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

  楼主来更新了,让各位看官久等了
  (二十四)“海上龙巢”
  这个名字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是在“招船”上,当时给我说的是塞姆拓,按照它的解释,“巨炽”是一种冷血人培育出来的飞龙,形象和西方奇幻想象中的各种恶龙基本一致,或者说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型,而“巨炽”还分两种,一种是用于骑乘作战的,体积较小,繁育要求较低,数量较多;而另一种则是单独作战的,体积较大,繁育难度较大,数量较少,但破坏力也更强,3-5只就能摧毁一个番邦小国。
  而颜悦瑶说来的是这个之后,我都没问,直接去看卫星视频画面,果然看到了一堆墨绿色的物体正在以中低空的高度向着这边闪动着巨大翅膀成群结队的飞来,这些家伙从外形上来说,就是奇幻电影里的恶龙们飞到现实中来了。
  只是我正想拉近视角再仔细看看的时候,卫星画面突然中断,屏幕上变成了一片雪花,不仅是这个临时支起来的大屏幕,而是所有人身上戴着的柔性平板终端上的卫星画面也都变成了这样。
  随后系统自动切换到了无人机画面上,还能继续观察,但我知道卫星肯定出事了。
  随即便命令技术部门开始检查,而结果反馈的也很快,因为这个结果太了当了,这名在总部里负责卫星通讯的技术人员语气有些慌张的对我说:
  “项总,我们的‘星链’系统......被摧毁了。”
  “什么?!被摧毁了?用什么摧毁的?!”我说。
  “从卫星的星载摄像机最后传输下来的影像来看,应该是被某种动能反卫星武器直接打掉的,现在‘星链’系统只有3颗卫星幸免于难,其余的都在轨道上被打成了碎片。”技术员说。
  “看来‘暗黑殿’也是气急败坏了,它们之前为了自身在轨道上的安全没有强行摧毁老项你们的卫星,这是吃了遭到核武器打击的大亏之后的报复,已经不管自己的航天器在轨道上如何,先把咱们的打掉了再说。”李嘉豪说。
  不等我说话,尤琦先说:
  “项先生,不仅是你们的,我们的卫星也被打了,损失了18颗,全部被动能反卫星武器打成了太空垃圾。
  从发射轨迹上来看,这些反卫星弹药都是从澳大利亚升空的,但美军并未在哪里部署类似的系统,这就说明这不是‘暗黑殿’使用美军系统做的,而是它们亲自干的,看来‘暗黑殿’在那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大型反导/反卫基地。”
  只是尤琦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就像说的不是自己的事似的,但我可没这么好的涵养,所以气得我咧着嘴说:
  “没有了卫星的支持,惯性陀螺仪还可以继续支持制导武器精确攻击目标,可是那只能打固定目标,对付机动目标的效率就大大下降了,而且我们的战场感知能力也将回到平面时代,无人机里除了尤家的战术高空无人机与战略无人侦察机以外,其余的都不安全,它们能下狠手不惜一切代价的摧毁卫星,那无人机就更不在话下。”
  正所谓说什么来什么,我这话刚说出来连一分钟都没有,无人机回传的画面也开始一个个断线,而且还就是如我所说的那样,除了上述的尤家那两型无人机之外,其余的只要是还在天上飞的,就全都遭到了攻击,而遭到攻击的十之七八都被击落了。
  至于攻击它们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已经开始进入战场的“巨炽”。
  这些恶龙别看身形看似庞大,却一点也不笨拙,在空中的飞行和加速能力都非常之强,机动性也相当厉害,而这些不具备空战能力的无人机其相对呆板的飞行路线在它们的眼里,打起来就像是鹰隼去抓大雁一样简单,绝大部分都是一抓一个准。
  当然,它们的攻击方式并不是去真抓,而是飞到喷射火焰的射程之内,张开大嘴从喉咙深处喷出一道火舌,便将无人机瞬间烧炸然后变成了一片片残渣坠入海中。
  这下行了,卫星没了,无人机也没了,我们这帮指挥人员现在就是“两眼一抹黑”,前线是什么情况根本就不知道,和之前能看的清清楚楚的相比,简直是从云端摔入了深渊,而“暗黑殿”这也明显是拿出压箱底的本事要跟我们玩儿命了;随着我在面对这些重大损失反应过来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下达作战命令:
  “命令所有战机立即升空,所有具备对空作战能力的平台都给我进入一级战备,只目标进入有效射程内,就给我打下来!”
