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写给所有辛苦打拼着的从业者们

  是坚守,还是退却?
  
  众所周知,现在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了,许多人在承担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的同时,还得去应对繁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令人发愁的绩效考核,以至于每天身心俱疲。
  但总会有那么些渴望成功的人依旧奋力的拼搏着,他们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他们甘愿舍弃宝贵的休息时间,他们常把“先苦后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口号挂在嘴边,用来激励自己。
  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么一点:这些人连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都感受不到,却一心想着追求幸福,这不是很矛盾吗?
  我觉得现在有许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都以为金钱和地位可以带来幸福,对此我可以肯定的说:等你真正获取它们时,你的幸福感并不会增加多少,唯一令你幸福的就是当你回忆起打拼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酸甜苦辣时。
  
  俗话说:知足常乐。幸福感来自于满足,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既然是平凡人就要安心于做平凡的事,做大事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做小事一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就像我之前所提到过的,一个电工在酷热的夏天帮一户人家解决了供电的问题,那家人对他感激不尽。这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不见得就能够做到,哪怕是你付出的精力与汗水比别人多得多。但往往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许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老师与家长灌输着一些很荒谬的观点,像什么“为什么他考得好你却考不好?你又不比人家笨”,“为什么别人进步那么大而你却原地不动?”。
  所以当他们看到别人的成功时,就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和对方一样的成就,他们信奉着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在此我就得提醒大家,爱迪生这话还有下半句,只是让咱们的励志教育给黑掉了,就是: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
  
  只有承认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你才会放下攀比的心态,才会摈弃种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当一些人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工作压力,无力与很多优秀的人才竞争时,他们便主动选择了退却,去中小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在他们看来,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前不久我到一所大学里去看望一位朋友,在路过学校礼堂时看到一幅非常显眼的海报立在门口,那是一场讲座的预告,主题是:如何科学的规划人生。
  当时我就觉得好笑,要是人生真能够科学规划的话,那人岂不成机器人了?按照编好的程序直接运行就可以了。
  我觉得人生不可能科学的去规划,因为人不是纯理性的,我们无法从人的思想与行为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很多东西对你适用,但对别人未必适用。就像爱情,它就不是什么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则可以利用。如果你依照着那些恋爱宝典上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心上人,你未必会获得成功。
  而且人生中的某些问题是永远不会有答案的,比如一个人他做过很多好事但也干过不少坏事,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坏,那他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我们无法回答,只能说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再比如什么是幸福,这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会以各自的幸福经历来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而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求一个正确的﹑唯一的答案,所以它只能用于研究自然界。因为自然界是客观的,它没有主观意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利用它﹑控制它。
  而人生呢?它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你的对手是不会任你摆布的,他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你想占他的便宜,他也想占你的便宜,而且他不会按照你的设想来出牌。因此比起科学来,人生中的问题更需要以智慧来解决。就像在战场上,双方都想置对手于死地,如果你把兵法中的理论当成科学知识直接运用于战争中的话,那么你八成会失败,历史上纸上谈兵误国误民的例子太多了,而真正的胜者依靠的是智慧。
  
  好了,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问:“既然人生不能去科学的规划,但总有些道理值得我们去遵循吧?”
  是的,确实有许多人生道理值得我们去明白和了解,但我认为那种最为高深,最为智慧的道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如道德经里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着某些人生道理,他们希望借着这些道理使自己过得幸福,使自己走向成功。
  但我认为有些道理不需外求,从我们的内心即可得到。
  可能有人会反驳:“你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没错,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应该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生中的某些问题。
  
  比如说社会,社会是人们所有行为与关系的总和,它是客观存在着的,如果我们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的话,那么它在大家的眼中都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呢?每个人对社会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和一个富人家的孩子,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肯定不同。而正是因为理解的多样性,才使得这个社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再比如孝顺父母,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知,因为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得孝顺他们。要是按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父母一旦去世,孝顺之心也就消失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孝顺之心会作为一种真实的情感而永远存在。
  
  那么同样的,我认为有很多东西也无需证明,从我们的内心即可得到答案。就比如几何学中的平行公理,我们没有必要将两条平行线做无限的延伸以证明它们永远不会相交,我们只需相信这个结论就行了。
  在此我可以向大家讲述一个实例。
  有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美国电影,它讲述的是一名天才数学家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很深刻,它是数学家向他的女学生求爱时两人的对白。
  女学生说:“你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数学家说:“无限大。”
  女学生问:“你怎么知道?”
  数学家说:“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这么说的。”
  女学生问:“可是它被证实了吗?”
  数学家说:“没有。”
  女学生问:“有人亲眼见到吗?”
  数学家说:“没有。”
  女学生问:“那你怎么能确定呢?”
  数学家说:“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女学生说:“恩,我想爱也是如此。”
  
  这是一段很经典的对白,就像很多恋爱中的人,他们并没有明确的互诉爱意,但他们始终相信对方是爱着自己的,而这也恰恰就是爱情中最美好,最令人回味的感觉。
  
  也许会有人说:“从内心悟出的道理﹑从内心获得的答案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没错,有时是会出现偏差。但你们有没有想过造成偏差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我们自身,我们总是被杂念﹑被私欲﹑被自我所纠缠,以至于无法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进而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就像搞科学研究,如果我们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能够心无旁骛的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那么我们一定会有所发现。
  
