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连载][已扎口]

  最近在校对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的书稿,9月份三联书店要出版,时间很紧。因此,帖子停写了一段时间。抱歉。
  现在我们继续进行我们的故事
  这次游玩,是和同学同来。但同学却很少有时间陪我。因为他在一家大报实习,又面临分配,格外用功。时间紧,任务重。总是在天黑才回来,对我扯一些到国务院参加新闻发布会等等趣闻,如他的老师,为了拍一张好照片,把相机旋转到连拍,一气能拍到三百多张,熬到半夜,自己冲洗,反复比较,才找到一张满意的照片,长出一口气,由此,可以想见一个名摄影记者的敬业和不容易;还说,名作家刘震云是和他临办公室的,虽下笔千言,平时却沉默不语,有些人对他不解等等。
  由于没时间陪我,同学很觉得对不住我,一次周末,带了他老师的高级摄像机,像黑铁疙瘩似的,带我去圆明园的废墟去玩。
   圆明园座落于郊外。那时游人比较少,放眼处,都是大片大片的森林。走到中间,才见到教科书上刊载的废墟图片。石门扭曲欲堕,园池干涸、石头乱七八糟地堆积。哀回的音乐中,令人不胜感慨。那时,我已经能多少感到气场。感到这里的气场很怪异,祥和中,流露着阴郁,悲凉。
   史载,圆明园的规模很宏大。始建于康熙,是康熙帝赐给皇子胤禛的花园。并赐名圆明园。圆明取自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的法号——圆明居士。雍正皇帝曾解释说,“圆明”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雍正皇帝自幼信仰佛法,修禅宗,据说,已经破了三关,澈见心地本来风光,山河大地,忧喜烦恼,本自心田,寂然常醒,一切无明烦恼,自然消落。有觉有证了。因此,以禅宗巨匠自居,主张三教合一。
  他曾自述自己的开悟因缘说:
   朕少年时喜阅内典(佛教经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土克图剌麻,乃零点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西藏、蒙古,中外诸土之所皈依,僧俗万众之所钦仰。藩邸清闲,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权方便,因知究意此事。
  壬辰春正月,延僧坐七、二十、二十一、随喜同坐两日,共五支香,即洞达本来,方知惟此一事实之理。然自知未造究竟,而迦陵音(禅师名)乃踊跃赞叹,遂谓已彻元微,笼统称许。
  叩问章嘉,乃曰:“若王所见,如针破纸窗,从隙窥天,虽云见天,然天体广大,针隙中之见,可谓偏见乎?佛法无边,当勉进步。”朕闻斯语,深洽朕意,
  二月中,复结制于集云堂,著力参求。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实有重关之理。乃复问证章嘉,章嘉国师云:“王今见处,虽进一步,譬犹出在庭院中观天矣。然天体无尽,究未悉见,法体无量,当更加勇猛精进”云云。
  朕将章嘉示语句之迦陵音(禅师名),则茫然不解其意。但支吾云:“此不过剌麻教回途工夫之论,更有何事?”而朕谛信章嘉之垂示,而不然(不信)性音之妄可(盲目许可印证),仍勤提撕(念念在参)。恰至明年癸已之正月二十一日,复堂中静坐,无意中勿踏末后一关,方达三身四智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庆快平生。
  诣章嘉所礼谢,国师望见即曰:“王得大自在矣。”
  朕进问更有事也无?国师乃笑展手云:“更有何事耶?”复用手从外向身挥云:“不过尚有恁么之理,然易事耳。”
  此朕平生参究因缘。章嘉呼土克图国师剌麻,实为朕证明恩师也。其他禅侣辈,不过曾在朕藩邸(未即位前住所的称呼,即现在的雍和宫,雍正帝即位后,送给僧侣为寺院)往来,壬辰癸已间坐七时曾与法会耳。
  迦陵性音之得见朕也,乃朕初欲承喜结七,因柏林方丈年老,问及都中堂头,佥云只有千佛音禅师,乃命召至。既见,问观甚久,其伎俩未能令朕发一疑情,迫窟诘屈,但云:“王爷解路过于大慧杲。贫衲实无计奈何矣。”腾笑云:“汝等只管打七,余且在旁随喜。”尔时醒发因缘,已具述如左。
  
