种缘分。
  到了冬天我父亲领着我到了石塘,我开始了半年的石匠生活,幸亏我干的不是技术活,而是砸破石,这个简单,拼的是力气,其实我现在想想,对这个活还有点恐惧,十几斤重的大锤,每天要举无数次,当然这个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因为一时不巧,飞溅的石渣就会把脸和手蹦破。
  干了半年,我练就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自己也长高了长壮了,接下来的几年,我干过电厂的工地,干过建筑工,在工地上搬过砖,打过混凝土,反正是活干过不少,没有挣多少钱。干活时也遇到过小小的灵异事件,但比起蓬莱之行,根本不值得一提。转眼间到了2000年,我在外打工又没有挣到多少钱,二牛早就跟着他哥大牛出去干活去了,我和狗蛋两个人没事到县城里玩。
  那个时候我们闲的没事干,就到县城里转悠,我和狗蛋在县城里玩了一会电子游戏机出来,百般无聊的走在大街上,忽然有人拍我的肩膀,我吓了一大跳,刚要张嘴骂,回头一看愣了,我们身后站着一个穿着警服的小伙子,肩膀上的肩章写着治安。那个小伙子笑嘻嘻的看着我和狗蛋,我有点发愣,看着那个穿警服的小伙子有点熟悉。
  对于穿警服戴大盖帽的人,我们一般敬而远之,我有点疑惑的问道:“有什么事吗?”
  那个小伙子呵呵大笑,笑完了说:“晓东、杨瑞你们不认识我了?你们一出游戏厅的门我就看见是你们。”
  我和狗蛋两个人都是一脸疑惑,张华笑着说:“晓东我是张华。”
  “张华”我高兴的叫到,“好几年都没有见到你了。”
  张华一下子把我抱住说:“是呀你们初中一退学,我就没有见到过你们,可想死我了。”
  我赶紧把张华推开说:“得、得、得,在大街上像什么样子,知道的是我们之间认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抓坏人哪。”
  张华赶紧笑着大大咧咧的说:“这个怕啥,咱们是兄弟。”
  狗蛋问张华说:“张华你什么时候当的警察?”
  张华笑着说:“什么警察?我在县保安大队当保安,刚进去明天正式训练。”
  狗蛋说:“你们的警服怎么和警察的一样?”
  张华笑着说:“我们和警察的警服不一样,你看看我们的肩章,没有警衔,就是两道杠,我们的胸上只有标志牌,没有号码牌,除了这些,其他的和警察都一样。”
  说实话我们对帅气的警察制服一直很向往,从小最大的愿望,一个是穿上军服,一个就是穿上警服,这些制服对我们的诱惑力大的不得了。我看着张华穿着一身警服很羡慕,我对张华说:“穿着一身警服真好看,你是怎么进的公安局?”
  张华说:“什么呀?就是一个破保安,又没啥出息,你们要想进的话,我给你们找人,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反正现在保安队还缺人。”
  “得了吧,你又吹牛皮。”
  张华笑着说:“真的、真的,我舅舅现在是保安大队的大队长,正管着这事,我只要和舅舅说一声,这件事马上就成。”
  我和狗蛋一听都激动的不得了,我高兴地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张华得意的说:“当然是真的,不过你们别高兴的太早,这次我们这批保安是正规的,需要三个月的军事训练,每个月只发200块钱的生活费。”
  我当时心想别说发二百,就是不发钱,能穿上警服,这件事我也干,没想到我干上保安以后,又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事,这是后话,我会慢慢的说明白。
  第三三七章 三号宿舍
  我们跟着张华找到张华的舅舅,张华的舅舅很爽快的答应了我们,让我们三天后报名,我们回到家里,跟家里一说,家里也是非常同意我们干这个保安,因为那个时候的保安名声还很好,又是县里正式的,一般需要托人才能进去。
  三天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去报名了,到了县公安局,我们找到了张华,张华领着我们去找他舅舅,我们由于和张华的关系,我们也管张华的舅舅叫舅舅,张华的舅舅对我们非常的热情,让我们填上表格,领着我们到了一个大院子,这个院子里有一大群年轻人,在那里训练。张华的舅舅带着我们来到了一个中年人跟前说:“胡教官他们是新来的,一会让他们领了衣服和被褥,就跟着你训练。”
  胡教官敬了一个军礼,大声的说:“是”。张华的舅舅说:“老胡以后不要这么严肃,这里不是军队。”
  接着转过身对我们说:“以后你们就跟着胡教官训练了,胡教官是云南武警支队专业的,可是一个战斗英雄。”
  张华忙说:“知道了、舅舅。”
  张华的舅舅一脸严肃的说:“张华你们几个人在公安局不要叫我舅舅,以后叫我大队长,知道了?”
  我们三个人老老实实地回答知道了,接着张华的舅舅又和胡教官两个人说起来,我这才仔细的看清楚胡教官的样子,胡教官一身迷彩服,身材挺的笔直,剑眉星目,鼻直口方,脸上的线条硬朗,一看就是一个标准的军人。
  张华的舅舅和胡教官说完,转身对我们说:“胡教官是军人,你们的训练和新兵营一样,一切都是按军人的标准来的,你们如果撑不下去,可以卷铺盖回家,你们是坚持还是回家?”
