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清楚记得派出所接到第一起报案是在1990年初春的一天,紧接着这一年就接到4起女孩被拐卖的警情,其中3起成功解救,可以说每一起解救都是惊心动魄,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个被拐卖的少女。
那是1990年10月的一天上午,我在值班室,一个中年男人探头探脑走进派出所,在值班室窗口怯怯地问所长在吗?
我说所长到局里开会去了,有什么事就说。
中年男人犹豫了一阵,长叹一口气说:“我侄女被拐卖了。”
我一听,赶紧把他叫进值班室,让他坐下,安慰他说:“不要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是怎样被拐卖的,你说清楚。”
他说具体怎样被拐卖的他也不清楚,只知道过年后她和村里人一起去深圳打工,然后就一直没有音信,家里人急得不行,到处托人寻找都没有消息,直到最近才收到她的来信,说她被人卖到广东陆河给人做老婆。
“造孽啊,她才17岁啊!”中年男人边说边从口袋里摸索出一张彩色相片,“你看看,多好的一个女孩。”
我从他手里接过相片,一看就知道是乡下照相馆照的,服装非常土气,技术也不行,尽管如此也掩饰不住相片中女孩的清秀与淳朴,一双眼睛大而明亮。几年后,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小芳》让我一下子想起相片中的女孩,我就借用一下这个歌名,暂且叫她小芳吧。
@nab0008 2019-11-12 13:34:03
有点看小说的味道,怀疑真实性,警察有这耐心吗?现在全社会都人心浮躁,个个想的都是怎么捞钱,据说这些年,福建老板到处放赌博机,都是按月给属地公安局、派出所交钱的。
-----------------------------
在前面我就说过:你可以把它看成你身边的某人或某事,也可以把它当作故事聊以打发多余时光,或者就是围观。不论是纪实作品还是现在时兴的非虚构创作都要有文学性,不然没一点味道,你也不会看下去。
@庄蝶2013 2019-11-12 14:40:42
向同届毕业的问好!
-----------------------------
谢谢。
@lucygood201702 2019-11-12 14:46:48
果断收藏,我就喜欢你这类的文章,可惜天涯太少了
-----------------------------
谢谢欣赏。
@学会不去在意脱 2019-11-12 15:07:35
有余华《活着》的意境。赞……
-----------------------------
谢谢,受不住。
小芳家是我市革命老区,也是个落后贫穷的山区,这个乡曾因出了个飞夺泸定桥勇士而让当地老表无尚光荣,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仍然缺吃少穿。
13岁之前,小芳家虽然穷、虽然苦,她还是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农闲时节,爸爸在当地小煤窑挖煤,小芳13岁这一年,一次瓦斯爆炸事故,爸爸捡了一条命,却丢了一条腿。
那次事故,小煤窑死了五个人,老板破产,小芳爸爸一条腿没有换来任何补偿,家里一下子陷入困境,一家五口的重担就压在妈妈身上。
田里的事、土里的事、山上的事全靠妈妈一双手,妈妈还要养两头猪,养猪是家里最大的事,到了年底这猪就是家里一年中最主要的收入。
妈妈做个不停还是忙不过来。
为了家,正读初一的小芳只得缀学回家,帮妈妈操持这个家,照顾下面的妹妹和弟弟。
退学后,小芳就到本地鞭炮厂去学搓引线,学会后从鞭炮厂领回引线纸、硝及一根凹细铁棍在家做引线。
小芳将一摞引线纸的一端固定好,左手把纸拉直,右手用细铁棍沾上硝粉,在引线纸上轻轻一抖,硝粉就落在纸上,双手一搓,就是一根长长的引线,搓完一摞引线后,再用湿米浆在一根根引线上一捋,将引线晾干,引线才算完全做好。
拉纸、沾硝、搓纸、上浆,单调、枯燥,拉纸、沾硝、搓纸、上浆,枯燥、单调,小芳每天重复着几百个这样的动作几乎变得如同一架机器。
小芳不是机器,但和机器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