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阿尔巴尼亚——昔日“明灯”今安在

  走进阿尔巴尼亚——昔日“明灯”今安在

  50多年前,在万里之遥的欧洲,有一个被我们称为“社会主义的明灯”的国家,这就是阿尔巴尼亚。中阿两国由“同志加兄弟”开始,以反目成仇结束。在国际关系史上,再一次印正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前不久,楼主走进了这个国家。

  先发几张图。
  阿尔巴尼亚地图。
  
  我是3月29日到达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的温差有点大。
  
  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飘扬的“ 山鹰之国”国旗。
  
  斯坎德培广场的斯坎德培铜像。他是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1440到1460年,他率领阿尔巴尼亚人民,抗击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
  
  阿尔巴尼亚 培拉特古城 颇有特色的“千窗之城”。
  
  阿尔巴尼亚 培拉特大学的美式建筑。
  
  阿尔巴尼亚 地拉那Bunk'Art2地堡博物馆。
  
  地拉那 国家美术馆前的“云”空间艺术。
  
  地拉那 我唯一见到的中国元素。
  
  培拉特 培拉特大学学生。
  
  地拉那 烈士公园休闲的人们。
  
  地拉那 人工湖边卖唱的草根。
  
  走进阿尔巴尼亚——昔日“明灯”今安在

  目录
  一、 从“烟”说起
  二、 “同志加兄弟”——冉冉升起的欧洲“明灯”
  三、 走进阿尔巴尼亚
  四、 地拉那——平民化的首都
  五、 培拉特——颇有特色的“千窗之城”
  六、 千碉万堡——“深挖洞、广积粮”的阿尔巴利亚版
  七、 霍查时代的终结——“明灯”成“毒瘤”
  八、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由“反美”到“亲美”
  九、 离开阿尔巴尼亚
  一、 从“烟”说起

  196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永留深痛疤痕的一年。”五、一六通知”的发表,标志着罪恶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渡过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刚有起色的全国又被卷入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在这场动乱中,戴着红袖章穿着绿军服的大中学生“红卫兵”成了急先锋。他们“破四旧”和“打倒走资派”,闹哄哄的两年很快过去了,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由于文化大革命,大学和中学都停招新生,到1968年,除了68届应届毕业生外,无论大学还是中专,高中还是初中,各类学校都有66届和67届毕业生滞留在校等待毕业。就全国而言,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当时经济停滞,城镇根本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那就只能是华山一条路,到农村去。当时毕业生的安置是这样的,大学和中专毕业生以前是国家包分配,现在全部安置到农场;家在农村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全部回农村务农,吃商品粮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全部下放插队,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我是吃商品粮的1968年应届毕业生,10月份在敲锣打鼓的欢送中插队到农村,18个知青和6个下放干部组成一个知青点,住在土改时被没收的一个地主两层楼房里。这栋楼房外表很不起眼,前栋正面每层三间,后面天井还有一栋二屋楼,之前是生产大队的队部。

  

  下乡插队的第一年,国家对知青发放生活费,每月12元(其中伙食费8元),下放干部还是拿原工资(我们知青点下放干部1人、医生1人、中学老师2人、小学老师2人)。

  对于一群小毛孩的知青来说,每月8元钱的伙食费简直就是一笔巨款,日子过得很滋润,高兴了就去出出工,不高兴了就睡大觉或到十里之外的公社镇上逛逛,“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我的家庭成份不好,因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自觉性比较高。那时生产队都是集体出工,还要吹哨子,“磨洋工”那是必须的。到了地里干活个把小时,男人们就吆三喝四,一起坐到田埂上卷起了“大炮筒”,家长里短聊上个把小时再干活。

  时间长了,我也自觉“接受再教育”,买了一角二分的勇士牌香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有时还散上一圈,和他们“打成一片”,关系倍儿捧。

  过了几个月,大概是1969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到公社所在地的镇上,看到商店里有一种白色硬包装的香烟特别漂亮,一问是阿尔巴尼亚香烟,价钱是一角七分还是一角九分记得不清楚了,反正也不贵就买了一包,欣赏了半天打开抽出一支,点燃吸了一口,没把我呛死。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外国香烟,而且是来自“同志加兄弟”的阿尔巴尼亚香烟,印象特别深刻而且印象特别不好。

  阿尔巴尼亚香烟能从万里之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而且来到我所在的穷乡僻壤,只能有二种解释,一是从那里进口的香烟数量巨大,一直卖到了小乡镇,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这种烟在大小城市不受欢迎,一直卖到了小乡镇,或者两种解释兼而有之,反正我买过一次就没有再买了。

