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帅、白富美、钱、都可以运作,哥来扒皮普及好多事

  前面有筒子说的思路很好,就是做日租房

  根据这些入住率极低的幽静的新建小区来说,其适合的就是约炮。

  对于非正常夫妻之间,出去约炮,地方是个问题,去酒店开房,要登记身份证,还要面对前台的异样目光等等问题。

  虽然你没有钱去买这样的小区的房子,但是你可以租,假设2000每月租下来,然后你用闲逛八卦的时间在你所在地的论坛上做推广,把你租的房子给他们当约炮的房子,你只管收钱,不问人家身份信息,环境又幽静,不会被熟人撞见,而收费一天和快捷酒店一样便宜,只收200。

  如果每天只做一单,那每月是200*30=6000,除去你的原始租金2000,还剩4000,如果你运营10套这样的房子,那就是4万每月,当然如果你运营10套,你得请个保洁阿姨帮你打扫。

  这个套路就是我们的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所说的“借船出海”“借鸡下蛋”。

  很多大的项目也是这种思维模式。

  比如前面也有筒子说,和官员搞关系哪有那么简单?

  其实和官搞关系,最核心的一条是你能提供他需要的东西。

  王岐山书记和奥巴马都推荐的一部美剧就是〈纸牌屋〉,我们知道,所谓电视剧,都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不过,能够得到王岐山书记和奥巴马公开推荐,至少说明这部电视剧不是和湖南台雷剧一样是瞎扯蛋的吧?这部剧里,男主角从党鞭一直干到美国总统,其最有力的作法便是始终能够找到合作方(这个合作方包括他的下属、党内同事、高官、总统、乃至于敌人)的需要,在满足对方的需要的同时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国的官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升官发财。

  升官有一条重要的资本就是政绩,且在做政绩的同时,官儿们还能搂钱。所以,如果你动作的东西能够为官儿带来政绩,同时还能恰当的让他们能搂到钱,很多时候就不是你去找官儿了,而是他们来找你了。

  这里也讲一个例子:

  为什么各个地方,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小县城都在大兴土木的修路、架桥、建各种或美观或奇葩的建筑?因为这就是最直观的政绩,而且还好搂钱。

  地方政府和建筑商想在某地修路架桥建楼,这就奠定了这两者有着合作的天然基础。

  如果建筑商去游说地方政府的书记县长:“你们政府投资吧,我来干,咱们修条路,方便老百姓出行,您就有政绩了”,你这样做,人家官儿们当然不理你。

  但是如果你这样去做呢:“我们出钱,我们干,您只管搂政绩搂钱”,你这样做,人家理不理你呢?这样好事,人家怎会不理你?

  而实际上的运作手法是,你和当地签了合作合同,你出钱在当地修路,但是这条路的收费权在20年之内是属于你,20年之后收费权无偿转让给当地政府。你说当地政府愿不愿意?

  然后你拿着这份合同,以这20年收费权为担保去向银行贷款,或者找基金和信托去融资或发债。以融来资去修那条路。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不用投钱,坐收政绩,且20年后还无偿获得收费权。当地老百姓方便出行,得到了实惠,大喊“我们的好书记、好县长”。你呢,获得了20年的收费权,获得了收益,且没有承担修建成本。银行或基金信托们呢,挣到了你支付的融资利息。

  你在一个县里干成了这一次,你放心吧,你下次走到这个地方附近的任何一个县或市,书记市长们会非常热情的接待你。

  如果你看每天的省一级的新闻联播或者市县的新闻,你就会时不时的看到:“我市**书记、**市长亲切接见***集团的客人”,就是这样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