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也不奇怪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求赞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故事,求忽略
下面继续更
第十个故事
讲一个玄门奇人,未卜先知,开天门,扫地僧的东北老故事
前言
这是一个东北地区广为流传的老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曾经多次预知别人的未来,而在当地名声大噪。
这位主人公,也能预测过自己的未来,也曾请教过其他高人,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许多年间,主人公努力去按自己认为的方式给他人指点迷津,也做到了分文不取,希望可以积些善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命运却和他来了一个玩笑。
我们的主人公,还是如同原先预测的那样,在原定的时间,死于原定的意外。
这不由得让人惊叹。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命运,是存在的吗?
命运,是不存在的吗?
命运,终究是能不能改变的呢?
今天,主人公早已不在了。
许多年来,曾经得到过他指点的人,有的人早已忘记了他。
是啊,他只是自己的主人公罢了。
别人求他指点的时候,有些人确实是好话说尽,诚心求教的。
只不过,那时是那时。
事过境迁。
不记得他,也正常。
当然,也有曾受过他指点的人,会在闲暇无事时,偶尔想起他。
这些人,偶尔也会轻叹那些神奇的预测,想起从前的岁月不再,他也已经不在,会在心里默默问一问关于命运的问题。
是啊,命运,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想追问的问题。
命运啊,是存在的呢?
还是不存在的呢?
如果不存在,那他为什么能预测呢?
还预测的那么准确无误。
如果存在,那是不是剧本早已写好,预示着不能改变呢?
如果不能改变,那还需要预测吗?
既然不能改变,那这预测不预测不都一样吗?
如果是这样,那有没有命运,都是一样的结果,那还有讨论的意义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讲一讲,这个东北地区流传了很多年的老故事,希望有缘看到的人,能够思考,能够对照自己,来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看完故事之后,找到自己那个关于命运的答案。
正文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我们无法准确描述的事,有一些我们觉得奇妙的事,大多数涉及到这些事,由于用科学还不能准确的分析,量化指标,从而证明真伪,这时,都会被冠以不科学的帽子。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起初,来自两个人的一场棋局。
这两个人,一个是无师自通的玄门奇人。
一个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扫地僧。
他们的师父出去云游了,也有几十年不曾回来,走之前,让他们二人用心参悟棋局。
那时候,是历史上的特别时期。
这些玄妙的人和事,在那个特殊时期,一般来说,是要被广泛否定的。
玄门奇人,是悟性极好的,从小善于观察世间百态。
在偶然的机缘一下,开了天目,发现自己能够看到过去未来。
在这场棋局后,开始下山,在当地,为前来求指点的人尽心尽力的指点,从而在当地名声大噪。
扫地僧,看起来平平无奇。
甚至还有些疯癫痴傻,一时如常人,一时又说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所以,没有几个人知道他。
也许,这是第一次在一个故事里提到他。
而我们的故事,从一场棋局开始。
^_^^_^^_^
东北有一条河,叫做白河。
在白河附近的地貌,很是奇特。
这里波波相应,池池相连。
而最为传统医学称道的是,这里有一条药泉。
这里的药泉之水,传说可以调理脾胃。