   这段对初学的现代人,或许比较难懂。四祖寺的明一禅师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雍正皇帝的悟道因缘,是这样说的:
  
  雍正皇帝悟道因缘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祯,清圣祖康熙帝之第四子,是清朝的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1723至1735年在位,年号为雍正,人称雍正皇帝。雍正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内典,对于有为佛事非常重视,曾有“十年兴国,十年兴教”之愿。但是他开始的时候,多从知解的角度来解读禅宗公案,因此对禅宗颇为轻视,认为“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后因得到章嘉呼土克图喇嘛的指点,才重视禅宗,并奋力参究,得透三关,终于契入宗门妙旨。
    关于雍正皇帝的悟道因缘,《御选语录》卷十七有明确的记载——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正月,雍正邀请禅僧入宫参加禅七。在第三个禅七的最后两天,雍正前来随喜,同坐两日。坐到第五支香的时,雍正忽然洞达本来,始信天地间惟此一真实之理。当时迦陵性音禅师亦在场,听了雍正的汇报,踊跃赞叹,当即便印可雍正已彻元微。然而,雍正自知尚未达于究竟,于是叩问章嘉喇嘛。章嘉喇嘛开示道:“若王所见,如针破纸窗,从隙观天,虽云见天,然天体广大,针隙中之见,可谓遍见乎?佛法无边,当勉进步。”
    同年二月,雍正复召禅僧于集云堂举办禅七。禅七期间,雍正猛力参究,曾无懈怠。至十四日晚间行香的时候,雍正忽觉桶底脱落,通身汗流,此时方信有重关之理。雍正于是又向章嘉喇嘛请教。喇嘛回答道:“王今见处,唯进一步,譬犹出在庭院中观天矣。然天体无尽,究未悉见,法体无量,当更加勇猛精进。
   事后雍正把章嘉喇嘛的话转述给性音禅师。性音禅师茫然不解其意,支吾道:“此不过喇嘛教回途功夫之论,更有何事?”然而,雍正却更加相信章嘉喇嘛的开示,而对性音禅师的妄加印可颇不以为然。因此,他仍然继续精勤参究,念念提撕。
    至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正月二十一日,雍正复于集云堂中静坐,无意中踏破末后一关,终于通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一时身心庆快无比。于是他欢喜踊跃,前往章嘉喇嘛的住所,展礼致谢。
    章嘉喇嘛望见雍正,远远地便贺喜道:“王得大自在矣!”
    雍正进一步问:“更有事也无?”
    章嘉喇嘛微笑着,伸出双手,反问道:“更有何事耶?”然后又挥手云:“不过尚有恁么之理,然易事耳。”
    雍正悟道之后,结合自己的修证体会,以禅宗三关之理,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其说虽然未必为宗门的旨,但是可作为一家之言——
    初关:“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
    重关:“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香味触法者色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破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
    末后关:“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
    雍正生前力唱三教同原之说,著有《御选语录》、《拣魔辨异录》等著作行世。
  