  “是!”一阵齐声回答传来。
  尤琦那边自不用说,她安排尤家的人马将重心全部转移到对空作战中去,以此来应对这场“恶龙奇袭”。
  可我还是在为了卫星与无人机的事情发愁,之前没有卫星支持的时候至少还有无人机,现在都没了,整个指挥的反应速度就会立马跌至冰点,各个作战单位之间很容易在混乱之中遭到分割后聚而歼之,然后我想到了使用快速反应火箭实施补射,但说出来之后遭到了颜悦瑶的反对,她说:
  “只有在确定对方的反卫星力量已经不足以构成威胁之后才能补射,你现在就命令补射,只能是补上去多少就再被打掉多少,徒增损失而已,除非你想跟‘暗黑殿’拼一拼是它们的拦截弹多,还是你的卫星多。”
  我一听心说还真是这么回事,而颜悦瑶最后这句话则明显是在说反话。
  就在我正挠头之际,冉业成被两名医护员用担架抬了过来,他坐在上面伸手一把拉住我的胳膊,说:
  “项兄弟,你别着急,卫星没了也好无人机没了也罢,咱们还有后手,你还记得我一直没有放弃的飞艇项目吗?”
  “记得,这个项目最初是在香港运送武装旋翼无人机的时候用上的,后来就一直在发展之中,它的发展方向不是一直作为旋翼无人机的母艇来做的吗?”我说。
  “不是,给旋翼无人机当母艇只是它的作用之一,我给它安排了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作为应急通讯平台使用。
  它们可以在据地50公里高的平流层活动,浮空后滞空能力可以论年计算,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升空一个携带有预警、通讯、导航、定位等功能设备,且规模可以覆盖整个交战区域的飞艇网络,作用上完全能够临时替代在低轨道上运行的‘星链’系统。”冉业成说。
  他这么一说,我也是眼前一亮,因为利用飞艇构成通讯网络的想法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事,民用领域上国内早就有过通讯巨头在这个项目上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至今还在继续研制,而在军用领域上,飞艇能在战时一定程度上替代卫星也早已是各大主要军事强国的共识,特别是飞行别看飞得慢,但它的成本低廉、滞空能力、可维护性等方面都远超飞机等飞行物,相比于卫星,它的运行轨迹、高度也更加灵活,可以人为的随时进行调整,而无需卫星变轨那样还要以牺牲使用寿命为代价进行。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飞艇的飞行高度“高不成低不就”,这个词用在别的地方肯定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就是一个褒义词,因为用于这类用途的飞艇,飞行高度都在30-50公里左右,这个高度就是常说的“临界空间”,既不是大气层内层空间,也不是飞出大气层的外层空间,这个高度让目前几乎所有的对空武器都很尴尬,对付飞机的各类防空导弹打不了这么高的射高,而能对付卫星的反卫星武器却又因为飞艇飞的比卫星低而无法攻击,用歼击机去打也面临和防空导弹类似的问题,就是这个高度飞不上去。
  换句话说,飞艇的运行高度正好卡在了防空与反导/反卫星武器之间的空白上,低了打不了高的打不中,这也就让它别看外形圆圆滚滚看着笨拙不堪,但却在战场上拥有比卫星还高的生存力。
  当然了,也不是打不下来它,只是打下来的代价很大,得费好大一番功夫才行,而飞艇本身相比于卫星、无人机之类的却又是个十分廉价的平台,其价值甚至要比攻击它的弹药成本还低,所以可以快速的补发,这就让相对低效的攻击即便进行了,也难以打破它快速补充的能力,并且还特别的不划算。
  只是冉业成说的这个项目我还真不太了解,我只知道他也在这方面有研究,没想到现在已经做出成品来了。
  我随后便问:
  “那有多少飞艇可以升空?有多少飞艇可以用来替代卫星?”