  我们三个人齐声的喊:“我们坚持。”
  张华的舅舅又鼓励了我们几句,然后才转身离去,这时胡教官站到我们面前,自我介绍起来,“我姓胡,叫胡中华,在云南武警支队服役,今年刚退役,来到保安大队做教官,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军人,我的眼里只有军人和软蛋,军人留下,软蛋卷铺盖回家,你们做军人还是软蛋?”
  我心里想我们当然不做软蛋,于是我们三个人就有气无力的说;“我们要做军人,不做软蛋。”
  胡教官用手扶着耳朵说:“你们说什么?我没有听见,我看你们就是三个软蛋,我的队伍里不需要软蛋。”
  这下子激起了我们的血性,我们三个人大声叫到:“我们要做军人,不做软蛋。”
  胡教官看着激起我们的血性,就大声的说:“要做军人,可不是请客吃饭,从今天起,你们要接受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虽然你们训练完了,也成不了真正的军人,但这次训练会让你们一辈子都怀念。
  新兵训练主要是队列、擒敌、战术、体能,其中队列包括单兵队列、班队列、三班四哨,擒敌包括包括姿势与步伐、拳法、腿法、防击打技术、还有擒敌拳,战术训练包括主要训练的是单兵战术,其中包括:卧倒:持枪卧倒、端枪卧到;运动姿势:低姿匍伏、高姿匍伏、侧身匍伏,、高姿侧身匍伏、滚进,体能训练包括包括五公里越野、100米冲刺、蛙跳、俯卧撑、单腿伸登、组合体能练习等,当然还有其他训练,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我听说有战术训练,就问胡教官说:“教官我们有射击训练吗?”
  胡教官说:“会有的,你们训练好了,可不仅仅是一个看门的保安,以后还要做特种护卫,特种护卫需要和军人一样的素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们能坚持下来。”
  我问:“胡教官什么是特种护卫?”
  胡教官说:“就是专门护卫贵重的东西,那个真是荷枪实弹,十分威风的一种职业,你们训练完了,先去上一年的班,表现突出者,就可以成为特卫队员了,记住你们我们县局专门培训的一批,一定要好好地学习和锻炼。”然后胡教官详细的询问了我和狗蛋的姓名和年龄,以及学历等情况。
  这时来了一个穿警服的帅伙子,胡教官叫到:“康孝言”。
  那个小伙子跑过来,敬了个礼大声说:“到”。
  胡教官对我们说:“记住以后要按军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接着转身对着康孝言说:“康孝言领着他们两个去领衣服和装备,以后杨晓东和杨瑞就和你们住三号宿舍,让张华也搬到你们宿舍,你去跟张志民和胡飒说一声,你们六个人民主选举一下,看看谁当舍长。”
  康孝言高声的说到:“是”。
  胡教官说完对我们说:“你们过去收拾一下,明天开始正式训练。”
  我们跟着康孝言去领服装和装备,张华回去收拾东西去了,我们到了领装备的地方,领了一身迷彩服和一身警服和一床被子,我看着深蓝色的警服,心狂跳着,警服一直是我梦想的东西,我和狗蛋高高兴兴的抱着东西到了三号宿舍。一到宿舍看见张华和另外两个小伙子正聊的火热,我一去两个小伙子就站起来,给我们做了自我介绍,他们也是刚来不久,一个叫张志民,一个叫胡飒,两个人穿着警服,显得格外的精神。
  迷彩服是平时训练的时候穿的,警服平常的时候穿的,两个人由于还没有训练,所以都穿着警服,我和狗蛋两个人赶紧穿上警服,穿上警服心里那个美就别提了,那时候的保安没有专门的衣服,和警服的样式一样,肩章上只有两道杠,胸前没有号码牌,肩章绣着治安的字样。
  年轻人到了一起,彼此之间马上就拉近了,一问年龄,康孝言、张志民和胡飒都比我小,他们共同选举我当舍长,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以后的很多事,都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我们之间有了一种比兄弟还深的感情,命运把我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宿舍里是六张床,我看好了靠门的一张床,就把行李放上去,康孝言他们很奇怪的看着我,我看了一眼他们三个说:“你们看我干什么?我是舍长,睡在门口是应该的。”
  胡飒说:“东哥我们不是那个意思,那个床......”
  这时我看见张志民朝着胡飒使眼色,我看着张志民就问:“张志民你使啥眼色?”
  张志民说:“东哥没啥,那个床就该舍长住,你不住我们可不敢住。”
  我笑着说:“别说没有什么?就是有什么我也不怕,不是我吹,从小到大奇怪的事情我经历的多了,什么也不怕。这里不会有女鬼吧?”
  康孝言一听脸有点变色,结结巴巴的说:“东、东哥那个床下有一个......”
  我一听康孝言说心里就一翻个,可是我牛皮都吹出去了,现在不能认怂,要是那样的话,就会在这群人里面抬不起头来,我看出来了,康孝言是好心,就说:“放心吧,就是有个女鬼,哥也不怕,顶多搂着一起睡觉,康孝言你当我弟弟吧,这个名不好叫,我以后叫你小言怎么样?”
  “哥”康孝言高高兴兴的叫了我一声哥,然后对我说:“哥我的小名就叫小言。”
  我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对着张志民和胡飒说:“你们两个家伙,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不过我还真不怕什么,今天就在这个床上睡定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