是以,每年都有一些传统医学老人,带着脾胃虚弱的亲戚朋友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而药泉所在的地方,就是药泉山。
在药泉山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洞府。
这场棋局,最初的时候,就是在洞府之内开始的。
棋有多种,华夏人下的多的还是象棋,围棋。
洞府之内,玄门奇人理了理仪容,看向坐在对面的扫地僧,摇了摇头,说道
象棋杀伐之气太重,我喜欢围棋。
围棋的变化近乎无穷,最为玄妙,象棋这么多年下够了,我不想再和你下了。
要下,我们就来一局围棋。
对面是个个头不高的僧人,身后放着一把盘的油光水滑的扫把,是竹子做的,看起来用了很多年了。
难怪叫他扫地僧。
扫地僧身上的僧衣有些破旧,看起来倒也洗的干净。
头上无发,眼睛很大,目光一时放着精光,似乎很天真聪慧。
一时又有些眼神呆滞,似乎很无精打采。
竟像个有些痴傻,又有些天真的孩童一般。
扫地僧倒也干脆,似乎不在意玄门奇人的言语,点头,那围棋吧……
玄门奇人听了,表情有些得意,右边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对僧人说道:
我先选,我要选黑子。
扫地僧取下面前的象棋,放好。
又拿出一侧的围棋,放在石桌之上。
到药泉打了水来,给自己重新净手。
又请玄门奇人重新净手。
焚香,煮茶。
这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于是,玄门奇人开始了棋局。
黑棋先行,落了个先手。
僧人思考片刻,也接着落子。
这一局,起先是黑子占先,后来黑子就慢慢落了下风,再到后面,黑子就渐渐力不从心了。
突然玄门奇人似乎不耐烦了,把两个眉毛皱在一起,叹了口气,一边把棋子放乱推倒,一边负气的说道
在这洞中,我们也呆了几十年。
我是腻了。
师父他老人家,几十年都不曾回来。
也不知还会不会回来。
你我虽说有师父,却也和没有,没什么两样。
我原想,等赢了你我就下山去找师父。
如今换了围棋,我还是下不过你,那我把棋局推倒弄乱,这洞里的棋,我不下了。
扫地僧起初有些茫然,看着棋局发呆了好一会儿,那表情似乎在说,这也行啊?下不过还能推倒吗?
接着陷入了沉思。
然后,也不恼,就把棋子一个一个又摆了回去,摆好,和原来一样。
然后,对玄门奇人说道
师父没回来,继续下吧,请。
玄门奇人没好气的往棋盘上一看,气更不打一处来,立马就急得边跳脚,边大声嚷嚷起来了
你!哎,我说,你又摆回去了做什么呢,你就不能让我赢一回吗?
回回都是你赢,在这洞里关了几十年,天天输给你,天哪,这洞里的棋,这棋盘上的棋局我再也不想和你下了。
扫地僧听了玄门奇人的嚷嚷,一幅不明白的表情,玄门奇人看他这表情,只好软了语气,换着话来说
我的意思是,你就不能让我赢一回嘛?
老输谁想和你玩啊?
没意思啊……
算了,我们不要下棋了,玩个别的吧。
听说玩别的,扫地僧也点头同意。
玄门奇人想了想,这回必须要玩一个游戏,一个自己做主的游戏,最好是自己绝对会赢的游戏,这样才能找回自己的里子和面子。
于是,就对僧人提议,就以我的寿数为题,分别写在纸上。
僧人思考片刻,也点头应允。
拿出两份纸笔,两人这就开始推演。
这两人,也不见起卦,也不见看生辰八字,也不见望气之类,也不见拈花叶之类,也不见掐指之类,就见各自闭目养神片刻,这就开始在纸上写来。
两人写后,看向对方,都默默不语。
交换了纸条,看后,又都哈哈大笑不止。
那玄门奇人,却是大笑一会儿,对扫地僧说道
寿由我求,命自我立。
虽说推演我命该如此,但若我此时下山,广行善功,那么我的寿命自然会延长,如此,今日的棋局,你便是输了,如何?
僧人的脸上,露出一种朴素的天真,点头赞许的说道
不错,此乃天道。
果真如此,定会增寿。
今日棋局,自是我输。
玄门奇人听了扫地僧的话,表情立马轻松了许多,摇头晃脑的就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整理平整,然后,对着洞府拜了三拜说道
师父,弟子终究难悟大道之门。
这洞中的棋局,弟子不能悟。
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
弟子愿以自身寿数为执,去红尘历练。
不知还能不能回来,给师父磕头了。
然后,看了扫地僧一眼,也不回的走出了洞府,往山下走去。
一边走,一边在嘴里念叨着:
扫地僧啊扫地僧,你也赢了我太多次了。
哼,这世上的棋就算你都能赢我,那又如何呢?
