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ying220 回复日期:2008-11-5 17:58:00
好喜欢,前几天没看,今天看了十几页,不过有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各位特别是道姐姐不要拍我哦。
月儿她妈生了没?好像“怀孕”好久了
————————————————
这个前面我已经有回过了,不过可能楼太多已经被湮没鸟~~
菊香骨之前的十章故事,都是本书的正传,所以剧情、人物连贯,但前面我已经留言说过,雪花酥开始,就不再是正传的剧情了,而是专门独立的一些小故事(也因为我之前在写明珠羹、菊香骨的时候,有不止一位朋友说,不喜欢这种连贯剧情的故事,而喜欢早期那种独立章节、人物的,所以我就干脆菊香骨也没写完,就直接换回这种独立小故事了)这些小故事同时也是专供今古杂志日后发表的。
而带有春阳、或者关于桃月她娘怀孕的那些情节,只在正传里才会出现了,这部分内容也只会等到实体书出版大家才能看见啦。
呵,虽然我之前向大家做了购书的调查,不过其实现在实体书出版的事,还是八字没一撇呢,只是此前有过一些初步的商谈而已。
饕餮娘子之 鬼豆腐
炎炎夏日,地面烤得干裂,草木都无精打采萎黄在路边。
听说大人们说,今年的年景不好,天逢大旱,半年以来都滴雨不下,再加去年北方闹过蝗灾,颗粒无收,就看江都这儿的米铺里,那一石米的价钱比起往年都高了几成。
有时在街上看见些乞丐,全是风尘仆仆模样,说话口音也听不懂,还记得就上月,菜市那边大清早有人发现路边死了个女人,也许是饿死的,他们说面黄肌瘦,只剩下一把骨头,但我没敢去看。
就连这阵子到欢香馆吃饭的客人,比往时也明显少了好些,挟着行囊货物的路过客商,个个看来都神情深锁、行色匆匆的,有时还听见他们低声议论说,北方不敢去了,饿死人了。
这一日早晨,我做好早饭,等爹娘一起吃完收拾了,发现家里盐酱没了,便提菜篮子到菜市去买,出门正好看见桃三娘,她穿着惯常的一身莲青色衣衫,手里也拿着个篮子,看见我照旧是笑容可掬的模样。
“三娘,去菜市走走么?”因我知道欢香馆里平时买办柴米蔬菜什物的都是厨子何二,桃三娘自己倒很少到菜市去。
“闷得慌,去走走。”桃三娘说着,便携了我的手,一道走去。
菜市里人来人往,卖菜的摊子摆的不过都是些茭瓜笋芋之类,一路走进来,这街中间一小岔口上,也不知何时新开了一家小小豆腐店,还没钉招牌,低低的屋檐下一个二十余岁的消瘦女人站在一锅豆腐旁边,另外一个黑糊糊的小炉上还煮着热腾腾像是卤子的东西,她一手擎着锅勺,不时看一眼的人群,却没见有人停下来要买她的豆腐。
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看来面生,决不是本地人,怎么这会子就一个人料理生意?难道也是从北方下来的?
我买了盐,桃三娘说起她早腌了一大缸酱,让我不必买酱了,她回头给我半斤就是,够吃很多日子的,正说着话,前面一阵敲锣响。
路边一棵大梧桐树边的空地上,一精瘦的汉子一边卖力敲着锣,旁边一个七八岁梳着两个角螺小辫的小孩子,向着众行人叩头,我拽着三娘的衣袖:“三娘,前面是刷戏法的吧?”
“是啊,耍戏的。”桃三娘张望了一下,答道。
我看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不由自主就拉着三娘的手往那挤去。
小孩子叩完头,又在地上来回翻了好几个筋斗,等人人都拍手叫好时,敲锣的汉子才停下手,去将他们事先放在一边的五六张长板凳拿过来,一一递给小孩子,小孩子接过去,一张张铺开间隙排好,活动一下腿脚,突然娇叱一声,一口气在板凳上翻出一串筋斗去,正是他身形伶俐、轻盈没有重量一般,细长板凳丝毫没有晃动或被碰倒,小孩子又虚晃几个花招,打一路飞腿,把地上尘土都扬起不少,围观的人又都拍手。
作者:糖糖的黄色潜水艇 回复日期:2008-11-6 8:56:00
“……哼,也是,在你这样身份的眼里,三恶道中卑贱的众生比人间蝼蚁尚且不如。我不需要你的提醒!”春阳不怒反笑,觑了一眼旁边不作声的何大,何大有所戒备地盯住他,春阳冷笑:“你的真身就是饭馆门口那两棵核桃树其中之一吧,怎么?也想要交手试试?”