  “120个左右,完全够用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在飞艇上升到25公里以上之前,都还比较脆弱,需要战机的掩护才行。”冉业成说。
  “这个没问题,我这就安排!”我说。
  话说到此,那就立即按照这个部署行动起来,冉业成叫来了专门负责此事的主管,利用给安置在总部里但已经被摧毁的远程遥控系统的备份展开操作,这个备份系统安装在一辆通讯车中,经过冉业成的亲自授权,一个个白色的飞艇开始缓缓的从远处的地平线以下冒了出来,然后向着空中直直的飞去。
  我这边,所有战机已经全部起飞,开始掩护飞艇的升空,期间有少量飞在最前面的“巨炽”已经杀过来企图攻击飞艇,但好在数量不多,都被战机给拦截住了。
  直到大约20分钟后,所有飞艇全部上升到指定高度并成功开机,我这才松了一口气,而各个屏幕上的画面也随着飞艇的工作全部恢复了正常。
  除了生存力更高、成本低得多之外,与“星链”系统相比,飞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因为需要绕地运行而有重访时间的间隔,也不需要像无人机那样因为飞行高度较低、视场狭窄导致得频繁来回机动;它们就这么静静的飘在空中,以教导的高度带来的巨大视场盯着这么一个地方看,效率反而比卫星+无人机的组合更高。
  在功能上,我们与尤家进行无缝对接的共享,而尤琦也对我们还有这么一手表示十分欣赏,等回去以后也会命令尤家研制类似的平台。
  但话说回来,这只是一个应急手段,飞艇比卫星有这么多优势,但也有一个很致命的劣势,那就是它飞的相对于在外层空间的卫星来说太低了,以“站得高看得远”的简单道理来解释,这直接导致它了能覆盖的面积就比卫星差得远,当作用范围达到洲际级别的时候,飞艇在效能上就完全不是卫星的对手了,毕竟如果飞艇能取代卫星的话世界各大军事强国也就不必如此下大力气研制一代又一代不同类型的军用卫星了。
  不过飞艇覆盖面积小的问题在眼下并不突出,因为这里的主战场就击中在马来西亚及其附近海域,远远达不到洲际的级别,所以飞艇的覆盖面积完全够用,相比于卫星,可以说这里几乎是为飞艇发挥作用而“准备好”的战场环境。
  话再说回来,重新建立起战场感知体系后,下一步就给指挥战斗研究怎么对付这群“巨炽”了。
  战场上战机发射空空导弹在远距离上击中“巨炽”后往往不能一击致命,中距空空导弹往往要命中两发才能打掉一只,近距空空导弹甚至要3发以上,这对弹药的消耗压力简直比最初争夺制空权时还要大,而且这些“巨炽”身上的鳞片极硬极厚,堂堂30毫米口径的机炮居然都很难打穿,因此在导弹打光的前提下想用机炮将其击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巨炽”的数量非常庞大,载人型的至少有四位数以上,不载人的少很多但也不低于300只,并且这两种“巨炽”的分工还很明确,其中前者主要负责对空攻击,打掉无人机就都是它们干的,而后者则主要对地/海攻击,目前虽然还没有打到我们头上,但已经和海上的我方舰艇爆发战斗了。
  它们的攻击方式堪称简单粗暴,一个俯冲下去向外喷出烈焰对舰艇实施焚烧,不过据我观察,这喷出来的东西绝对不只是火焰这么简单,因为它在点燃舰艇舰体后,会导致结构发生迅速坍塌,其中一艘1000多吨的轻型舰艇就因为中间被喷了个正着,在燃烧蔓延之中结构迅速塌了下去,最终硬生生的被从中间拦腰截断并沉没。
  即便是自开战以来一直没有受伤的“003”号舰也在这些‘巨炽’的围攻下被击伤了,好在舰长赵树闵指挥得当,只是被击伤了,战斗力也还保存有大半。
