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7)
原著: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欢起来。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头。至后日,又有尤氏来请,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欢至晚无话。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 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一面说,一面走了。说的宝玉也笑了。于是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笑道:“在那里看见了?”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宝玉笑道:“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前走,众人待他过去,方都各自散了。
第一条。
书里是:“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头”。
电视剧里是:“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去宁府看戏,贾母既有了兴致。”
“极”“既”倒是同音的,可意思完全不同。
细节,不多挑。
第二条。
书里说:“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
电视剧里,贾母说:“晌午了,倒想歇息一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尤氏突然说了一句“再看一会儿吧”。
我就汗了。
老太太上了岁数的人,看戏累了,说要歇息了,子侄辈的媳妇居然拦着不让,还说“再看一会儿吧”。。。
如果你要表达你挽留老太太,哪怕你说得婉转点也行啊。
前头莫名其妙的要凤姐在自己府里住一夜。这会儿拦着老太太不让去休息。电视剧里的尤氏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说错,也不是什么大错,可是好多这样的情节加在一起,就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
第三条。
书里说:“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
电视剧里居然给改成了——“宝玉放心不下宝钗,衣服都来不及换,便匆忙往梨香院来。”
我就纳闷这会书里好好的话,是怎么被理解成电视剧里这样的。
宝玉在书里不换衣服是因为不愿意从上房后角门走,怕遇见贾政或者别的事情,这才不换衣服,仍旧从二门出去绕远。怎么电视剧里就成了“放心不下宝钗衣服都来不及换”了?
前头黛玉生气宝玉哄也懒得哄。这会儿又为了看宝钗连衣服都来不及换。
所以说,李少红拍的原来不是红楼梦?是红楼梦的同人爱情故事——金玉良缘?
拦着老太太不让去休息的尤氏。。。

原著: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欢起来。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头。至后日,又有尤氏来请,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欢至晚无话。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 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一面说,一面走了。说的宝玉也笑了。于是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笑道:“在那里看见了?”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宝玉笑道:“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前走,众人待他过去,方都各自散了。
第一条。
书里是:“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头”。
电视剧里是:“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去宁府看戏,贾母既有了兴致。”
“极”“既”倒是同音的,可意思完全不同。
细节,不多挑。
第二条。
书里说:“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
电视剧里,贾母说:“晌午了,倒想歇息一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尤氏突然说了一句“再看一会儿吧”。
我就汗了。
老太太上了岁数的人,看戏累了,说要歇息了,子侄辈的媳妇居然拦着不让,还说“再看一会儿吧”。。。
如果你要表达你挽留老太太,哪怕你说得婉转点也行啊。
前头莫名其妙的要凤姐在自己府里住一夜。这会儿拦着老太太不让去休息。电视剧里的尤氏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说错,也不是什么大错,可是好多这样的情节加在一起,就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
第三条。
书里说:“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
电视剧里居然给改成了——“宝玉放心不下宝钗,衣服都来不及换,便匆忙往梨香院来。”
我就纳闷这会书里好好的话,是怎么被理解成电视剧里这样的。
宝玉在书里不换衣服是因为不愿意从上房后角门走,怕遇见贾政或者别的事情,这才不换衣服,仍旧从二门出去绕远。怎么电视剧里就成了“放心不下宝钗衣服都来不及换”了?
前头黛玉生气宝玉哄也懒得哄。这会儿又为了看宝钗连衣服都来不及换。
所以说,李少红拍的原来不是红楼梦?是红楼梦的同人爱情故事——金玉良缘?
拦着老太太不让去休息的尤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