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连载][已扎口]

  
  
  我一直认为弟弟前世修持过,所以他很聪明,只是福报积累不够,生活工作一直不大顺。后来,他的一位女友学会了什么法术,能通过涂油的指甲盖,看到一个人的前世的影像,一似电影中,通过手掌显示图像的传说中的法海。她说形象中显示,弟弟前世是一个白衣翩翩公子,风流倜傥。还非要教我这种看前世的方法,我一笑了之。何必看呢,佛陀早就说过,欲之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还说过三世怨的故事。前生积累福报,但不求解脱,今生就会大富贵,富贵对一般人来讲,是好事,但也不一定是好事。全靠个人把握,把握不好的话,贪色、骄横、欺侮人等等,不由自主地就来了。来生的果报就是坎坷不顺,情感坎坷,生活坎坷,工作坎坷,贫苦忧恼逼身。
  其实,每个人不都是在这样的浮沉中轮转吗?看看西藏僧人画的六道轮回图,一目了然。人的一期期生命,都在像车轮子一样转,局限其中,不能自主,不能跳出。一如九大行星,饶着太阳转。这个引力的核心,就是对我的执著,和由此诞生的情欲、嗔恨、贪爱等等。
  执著、情欲、嗔恨、贪爱深者,命终就走入畜生、地狱等三恶道的生命形态,痛苦不已;执著减淡者,命终后,就会轮转到人、天人等相对好的生命形态,享受快乐的生活环境。万法唯心……,破除和放下执著的人,就会不再在其中被动轮转,达到来去自如,生命自主,清凉欢喜,时时盈满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跳出轮回,自在、平等、清静、庄严。
  所以,佛陀发现这一宇宙人生规律后,提出了佛法修持的关键:解脱这种我执习性的约束,通过种种方法练习忘我、无我,达到生命的大自在,大欢喜。也就是禅宗讲的放下,放下再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当下就开悟成就了。

  
  有一年,我去老师那里,脉脉春光里,芙蓉花处处芳香漾满。结伴走在林间的小道上,老师告诉我,我的师爷是位清朝时期出家的比丘,已经两百多岁了。修准提法成就的,成就不可思议。在一座山间隐居。他想涅磐,但弟子们一再挽留,他就留下了。这就是佛经上讲的寿命自在。是生死自在的一种形式之一。还说,生死自在还有很多形式,譬如很多高僧示现的此处涅磐,他处出生,化身无量,生命自主等等。那个根据成就者个人的因缘和愿望而定。想走就走,想留就留,非常自在。
  还说,佛陀的几个弟子,也在那里隐居。如罗睺罗等佛陀的四个弟子,已经两千多岁了,是奉佛陀的嘱咐,不入涅磐,留形住世。为的是给有缘者以信心,等待很久很久以后,弥勒佛的成道。如果有人打千僧斋,万僧斋,就是供养一千名、一万名僧人吃顿饭,他们就会去赶斋。临走,留个印记,告诉人们佛法是真实不虚的。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罗睺罗尊者在为人讲解如何修持
  我很诧异,问佛陀的弟子和师爷他们是怎么成就的。
  老师说,修行人把握住了佛陀提出的这个核心,修持就容易成就了。脱离轮回,生死自在,并非难事。回到住处,老师把师爷一生修持经验郑重其事地写在我的本子上:破执、离相、无我。告诉我,我在修持中追求境界,追求功效,其实是法执,也是我执,是着相修行。与佛法的修持精髓背道而驰。应该以无所求心,安然去修,不断破除执著心,就会喜乐自在地抵达彼岸。
  这番话,一下子揭开了我修持中多年的症结,欢喜无量,所以印象特别深。


  或许是这个原因吧,弟弟从出生起就不顺,差点胎死腹中。所以,父母对这个老年得到的幺儿特别疼爱。不像我们兄弟那样管理得那么严格。因此,贪玩的他学习一直一般。母亲去世时,弟弟还小,在外乡上初一。在篷门庭户的陋居里,妈妈面对哭泣的我,老泪纵横,嘱咐我说,娘没有尽到责任,你还没结婚,弟弟还小,你要照顾好她。我答应了,她才遗憾地,略感放心地闭上了眼。窗外梧桐在风中翻飞、碎鸣,春雨淅沥,一似慈母泪。那场景我至今还记得。
  也许是对弟弟过于牵挂的缘故吧,母亲去世当晚,在学校寄宿的弟弟夜半起来撒尿。那时的初中已经开始有了楼房,学生都调皮,半夜就站在窗台上向外浇,他也如是。忽然,他看到母亲的形象从半空中出现,向他飞来,他吓得一下子跌倒在床上,第二天,匆匆赶回,母亲已经走了。那个其实是她的中阴身,因为牵挂她的幺儿,所以去看他。据佛陀说,中阴身都有五通,来去自在,虽然千里迢遥,一念之间,立即到达,类似于成就者的神足通。但不知道自己肉身已经死亡。
  母亲去世后,我们兄弟披麻带孝,下葬时,我和弟弟裹腿的孝布被郊外的野火莫名其妙的点燃了,父亲说,妥了,破了。原来,邻村的打瓤者(就是看坟地、择时辰的人)说,妈妈有事放不下,可能会有显影。原来,慈母一直放不下的还是我俩。
  后来,常常思及此事,感到真的如佛陀所说,如果一个人不能修持成功,自主左右自己,在茫茫生死大海中,纵然是母子相怜,相忆,却也生死茫茫,各不相知。
  砑笺银粉残煤画,画煤残粉银笺砑。
  清夜一灯明,明灯一夜清。
  片花惊窗燕,燕窗惊花片。
  亲自梦归人,人归梦自亲。
  那心境,那无奈,或许只有这阕纳兰性德的词,差可比拟吧。