指的是三娘吧!所以三娘叫桃三娘!~
——————————————————
春阳对桃三娘说的是,三恶道众生她不放在眼里,但他再看何大的时候,才说你的真身是核桃树之一,也就是何大和何二是核桃树,而桃三娘是饕餮。
佛家讲六道之中的三恶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属于极低卑和受苦的众生,饕餮应属天道吧(这只是我的估计,因为印度没有饕餮,但印度把龙族算入天道的天龙八部之一,而中国古代早期的一些文献,提到龙生九子时,也有把饕餮算为其一的,但不知为何后来随着时间历史的推延,又被剔除了名分)
因此比起饿鬼道的春阳来,桃三娘的身份可以说比他高出不是一点。属于人类看蚂蚁差不多吧~~~~~
接着,小孩子向众人恭拳一揖,汉子抬脚用脚尖挑起一张板凳,‘呼’地踢出,小孩子灵巧一个漂亮的翻身双手接住,众人又称好之际,他把板凳安放地上,汉子再踢过一张,他又接住,如是者六张板凳叠起来,看着都摇摇欲坠的模样了,汉子大声吆喝几句听不懂的话,然后从衣袖里拿出一张小纸点火焚了朝天一甩,再念几句,小孩子在板凳周围摇头摆脑打几个筋斗,等他念完了,朝众人露齿一笑,便双手攀着板凳像爬梯子一般地往上爬去,有人喊:“吓!不会摔下来?”
汉子抿嘴微笑不语。
那板凳的凳脚看着也就不到一尺长,六张叠起来,也就一人多高,小孩子稳稳当当地爬到顶上,就蹦来蹦去地跳起舞来,几张板凳虽然有点晃动,但就是不倒。
汉子从地上的行囊里又取出一捆麻绳,口中念念有词,小孩子站在半空中伸出手,他便将绳子一端抛了上去,小孩子接了,回头又往自己头顶抛去,原本都以为那半空中什么都没有,绳子仍要掉下来了,但奇异的是,绳子抛上去就那么竖直着空中了,众人惊讶一呼,小孩子却顺着绳子就往上爬去,将要到顶时,便双腿夹着绳子,双手松开朝地面众人乱舞。
汉子喊:“你可上天去折王母娘娘的花下来,向众位大叔大娘讨赏啊!”
小孩子点头,便继续往上爬几步,到了绳子尽头,手中便捻诀式朝空虚画几下,汉子又在下面敲锣,那孩子就伸长了手向天做出折花状,少顷一朵连枝的白花应手而落,他放到口中咬着,再探手去摘,又有了一支,他便回头扔向地面,汉子接住,拿到近前去给众人验看,竟是一朵盛开的白茶,娇艳欲滴,花萼便还衬着一片绿叶。
有人惊问:“这时节也有茶花?”
汉子微微一笑,那孩子也从板凳上翻跃而下,落回地面时,口里仍咬着先折下的那支白茶。
众人掌声顿时如雷响动,纷纷从身上摸出三两文钱扔给他们,小孩子再朝众人叩头,然后附身捡钱,有的人再三问那汉子,花是哪儿得来的,汉子都只摇头不语,旁边有位婶娘还拉过小孩子去,拿过他手里的白茶反复看着,再拿出几文钱给他手里:“好爽利的孩子,你娘呢?”小孩子摇摇头,回头看那汉子。
汉子脸色一暗,正好旁边又有几个起哄喊问:“我说老哥,你们耍的什么把戏啊?天上玉皇大帝的蟠桃能摘下来不?”
汉子又转身过去对他们陪笑道:“这是古靺耠国传下来的棘鞨技,并不是真的能上天宫。”
作者:九仙君 回复日期:2008-11-6 21:10:00
道葭,道葭,道旁蒹葭,楼主姓何?呵呵
——————
我不姓何啊。
作者:梦中的烤鱼片 回复日期:2008-11-6 18:00:00
小孩子表演这一段很像江湖奇侠传里面的那些道法
——————————————
我没看过江湖奇侠传,但这种道法在古代似乎是很常见的江湖把戏,很多古代的传奇小说、笔记里面都有记载或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