  而舰艇们的还击就是利用各种防空导弹与近防炮,其中“001”号舰由于装备了大量激光近防系统,射速快、完全无需考虑提前量而战果最多,按照颜悦瑶的指点,专门攻击“巨炽”的头目中间一块颜色发灰的位置,那里是它的弱点,没有鳞片覆盖且骨骼最薄的位置,有点类似于人类的天灵盖,而“001”号舰打出的能烧穿导弹外壳的激光功率在击中之后就能以“唰”的一下眼看着光束一闪,便在上面留下一个拳头大小的冒烟窟窿。
  一起被打穿的还有“巨炽”的大脑,而遭此重创的后者,就会身子一软,如同一架失去控制的巨大飞机一样坠入海中并死于被激光的爆头。
  其余的导弹命中自不用说,舰载防空导弹即便是近程的,那装药量也远比这里的任何一种空空导弹更多,所以只要是直接命中,那基本上就是一发一只,近防炮因为口径更大,杀伤效果也要比战机上的机炮更强,只是因为“巨炽”的机动性不差,不管是防空导弹还是空空导弹,往往不能直接命中,只能是贴近之后近炸,通过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钨合金杀伤体去对付它,可这样造成的损伤难以撼动“巨炽”身上的厚重鳞片,因此如果是用近炸模式的话,往往要打2-3枚才能击落一只。
  “这些王八蛋嘴里喷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不进能烧还能让舰体钢板破碎?”看着反馈视频上的画面,想不通其中的原因,就如此说。
  “这些‘巨炽’都是‘暗黑殿’通过基因技术改良过得,它们嘴里喷出来的确不是单纯的火焰,而是一种可以燃烧的强酸胃液,这东西你可以理解为在燃烧的同时还具备很强的腐蚀性,虽说没有这里研制的‘武器级酸液’强,但根据这种物质的化学特性,它平时的酸性并不高,但在遇到高温特别是明火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腐蚀性能够呈几何数上升,因此配合燃烧攻击就能将它的破坏力发挥到最大,舰体钢板顶不住它的攻击,并不意外。”颜悦瑶说。
  “我想起来了,好像塞姆拓说过,‘巨炽’能喷火的燃料就是它们的胃液,但胃液能有这么强的腐蚀性,还能遇火增强,这都是‘暗黑殿’的基因改进成果吧?”我说。
  “嗯。而且还和‘特’有关。”颜悦瑶说。
  “‘特’?老特的‘特’吗?”我说。
  “对,‘暗黑殿’对生物领域的研究远比人类更强,‘特’作为一种极少见的灵兽自然不会逃出它们的研究范围,它们就是经过对‘特’能用胃酸攻击目标的特点,对‘巨炽’进行改进才有了今天这种结果。
  只是可惜了那匹‘特’,它前期经常被‘暗黑殿’做各种实验,而没有老特的运气这么好,跟了你这样一个好主人。”颜悦瑶说。
  听你的这意思,‘暗黑殿’的手里也有一匹‘特’?那这样的话算上老特这世上就是至少有两匹‘特’了。
  那有机会一定给它救出来,不能让它再跟着‘暗黑殿’遭罪。”我说。
  我说完就看了老特一眼,老特皱着鼻子叫了一阵,那意思是说:
  “必须救出来!”
  而我俩眼下还在能在这里说这些相对轻松的话是因为经过了初期不了解而带来的微微恐慌之后,经过这一番鏖战,战场上的情况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各单位因为有了飞艇的信息支援,就联合各自的不同武器对“巨炽”展开多空域的配合打击,其效率十分之高,因此双方战至此时就进入了僵持阶段,它们并没有突破我们的防线。
  看着到目前为止已经击毙了大量的这东西,我心里还在想:就这?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更强烈的反扑?
