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载音乐

  出于成本控制原因,原装车载音响是典型的“一分钱一分货”,不同档次的车,很容易就听出差别。像五菱、长安这样的面包车,音质跟公园锻炼的老头老太的便携收音机差不多,而大奔和宝马的原车音响与之相比似乎如天籁之音,可是你再对比几千元的国产惠威M1家用书架箱,会发现汽车音响很难达到这个音效。

  太专业的东西我也说不清楚,只能说别想着花点钱就能达到监听HIFI级别。主要是汽车电瓶电压和输出功率、器材体积、听音环境这些因素制约了汽车音响的进步,也有改装音响加电瓶的,但市区的短途行驶充电是个问题。

  改装音响,无外乎更换CD主机、功放、扬声器和加低音单元,然后做隔音提升效果。效果提升是有的,但你想做到发烧级别就很难,一个12V/60-70AH的电瓶推不动大功率喇叭,汽车没有音箱那样的共鸣腔,行驶中内外都有噪音的小空间不是理想的听音环境......总而言之不要对汽车音响期望值太高就行。

  
  先说功放,原车一般是主机集成,推动力和控制力不大,只换喇叭不换功放难有质的提升,但车载功放也是能力有限的,普通蓄电池的标称电压12V ,在汽车行驶浮充电状态下电压保持在13.2V左右。按半导体放大器原理, 直接由12V蓄电池供电,单组放大器能达到的极限输出功率,OCL和OTL功放不会超过6W,与之相应的两组放大器组成的BTL桥接输出也不会超过20W,这是供电电压13.2V、负载阻抗4Ω时的无损耗理论计算。这个6W是有效功率,跟难以测试的概念“峰值音乐功率”(PMPO)是两回事,所以有些标注4×200W的车载音响你也不好说它虚标。一般来说,能达到每声道20W(阻抗2Ω为40W)就很OK了。

  其次,原车扬声器通常比较渣,换一套高品质的套装喇叭或同轴喇叭能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具体品牌配置在各专业论坛有大量文章可供参考。

  然后提一下低音炮,这玩意通常装在尾箱,由于电瓶容量问题、尾箱的复杂材质和空间的共鸣问题,我确实没听过车载低音炮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不建议装这玩意,硬要3、5千元装一个上去,也只是震慑耳膜而已,很难有那种干净结实的冲击感。

  
  最后说说主机,其实主机(音源)的作用在普通车载音响中不是决定性的,加独立功放的话,主机不需要动。

  现在车载CD主机大多支持外插SD卡、U盘和外接音源,CD的音质当然好,但指的是价值不菲的正版CD,大家买过D版CD就知道,实在是良莠不齐啊,甚至有些我怀疑是用网上下载的MP3制作的,垃圾得很。用正版CD的话,不但歌曲少,跑的路面不好,放一段时间碟就会花,慢慢就废了。用外接音源的话,你得看外接播放器的解码芯片,其实大多数还是比不上原车解码的。

  所以近年我都是插SD卡,自己用CD碟或下载无损音源使用FOOBAR或LAME、VBR软件压缩,一首歌10M左右,不是金耳朵的话基本跟CD差别不大。像我这种木耳朵,听192K就行了,要求高的话,256K或320K看自己需要。
  其实本帖重点不是硬件,而是共享我喜欢的一些歌曲。交响乐和歌剧太高大上,想装也装不来,我就想聊聊流行曲。

  我一直觉得音乐和场景是配套的,就像烘托剧情的背景音乐,就像听到广播体操或眼保健操就会浮现我们稚嫩的学生时代,校服、红领巾、无邪的笑容和天真的梦想。

  我喜欢很多的老歌,那些穿梭于生命各个片段的旋律和歌词。像我这样的老年人,沉湎于回忆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一种回归的慰藉。
  NO1,蔡琴。没有并列,没有之一。

  古人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蔡琴要唱尽凄凉,她的哀伤往往触到你心底最深的地方。特有的音色和演绎,浸透人生的酸甜苦辣却从从容容不急不缓,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听到现在,她的歌声经岁月发酵而愈醇香隽永。

  《点亮霓虹灯》“才明白人间的聚散,是不能全放在心上”...
  繁华落尽,梦散曲终。伊人独立,从天明看到霓虹一盏一盏亮起。那一年蔡琴站在红磡体育场,唱得泣不成声。作为一名歌者,她入戏太深。纵有千般道理,万般劝慰,人终究没法过自己这一关。