我自己的这盘棋,我是赢定了的。
你呀,还是继续在这洞府里扫你的地吧。
然后,边走边唱起了不成调的歌
红尘啊红尘你有多高,三十六丈高
我要骑红马,看我带宝刀
去那滚滚红尘里走一遭……
^_^^_^^_^
那僧人,也站了起来。
像是做了无数遍那样,拿起扫把,开始扫地,把洞府内外打扫一番。
扫地僧打扫的是那么仔细,干净,整洁。
那表情,那眼神,大有不放过一片落叶的精神。
虽然这里的特殊地形,落叶本就非常的少。
直到打扫工作都做完了,扫地僧才拿上手杖,那手杖上拴着一只备用草鞋。
再带上盛水的葫芦,小香炉,开始往半山腰的药泉走去。
到得药泉,扫地僧却是先点燃小香炉,再嘴里念叨着什么,听起来那话像是
一饮一食都莫非前定。
一草一木都不可擅取。
然后,对着药泉拜了三拜。
这才抬起头来,准备取药泉之水。
却看到一只小虫,正扭扭捏捏的,扭着腰,爬了过来。
扫地僧好奇的趴地上,对着香炉又拜了三拜,问道
师父啊,您什么时候回来啊?
师父啊,洞府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师父啊,您老人家能和我说说,它是什么么?
它又是哪里来的呢?
然后,瞪大眼睛,盯着那虫儿看。
就这么看呆了。
那虫儿也不理会扫地僧,继续花枝招展的扭着腰一路往它的光明大道上爬去。
直到爬到了那棵大树上,找了个树叶茂盛的位置停下,开始选择树叶。
在几片很茂盛的树叶上,虫儿藏了进去。
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用很舒适的姿势躺下。
然后,悠哉悠哉的吃起了树叶,享用着属于它的大餐。
吃饱了,静静等待着,某个时刻将会来临的化蝶。
^_^^_^^_^
此时,玄门奇人,已经到得山下。
往一片农场走去。
这片农场,面积特别大。
那个时期,在华夏很多地方,粮食是很珍贵的。
那是个用粮票才能买到粮食的年代。
玄门奇人刚路过农场,就遇到了一个人从他身边呼啸而过。
看那架势,竟然像是奔命一般。
玄门奇人停下脚步,往后看去,后面有几个人在追呢。
一边追,还一边喊,别跑,再跑开枪啦。
玄门奇人几十年没下山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山下都是什么情况,就抓住一个跑的气喘嘘嘘的人问道,你们在追什么人?
那人看他像个过路的,就跟他说,农场的犯人跑了。
玄门奇人听了觉得奇怪,就追问道
农场是关犯人的地方吗?
那人听得这没头没脑的话,心想遇到个傻子,啥也不知道,就和他把话说整了
我们这个是劳改农场,这些人都是犯人,来劳动改造的。
我不和你说了,我得去追人了。
最近,每天都有人跑。
哎,这么大地方,可难抓了。
玄门奇人听了这话,乐了,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道
不用追,你往某某方向,那有块大石头,在那躲着呢。
农场那人听了,以为他是个傻子乱说话,也不理会他,玄门奇人看他不信,就说道
你不信,那我带你去,要是我说的对,那下次你们人跑了,还来找我就是了,这样你们也就不用再拼命追了,我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农场人听了,心想,那就试试吧,反正我不知道跑哪去了。
没想到,等找到那块大石头,跑了的那人果真在大石头后面躲着呢……
这就神了。
从此以后,农场的犯人只要一跑,农场的人就来找玄门奇人问跑哪去了。
而玄门奇人,每次也都能准确的说出躲藏的地点在哪里。
这样一来,玄门奇人也就得到农场的照顾,在农场附近的村子里盖了个房子住了下来。
慢慢地,村子里的人,也知道了这件事。
那时候虽然遮遮掩掩的,玄妙的事是不许提的。
但是家里有不明白的事,还是有很多人家偷摸的找玄门奇人。
玄门奇人,也总是来者不拒。
那时候,农场也是有经费的,管理犯人,抓捕犯人,也有些经费,一开始,农场领导就想多少送点钱给他,感谢他的帮助。
可玄门奇人从来不要一分钱。
不管是农场抓逃犯,还是村子里的人来找他,他都有求必应,分文不取。
一时,在当地口碑大好,又传的神乎其神。
农场里开会研究这事,后来决定给他送点吃的。
送粮食,瓜果蔬菜等,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送点肉,虽然不多,却也够他吃用的了。
村子里的人,也是有样学样,总来找他,也不能总是厚脸皮空手来,所以总是看他家缺什么,就带点什么过来。
慢慢地,玄门奇人也算衣食无忧了。
十里八乡的,就有热心的人家给他张罗媳妇了。
那时候,是要看出身的。
他这个出身,像是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人。
说他是好成分,那也算不上了。
这个问题,在当时,算是个大问题了。
于是就有热心人找到农场领导,说明情况,这人也老大不小了,给他找个媳妇,也是把这个人给留住,这也算是个人才啊。
农场领导一想,也有几分道理,这人确实也帮了农场很多忙,也就找到村子里商量了一下,最后给定了个含糊出身来历。
这含糊的出身是个什么形容呢?
