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湄公河行动,八一八除了 角,世界上还有那些毒品地带与毒枭

  本宝宝来了,半夜写完工作方案,
  现在处于亢奋状态,要不更新一点点?
  估计周末大家都在哈皮,应该没啥人看,因为不是流量小花啊。
  要不等周一更新?
  看了电影,大家都对 角更感兴趣啊,其实本来想先八的。
  但是查阅相关资料的的时候,越看越沉重,也越来越明白为什么中国zf对于禁毒的力度是比较严厉的,因为我国付出的惨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剖开来看,近代史的确就是一部屈辱史。而这部屈辱史的开端,就是由鸦片引发的。

  话不多言,先八一八 角。
  
  原本的 角,是美赛河和湄公河交汇,处于泰国,缅甸老挝的三国交口处的一块冲积平原区域,并且土壤肥沃的东南亚水乡。
  之所以叫做 角,是因为到了秋天这里的土地是金灿灿的稻田,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宁静淳朴,岁月静好。
  如今却成了毒品的代言词。
  罂粟,从来就是不是 角,不是东南亚特有的本土作物,而是由西方国家带来的。
  1780年,臭名昭著的腐国东印度公司取得了鸦片的总代理权,英国对缅甸发起了侵略战争,因为缅甸北部果敢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罂粟种植,这些英国人就强迫当地村民大面积种植罂粟,很多人成了一辈子的烟农,罂粟作为经济作物,英美法国的人住在云南果敢县,定期去 角这边收割,然后卖到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来。
  为了扭转和中国的贸易差额,把鸦片买到了大清,造成了大量白银外流。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两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国和英国签订了中英缅甸条约后,云南果敢等几个县被割地给英国人了,从此以后 角就彻底沦为英美法等国罂粟的种植基地了,并且越扩越大。
  当地的老百姓习惯了列强们的统购统销,可是在二战之后,万国会议后各种制度越来越规范,1909年全球多国召开了第一届的禁毒会议,在1913年,英国终止了将印度鸦片走私至中国, 角区域才稍微喘了口气,可是当地的人民却依旧挨饿。
  一方面是因为战争,第二方面就是很多烟农从小到大只会种罂粟,其他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
  更正下,缅甸果敢地区的改为缅甸佤邦地区。

  当地被毒品祸害的普通家庭
  

  949年,新中国成立后,gmd驻扎在云南的第八军93师,节节败退就退到了北缅区域,当地政府不愿意收留数目不到一万的国民党残兵,他们只能自食其力在当地做起来贩毒的生意,有武装,实战经验丰富,贩毒生意自然是风风火火。
  从此,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 角武装贩毒的历史开始了。
  大名鼎鼎的坤沙,是缅甸的军阀,还是前蒙泰军(MTA)总指挥。他的部队原属国民革命军部署在中缅边境的一支军队,后来gmd迁台,这支部队留在缅甸,成为坤沙旗下的一支部队。
  1967年,坤沙贩毒集团与罗兴汉贩毒集团大战一场,得胜后他控制了“ 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
  1969年,缅甸政府通知坤沙去缅北军区司令部开会,坤沙当即被逮捕,并被判处死刑,但是缅甸政府怕坤沙的军队闹事,一直没敢处死他。与此同时,缅军99师与东北军区、瓦城军区抽调了1万余人兵力,开展了对坤沙武装的大围剿。
  1989年 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昆沙控制了整个 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美国曾悬赏200万美元捉拿这位曾经的世界第一毒枭。
  1996年他向缅甸政府军投降,随后被软禁在仰光开始了晚年生涯,
  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逝。
  和后来居上的大毒枭糯康吸毒不同,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多年,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

  

  而“海洛因教父”罗星汉,则出生于是缅甸的富贵人家,参加了gmd在缅甸办的反共军事学校,而他手下之一就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彭家声,实战经验和谋略相当过人,网路资料还比较丰富,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搜。

  
  即便老了看着还是很有征战杀伐之气。
  2013年 80岁的罗星汉在位于缅甸仰光的家中去世。
  此前,与其同一时期的大毒枭坤沙已去世近六年。罗星汉的辞世,标志着曾经叱咤“ 角”地区数十年的缅甸老一代华人毒枭渐次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的 角随着国际禁毒的日益谴责声讨,风头渐渐沉寂下来,毒贩虽然不再锋芒毕露,然而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却很难继续回到了原本的样子。
  只是除了贫穷,或者一无所有。
  北缅全面禁烟,将数以万计的烟农赶到南方区讨生活,将原本的作物铲除,要求替代种植,很多烟农捧着罂粟哭泣,那是他们一生的心血,借了很多钱买的经济作物,他们一辈子只会种罂粟,重新学习水稻玉米,还有在新城市购田置地,也是需要花一笔资金去熟悉,去重新开始新生活的。

  
  提到缅甸,电影里反政府武装使用娃娃军泛滥也是真事。
  不得不八一下我觉得长得略萌的约翰尼•托。
  五官特漂亮忧郁,像个女孩子的娃娃军,他的弟弟秃了头叼着烟的照片当时也很震撼。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