  
  也就是说,雍正皇帝自幼信佛,喜欢博览内典(佛经),起初,喜欢做有为佛事,就像现代的一些人,求求感应,福报等等,由于没有遇到明师(即过来人),对禅宗很轻视,只从字面上来解释。就像现代的一些口头禅居士,玩弄一下嘴皮子。后来在显密圆通的章嘉活佛的提醒下,开始奋力修禅。1712年正月,34岁,还是皇子的他,利用春节期间,邀禅僧们来居住的宫内修禅七,也就是七天一个阶段,七天一个阶段。到第三个禅七的最后两天,他来随喜参禅,静坐。静坐了两天,忽然洞达本来面目。“始信天地间惟此一真实之理”开始对佛法升起真正的信解。估计他起初也是半信半疑。
   在座的一位修学程度不高的禅师,认为他已经彻悟了。他自己知道不究竟,不放心,请教章嘉活佛。章嘉活佛告诉他,他只是如同用针挑破了窗户纸,看到了那么一点而已,佛法无边,当勤精进;胤禛于是修学更加努力,二月组织另外一个禅七,他勇猛精进,二月十四日晚行香时,忽然桶底脱落,出了一身透汗,所证更进一步。就去请教章嘉活佛,活佛说,这好比从屋子里走到了庭院中,看到的天地扩大了,但仍不究竟,依然需要继续努力;于是,胤禛就更加努力,念念都在参禅中,次年正月,他组织了第三次禅七,正月二十一日,静坐中,无意间踏破最后一关,亲征了“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一时身心庆快无比。于是他欢喜踊跃,前往章嘉活佛的住所,展礼致谢。
    章嘉活佛望见雍正,远远地便贺喜道:“王得到大自在了!”
   可见真正证悟的人,身心自然不一样,一望即知。
   胤禛问证得本来面目后怎么做?
  章嘉活佛把手从外挥向他的身体,告诉他,“不过尚有恁么之理,然易事耳。”也就是说,悟后起修,转化身心,饱览各种典籍,学得差别智慧,用来度生,不过悟得本心后,这些也就很容易了。这或许就是禅宗大德们常说的,既得本,何愁末。因为开悟后,时时都在定中,智慧大开,转化肉身,学习世间法和其他佛典,是很容易的事。
   遗憾的是,很快,几年后,康熙帝死了,由于康熙帝晚年过于宽容豁朗,留下的官吏贪污成风、国库空虚、赋税过重,民生艰难的烂摊子就交给了他。他开始了“十年兴国、十年兴教”的宏愿。每天除处理公务外,批改的奏章字数就达八千多字,且13年如一日。并以改革家的姿态,开始了吏治整顿(以德能取人)、赋税调整(把过去的人头税,改为按土地多少征收,保护了平民和赤贫的人,使富人不能再偷税漏税),火耗归公(把官员的灰色收入部分没收,一部人用于高薪养廉,一部人收归国家),治理黄河、调整法律,废除了腰斩(据说他一次听了腰斩时,犯人的惨状,很不忍心,就把酷刑废除了)等酷刑等等,由于公务繁忙,每天睡眠时间只有四个小时,他终于积劳成疾,累死了。但这十三年,却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关键的作用。是历史上公认的最敬业、最勤勉的皇帝。
   也可以说,他能连续一十三年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果断精干,我认为都是证悟佛法后,身心得到初步转化的结果。一般人,估计一两年就累坏了。
   我想,雍正皇帝如果不为天下做这么多事,关注自己的修行的话,他的成就,或许会更高,进一步肉身转化后,就会成为生死自在的不死之身,同太虚法师所说,如果自己不是为了佛教的振兴,仅仅走传统的修持道路的话,成就会更高。据说,太虚法师在山中闭关时,很快进入很殊胜的境界,但看到在晦暗动荡的中国,佛法凋敝,风雨飘摇,于是毅然下山,开办佛学院,组建中国佛教协会,去维持佛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去了。由于太虚法师团结僧团改革积弊,佛教终于呈现出崭新的面目,从过于关注死后的去向和超度亡人的流弊,转向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在奉献中修持自我的人间佛教。星云大师、印顺大师、赵朴初居士、圣严法师等等一大批现代高僧,都是他当年造就的年轻僧才。他们都是为了天下,舍弃了自己的成就。不管后世如何评价,他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苟利天下生死以,岂以福祸趋避之(林则徐语)的大菩萨精神,把天下苍生的痛苦,一肩挑起。并以自己的肩膀,保护了无数人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修行。
   据说雍正皇帝开悟后,为缔造僧才,召集天下可造的僧才进行禅七,室内悬挂宝剑,不能克期证悟的,自己去试宝剑抹脖子算了,结果不仅没见一个人抹脖子,反而造就了很多大德。天慧禅师的开悟就与此有关:
  天慧实彻禅师悟道因缘
    天慧实彻禅师,天隐圆修下灵鹫诚禅师之法嗣,俗姓唐,浙江兴化人。天慧禅师头上曾经长满瘌痢,十九岁出家,投本邑报恩庵贯之和尚落发,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遍历禅席,达三十年之久,后于灵鹫诚禅师座下,悟明心性,居高旻寺领众。
    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对玉林通琇禅师非常敬重,曾试图亲自为通琇禅师选择合适的嗣法弟子。经考察,诸山大德都一致认为天慧禅师可堪接法。
    雍正皇帝于是召见天慧禅师。
    雍正皇帝问:“你是国师嫡嗣,还识国师宗旨否?”
    天慧禅师道:“我有瘌痢头在。”
    雍正皇帝于是手执宝剑,追问道:“割却你瘌痢头又如何?”
    天慧禅师一听,惊恐万分,无言以对。
    雍正皇帝道:“君无戏言。宫中有禅堂,限你七天,发答不出此语,必割却瘌痢头。”
    天慧禅师于是住进禅堂。雍正皇帝派人在禅堂外守候,并每天报时——今日已到第几天。
    开始,天慧禅师还能勉强静心打坐,可是过了几天,却仍然了无消息。这一下,他越发着急了,神经绷得紧紧的。不得已,他只好在禅堂里跑圈子。到了第七天,天慧禅师因为跑得太急,不小心一下子撞在柱子上,终于豁然大悟。
    于是,天慧禅师走出禅堂,求见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一见他,便道:“且喜你已识得国师宗旨。”
    天慧禅师后呈颂三章,其一云:
    “拳头不唤作拳头,换却时人眼里眸。
     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世界海中沤。”
    雍正皇帝览其颂,大悦,遂赐紫衣,并令他住持磬山(圣月寺)、高旻、资福,崇福四寺。其法席曾盛极一时,座下弟子较为著名的有了凡际圣、霈霖际源等。
    天慧禅师圆寂于乾隆十年(1745)。有《天慧彻禅师语录》二卷行世。
    据说,高旻寺的跑香制度跟天慧禅师的开悟因缘直接的关系。
  