  《爱断情伤》“守在门旁,换上我最美丽的衣裳”,《寂寞路》“用你的名字叠成数个月,把你的影子化成数个年”,《怀念》“青纱外月隐隐,青纱内冷清清,琴声扬破寂沉”,那种彷徨无助的等待,不顾一切的期盼,无论多么唯美,最后还是一场空。

  《恰似你的温柔》“到如今年复一年,我不能停止怀念”,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迷失了自己,沉沦其中无法自拔...然而筵席终散,我们都化成尘埃,只剩下云淡风轻。

  《缺口》“年轻求得圆满,随着岁月走散,忍不住回头看,剩下的只是片段”
  《白发吟》“可叹人生譬朝露,青春少壮几时好”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走过许多熙熙攘攘的日子,偶尔我们回头,倒带,看自己的演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有些人已经不在,有些人仍苦苦地捱,细细想来,都化作幽夜独处时那一声叹息了。
  蔡琴的歌声从来平静从容,不做作,不卖弄,不宣泄,不竭嘶底里,就那么娓娓道来,荣辱不惊,任你城头变幻大王旗,我自月光如水照缁衣。
  当我们年老,坐在村头榕树下,这一生得到了什么或错过了什么都不再重要,只喜欢那样坐着,轻摇蒲扇。
  
  谢谢楼上各位赏脸!
  这个帖子或许会像我那个手机拍照帖,有时间就慢慢更新,慢慢写。
  经历过许多人和事,感触良多。我们从温暖的母腹出来,划一道弧线,终归入冰凉的泥土。结局不重要,在这个冷酷的世间,在我们悲喜的时刻,始终有暖暖的旋律陪伴,那就很好了。
  前面有版友提到纯音乐,我也听一些,主要是弦乐和轻音乐。交响乐年轻装品味的时候听,也烧过一点器材,后来觉得如西餐规矩般费脑,倒不如轻音乐的快餐简便轻松了。

  轻音乐有很多,保罗莫里哀、詹姆斯拉斯特、班得瑞、久石让、曼托瓦尼、神秘园,还有Davidson&Davis的提琴曲,都听一些。

  《Adagio》(神秘园)
  《夕阳山顶》(《黄河绝恋》背景音乐)
  《Sunrise sunset》(《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插曲,提琴版)
  《Speak Softly》(《教父》主题曲,Davidson&Davis提琴版)
  《天空之城》(久石让)
  《巴格达的星星》《追梦人》(班得瑞)
  《沉思曲》(马友友大提琴版)
  《舒伯特小夜曲》(保罗莫里哀)
  《天堂鸟》《孤独的牧羊人》(詹姆斯拉斯特)

  融入我们血液中,遇风就会颤栗的柔软,请让那些旋律渗透,带我们飞过所有的梦想,穿越尘世的喧嚣和悲苦,聆听天籁。今夜人散后,月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楼兰烽燧 2015-03-10 21:45:58
  齐秦大爱,其次苏芮,其他的,随便听听。
  -----------------------------
  齐秦,苏芮,加上王杰,那个流行吉他的年代。当然那个时代还有伟大的罗大佑,后面再细说。
  齐秦《外面的世界》“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
  王杰《今生无悔》“还在尘世挣扎,酒可再共醉,添一杯庆祝相会”
  苏芮《凭着爱》“曾在这高高低低、弯弯曲曲中跌倒,才骤觉开开心心、简简单单已极好”
  齐秦、苏芮和王杰陪伴我的高中和大学时光,朦胧、懵懂、叛逆和愣头青。我已经学会考试作弊、跟老师顶嘴、对家长的警告置若罔闻、看着挂科的成绩单无动于衷,以为一条牛仔裤和一把吉他就可以闯遍世界。我的学生时代除了在体育场发泄精力,还去参加文学社、书画社,傻兮兮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若干年后再回首,才惊觉光阴流逝,一如齐秦和王杰歌曲般矫情的我,被毫无意义地浪费了。
  可是,我也曾挂着XX大学的校徽在街头昂首,阳光灿烂,鸟语花香,仿佛自己有天之骄子的荣光,吟诵着“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不在乎即将步入社会的苦涩和艰辛。
  
  @bskbsk_6 2015-03-11 12:12:24
  蔡琴,姜育恒,裘海正
  -----------------------------
  裘海正我听得不多,姜育恒倒是一直留了下来。

  《归航》“有没有迎接你的双手,有没有久别重逢的眼眸,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漂泊的岁月你用了多久”
  《多年以后》“为什么经过多年以后,所有的过与错无法解脱;为什么经过多年以后,得失的过程如此冷漠”
  《戒烟如你》“有过太多的曾经,似乎也没有什么不能舍弃”
  《蜡烛》“光影中一次将你想个够,今后连梦都不再有”

