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之——好吧,那我们来说说原著···[已扎口]

  新版红楼梦第八集
  
  找茬(11)
  
  说说更衣的事吧。
  
  元春省亲这个地方,书里一共说过元春两次更衣。
  
  第一次,“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绋太监跪请下舆更衣。”
  
  第二次,“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更衣”这个词,在古代有换衣服,和如厕两个意思。
  
  显然,第一次更衣一定是换衣服,毕竟如厕这种私密的事,应该是不会让太监来“跪请”的。
  
  至于第二次,从前后文推论也该是换衣服的意思,但是考虑到“茶已三献”之类的,不排除或许也有如厕方便的意思在吧。
  
  
  两次更衣的目的是不同的。
  
  第一次更衣,是元春从宫里被抬进贾府,就要进入大观园游幸,并且接受家族中人的朝拜,之前的更衣。
  
  所以显然,她这时更换的衣服,应当是正式的朝服。
  
  第二次更衣,则是元春接受拜贺之后,离开大观园,回到荣国府,同家人团聚,阔叙亲情的时候。
  
  那么,这次更衣,应该是换上比较家常和随意的衣服。毕竟不可能让元春穿着朝服对贾母等人行家礼。
  
  
  不过这么多年来,困惑我的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元春从宫里出来的时候,究竟穿的是什么呢?
  
  显然不是朝服,因为朝服是她入贾府后换上的。但是从宫里起架要回娘家,好像穿便服又怪怪的吧?
  
  所以最后我只能理解为元春离开皇宫的时候,穿的是相对正式的宫中服饰,但并不是按品大妆的真正朝服吧。
  
  还望对古代服饰有研究的同学来科普扫盲一下。
  
  
  好了,废话说了一堆,我们回归一下电视剧。
  
  电视剧不知道为什么,让元春多换了一次衣服。
  
  在书中。元春的服装是这样的。
  
  宫中服饰——入贾府——换朝服——入园游幸,接受贺拜——换便服——回贾府。
  
  在电视剧中,元春的服装则是这样的。
  
  朝服——入贾府——换便服——入园游幸——换朝服——接受贺拜——换便服——回贾府。
  
  囧。
  
  从原文来讲。
  
  书——“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
  
  哪里写过在这里换衣服?
  
  从道理来说。
  
  大观园就是专门为了元春同学省亲兴建的行宫,元春第一次正式游幸,之后马上要升座正殿受礼,难道会穿便服么?
  
  所以我比较郁闷。郁闷神马呢?郁闷的是,该给换衣服的时候吧,你们不给换。好比说秦可卿不分里外的一件黑纱衣。好比说,林黛玉不分冬夏的一身露胸装。好比说,王熙凤不知死活的数九寒天穿小吊带。。。
  
  不该换衣服的时候,你们倒换得很勤。。。
  
  

入府走红毯的时候穿的朝服。(还是僭越的囧)

  苍天啊大地啊。
  
  我终于发出来了啊!!!
  
  内牛满面。
  
  
  该睡的都睡。我再更一段也睡了。
  
  挥爪子,大家好梦。
  
  
  新版红楼梦第八集
  
  
  先说一下,本来按照电视剧的顺序呢,我这里应该8的是元春在大观楼升座受礼这一段。
  
  但是因为这一段里牵扯到一些袭爵和袭官的问题,写起来比较复杂,今天晚了,我也精力不够了,等下次我精神好再来8。
  
  我们今天先跳过这一段。
  
  
  找茬(12)
  
  原著: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

  
  
  
  第一,“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
  
  “至贾母正室”
  
  可见,元春见贾母是在室内。当然了,这也是废话,别说皇妃,就是普通正经人家的闺女,谁拜见长辈是在院子里或者大门口的?
  
  当然,除了新红里的这些人。
  
  因为在电视剧里,元春见贾母的地方,就从贾母的正室之内,被莫名其妙的挪到了大门口外头。
  
  想当年,林妹妹进京的时候,在码头就大大方方走出来给人看。后来,薛蟠进府的时候,贾府的姑娘们又大大方方的走出来给薛蟠看。再后来,贾政做寿的时候,一群大姑娘小媳妇还大大方方的和爷们饮酒听戏在一处,给老少爷们看。这会儿元春省亲了,不光在贾府外头就下轿走红毯,让老亲少眷都看得一清二楚,更在贾母的正室房门外又跪又哭,让跟着自己的宫女太监看好大一场热闹。
  
  我说,贾府的姑娘就好这一口是不是?
  