  
  天慧禅师修了三十年,天下人都认为他证悟了。他也自认为这样,当雍正皇帝问他,是否真正明心见性时,他打禅语说,自己有疤瘌头在。雍正皇帝就把宝剑拔出来,假装要割他的头,他一下子慌了。从此可见他没有真正地把生死放下,自己知道自己生死未了。最后雍正皇帝命令他,克期求证。他奋不顾身地去修行,终于彻底证悟了。然后去求见雍正帝。
   雍正皇帝远远见到他,就明白他已经证悟了,为他道喜。可见,雍正皇帝的修为已经很高了,也可见修行人真正证悟后,身心自然不一样。
  人有时就是这样,逼一逼,有时反倒是好事。金刚怒目,有时也是慈悲。如果没有智慧,不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环境,一味地做滥好人,那不是慈悲,或许会坏事。古德云: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何?那就是因为缺乏智慧,一味地去做滥好人,导致了有些人走向堕落。
   但初修者,还是应该以培养自己的慈悲为主,通过忍辱,揭开嗔心、恨心、贪心的结,这样才有希望拨开心头贪嗔痴的浮云,澈见本来面目,修学有成。如果把发泄自己的嗔恨等的不良行为,美化为慈悲地去度人,救人,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由于太虚法师团结僧团改革积弊,佛教终于呈现出崭新的面目,从过于关注死后的去向和超度亡人的流弊,转向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在奉献中修持自我的人间佛教。
   这句应更正为
  。由于太虚法师团结僧团改革积弊,佛教终于呈现出崭新的面目,从过于关注死后的去向和过于关注超度亡人,却漠视现实的流弊,转向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在奉献中修持自我的人间佛教。
   现在的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所谓修行,什么也不管,父母家人孩子都放在一边,越来越自私,那个很难与佛菩萨的服务大众的大愿相应的,是贪心的另一种变形而已。应该心里放下,面对一切境界,不生忧恼,但在生活工作中,还是要把责任担起来。无为而无不为。镜花水月,大作佛事才行。其实,以不求回报,不起贪嗔痴的心,去做任何善事,都是佛事,并非去烧香才叫佛事。净土经也讲,孝敬父母,行十善业,再加上持念名号,才能往生。如果什么事也不做,仅仅持念名号,是不如法的。
  我们继续我们的故事
  当然,认真修持也更叫佛事。把修持和生活、工作并重,进而再合一,时时在定中就行了。
  @lovelgq 2011-8-15 18:27:00
    楼主: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您能回答我吗?你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叫地儿的吗?你是取“证得几地菩萨”的地儿的意思吗?  握爪~~~~~~~~~~~~~~~~~~~~~~
  -----------------------------
  土地的地三:)
  @lovelgq 2011-8-15 18:27:00
    楼主: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您能回答我吗?你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叫地儿的吗?你是取“证得几地菩萨”的地儿的意思吗?  握爪~~~~~~~~~~~~~~~~~~~~~~
  -----------------------------
  握爪~~~~~~~~~~~~~~~~~~~~~~
  