  沧桑,疲惫,伤感,孤寂,姜育恒的歌常常迷迷茫于得与失、离去与回归、放弃与邂逅的矛盾之间,他的声音永远那么温情脉脉,独自吞下所有的苦果,然后酿一坛酒来麻醉自己。

  在我世界观成型之初曾感觉他的歌曲如此优雅迷人,之后的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男人,从落地一刻开始,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你无处可逃,也耻于逃。取与舍,决定了便要担起,不要谈什么初衷和无奈。世界不是你的,不是我的,也不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活着而已。
  
  @荔湾老杨 2015-03-11 15:00:39
  原来老麦也是琴粉、、、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
  一曲《被遗忘的时光 》让多少情人掉泪、、、
  -----------------------------
  《无间道》中,梁朝伟在刘德华店里听的试音碟就是这首。蔡琴能列入试音碟必选曲目,说明了她的江湖地位。
  【转载】最牛逼的乐评:

  论歌曲《被遗忘的时光》在《无间道》中的运用
  作者:周 箐
  [摘 要] 在当代,音乐已成为电影这一艺术领域中占重要地位的表现元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的本体以及它在电影《无间道》中所出现的位置及使用情况,同时结合电影《无间道》的精神主旨,探究这首歌曲在电影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和分析音乐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