  这是这次在地拉那买的香烟,原想买一条带回国,一抽,还是几十年前的味道,就没有再买第二包。

  
  二、 “同志加兄弟”——冉冉升起的欧洲“明灯”

  说起来有点滑稽可笑,一个有着七亿人口的大国,与一个相隔万里只有200多万人的小国称兄道弟,简直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国不分大小,是意识形态高度相同使两国走到了一起。

  出生于1908年的霍查是彻头彻尾的斯大林主义者,1941年建立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
  1946年在南斯拉夫铁托的支持下建立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直到1985年逝世,掌权达41年之久。

  1948年,斯大林与铁托交恶,霍查坚定地站在了斯大林一边,与一直援助他的好兄弟铁托反目成仇,并在当年与南斯拉夫断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23日,阿与中国建交。

  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修正主义苗头开始抬头,引起中阿两党的反感,两国开始接近,并在建交近5年的1954年8月两国互设使馆,互派大使。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做揭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时,霍查和周恩来一起退出会场,表示抗议,这是中阿两党第一次站在一起。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始于1960年。这年6月,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会议,赫鲁晓夫搞突然袭击,指责中共是教条主义,从而拉开了围攻中共的序幕。会议期间,惟独阿尔巴尼亚发言,表示不同意苏共批评中共的做法,这触怒了赫鲁晓夫。会议之后,赫鲁晓夫便对中阿两国打击报复,片面撕毁协议,撤走全部专家,停止一切援助。阿尔巴尼亚在意识形态上更加大反苏联修正主义,并于1961年12月与苏联断交。

  也正因为阿尔巴尼亚没有屈服苏联的压力,中阿两党才在反修斗争中走到了一起。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小国,很多问题不能自己解决,包括经济和政治问题。它必须要有一个大国向它提供这些方面的支持。在当时同苏联交恶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就转向了中国寻求这种支持。

  当时,中国高举反帝大旗,与西方国家自然形同水火;与苏联闹僵,自然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冷淡,因而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现在冒出阿尔巴尼亚这个铁粉,自然对阿的要求有求必应。

  

  1961年,中国除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以外,还提供了2.5亿元外汇人民币的援款,承担了19个成套项目,帮助阿实现了濒于夭折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0—1965),解决了阿的燃眉之急。

  随着外交形势的发展,中阿两国对一系列国际问题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和相似点,双边关系不断加强和发展。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中国对阿方的礼遇规格和舆论宣传突出拔高,来访的重要代表团都要安排毛 和周总理接见。

  1966年中国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后,阿劳动党是世界上表示支持的唯一执政党。霍查在阿也开展了“思想文化革命”,在全国掀起了拆毁教堂和清真寺的运动,神职人员遭到迫害,学校教室的墙壁上开始出现“闪电报”,即中国式的大字报,用来批评一些歪风恶习。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的青年受到抨击。大学生都必须参加“阿克西奥”(即义务劳动)。各个饭店还摆着阿文版的小红书《毛 语录》,同时还出版了白皮的“霍查语录”,被称为“小白书”。

  阿党政领导人在对我国“文革”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加赞扬的同时,还频繁地派高级代表团访华,一再要求中国增加援助。中国虽然本身有着许多困难,但仍然尽最大力量支援阿的“革命”和建设,从经济到军事,从物资到现汇,给予了全面的、大量的援助,并使这一援助达到顶峰。这期间,阿政府经济代表团两次来华商签了两笔巨额贷款协定(协议金额共16.5亿多元外汇人民币,承担成套项目49个),帮助阿进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建设。

  

  1966年11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举行第五次代表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康生,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加。11月2日,康生向大会宣读了由毛泽东签署并署名的致阿党“五大”的贺电。

  贺电说:“以恩维尔•霍查同志为首的光荣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重重包围中,坚定地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红旗。”“英雄的人民的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

  贺电强调:“苏联修正主义领导集团,南斯拉夫铁托集团,一切形形色色的叛徒和工贼集团,比起你们来他们都不过是一抔黄土,而你们是耸人云霄的高山。他们是跪倒在帝国主义面前的奴仆和爪牙,你们是敢于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敢于同世界上一切暴敌战斗的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贺电满怀激情地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是你们真正的朋友和同志。你们也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和同志。我们和你们都不是那种口蜜腹剑的假朋友,不是那种两面派。我们之间的革命的战斗的友谊,经历过急风暴雨的考验。”“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在我们一边。国际无产阶级在我们一边。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在我们一边。全世界90%以上的人民大众在我们一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我们不怕孤立,也绝不会孤立。我们是不可战胜的。一小撮反华、反阿尔巴尼亚的可怜虫,是注定要失败的。”