  @天目神君 2011-8-16 1:15:00
    楼主这些经历是真是假,我不予评论。教化世人,消除孽障也算功德一件。“人在做,天在看”你好自为之!
  -----------------------------
  :)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前段时间比较忙,今后定期更新。万里寻迷共两部,这只是开了个头。精彩还在后边呢
  本人的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定价32元、三联书店印行、著名作家二月河作跋、《夜宴》主题曲作者范学宜女士插图、日本归国老艺术家设计)即将出版。大概在九月份上市。如果有缘的读者,想得到地儿的签名的话,可以提前预订。预订还可以享受团购优惠价(九折,28.8元)。(当然,也可以到各地新华书店购买)。过期不候:)需要的请留言给我。或进入《万里寻迷》读者群 菩提树下三 160729630 群四160733941 留言给我
  
  @很想miss 2011-8-22 22:35:00
    @K志在云间 2011-5-1 9:16:00
      群号:151300615………欢迎大家进群交流,现在,只有5个人而已啊。。。晕。。。
    -----------------------------
    呃。。。。 话说一看到群号就想去加 结果提示的是不能加了。。。。。
    我Q214643877
  -----------------------------
  请加入菩提树下群三160729630
  @心田醉清风 2011-8-27 19:13:00
    很高兴,谢谢。
    好久没来了,地儿兄长你好啊。
    你好久没有更新了,现在能看到你又来了很高兴。
  -----------------------------
  醉清风师兄好,我说我这一段时间忙,没顾上写帖子,怎么群里的师兄们一个劲儿地增长,原来您和朋友们在顶贴啊。谢谢
  当然那时还不知道这些。和同学信步漫游圆明园中,惊诧相比黄发碧眼到处可见的故宫,为何?圆明园中,外国人一个也未曾见。同学说,那当然,或许他们自己不好思来吧,过去欧洲的文化名人曾评价,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圆明园),这一被歌德评价为“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却被西方列强以为主持正义,要惩罚清政府“犯下欺诈和暴行”的名义焚毁,犯下了人类历史上最无耻地毁坏文物罪,他们的子孙如果稍微有良心,就不会来了。
  在废园里游荡了半天,天已经快中午了,我们走到一处地方,那里绿树环绕,气氛异常祥和,就坐在石头上稍微休息。同学不停的谈论着清政府的腐败。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过来,悄立树下半晌,笑着问:“您们对雍正皇帝如何评价?”
   同学说:“镇压异族,荒淫无耻。”
  男子笑了笑,扭头问我:“梵歌,你说呢?”
  我激灵了一下,心想,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同学谈话中提到我,总叫我的小名的。
   沉吟半晌,我仰面答道:“雍正皇帝的面目,被历史云雾所遮蔽,非我们这些后生小子所能窥见。不过,我想,作为大禅师,他的行事做人,或许有自己的智慧吧。我们后生晚辈不敢冒昧地评价先贤!
  
