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稍微说下另外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四书。
关于林妹妹第一次回答“只刚读了四书”是不是谦虚的问题。
其实前面我解释过,不过好像水太大被淹了。那就再说一下。
我的理解还是不是谦虚。
因为黛玉的年龄。
书里说,贾雨村到黛玉家做西宾的时候,黛玉5岁。
从年龄上推算,正是开蒙启学的年纪。书里也没提过还给黛玉请过其他的老师,所以我觉得,贾雨村应该就是黛玉的启蒙老师。
之后贾雨村只教黛玉念了一年书,黛玉的母亲就去世了。
之后黛玉就停了课,再之后,贾母就来接她进贾府了。
所以进贾府的时候,黛玉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个刚刚开蒙一年的幼童。
只上了一年学的孩子,说自己“只读了四书”,我很难理解为是谦虚。
事实上我甚至觉得这是某种骄傲了。
一年读了四书啊!!
如果说黛玉这也是在谦虚,1年里她还读了更多的书,那她就真的是神童了。
黛玉自然是博览群书。但是那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读起来的,而不是刚刚进贾府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学究了。
第二个问题,说一下尿急的问题。
某些粉丝说尿急和小解意思也差不多,为什么要这么吹毛求疵?
不好意思啊,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意思差不多的词,用起来,差别可远了去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去世,死,挂了,甚至还有更不雅的嗝P了,意思都差不多,你敢混着用么?
遇到有人家里举哀,你是不是得说句“去世”?
“死”就基本不能说了吧?
那挂了呢?你要敢跟人家说“哎呀,你爹挂了”,甚至“你爹嗝屁了”,你看人家揍不揍你!
第一个是四书。
关于林妹妹第一次回答“只刚读了四书”是不是谦虚的问题。
其实前面我解释过,不过好像水太大被淹了。那就再说一下。
我的理解还是不是谦虚。
因为黛玉的年龄。
书里说,贾雨村到黛玉家做西宾的时候,黛玉5岁。
从年龄上推算,正是开蒙启学的年纪。书里也没提过还给黛玉请过其他的老师,所以我觉得,贾雨村应该就是黛玉的启蒙老师。
之后贾雨村只教黛玉念了一年书,黛玉的母亲就去世了。
之后黛玉就停了课,再之后,贾母就来接她进贾府了。
所以进贾府的时候,黛玉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个刚刚开蒙一年的幼童。
只上了一年学的孩子,说自己“只读了四书”,我很难理解为是谦虚。
事实上我甚至觉得这是某种骄傲了。
一年读了四书啊!!
如果说黛玉这也是在谦虚,1年里她还读了更多的书,那她就真的是神童了。
黛玉自然是博览群书。但是那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读起来的,而不是刚刚进贾府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学究了。
第二个问题,说一下尿急的问题。
某些粉丝说尿急和小解意思也差不多,为什么要这么吹毛求疵?
不好意思啊,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意思差不多的词,用起来,差别可远了去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去世,死,挂了,甚至还有更不雅的嗝P了,意思都差不多,你敢混着用么?
遇到有人家里举哀,你是不是得说句“去世”?
“死”就基本不能说了吧?
那挂了呢?你要敢跟人家说“哎呀,你爹挂了”,甚至“你爹嗝屁了”,你看人家揍不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