  从此,我和父亲就负担起了供养弟弟上学的重任。人都是有福报的,弟弟也是。那时我刚上班,为母亲治病、葬母欠下了不少钱,加上自己不知道节约,手内比较紧张。为了供养他上学,义务行医乡里的父亲说,开个小药铺吧,该让这一技之长出点力了。
  父亲刚开始开的时候,村里药铺少,生意不错。后来附近药铺渐渐多起来,生意慢慢就冷清了。因为父亲医术虽然好,但没有学历,加上他忙,不会做生意。其他的医生都是一付药要几元,一下子开四五付。牵着病人,以量取胜。父亲一般都是一付致敌,药量大,用药大胆。譬如医典要求,麻黄不过钱,但他突破常规,常用过钱。他说,农村病人病情复杂,都是慢性病,不突破常规,很难见奇效。再者,你就那么笨,不会放点克制它的毒素的药,让他规规矩矩地为我所用?并常用组方如带兵打仗来做比喻,说用药如用兵,千变万化,在乎一心,切不可纸上谈兵,更不可见利忘义,失去本心。因此,一般病人,一付药就解决问题了。有一年,他到市内来,给我的一位老师治病,多年的慢性病,很快就痊愈了。走南闯北的老师啧啧称奇。自此,对我的新闻学习,更是悉心指导。传说中的德荫子孙,由此可见一斑。
  品种多,药量大,治病费时短,自然费用要稍高一些,一般一付药收十元,十几元,微利经营。但一些人不会算账,就传说他的药贵。只有病得其他医生治不了时,才找他。父亲也因此很遗憾,常叹息,现代人习惯被骗。说,那拖着病人,一刀一刀零碎割的方法我也会用,但医者父母心,怎么能那样呢?因此,虽然穷,也很急,但他一似老庄,随缘而住。奉行姜太公的政策,愿者上钩。但奇怪的是,每到周末,弟弟回来拿生活费时,就会有几个重病人来看病,正好顾住弟弟花钱,减少了父亲不少烦恼。父亲常对我感叹,看来,你弟弟还是有些福气的。还说,他很懂事 ,每次放学回来,就为他做饭,临行,还会安慰安慰他。让辛苦的父亲,内心很欣慰。说句实话,这点比我强。后来,我慢慢也学会了这点。这其实就是六度中的爱语。
  但不知是怎么回事,他的路子越来越不顺。父亲后来总结说,大概是与他交了不少桃花运有关。一般一个人交一段桃花运,就会出现不顺。
  也可能。后来我发现,如果这些处理不好,确实很损福报。
  他的路子不顺的令人诧异。譬如,技校毕业时,原本说好的学校能安排工作,却突然形势大变,出现了“砸三铁”“下岗”等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很多老工人都面临下岗,那批学生自然很难办。但他们的前几届和后几届却都很顺利的分配了。
  譬如,本来找人给他安排工作,说的好好的,到落实时,不是领导突然调走,就是有其他事情,令人莫名怅惘。
  后来,他去南方打工,还生了一场病,很落寞地回到家中,接受治疗,父亲整天唉声叹气。
  一个人倒霉时,似乎往往就会山穷水尽。
  在老师那里,我和他谈起弟弟,他说,劝他学佛吧,好好修行,会好起来的,是福报不大够。
  我说我很累。老师笑了,说,要学会转眼看人间。作为大乘修行人,要把付出和困难,当作布施,积累福报的机会。学会与弟弟妹妹一起成长。
  还说,他年轻时,弟弟妹妹小,父母走的早,他就在工作之余,靠写文章的稿费供养弟弟妹妹上学,现在想想,也很有意思。
  这些付出,其实都能帮助一个人磨练自己的心性,修持取得更好的成就。他慈祥地叮咛到。

  这话令我豁然开朗。回到市内,就急忙赶回家,劝弟弟学佛。一向只是口头应付的他,这次却忽然答应了,原来,他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撞鬼了!并得到了咒语的解救。离奇得好像聊斋志异。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