  结果这个想法刚刚冒头,这一切就随着“巨炽”数量的骤然增加而改变了,这种增加就是眼看着往上翻倍,而且多出来的这些没有一只是那种战斗力较低的骑乘型,而全是更大更凶的独立作战型。
  随着这些新增“巨炽”的加入,最多的时候那各个区域内的数量简直达到了遮天蔽日的程度。
  区区不足百架的战机根本抵挡不住这么多恶龙的围攻,仅仅几十分钟的时间,就还只有31架还在战斗了;而水面上的舰艇也在无穷尽的俯冲攻击下承受了仅次于之前和掩护载机巨舰作战的“暗黑殿”海上主力正面交锋时的损失。
  我惊讶于哪里冒出来的这么多时,颜悦瑶说让最靠近北侧的20艘飞艇将视场向上移动,等移动过去一看,我们这才发现那地方竟然有足足6个巨大的,雪茄形状的褐色物体在水上漂着,并以经过测速得知大约14节每小时的速度向着这边靠近,刚才是因为它们不在飞艇的视场之内所以没看见,现在挪过去了,正好就看见了。
  “这又是什么玩意儿?”李嘉豪说。
  “这是‘海上龙巢’!我明白‘巨炽’的数量怎么这么多了,‘暗黑殿’早在很多年前就研制出一种基因催熟技术,它可以在只有一个体细胞的前提下,大量复制‘巨炽’并让它们大批量的迅速发育,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一样,这个技术彻底终结了‘巨炽’在古代因为繁育门槛太高而数量稀少的情况。
  后来‘暗黑殿’又将这个技术与为其准备的可移动‘龙巢’将结合,组合出了这种可以理解为‘巨炽母舰’的平台,而现在看到的这些‘巨炽’,都是‘龙巢’之中现发育出来的!”颜悦瑶说。


  (未完待续)
  楼主来更新了,让各位看官久等了
  被抽楼了......这就补发
  继续补发
  (二十五)立体攻击
  “什么?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巨炽’都是那玩意儿里面新生出来的?”我说。
  “是的,就是新生出来的,‘暗黑殿’有一整套的生物催熟产业,可以用一种营养液将胚胎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里快速发育,然后就能产生新的‘巨炽’,这种‘巨炽’的缺点是智能性较低,战斗技巧与经验也不足,毕竟这方面经历的空白导致它们无法和通过大量训练正常成长起来的‘巨炽’相比,但是‘巨炽’的本能就是战斗,所以即便缺乏技巧和经验,那也依然十分强大。
  而‘暗黑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在攻关一种专门用于‘巨炽’的大脑植入芯片,这种芯片里记录了关于‘巨炽’的所有规定作战技巧,在植入之后‘巨炽’就会在战斗中时刻接受到芯片向大脑发送的指令信号,‘巨炽’就会根据这些信号完成战斗动作,不需要大脑本身的自主意识干预,如此一来,即便是新生出来的‘巨炽’,也将拥有同正常成长起来身经百战的‘巨炽’一样娴熟的作战技巧,只是这个技术目前应该还没研制成功,如果要研制成功的话,这些‘巨炽’将比现在更加难对付的多。”颜悦瑶说。
  “用营养液催熟?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那么这些营养液是哪里来的?是这些‘龙巢’里携带的吗?还有它们怎么还会动?”我说。
  “不是,是‘龙巢’内自行生产的,总而言之,只要有营养液,只要不摧毁‘龙巢’,这些‘巨炽’的数量就会永远也打不完,还有可能越打越多,最终依靠这种数量优势彻底把我们淹没。
  会动是因为‘暗黑殿’给它们安装了大功率喷水推进器,只是它们太大了,所以喷水推进器马力全开也只能将其推动到类似于远洋货轮的速度。”颜悦瑶说。
  “他妈的‘暗黑殿’还真是什么奇怪的技术都有......那既然摧毁‘龙巢’才能遏制它们补充和积攒‘巨炽’数量的话,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把它们炸翻了拉倒!”我说。
  话罢,我立即调整到“远程打击旅”的保密频道,然后接着说:
  “我是项骜,给我瞄准那6个在海面上的东西狠狠的打!务必将其彻底摧毁!”
