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之——好吧,那我们来说说原著···[已扎口]

  找茬(9)
  
  原著: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电视剧旁白:小女本就单生,倍加孤独,其母又常年卧病,于是更加郁郁。因此请先生来,只求怡情养性,不若这般出离孤绝。
  
  
  
  首先,林黛玉什么时候是单生的?林如海有儿子!只是死得早!死得早就可以算没有过么?那贾珠死得也早,那贾宝玉为什么还要称“二爷”?直接叫“大爷”多省心!
  
  其次,贾敏什么时候常年卧病了?明明书上说,“堪堪又是一年光景,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一疾而终”,简单的说就是过了一年,没想到贾敏一病死了。常年卧病的人会“没想到一病死了”?
  
  最后,林如海夫妇因为膝下荒凉,所以权将女孩做男儿教养,使她读书写字,有什么说不出口,登不上台面的地方么?要你来做这样的改动???
  
  此外,在电视剧里,贾雨村做了林黛玉的老师之后,背景配的读书声竟然是《关雎》。如果剧组真的认真研究过红楼梦,就应该知道,就在后面一回,林黛玉进贾府时,曾经亲口说过:只刚读了四书。
  
  四书是什么?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关雎出自哪里?出自诗经。
  
  诗经属于什么?属于五经!
  
  李少红,你连四书和五经都分不清楚么!!
  
  

请先生的华丽原因

  找茬(10)
  
  原著:
  
  雨村道:"正是,方才说这政公,已有衔玉之儿,又有长子所遗一个弱孙。这赦老竟无一个不成?"

  
  
  电视剧:雨村道:又有长子所遗一个玄孙。
  
  
  
  
  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骂了娘。
  
  玄孙!玄孙!你们家长子能TM遗出个玄孙!!!!!!
  
  三字经说: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儿子生的那个!能TMD叫玄孙么!!贾雨村你连个开蒙启学的三字经都没背过,你求的什么功名,拿的什么脸面做人家西宾!
  
  

滚你娘的玄孙!!!!!李少红你文盲可以有个限度么!!!

  找茬(11)
  
  这段没有原著了。完全由电视剧天马行空胡诌八扯而来。
  
  电视剧旁白:他们经过扬州,转大运河一路北上,历时数月,开春之时进入了都中。
  
  
  第一,红楼梦第二回的回目是什么?是——“贾夫人仙逝扬州城”。林黛玉家原本就在扬州,母亲也死在扬州,去贾府也是由扬州出发,那么请问,他们是如何“经过扬州”?
  
  第二,转大运河一路北上。请问,从扬州去金陵,北得什么上?除非李少红,把“都中”当做了北京。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明该在都中金陵做生意的冷子兴,却说得地道的一口京片子。原来从头到尾,李少红就没弄清楚“都中”究竟指的是哪里。
  
  对,清朝的都城在北京。可是红楼梦不是“大清秘史”!红楼梦里的都中是指“金陵”!不然为什么叫“金陵十二钗”?不是该该做“北京十二钗”么?
  
  第三。开春之时进入了都中。我忍不住又想骂娘。放你娘的———— !!!厥词!
  
  第三回里,老太太说的:“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难道是放P的么。
  
  进贾府已然是开春,还等的甚么过了残冬?难道是等明年的残冬???
  
  

我长这么大头回知道,从扬州到金陵,感情也要北上。还要花费数月。

  找茬(12)
  
  原著: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电视剧里竟然不见一个小厮,由婆子们抬着轿子。
  
  要我说,日后金钏死时,政老爷也没脸说什么“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了,放着年轻小厮不用,让颤巍巍的老婆子们抬轿子,我看天下比贾府更刻薄的人家,原也没有几户。
  
  

抬轿子的婆子们。可怜见的。而且哪怕不心疼婆子们,就没人怕婆子颤巍巍的,再摔了轿子,跌坏了我们林姑娘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