  [关键词] 《被遗忘的时光》;电影;《无间道》
  电影《无间道》三部曲是华语电影经典中的经典,而由香港资深音乐制作人陈光荣亲自创作的电影音乐,更使《无间道》三部曲的音乐完全配得上《无间道》电影在华语电影历史上的地位。在电影《无间道》中,歌曲《被遗忘的时光》作为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作为试音曲的歌曲《被遗忘的时光》以电影音乐中的场景音乐形式出现了三次,另外又以插曲的这一种电影音乐形式在影片中出现了一次。
  一、歌曲《被遗忘的时光》本体分析
  (一)旋律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的音乐旋律线主要以级进、跳进及环绕的方式进行。级进的运用表现了一种柔和、舒展、流畅、缓和、松弛、平稳、安宁又略显忧郁的情绪。这便使音乐在电影《无间道》中第一次出现——警方的卧底陈永仁与黑帮的卧底刘建明相遇时,影片画面中“警”“匪”相遇的紧张情绪与歌曲级进下行的宁静情绪刚好相反,又或者可以说是歌曲的宁静情绪缓解了“警”“匪”相遇的紧张情绪,同时也缓解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为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情感铺垫。跳进的运用,如小三度的多次出现亦给予了歌曲一种小调忧郁的感觉,这正好与影片中两位主角对自己的“无间”命运的无奈与无助感相符,为影片情节的表现起到了一个烘托的作用。而歌曲的大跳部分相比起三度、四度音程,这样就使得歌曲显得更加富有力度、弹性和感染力,而陈永仁在歌曲第二次响起时,面部惊讶于动听的旋律时的表情就明显表现了这一点。环绕式的旋律走势,旋律线条没有大的起伏,近似于口语一般,像是在舒缓、平静地叙述着演唱者的心情,使音乐体现了一种柔和、委婉、细腻的感觉。
  (二)节奏
  歌曲中弱起的运用,使旋律流畅、自如、有力,又带有相当积极的推进意义,它将弱拍较为不重要的地位变为具有准备意义的状态,使得重拍的重要性更加强、更具有明确性。加上较慢的进行速度,又为歌曲增添了一份安静、柔和、空虚、迷茫的感觉。歌曲每次播放时影片中所呈现的画面内容、情感节奏、人物心理,即第一、二次的“警”“匪”相遇时所隐藏的紧张感和第三次刘建明与Mary的当面对质的激动与不安的心情相一致,使歌曲在电影中以其谐和的方式增添了较强的表现力。
  (三)力度
  影片中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第三次出现的时候,是刘建明在播放陈永仁给其送去的、录有刘建明与韩琛对话的试音碟,Mary由此得知了刘建明的真正身份。前9小节以音响力度较小的低音量配以慢速的音乐出现,用微弱的音乐缓缓带出丝丝迷茫、不安。然后到了第10~16小节,音效力度慢慢升高,电影音乐功能从场景音乐转变成了插曲。作用就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领观众感受故事情节转变时的心灵震撼。一个谎言被揭穿,一段爱情被击碎。在无间地狱里,连看似最温柔的音乐也隐含着杀伤力。
  (四)歌词
  蔡琴那温柔而凝重的声音,《被遗忘的时光》那富有伤感意境的歌词,歌曲让人听起来有一种隔世的恍惚和梦游般的飘忽。没有愉快或兴奋,也没有凄凉抑或痛苦。只是那一缕缕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会触痛了人们的记忆,倏忽间,时光停止了脚步,伴着柔婉的歌声,往日重现。多少年前,他(刘建明)爱上了一个女人(韩琛的老婆),也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为他放了这首他钟爱的歌。爱她,却终于没有得到她的心,为了不让别人得到她,她间接地死在他的手下。如今再次听这熟悉的旋律,“桃花依旧,人面全非”,怎能叫人不伤感?同时,“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也正是电影《无间道》中不断提起的——“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此,选择这一首《被遗忘的时光》不仅是简单地符合电影剧情的发展,也不仅是想由此唤起观众的记忆以获得认同,而是通过刘建明的遗憾回忆,更深入体现了电影《无间道》“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长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的精神主旨。
  (五)曲式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是一首G自然大调的作品,是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一般来说,大调式的乐曲色彩都会比较明朗,多用于表现明朗、雄伟、热情、舒展的情绪,给人以宽广、稳定、和谐的感觉。但这首G自然大调的民谣作品却把骨干音落在Ⅲ、Ⅴ、Ⅵ级音上。Ⅵ级音的多次出现,伴随着其与Ⅰ级音之间的小三度旋律运用,再加上Ⅲ级音与Ⅴ级音之间的小三度旋律,即使歌曲最终结束到调式中最稳定的主音上,仍混扰了视听,给人一种小调作品的错觉。同时,由于歌曲较多地运用了小三度的旋律走势,使得歌曲带有一种莫名的忧郁、哀伤、寂寞感觉。而这种感觉在歌曲第三次响起的时候更是尤为明显,它加强了电影画面情绪及电影人物内心感受的表现。
  二、作为场景音乐的《被遗忘的时光》
  场景音乐一般是专门为该场景而专门设计的,基本上不带重复性。不过有时也会像歌曲《被遗忘的时光》在电影《无间道》中的运用一样,音乐由于影片内场景内容的相雷同或者相类似会再次出现,使得剧情发展、承接相一致。
  (一)铺垫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在电影《无间道》中的第一、第二次出现,表面上观众看到的是刘建明和陈永仁在音响铺里买卖音响前的装配、试音,而实际上这两段音乐的出现是为陈永仁向黄警官传达黑帮交货地点时所用的偷听器音响连接线做出的铺垫。同时也是为日后刘建明收到记录了自己是黑帮卧底的试音碟后便知道是陈永仁所为的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
  (二)烘托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在电影第三次出现时,前面9小节出现蔡琴柔和、孤寂的低声清唱,烘托出了双眼通红的Mary内心空虚、迷茫而又故作镇定这一片段的画面情绪、情节情绪、人物情绪。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加强了画面所带出来的情感,提高情节的感染力。
  (三)渲染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在电影中的第一次出现,刘建明和陈永仁在音响铺内相遇,尽管两人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观众却已在电影播放前期了解到了两人的身份,就在观众好奇音响铺内会否发生警匪对峙时,画面就出现了两人安然地做在音响前试听音响效果,蔡琴柔和、平缓的旋律线条渲染出了一幅和平的景象,进而向观众表明这一场景将会是以相安无事而结束。
  (四)承接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在影片中的第二次出现。在电影《无间道》中,歌曲的第一次出现是为了试音响的人声效果,然而刘建明却认为另一款的音响连接线带出的人声效果会更好,于是便走去换,紧接着旋律第二次响起。按照常理来说,在更换音响配置的时候试音的内容是不会变的。一则没有这种必要,换来换去太费时间;二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显现出音响配置更换前与更换后的区别。由于电影镜头大多使用蒙太奇的播放手法,如果这两次响起的场景音乐不同的话,就会给人一种时间、地点、空间、情节都不清楚的模糊感觉。
  (五)揭示
  若场景音乐已成为电影某一情节的组成部分,那么它就会具有某种解释的作用。歌曲《被遗忘的时光》旋律的第三次响起亦是在试音,沿用回原来的音乐除了是顺应剧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外,更潜移默化地说明了一个事实:试音碟是当时在音响铺和刘建明一起试听的陈永仁找到刘建明留下的收货住址后送来的。这样的场景音乐完全与影片《无间道》当时的故事情节发展相对应,它已经成为影片故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有力地揭示和推动了影片的发展。(原作者:周 箐)(六)戏剧化
  场景音乐只被用在单一的或相类似的环境中,但由于运用的时机不同,便会带有呈现影片戏剧化剧情的效果。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的第三次出现,当场景音乐缓缓地响起,影片戏剧性的高潮便拉开了序幕——陈永仁掌握了刘建明是黑帮卧底的证据,当下双方的形势突变为平等。
  三、作为插曲的《被遗忘的时光》
  歌曲《被遗忘的时光》作为电影《无间道》的插曲部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即为歌曲第三次响起的第10~16小节。但仍完整表现出了插曲所具有的功能。
  (一)人物情感转折点
  插曲在很多影片当中被用作为人物情感转折的一个推动力。在这一段音乐中,画面里的两位人物——刘建明和Mary都形成了情感的转变,刘建明由进门的从自在变得紧张拘谨,而Mary则是由故作镇定变作无奈悲愤。这个剧情的重大转折点是人们在领会歌曲意义的同时,也理解到了人物情感的变化。
  (二)引领蒙太奇转换
  在使用插曲的同时,导演往往会用到一些情景蒙太奇手法,这里的插曲就会使这些蒙太奇转换变得合理自然。如画面上刘建明的远镜头与近镜头、Mary的远镜头与近镜头。有了场景音乐的叙述,画面的时空、时间、事情都交代得非常的清楚,同时也令画面的转换显得更自然,且让观众易于理解。
  (三)参与剧情的发展
  插曲有时并不单表现着影片中的内容,有时更是亲身参与到了剧情当中。这几小节的插曲其实和前面的场景音乐一样,都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试音碟所播放的音乐,为当时所要扮演的内容作了正确的“演绎”。而也只有它的存在,才能令陈永仁所找到的关于刘建明是黑帮卧底的证据有了一个戏剧性的呈现,从而推进剧情的下一步发展。
  四、学习欣赏电影音乐的意义
  其实电影音乐的创作与选配对电影故事情节的表达、情感的渲染、场景的配合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就专业音乐学者来说,学习如何通过旋律及歌词来感受和体会电影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电影所表达的精神主旨以及阐析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其日后正确感受音乐作品情感、演绎各类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有着相当大的帮助。另外,对于一般的非音乐专业的观众来说,了解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也有利于更容易感受和理解所观看电影的精神主旨及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
  谭咏麟《幻影》“假若可接触镜中影像,也许一切可以留得住;紫色的小盒子里,尽藏着许多未了事”
  谭咏麟《忘不了你》“如何喜欢你,如何结识你,我似是一一的淡忘”
  谭咏麟《吻别》“期望你会有一天,将我渐渐忘记,忘记今天的见面,莫在怀念”
  谭咏麟《一首歌一个故事》“回头天真的最初,常常不小心闯祸,但是风风雨雨自然掠过,已经得到太多”
  张学友《忘情冷雨夜》“流浪这街中,去找失落片段,冰冷中我的心感觉凌乱”
  张学友《月半弯》“月半弯倚于深宵,晚风轻飘,一张俏脸泛着半点的醉意”
  张学友《还是觉得你最好》“即使你离开,我热情未改,这漫长夜里,谁人是你所爱”
  张学友《祝福》“莫回首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怕只怕泪水轻轻地滑落”