哈哈哈,是很含糊。
盲流。
因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时候,是有这种分类的。
如果不能确定这个人的来历,又不是罪犯,那么也可以暂时这个人你归到盲流这个来历里面。
玄门奇人倒也不在乎这些事情,盲流盲流吧。
也正好,十里八乡的有人家大姑娘该出嫁了,听了他的情况,两下一相看,也都同意,这一下两家也就张灯结彩的办起喜事来了。
玄门奇人心里美滋滋,结婚那天,喝点小酒就哼起了一首不成调的歌
红尘啊红尘你有多高,三十六丈高
我要骑红马,看我挎宝刀
到那滚滚红尘里走一遭……
未完待续

镇楼
不论是加我,还是删我,还是我删了你,都不重要。
如果看了我的故事,对你有些益处,就好。
希望能够一起走过100个故事。
当然,如果帖子能够留存那么久的话。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不奇怪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求赞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故事,求忽略
对加我的朋友说一下,如果你喜欢我,再加我。
如果你加我,是为了打压我,质疑我,骂我,那请别加我,加了我也不会容忍。
我平时也有自己的生活,也要码字,要忙。
很多人加我,上来就是我要问你问题,各种问题,看我不能陪聊,或者回答的不让他们满意,就会各种阴阳怪气,指责,质疑,谩骂。
其实,喜欢我的朋友加我,从来不这样。
谢谢喜欢我的人。
我好静。
如果我写的故事有人喜欢看,我就为你们写下去。
如果你们都不喜欢看,我就不写了。
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下面继续更
一夜春宵,待得天明。
这里是农村,天还没亮,雄鸡就开始打鸣报晓了。
屋内,红烛燃尽,新人只恨春宵苦短。
那边厢,药泉还在静静流淌。
药泉的边上,却躺着一个人。
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看起来,是个中年男子。
是个身形样貌中等,走进人群,也不太引人注目的那种。
这个人,为什么在这里呢?
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是昏迷不醒的样子。
^_^^_^^_^
上文提到过,药泉,据说,可以调理脾胃,每一年都有各地的传统医学老人,带上家人朋友,来这里住一段时间。
脾胃,对人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先天不足的人。
如果后天脾胃功能好,即使先天不足,也许,通过调理,假以时日,也能保障身体的健康。
毕竟人活着,总要从饮食中获取生机。
一饮一食,需要脾胃系统运化为精微,以维系机体正常运转之需。
若是先天不足,又脾胃虚弱,那调理起来,反而更难。
原因很简单,你吃进去的药,不论是按照中药,西药的分类,还是日常食补补品来分类,都要通过脾胃系统运化。
很多人黑传统医学是骗人的,理由是为什么我整天吃中药,养生保健,吃很多珍贵补品,找很多医生,身体还是不好,补了没用。
也有很多人问,西方打羊胎素那种天价保养方法,看起来好像有用,好像也没什么大用啊。
澳门赌王,李嘉诚,这些有钱人听说每年保养自己的钱都多少y啊,可是脸色看起来还是蜡黄的啊,还不如日常保养得当的传统医学老人呢。
这件事,确实是这样的。
很多传统医学老人,到了80岁,90岁,还是眼神明亮,脸色红润的。
并非是传统医学老人家里吃了什么千年人参这样的补品,而是因为他们懂得调理脾胃。
你就是吃了补品,总要先靠脾胃系统来运化为精微,后面才能运化到机体各处吧。
有人抬杠说,那都是提供身体的营养,直接打营养液不就行了,不用经过口吃脾胃系统,直接输液,还不是一样吗?