  “不过,我很喜欢他年轻时所作的诗歌《醒世歌》: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从这首诗歌所透漏出的彻悟人生如梦的体会,和登基后,他在故宫雨花阁题写的“青莲法界普清净; 白毫相光离色空。”,养心殿东暖阁题写的“ 诸恶不忍作;众善必乐为。”、养心殿西暖阁题写的“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楹联来看,他至少不会如同历史记载那样的。
  男子笑了,说:“过去您就如此谦逊,会说话,现在,依然如此啊。这种不人云亦云的态度,是对的。看来,货郎没有看错人。无论沧海桑田如何变幻,真的是“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
   说完,笑了笑,起身离去了。我见他提到货郎,立即快步向前,想探寻个究竟。他立住身,笑着说:“货郎正在山中潜修,该见的时候,会见的。后天傍晚,请您独自到雍和宫门前,自有奇遇。曾经奋不顾身地护圆明园战死的大太监来了,我奉师命去接引他。”
  
  摆了摆手,一阵青莲之香扑面而来。留下我目瞪口呆地呆在那里。
   离开圆明园的路上,同学问我怎么回事,我简单地说了,他很好奇,问,什么乱七八糟的,别迷信啊。不过他还是挺乐意第二天和我一起去见菩提老师,他快毕业了,正为选择单位而犯愁,也想请高人去指点一二。
   等车后,我忽然从车窗外看到了那位中年人立在圆明园门口的树荫下,一位老人漫无目的地向圆明园走来,那身影,那么熟悉,酷似道家师兄的死去的老师!
  我拍窗大叫,他茫然地抬起头,果然非常像他。正要跳下车,车忽然开了。售票员不耐烦地操着京片子说,快坐好,快坐好!
  我只好安静了。窗外,流云绿树,渐渐静心了。我想,也许是我自己的附会吧?
   北京果然繁华,车上人渐渐多起来。一位女子坦胸露乳,上车后,紧紧地挤在我身边,我的胸口忽然又闷了起来。我赶紧闭目,念起来悠悠的六字大明咒,唵麻呢叭弥吽,心才渐渐地凝定了。胸闷稍微舒缓了一些。
  
  
  
  @huoyanlai 2011-9-4 8:10:00
    地儿老师,您能为我指导下六字大明咒的正确读音吗?
  -----------------------------
  六字大明咒因为传承和地域的不同,有很多不同的读法(大同小异)。都对。找一个您喜欢的念法念就行了。菩萨有大智慧,都能听的懂
  @huoyanlai 2011-9-4 8:10:00
    地儿老师,您能为我指导下六字大明咒的正确读音吗?
  -----------------------------
  可以进菩提树下群三160729630 交流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本贴分上下两部,将会一直写下去,下边的更精彩,敬请期待。等这一段忙过去了,会加快一些写作步伐。
  想交流的朋友,请入菩提树下群(四)160733941
  
  下边发布一条新书信息:)
  “更无一物可赠君,剪片白云奉君归。”
   地儿敬告: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预订时间延长
  
  
  
   谈佛门,论人生,一袭檀香静心地
   说东坡,道六祖,娓娓漫谈听钟鼓
  
   —— 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封面语
  
   一、地儿敬白:
  
   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由三联书店出版,全国发行,因样书只有十余本,且早已被师友们预分,故无法满足更多师友的需求。为弥补缺憾,感谢诸多朋友、群友、博友和读者多年来的帮助、支持和厚爱,能以较优惠的价格拿到笔者的签名本,故此推出了预订本书,按团购价优惠的活动。
  