  要搁古代,这些没分寸没教养没体统没规矩天天惦记着抛头露面的闺女,早被打死了,还进什么宫,做什么皇妃。
  
  
  
  第二,“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
  
  对,你们没有看错,还是同一句。一句话里能拍出不止一个错来,境界啊!
  
  “欲行家礼”。看见“欲”字了么?就是,要行,但是没有行,就已经被老太太他们给拦住了。
  
  这还是废话。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肯定要给长辈行礼。但是这个出嫁的闺女是嫁给了皇帝,所以长辈们又坚决不能受她的礼。
  
  贾家一家子贵妇人,能不明白其中的关节窍门么?
  
  自然是,贵妃要行礼,以显示自己孝顺。长辈手疾眼快的拦住,以显示自己的恭谨。
  
  所以就出现了书里说的“欲行家礼”“跪止不迭”。仔细看这八个字,元春要跪,不过是装个样子,但是老太太她们,确实结结实实的跪下来了。
  
  这就是古代的皇权的威严。
  
  当然,在电视剧里,这一切都是浮云啊浮云。
  
  我们的代表了皇权的贵妃娘娘,“扑通”一声就跪下鸟。更离奇的是,贾母王夫人身后一堆一堆的丫头们啊,就心安理得的面不改色的让贵妃娘娘跪在了自己的面前。
  
  。。。。。。
  
  。。。。。。
  
  能真让贵妃跪下???能真让贵妃跪下?????
  
  那是皇帝的老婆!
  
  让皇帝他老婆给几个诰命夫人下跪,不仅是对诰命夫人,还包括诰命夫人身后的一群莫名其妙的奴才下跪,贾家上上下下都活腻歪了是不是?
  
  
  
  第三,“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
  
  嗯,你们仍旧没有看错,还是这一句。一句话里能拍出三个错来,奇葩啊!
  
  我觉得其实这一句话虽然很短,但是对当时情景的叙述,其实是相当到位和明确的。简单的说,当时是这么个情况。
  
  进贾母房——元春作势要跪——贾母等人抢先跪下拦住——OVER。
  
  到了电视剧了,元春跪下,被贾母他们搀起来以后,贾母和王夫人又跪了一次。
  
  囧RZ,于是你们这是在跪神马?贵妃给你们行礼的时候你们不知道要跪。贵妃站直了,你们又趴下了。。。
  
  有病么。。。
  
  
  
  第四,“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
  
  书里明明白白的写着“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搀”啊!到电视剧里就变成拥抱了。多么的西方,多么的先进,多么的时尚。。。
  
  书里明明白白的写着“只管呜咽对泪”。到电视剧里就成了连哭带说。
  
  好歹那也是个皇妃啊。好歹你身边还好几十号宫女太监呢。你有点仪态,顾及点皇家脸面成不?
  
  再一个,你是回来省亲的,不是受气了跑回娘家的啊。书里描写元春在省亲这一段的神态,不是“呜咽”,就是“哽咽”,不然就是“含泪”,甚至还有“忍悲强笑”等等。哪怕后来对贾政抱怨骨肉分离,也是先要肯定“富贵已极”的,更不要说贾政后面那一套歌功颂德的话了。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元春,包括贾家上下,感情表达是多么的克制和谨慎。骨肉亲情,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元春对娘家表现出过度的依恋和过分的热情,那么,她就会很危险。在古时,“怨望”一词,可以轻而易举的整死一个后宫妃嫔的。
  
  像电视剧里这种。。一见娘家人就抱成一团哭成一团,你让皇帝回头听了回禀怎么想?那宫里是给了你多少气受你至于看见娘家人哭到这个程度?
  
  
  找茬(12)
  
  现在来贴图。图有点多。
  
  先贴第一轮。

贵妃驾到。书里说的“方备省亲车驾出园”里的“车驾”也不知道哪儿去了。贵妃腿儿着就来了。多么简朴的贵妃啊。。

  第二轮。
  
  

贵妃跪下了。贾母她们仍然站着。不仅她们站着,连她们身后的奴才们,也站着。。。面对皇帝小老婆的跪拜,贾府奴才表示情绪稳定,毫无鸭梨。

  不行了。累死了。
  
  爬去睡觉。
  
  对了,先说一下,明天不更。后天更。
  
  大家晚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