  “是!”对面对我的命令立即就做出了回应。
  而这会儿我也才认真看了一下这6个“龙巢”的尺寸,雪茄形的它们每一个的宽度都在58-60米上下,长度则超过了400米,不过它的横截面并不是一个圆形的,所以它的高度要比直径大得多,达到了130多米。
  从尺寸的角度来说,它们比40万吨级的油轮还要大得多。
  至于那些“巨炽”则是从它的顶部和两侧一个个圆形的开口里飞出来的,那些开口的数量很多,仅仅是顶部就有4排,每一排各有25个,侧面的每一排也是25个但排数更多,两侧各有足足8排。
  这样算下来,每一个“龙巢”上都有500个可供“巨炽”飞出来的开口,6艘就3000个,不过幸亏它们并不是每一个口都在同一时间内往外冒,要不然一口气冒出来3000多只这玩意儿我们说什么也顶不住,但即便如此,现在冒出来的1000多只也已经够我们受得了。
  话再说回来,“远程打击率”接到命令后为了对付这么大的海上目标,就动用了单发毁伤力最强的“攻坚弹道导弹”,前面说过,这种导弹的战斗部足足有5吨重,而且飞行速度也是高超音速武器,与舰载的战术反舰弹道导弹一样,都是8倍音速,只不过相比之下后者的战斗部只有2吨级,那么速度相当的情况下,前者拥有比后者大两倍多的战斗部自然就拥有强悍的多的打击能力,只是这样的代价是“攻坚弹道导弹”的长度、直径、发射重量都要比战术反舰弹道导弹也大的多,所以暂时只能在陆地上部署使用而无法上舰,关于该弹在保证打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小型化,以及设计能够适应它目前这种尺寸的新型重型垂直发射系统这些事冉业成都正在攻关,如果成功了,那我方的主战舰艇不论是对陆还是对海的战斗力都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首波发射中就发射了18枚“攻坚弹道导弹”,给这6个“龙巢”每个平摊3枚,战斗部上采用“临界武器”中的次声波弹,并使用穿入引爆模式。
  这种战斗部与8倍音速的速度以及延穿入爆模式相结合,使导弹本身在具备巨大的贯穿能力后,命中就能击穿敌方目标的外壳,而穿入引爆则会让次声波弹在目标内部爆开,以强度极大的次声波将四面八方的任何物体、生命都给震成粉碎,这种打法类似于反舰导弹的半穿甲战斗部毁伤舰船,而采用这种打法是因为这种“龙巢”在海上漂着,还会动,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舰船类的目标。
  18枚“攻坚弹道导弹”发射升空后在高超音速的飞行之下,不消片刻便就飞到了各自负责攻击的上空。
  眼看着导弹就要进入俯冲模式砸上去的时候,“龙巢”顶部的那些“巨炽”进出口里突然向外如蜂巢遭到袭击后从里面飞出来保护巢穴的马蜂一样,在空中竟然汇聚成了一个球!
  然后用这个“球”去迎击打下来的导弹!