  
  康生在大会上宣读后,霍查立即敞开手臂,同他热烈拥抱、亲吻,并拿起贺电,让与会者观看,会场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毛泽东一恩维尔(霍查)”的口号声不绝于耳。事后,阿方还以贺电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主题谱成歌曲,广为传唱。阿党领导人霍查把两国关系比喻为“坚如刚铢,纯若水晶”。“中阿两国人民是战斗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我们永远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成为最时髦的口号。从此,“世界上两只雄狮,一只在欧洲,一只在亚洲。恩维尔一毛泽东,哥俩同根生”的歌声响遍“山鹰之国”的四面八方。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努力的目标之一,阿尔巴尼亚在帮助中国解决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出了大力。阿尔巴尼亚则是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大会议程的倡议国,并担负起在联大就此问题进行辩论的特殊责任。

  1971年10月23日,联合国大会对各项提案的表决终于来临,阿尔巴尼亚代表当场宣读了中国政府的声明。最后,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共同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获得通过,会场顿时沸腾起来。表决后不几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达纽约,并立即坐到了自己在联合国大会及其有关委员会、安理会和联合国所属机构中的席位上。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阿尔巴尼亚起了作用,也成了阿尔巴尼亚理直气壮向中国狮子大开口伸手要各种援助的理由。

  

  实际上,阿尔巴尼亚也太看高自已的作用了。没有美国态度的转变,中国入联还会是遥遥无期。当时的实际情况是,1969年1月尼克松上台后,面对苏联全球扩张势态,急于同中国改善关系。1970年1月8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宣布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促成了尼克松在1972年2月21日实现了对中国的破冰之旅。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继续帮助阿尔巴尼亚进行第五个五年计划(1971—1975)的建设,但欲壑难填。霍查曾经毫不掩饰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谢胡还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李先念副总理访阿时,曾问谢胡,你们拿我们那么多东西打算什么时候还?他说,根本没有考虑过还的问题。

  在援助问题上得不到完全满足时,阿开始表示不满,而中国开始改变外交政策时,阿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并由影射发展到公开抨击,到最后与中国翻脸,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三、 走进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首都地拉那。全国人口400多万,但有100多万长期在国外打工。

  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为欧洲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国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显著的改进。2014年6月,欧盟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

  我到过四次欧洲,但都是跟团 。这次是自由行,准备游览巴尔干半岛。由于我有美国十年签,到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可以免签入境,就想看看这个以前“同志加兄弟”的国家是个什么样子。

  3月29日清早六点,我从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出发,坐大巴前往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开启了我的阿尔巴尼亚之行。

  图为斯科普里长途汽车站。

  

  开往地拉那的长途巴士只坐了十几个人。
  
  六点准时发车,山上的积雪还没融化。
  
  公路边的坟墓。
  
  马其顿共和国农村的房子还不错。
  
  马其顿共和国农村的房子还不错。

  
  快五个小时,我坐的大巴到达马其顿边璋,军警上车收护照,然后回到办公室盖出境章,由于车上人不多,一刻钟就搞掂。
  
  几分钟后就进入阿尔巴尼亚边境,军警上车收护照,特地核对了我的美国签证,收走护照后全车人下车,随意溜达,半个小时才弄完。护照发回来时我检查了一下,里面没有盖章。不过我从网上知道,他们是不盖出入境章的。
  
  进入阿尔巴尼亚,路边一个工厂被废弃。
  
  十二点到了一个休息站,司机去喝咖啡了。
  
  我把裤袋里剩下的一些马其顿硬币在这里换成了可可豆,味道还真不错。
  
  进入到地拉那郊区。
  
  看上去象我们的乡镇。
  
  进入市区。
  
  长途大巴停在地拉那体育馆门前,这里靠大街。所谓的国际长途汽车站就在这个体育馆的后面,其实也是露天的,每个公司有一间自已的售票处。
  
  我在网上预订好的民宿就在斯坎德培广场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旁边。
  
   
  于是背着我的背包直奔斯坎德培广场,在这里以1:124换了50欧,合阿尔巴尼亚币6200列克,一路上到处都有兑换点。
  
  @点绛唇19762012 2019-05-04 17:38:08
  难得一见的好贴
  -----------------------------
  谢谢你的鼓励.
  @涯天侠 2019-05-04 17:52:04
  
  -----------------------------
  谢谢支持.
  @80516234 2019-05-04 18:21:57
  签到!期待老师的帖子我将细细拜读!
  -----------------------------
  谢谢你的鼓励.
  @hh九月的海 2019-05-04 21:28:18
  楼主继续,等着呢。
  -----------------------------
  谢谢,我会的.
  我好多回复当时能看见,现在再看没有了,也没有敏感词句,不知为何不显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