  难得糊涂
  
  我在前文曾说过,西方人是一种因果式思维,而我们中国人是一种阴阳式思维。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更适合于做科学研究,因为科学讲究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前因后果的探究手段。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更适合于解决人生中的某些问题,比如在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中采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手段来获取胜利。
  但可惜的是,在今天有很多人抛弃了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他们在处理矛盾时非得争个对错是非,他们凡事都去较真,都抱着搞科研那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所以他们往往都没什么朋友,都活得非常累。
  
  我觉得我们需要借鉴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就是“难得糊涂”,这种糊涂并不是指稀里糊涂的过日子,而是对待任何事情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对荣辱得失抱着淡化与洒脱的态度。
  有不少人非要把人生中的许多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那么我就要问你们: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带着刨根问底般的想法来对待这个问题的话,你们或许会悲哀的发现: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死亡,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但我想不会有任何人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活着,尽管人们都清楚自己追究会离开人世,但他们依然带着美好的愿望幸福生活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也就是一种“糊涂”的表现吗?
  所以对人生中的任何事情(注意我说的是人生中的事情,不是自然界中的事情),如果你非得问个究竟,弄个明明白白,那么到最后很可能就是一片虚无。
  
  在今天,不时会有“科学的规划人生”,“数字化生存”之类的口号出现,我们总希望找到一种现成的法则来解决人生中所有的问题,可我们终究还是没能找到。
  在我看来,人生中的许多问题是永远不会有答案的,但这恰恰就是人生的魅力之所在。
  
  目标只有一个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他本科毕业后考取了一所名校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由于读研期间表现优异,临近毕业时不少非常好的单位都有意向和他签约。
  这本该是一件另许多人羡慕不已的事情,可他却异常苦恼,因为思前想后也不知该选择哪一家单位,有些单位虽说待遇好,但发展前途有限。而有前途的单位呢?往往待遇又一般。后来我对他说:“你就是条件太好了,看看那些成天为工作犯愁的毕业生们,哪怕就是个很一般的单位表露出了签约意向,他们也会如获至宝。”
  选择多了绝非好事,因为它会使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正如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所说: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否定机会。因为只有在否定机会的前提下,人们才会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喜爱足球的朋友们也许会发觉到这么一种现象,就是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开场不久便取得进球的一方会很容易的被对手将比分扳平。照常理来说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多的,因为领先的一方占据着心理上的优势,他们应该踢得更加轻松自如才对。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由于距离比赛结束尚早,领先的一方此时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加强进攻以求扩大比分锁定胜局,另一种是加强防守以保住比分上的领先。那么这就很容易导致全队上下不齐心,有的人想进攻,有的人想防守,结果是进攻没有进攻的样子,防守没有防守的样子。反观落后的一方呢?全队的思想很统一,就是加强进攻扳平比分。
  将双方这么一对比,扳平比分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诸多选择时,要切记:我的目标只容许有一个。
  
  尊敬的LZ 您好 ,我看您写的帖子挺好的,我也有个问题,盼望您解答下。
    我是男的,87年生人,10年的普本会计专业毕业生 ,大学学的一般工作也很一般,感觉在单位就是打杂的,然后我就辞职考研了结果11年研究生没考上,又考了2个公务员,前阵子刚考完。现在已经6月份了,想找工作,结果要财务的都要经验,而且学这个的人多,我没什么优势, 我都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了,大学四年就是玩过来的,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现在找工作我也发现了我什么都不会……
  -----------------------------
  你说自己挺羡慕那些学技术的人,因为他们不像经管类人才那样可替代性太强了。但我觉得你这种羡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现在学技术的人太多了,可替代性也很强,而且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往往到最后就是拼身体,拼工作时间。
  我觉得你现在还是要尽快找一份工作,尽管你觉得工作很枯燥,干得很不顺心,但我认为这并不坏。你想想看,如果你干得很开心很自如,那这份工作是起不到任何锻炼人的作用的。尤其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顺顺利利的,那将来很有可能栽跟头。
  我认为只要你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你就会发现在社会上所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里学到的要多,而且更受用。
  现在你还不宜过早确定未来的方向,等工作个几年,随着社会阅历与社会经验的积累,慢慢的你就会明白自己该往哪方面发展了。
  
  作者:237882652 回复日期:2011-06-02 17:08:10 
  
  赞同!和我个人理解的差不多~
    作为一个无知识无背景的人在这里只能说出句很佩服楼主这样的话来了!
    说说自己吧`
    自己08年初中毕业就出来了,期间陆续做过三种工作,最近的是做了一年的电子消费品零售,后辞职回家现待业,发现在那种职位待久了脑袋会变的僵化与麻木,当然个人在工作中也做出过一些成绩。现打算自己投资从小店做起,总觉得与其日复一日为人打工不如趁早自立门户,个人对销售还是比较上手,也许应该算特长或者说更适合!当然和很多人比起欠缺的仍然很多,虽然他们比我做的更好,但是觉得其在此高度不愿意下来。个人更愿意放弃那份工作转而自己为自己提供一份适合且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单纯的不是为了钱,而是想达到人生的高度……
  -----------------------------
  我觉得你有一个想法挺好,就是:与其日复一日为人打工不如趁早自立门户。所以开个小店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正如你所说:单纯的不是为了钱,而是想达到人生的高度,如果你能将这个想法一直保持下去的话,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有很多做生意的老板只盯着钱,他们对诚信﹑道义﹑价值观不屑一顾,所以他们往往都赚不到什么钱,也无法将生意做大。
  商场上真正的成功者需要的是一种气度,比如不因小事而斤斤计较,不因小利而违背良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诚信与口碑将是他最大的财富。
  祝你好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