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市委市政府启动有史以来济南最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在老王的带领下,济南正在踏上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突出“高达新优特”五个字。
(转帖)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四个中心”建设的生命线。2015年底,济南市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改革,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应运而生。仅用一个月时间,一支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的招商干部队伍迅速集结完毕,并在2016年呈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济南市新增省外签约项目120个,累计合同投资额1994.04亿元,排名由2015年全省15位跃居全省第一;投资630亿元的万达文体旅游城、93亿元的济南环境科技产业园、50亿元的华谊兄弟(济南)电影文化城以及中国银行山东总部、和泰人寿全国性总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济南实现招商引资双位数增长,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引进市外投资1176.64亿元,同比增长23.8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9.61%,比2015年增加2.46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112.26亿元,同比增长14.67%,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
市投资促进局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以“投资促进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招商引资顺利破题起势,实现了“一年有势头”。
……
在此基础上,2017年,市投资促进局谋划以招商引资十大行动为抓手,在全市开展“投资提升年”活动,寻求新突破,助力“两年有看头”。
2016
突破 解放思想明确新定位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正是在大胆解放思想中,济南开启了奋进赶超的新篇章。
这样的改变,源于2015年6月的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明确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首先必须要突破自己、突破过去,要纵比看发展,横比看差距,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面。”会上把济南放在全省、全国和全球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看清了差距,找准了定位,进一步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
如果说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下了一招漂亮的先手棋,那么,“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定位,则完成了布局谋篇。2015年7月,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正式提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招商引资更是史无前例地被列为全市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济南踏上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改制构建合力赶超新格局
只有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济南在全省率先进行了招商引资体制改革,整合内外资招商职能,成立了投资促进局。
在市投资促进局成立之初,副市长张海波明确提出,要打造研究型、专家型、实干型、实战型的“四型”招商队伍。除整建制划转的人员外,局机关组建之初,从基层招商一线精挑细选,抽调了14名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优秀年轻干部,平均年龄31岁,全部为大学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0人,部分是博士学历,6个处室至少有2至3名年轻干部,为招商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全局33名工作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0%,经济类专业的占52%,能够熟练应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占27%,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的突出特点,有力保障了整个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发力 精准招商实现量质齐升
伸出十指,不如握紧一拳。济南聚焦重点板块、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特色项目、优质项目,实现了量质齐升。
聚焦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省会新名片。紧紧围绕产业金融中心定位,坚持引进明星开发商、龙头企业与招引“金融+”企业和总部经济并举。中央商务区及辐射区域内建设项目69个,入驻重点企业已达450余家,省级总部近30家,金融服务业机构65家,日益成为总部、金融、商务等高端业态的聚集高地。
聚焦重点园区,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以高新区为代表的十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模效应、集约效应和带动效应不断放大。
聚焦重大活动,推介济南,捕捉商机,促进合作。2016年上半年,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济召开,柳传志、马云、王健林、王中军等一大批商界精英齐聚泉城。济南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加快了万达文体旅游城、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等项目的推进步伐。此外,还组织参与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山东之夜、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2016香港山东周、中国国际智能制造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促成了浪潮与思科、重汽与西门子、太古与波音等本土企业与世界500强的深度合作。创新 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效能
创新思路,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济南模式”。2016年5月,济南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开启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篇章。积极借鉴吸收上海自贸区等先进地区的经验,济南确定了公共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125项改革措施,加快简政放权,实施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创建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创新政策,着力打造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发展高地。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济南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省出台的各项鼓励政策措施,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在金融、物流、科创、电子信息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
创新服务,着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正如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宋卫东所说,“投资促进就是投资服务”。一年来,“外商服务月”系列活动已成为知名服务品牌,架起了政企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商机对接,吸引更多外商来济投资兴业。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建立审批“容缺受理”制度,大大缩短项目审批和落地时间。
合力
(转帖)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四个中心”建设的生命线。2015年底,济南市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改革,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应运而生。仅用一个月时间,一支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的招商干部队伍迅速集结完毕,并在2016年呈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济南市新增省外签约项目120个,累计合同投资额1994.04亿元,排名由2015年全省15位跃居全省第一;投资630亿元的万达文体旅游城、93亿元的济南环境科技产业园、50亿元的华谊兄弟(济南)电影文化城以及中国银行山东总部、和泰人寿全国性总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济南实现招商引资双位数增长,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引进市外投资1176.64亿元,同比增长23.8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9.61%,比2015年增加2.46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112.26亿元,同比增长14.67%,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
市投资促进局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以“投资促进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招商引资顺利破题起势,实现了“一年有势头”。
……
在此基础上,2017年,市投资促进局谋划以招商引资十大行动为抓手,在全市开展“投资提升年”活动,寻求新突破,助力“两年有看头”。
2016
突破 解放思想明确新定位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正是在大胆解放思想中,济南开启了奋进赶超的新篇章。
这样的改变,源于2015年6月的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明确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首先必须要突破自己、突破过去,要纵比看发展,横比看差距,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面。”会上把济南放在全省、全国和全球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看清了差距,找准了定位,进一步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
如果说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下了一招漂亮的先手棋,那么,“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定位,则完成了布局谋篇。2015年7月,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正式提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招商引资更是史无前例地被列为全市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济南踏上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改制构建合力赶超新格局
只有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济南在全省率先进行了招商引资体制改革,整合内外资招商职能,成立了投资促进局。
在市投资促进局成立之初,副市长张海波明确提出,要打造研究型、专家型、实干型、实战型的“四型”招商队伍。除整建制划转的人员外,局机关组建之初,从基层招商一线精挑细选,抽调了14名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优秀年轻干部,平均年龄31岁,全部为大学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0人,部分是博士学历,6个处室至少有2至3名年轻干部,为招商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全局33名工作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0%,经济类专业的占52%,能够熟练应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占27%,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的突出特点,有力保障了整个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发力 精准招商实现量质齐升
伸出十指,不如握紧一拳。济南聚焦重点板块、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特色项目、优质项目,实现了量质齐升。
聚焦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省会新名片。紧紧围绕产业金融中心定位,坚持引进明星开发商、龙头企业与招引“金融+”企业和总部经济并举。中央商务区及辐射区域内建设项目69个,入驻重点企业已达450余家,省级总部近30家,金融服务业机构65家,日益成为总部、金融、商务等高端业态的聚集高地。
聚焦重点园区,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以高新区为代表的十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模效应、集约效应和带动效应不断放大。
聚焦重大活动,推介济南,捕捉商机,促进合作。2016年上半年,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济召开,柳传志、马云、王健林、王中军等一大批商界精英齐聚泉城。济南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加快了万达文体旅游城、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等项目的推进步伐。此外,还组织参与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山东之夜、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2016香港山东周、中国国际智能制造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促成了浪潮与思科、重汽与西门子、太古与波音等本土企业与世界500强的深度合作。创新 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效能
创新思路,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济南模式”。2016年5月,济南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开启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篇章。积极借鉴吸收上海自贸区等先进地区的经验,济南确定了公共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125项改革措施,加快简政放权,实施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创建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创新政策,着力打造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发展高地。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济南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省出台的各项鼓励政策措施,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在金融、物流、科创、电子信息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
创新服务,着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正如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宋卫东所说,“投资促进就是投资服务”。一年来,“外商服务月”系列活动已成为知名服务品牌,架起了政企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商机对接,吸引更多外商来济投资兴业。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建立审批“容缺受理”制度,大大缩短项目审批和落地时间。
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