  按理说8倍音速的导弹,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碰上去就是一个被打烂的结果,纯粹是螳臂当车,但由于这里飞出来的“巨炽”全是无人骑乘的独立作战大型版本,身上的鳞甲厚重且数量众多,最关键的是它们组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球体,这样导弹击中之后面对无数坚硬鳞甲的层层阻击,速度明显就慢下来了,并且由于这个“球”的直径太大,导致导弹打进去被包裹之后,战斗部上的穿入模式程序误认为是已经钻进目标内部,所以次声波弹便被程序启动引爆了。
  而次声波弹的威力倒也着实是没让我们失望,别看这是“山海集团”的武器,但我只是见过它的模拟破坏试验,这样大规模的实战使用这是头一次,然后我就看到弹头爆开后有一股肉眼看不见的能量击穿了四周所有的“巨炽”,这股能量就是超高强度的武器级次声波,而之前说过,次声波的穿透力极强,破坏力极强,不论是对活物还是死物,在强度达到的情况下都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构破坏。
  人类被武装旋翼无人机上的“音波炮”打中会落一个身体被震到支离破碎的下场,而面虽然“巨炽”的生命力不是人类可比,可它们这次碰上的是比“音波炮”强大太多的次声波弹,相比之下,次声波弹比“音波炮”的威力提升超过了“巨炽”比人类的生命力超处部分,这就让“巨炽”被次声波弹击中后的下场比被“音波炮”击中的人类还惨。
  话再说回来,在次声波扩散出去的电光火石之间,包裹住导弹的那群“巨炽”全部在空中炸成了一朵庞大无比的血雾,我甚至都看不见它们身体的碎块,就是直接被打成从图像上无法直接分辨的细小粉末了,这些皮肉骨骼组成的粉末混合着血液,形成了这朵血雾,远远的看去就像是半空中出现了一朵硕大无比鲜红的云团。
  不过这并没有结束,次声波撕碎这些“巨炽”后继续扩散,又将半径3公里内的所有“巨炽”全部击死,只是随着次声波扩散的逐渐衰弱,这些“巨炽”的死相也随着距离的拉远而逐渐减轻,其中最内侧的虽然没有像前面贴在里面那样被震成血雾,但也被震碎了,每一块碎片都不超过巴掌大小,还有无数被从皮肤上震落的鳞片如同下雨一般“哗哗”的往下落。
  再往远处一些,则没有被震碎,但震的四肢和躯体分离,全部以死无全尸的形式坠海死亡。
  最远处的致死就还能留个全尸,这些“巨炽”都是内脏破裂,七窍流血而死。
  6个“龙巢”的上空皆是如此,也就是没有一枚“攻坚弹道导弹”真正命中目标。
  我一看就有点急了,因为这次打出去的是18枚,占了“远程打击旅”装备的“攻坚弹道导弹”总数的一半,消耗了一半的弹药,居然没有打中一枚,这样的情况在作为这场战役中我方最高指挥官之一的我来说,不得不急。
  不过急也没用,而且这次导弹攻击虽然没能击中“龙巢”,但却因为在外面爆炸而无意间起到了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大量杀伤了原本正在对付战机的那群“巨炽”,它们的后部在18枚导弹的次声波弹攻击之下死伤超过了7成,比如前面说的那些都是当场被震死的,可除了震死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是被震伤的,这些里面就有大量这种情况,它们被不足以马上杀死它们的次声波贯穿身体后内脏大出血,然后因为伤情过重而无法继续飞行就纷纷向着海面摔去,这么大的体重在数千米的高度掉下来结结实实的砸在海面上,那跟摔在水泥地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它们即便没有在空中当场死亡,也会大几率的摔死在海面上。
  数以百计的“巨炽”从空中纷纷掉落的场面有多么的壮观这自不用说,就说它们摔落海面后尸体一时间沉不下去而浮在上面的景象,从飞艇提供的天空视角去看,简直就像是给蓝色的海面上甩了一大片墨绿色污渍。
  如此一来,少了七成的数量后,战机的空战压力大大减轻了,但也依然改变不了被压制的被动局面,因为那是有300多只呢,并且在“龙巢”里也立即开始了大批量的增兵补充,几百个进出口里向外源源不断的飞出新的“巨炽”加入战斗,如果按照这个架势发展下去,那用不了多大会儿,战局形势就会恢复到刚才次声波弹爆炸之前的样子,可我们的“攻坚弹道导弹”只够再进行一次这样的齐射了,那么如果不打掉“龙巢”,就是把剩下的巡航导弹、“空天轰炸器”上的弹药全打出去,也让然无法扭转战局。
  为了防止下一次打击还出现这种情况,我对尤琦说:
  “二小姐,再打的话恐怕得请你支援一下了。”
  尤琦一摆手,说:
  “项先生不必多说,这个我已经下令让重新完成装弹的地效飞行器赶往交战海域了,大概还有3分钟后就能抵达导弹的最佳射程,到时候你命令发射弹道导弹从顶部攻击,我命令反舰导弹贴海攻击,组成一个一高一低的立体攻势,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突防几率,我还不信这些‘龙巢’能同时拦截的住来自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超音速攻击!”