这个,还真不一样,如果不信,可以去医院重症病房实地考察,就知道了。
很多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昏迷不醒的病人,都靠营养液维持着。
很多病人输液一输就几个月,人原来胖胖的,后来都瘦成干了,人原来就瘦的,这种情况,反而很难熬的住。
我曾咨询过这类病人的主治医生,据医生们说,人的身体是一套精密的系统,食物从嘴里嚼过咽下经过脾胃消化,是最好的方式,营养液是不能替代的。
不经过脾胃,是不可取的。
脾胃虚弱,你吃再好的补品,若是无法运化,吸收,那也是作用寥寥,徒劳罢了。
所以传统医学老人,常常会说一句话。
外行补肾,内行补脾。
^_^^_^^_^
这句话,很多人,特别是南方人,就会反对。
因为南方人,由于地域的特点,特别容易晚睡,熬夜。
那边四季有三季是夏天,晚睡久了,熬夜很容易导致肾水不足。
南方的人,就特别喜欢补肾,常常买很多很多补品,来补肾。
寻常生活中,腰酸背痛腿抽筋啦,额发脱落谢顶啦,浑身无力啦,总之什么都很容易联想到补肾。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禁止吃野生动物为什么难呢,那是因为很多人需要补。
特别是补肾。
据说吧,只要这个野生动物,能壮阳,就会有人千方百计的找来吃。
补肾壮阳……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其实,很多人也在内心深处怀疑过,这补肾到底有没有用呢?
很多人天天补肾,看起来,还是面色无华。
还是谢顶。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就要注意了。
如果你的脾胃虚弱,先去补肾,那可能用再好的补品,也是很难补进去的。
内行人看到这种情况,会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句,那是外行才干的事。
传统医学老人们,自然是内行。
这个道理,有很多传统医学老人,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传给子孙后代。
传的方式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游山玩水的过程中,让子孙后代们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没人喜欢说教。
如果你爱唠叨,我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听我的,通常这种说教是很难成功的。
大道理嘛,人人都曾听过一些。
可总是开口闭口大道理,唠叨大道理,就没人爱听了。
所以传统医学老人们,有时会变通,换成游山玩水,随便说几句的方式。
比如说,带子孙后代来药泉,就是一种方式。
因此,药泉这个地方,有人出现,并不奇怪。
只是,扫地僧所在的洞府附近,这一段药泉,本是极其隐蔽的所在。
寻常人,应该是上不来的。
那这个人,又是怎么上来的呢?
这个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_^^_^^_^
^_^^_^^_^
天,要亮了。
扫地僧早已醒来,默默地做着师父交代的功课。
无论师父在于不在,几十年来,都是如此。
扫地僧做完了功课,拿起扫把,开始打扫。
他扫的是那么仔细,动作很轻,很轻。
像是怕手上的扫把重了,惊扰了天边那一抹紫红色的霞光。
扫地僧的目光是那么专注,仔细,不放过一处灰尘,一片落叶。
虽然,这里的落叶本就非常少。
看着干净整洁的洞府,扫地僧这才拿起手杖,盛水的葫芦,小香炉等,往药泉走去。
药泉,还是那个药泉。
只是今天,多了一个人。
这个人躺在地下,竟是昏迷多时了。
扫地僧走到这个人身边,细细查看,却在这个人身上,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
那是师父的气息。
这个人,见过师父……
难怪,能走到这里。
扫地僧再次摆放好小香炉,点上一支短香,然后,对着小香炉磕了三个头,嘴里念叨着什么,听起来像是:
师父,我有好好的扫地。
师父,我有好好的看守洞府。
师父,我有好好的做功课。
师父,我哪都不去,就在这里等师父回来。
感恩师父。
然后,和往常一样又说了两句话:
一饮一食都莫非前定。
一草一木都不可擅取。
然后,取出葫芦,盛满了药泉之水,然后收好小香炉慢慢地往洞府走去。
^_^^_^^_^
一路上,扫地僧的脸上,露出一种孩子一般的笑容。
嘴里不停的念叨着:
师父啊,您什么时候回来啊?