   近一个月来,已经预定出200多本,不少神交已久却未曾谋面的读者和朋友,预订了5本、10本拟赠师友,让笔者深感师友之垂青和鞭策之盛情,感动并感恩中。
  
   应一些后来者之请,借封面精细打磨,上市稍稍延迟之机,预订优惠活动将延长一段时间,以飨有缘。“更无一物可赠君,剪片白云奉君归。”
  
   拟预订的朋友,请按以下方式与本人联系方式:
  
   邮箱 dr1970@163.com
  
   QQ 499420840 或进入菩提树下读书群四160733941 留言就行
  
  
   预订优惠价(定价32元,预订者按团购优惠价28.8元,其中含邮寄费)
  
   书到付款亦可。过去提前付过书款的师兄,请速与本人联系。
  
  
  
  
  二、《总有清风》简介
  
   《总有清风》是集纳三年来,笔者在两岸三地和海外所发佛理散文的精品,共分《总有清风过门前》、《佛门钟鼓》、《婚姻的花树》、《问路白云头》、《这些年,您教会我的事》等5大章、40多篇文章,300多页。是笔者在20多年的学佛、修持过程中,面对红尘中人的种种烦恼,以佛学融合儒道、现代心理学、医学精髓,反思梳理而成,目的是帮助人们开阔文化视野,树立对佛学、人生、婚姻、事业等方面的正见,增长安身立命的智慧,转眼看世间,解黏去缚,获得喜乐、清凉、自在的人生。
  
   很多文章发表后,被大量转载,被读者誉为炎炎红尘里的清凉之泉。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代跋,著名青年词画家、冯小刚《夜宴》主题曲作者范学宜女士插图,海外归来的设计家设计,系三联书店的资深编辑按照收藏书的标准,打磨了一年所成,风格淡雅,清丽。
  
  
  目录
  
  人间有味是清欢[自序]
  
  
  
  一 总有清风过门前
  
  飘零何处归
  
  行看流水坐看云
  
  意静不随流水转
  
  总有清风过门前
  
  光阴是株菩提树
  
  一杯春色韵味长
  
  乾坤容我静
  
  雨声里的七笔勾
  
  如莲静绽
  
  收敛自己的枝桠
  
  
  
  二 佛门钟鼓
  
  香积厨
  
  悠然檀香
  
  依依塔铃
  
  心柔如苇
  
  遥唤的钟鼓
  
  礼本折慢幢
  
  合掌以为花
  
  高香
  
  山寺笔记
  
  
  
  ·三 婚姻的花树
  
  婚姻的花树
  
  乌苏里江畔的情歌
  
  三个女人的智慧解脱
  
  缘是一条十字路
  
  断鸿声里觅归舟
  
  红尘里的菩萨道场
  
  唯求心安·
  
  伤害是天边飘过的云
  
  
  
  四 问路白云头
  
  问路白云头
  
  永远的弘一
  
  月光下的水舞
  
  春池拾砾
  
  明珠饰身
  
  开满歌声的寺院
  
  心安之处即为乡
  
  
  
  五 这些年,你教会我的事
  
  花香里的母亲
  
  这些年,你教会我的事
  
  借我一双翅膀
  
  瓜中菩提
  
  无常的滋味
  
  生命的导演
  
  童心近禅
  
  
  
  地儿散文断想[代跋]·····二月河
  
  
  
   三、读者感言:
  
   福报感谢您,以您的妙笔灵光、学识涵养,引领读者以崭新的眼光看待周遭事物,启发智慧,让读者的心灵更健康、更美好……添了文心、美意、柔软慈悲。相信读者会在您的作品里,找到感动,进而与自己相遇。
  
  ——台湾《人间福报》副刊编辑秉蓁
  
  地儿先生的文章,款款娓言,温柔敦厚,转念之间,惊喜涌现,是涤去俗虑,自省深思的心灵暖暖包喔。读毕,常是会心一笑……
  
  ——台湾中学教师landy
  
  清雅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哲理,就像突然飘来的悠悠檀香,心身俱馨;秋水闲愁,云飘雾散。
  