  永远25岁的校长和永远不老的歌神,香港乐坛的丰碑。声线、技巧、产量、影响力,在香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有很多的经典,任何时候都不会变得老土。他们知道听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像精美的艺术品,华美璀璨,价值不菲而流传久远。
  然而,我看不到他们的匠心,捉摸不到他们内里的阴晴。他们出世入世,只传唱别人的故事。
  
  张国荣曾在光影里起舞,令人抚掌击节,扼腕叹息。
  《似水流年》“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留下只有思念”
  《路过蜻蜓》“让我做只路过蜻蜓,留下能被怀念过程,虚耗着我这便宜生命”
  《漫天风雨》“忘掉倦意吧,在这一天之终,求请将我身轻拥;来吧,在此刻,在这漆黑的角落,做个美梦就算是朦胧”
  《奔向未来日子》“无谓问我一生的事,谁愿意讲失落往事”
  《明星》“当你见到天上星星,可有想起我?可有记得当年我的脸,曾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当你记起当年往事,你又会如何?可会轻轻凄然叹喟,怀念我在你心中照耀过。我像那银河星星,让你默默爱过,更让那柔柔光辉,为你解痛楚”

  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吟唱,放歌,如风的细流,抚慰的甜蜜。对坐荷芰,棋残矣,人倦矣,你翩然翩翩然离去,衣香在纸窗上浮沉。人在四海之外,在云深不知处。森林茂密,霞雾迷迷,遥遥传递着染血的丝帕。
  千万场秋月春风,弹指间蝴蝶梦来,琵琶弦上;三百副金樽檀板,关情处桃花扇底,燕子灯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