师父啊,您知道吗,这山上,就剩我一个了。
师父啊,我会救这个人的。
回到洞府,扫地僧煮了药泉之水,用一个小号葫芦装着,取出一颗丹药,再次往药泉走去。
等再次看到这个人,扫地僧把装着煮开的药泉之水的小葫芦,放入药泉之水中片刻。
等感觉葫芦内的水温能入口的时候,这才用特殊方法掰开这人的牙齿,将丹药配合药泉之水,送入这人口中。
然后,等着这人醒来。
大概一盏茶功夫吧。
这人像睡醒了一般,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睁开了眼睛。
却看到一个半高不高的僧人模样之人,睁着大大的眼睛,呆呆的盯着他看,就吓了一跳。
扫地僧,好奇怪。
对着这个人说道: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这个人摸了摸心口,不疼了……
脸上的表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又摇了摇头,把手扶在额头上摸了摸,确定自己是好好的人了,这才开口说话:
头也不疼了,心也不疼了,老天爷啊,真有神仙啊,我走到这里,我的病真的好了?
哈,真好了!
扫地僧也被这人的话给逗乐了,笑着对他说
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
这个人才意识到,是扫地僧救了自己。
马上倒头就拜,不停磕起头来,也不知道磕了几个头,一边磕头,一边对着扫地僧念着:
神仙啊,真的有神仙啊,神仙真的救了我一条命啊,谢过神仙救命之恩,谢谢神仙救我……
扫地僧一听,把他扶起身来,对他说:
等等,我来问你,是谁让你来这里的?
你又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这人站起身来,老老实实地回扫地僧的话:
我有心脏病,头疼病,前段时间常常昏迷不醒。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时日无多,我也就认命了。
没想到,回家路上遇到一个白净少年,那少年对我说:
白河,药泉,有人救。
我听了,这才抱着一线希望,往这边走。
走了好几天,才找到白河。
又找了好几天,才找到药泉。
到了这里我实在支撑不住,就感觉身子一软,倒在了地上,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等我醒过来,我的头也不疼了,心也不疼了,感觉身体好了。
这才看到神仙大人,果然是有神仙救我……
扫地僧听了,眼泪流了下来,对着天空拜了一拜,又对着天空说道:
师父啊,果然是师父,感恩师父。
然后,对这人说道:
我不是神仙。
既救了你,也是你的福缘。
你也不必谢我。
且下山去吧。
^_^^_^^_^
这人再次道谢,转身下山去了。
一路下山,还一路做了标记。
心里想着,不提不提,我做个记号,以后再有难题,也好再找来。
等到山脚处,这个人想了想,又重新跟着药泉之水往山上走,想再把路记一遍。
却傻了眼,刚做的记号,一个都找不到了。
那条路,再也不见。
这才知道,这里不经过允许,是上不去的。
只好心有戚戚焉的走了。
扫地僧站在药泉边上,大树下,看着那人先下山,一路做标记,摇了摇头。
挥了挥手,把标记去除了。
又看着那人再上山,又下山的样子。
再次想起师父来。
是啊,几十年了,我们都老了。
师父,还是少年。
然后觉得自己能有这样的师父,很是荣耀。
接着,带着那只小葫芦,回洞府去了。
^_^^_^^_^
时光荏苒。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在这几十年中,玄门奇人,也曾为很多人指点迷津过,名气也越来越大。
这些人,有达官贵人,也有升斗小民,只要找到他,有事问到他,玄门奇人总是来者不拒。
也依然是,不收钱。
这些人,为了感激他,都叫他半仙。
在这些人的心中,隐隐觉得他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做好事,不收钱,能知道过去未来,能指点迷津,这不就是普通人理解的神仙吗?