  ——新加坡蓝色的风
  
  读您的文字,感觉象轻风拂面,然后就会有一种快乐积极的信念在心里滋长。有时也是一种救赎。读这样的书我想是一件觉得幸福的事情。
  
  ——Luo@净
  
  文章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染力,其实我们的人生恰恰需要在这种宁静与安详中,不停地感悟、行走。
  
  ——湛江怡安
  
  以生活小事开启人生大智慧。能时常在如炎炎火宅的尘世读到用您独特的方式诠释的清凉佛语,内心时常升起的唯有“感恩”二字。
  
  ——西安养生主
  
  面对纷纭无常的世界,不少人常常生起各种困惑。我喜欢地儿的文章,在于他与一般只发现人生疑问或宣泄情绪,却无答疑释惑的文章不同,而是试图以优美的文笔,新颖的视角,解答这些人生问题。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河南月亮之上
  
  好美的文章,收藏了,可能很多人看了都会有一种清风拂面,海阔天空之感,我想拿来转贴了,让更多人受益,请楼主恕罪。清晨读这样的文字,特别宁心静气,心胸怡然。
  
  ——南京寒江钓雪
  
  地儿的散文篇篇饱含哲理,一香一烛,几种瓜果,一缕尘埃……都是世间禅意的再现。轻灵淡远,让人静而忘忧,心境平和。具有一种难得的亲切感,可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湖北梅影三叠
  
  腰酸背痛、两眼干涩,坐得时间太长了,网上阅读太累了,我想买一本地儿的书,这样的书应该置于案头,细细研读,慢慢品味,一天的网上的囫囵吞枣怎能领略它的美好。地儿的文风是清凉的,每每从平常小事体悟佛理,娓娓道来,落笔即是文章。文字清灵如云水,心思阔大、静美,不知不觉地感染了我。
  
  ——北京飘雨
  
  秋水鲜花是深谷的灯,小麦是田野的灯,莲蓬是池塘的灯,小鱼是河流的灯。我的灯,就在自己的心中。——谢谢。读你文章,我的心也感到了光明
  
  ——石家庄秋水含嫣
  
  从生活中感悟心灵,探索人生,使我受到了很多启示,明白了一些生活中的事理
  
  ——深圳妞妞
  
  文章恰如书名。读来,轻松愉悦之余,感觉神清气爽,似乎面前有一缕清风,正悠然入心。
  
  ——河南文竹
  
  
  
  
  四、部分文章试读:
  
  
  
  
  
  飘零何处归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s/blog_535dcf730100jww4.html
  
  
  
  香积厨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article-361276-1.html
  
  高香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tanxinwl/blog/item/081454348d1bab49251f1440.html
  
  
  
  三个女人的智慧解脱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s/blog_4a84fef40102dr4g.html
  
  
  
  伤害是天边飘过的云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juewu/putiyiye/detail_2010_08/05/1891258_0.shtml
  
  
  
  永远的弘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s/blog_4d7c030a0100bc06.html
  
  
  
  生命的导演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ʿ/blog/item/8c372422da4e525eac34def4.html
  
  
  
  
  
  
  
  
  
  
  五,部分章节插图欣赏
  
  
  
  
   一 总有清风过门前(插图配言)
  
   也许,
   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只有学会了野谷幽兰的定静,
   才能品味到,
   每一缕走过的风,
   其实都携带着清凉的滋味。
  
   二 佛门钟鼓(插图配言)
  
   清夜独坐,
   炉中檀香袅娜飘起,
   好像闻到了,
   青葱的树林在泉石边清冽的呼吸,
   西藏的法螺声和印度佛教法会的晨钟暮鼓,
   俨然未散。
  
   三 婚姻的花树(插图配言)
  
   我们的婚姻,
   我们的生活,
   何尝不像非洲的那种树?
   满怀欣喜地长起来,
   有了果实,却因为不断释放出渐渐加厚的气体,
   骤然自焚。
   无异,自焚是痛苦的,
   但这种自焚,又何尝不是我们新的开端呢?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