不过,玄门奇人知道,自己只是普通人。
下山之后,玄门奇人也曾经想过要回山上去看看。
可是,再回去时,就找不到路了。
那个山门,关了起来。
从此,他再也进不去了。
那么,他就只有一条路。
如果他的路能够成功,那么那道天门,也许能给他打开一条缝。
让他能有机会,进入那道门内去看一看。
其实,这几十年里,他早就没有初入红尘的新鲜感了。
红尘琐事,家长里短,他也觉得烦累。
只是,一入红尘深似海。
回头,却也没有路。
他想,只能赢了棋局,才能回去了。
所以,他不怕辛苦,不怕烦累,更加来者不拒。
究竟帮助了多少人,他也不记得了。
这些人得到他的指点,对于各自的人生轨迹来说,究竟有没有影响?
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他也没有思考过。
总是希望按照自己原先设想的那张,做的好事越多,自己积攒的善功就越多,一切,都为了命定的那一天。
那一天,天门会为他而开吗?
他也在等待那个答案。
^_^^_^^_^
而那一天终于来了。
他躲在家里没有出门。
却是平安无事。
直到一天快过去了,还是平安无事。
玄门奇人很是高兴,看来,自己的善功上合天道,自己改命成功了。
于是,想着去附近的庙里找熟悉的佛门弟子谈玄论道一番。
没想到的是,那天庙里大门紧闭。
那天为什么关门呢?
早知道,平常庙里都是大门打开的。
这天,巧合的是,庙里香火钱被偷报了警,佛门清净之地,出了这种事,这还了得?
他去的时候,庙里大门紧闭,关起门来正排查呢。
他这天心情大好,就想着庙门关了也无妨。
天道之门能够给我留一条缝,我这一世,也算圆满了。
于是想起,庙里有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个洞可以穿过去,那地方过去来找佛门弟子谈玄论道,也是走过的。
只是他没想到,刚到那地方,把头从洞里穿过去,就被新来的保安打的头破血流。
这也怪不得别人,我知道,那可是在东北啊。
东北人性格爽利,嫉恶如仇。
这新来的保安又不认识他,庙里正排查贼呢,看他从洞里穿出来,这就把他当贼给打了。
这一打,就有些重了。
据当地人说,玄门奇人因为这一打,也心灰意冷了。
很多被他帮助过的人,来看他,要帮他送医院救治,他也不肯。
那道天门,终究还是没有为他打开。
他嘴里念叨着自己泄露天机太多……不肯救治,重伤不治的去了。
当地也曾有人议论过,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呢?
他可是不收钱做好事的半仙啊……
要知道,在东北地区,偶然也会听说供奉保家仙的人家。
这类仙家,也有做好事的。
当地人,如果供奉保家仙,也是要诚心供奉的。
酒菜自然不可能没有,有别的要求,也是要尽量去满足的。
玄门奇人,对来人,来者不拒,还不收钱。
这难道不算做好事吗?
如果这不算做好事,那么仙家供奉那些好事,又算不算好事呢?
如果算好事,那么是天道错了吗?
如果不算好事,那又怎么解释呢?
^_^^_^^_^
那一天,药泉山的隐秘洞府里,扫地僧望着山下的某处,久久不动。
天门,终究没有开。
扫地僧这一世,只做了一件好事。
只救了一个人。
这个人的学生,在后来,研究出了一种新材料。
这种新材料,可以制作塑料袋,并且制造成本可以低于市场上的塑料袋。
这种新材料做出来的塑料袋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环保。
环保到什么程度呢?
把塑料袋放入水中,可以溶于水。
溶解后的水,可以喝。
还能根据不同需求,来制作不同溶解时间的塑料制品。
比如说,打包热汤的塑料盒,这种塑料盒可以在打包热汤后24小时溶解。
比如说,30天后溶解。
比如说,使用过,用专门的溶解剂溶解。
等等。
这项技术,在瑞士,德国等很多国家都得到了论证。
也许,多年以后,这项技术因低廉的成本,环保的特点,将会在华夏普及。
毕竟,在同样的成本的前提下,那是更环保的替代品。
也许,会有很多人去推动这件事。
不用怀疑。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这片土地。
^_^^_^^_^
洞府前。
扫地僧,望向天空,想起那盘棋局。
是啊,一切,似乎是从那盘棋局开始的。
然后,扫地僧拜向天空,在心里默默地念着。
师父啊,我在洞府,等您回来。
感恩师父。
完结。
第十个故事读后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