  “二小姐高见,咱俩想到一起去了,我想请求的帮助而已就是这个。”我说。
  “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尤琦说。
  长话短说,三分钟后,尤家那边的18艘“地效飞行器”感到发射点,随后我与尤琦同时下令各自的导弹开打,这次“远程打击旅”把最后导弹18枚“攻坚弹道导弹”全部打了出去,“地效飞行器”则每艘双发齐射,18艘就一共打出去了36枚。
  具体分部我们这边还是3枚对一个“龙巢”,尤家那边是6枚对一个“龙巢”,也就是说一个“龙巢”要同时面对9枚导弹的攻击。
  除此之外,我们与尤家为了将突防率增加到最大,还采取了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打法,那就是“同落”,所谓“同落”,就是不同类型的导弹同一时间命中目标,这样做的难度是不同导弹之间的速度区别是很大的,比如我们的“攻坚弹道导弹”的速度是8倍音速,而尤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是4倍音速,中间差了2倍,这倒不是说尤家的水平不行,而是导弹种类的区别所带来的不同,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就得想办法解决,而双方的解决方案是速度快的“攻坚弹道导弹”采用高抛弹道,延长下落时间,“等一下”速度慢一些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在超级计算机的计算下当抵达一个双方能够同时击中目标的时间点时,两种导弹也就都展开最后的冲刺。
  言归正传,这次打击的效果果然比上次强得多,有了尤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配合,“龙巢”再派出“巨炽”进行拦截有点应接不暇,不过拦截的影响还是有的,平均针对每个“龙巢”的3+6的9枚两种型号导弹要被拦住4-5枚,有一些周围“巨炽”集中的,甚至被拦住了8枚,只有一枚命中。
  当然,也有一些对于敌方来说比较倒霉的,被9枚打了个全中,这种情况的“龙巢”,一共有两个。
  先说这两个最倒霉的,当导弹命中它们的时候,次声波弹以灌顶攻击的方式砸进去从其内部炸开,超强的次声波四散开来,将被命中的“龙巢”内部震两个七零八落,内部的有生目标及设备全部被毁,然后整个浮于水面上的结构全部被炸塌了,破坏不可谓不重。
  但不得不说,这些“龙巢”的防御力还是非常高的,被3枚次声波弹炸过之后,虽然水面上的部分都塌了,可它们居然还能动,只是航速满了很多,从14节每小时降低到3-4节每小时,若没有尤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话,那它们兴许还能逃过被击沉的命运,但既然有,它们的命运就注定了。
  在水面以上结构被彻底摧毁的同时,那些成功突防进来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狠狠的“怼”在了它们贴着水线的部分,然后经过剧烈的爆炸,在上面炸开了一个个直径在7-10米之间不等的大洞,这样的大洞有一半以下都在水线以下,这也就让海水随后就如同泄洪一样往里灌。
  经过这两种不同的致命打击后,这两个被9发导弹打了个满满当当的“龙巢”终于顶不住了,或从中间或从前三分之一或后三分之一的位置解体断开,然后迅速的沉入海中。
  和它们一起葬身鱼腹的还有里面的那些“巨炽”,而这也就意味着它们被彻底消灭了。
  不过击沉了2个,不管是我还是尤琦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还有4个呢,这4个并没有被击沉,而都是经过拦截后拦住了部分导弹,又被部分没拦住的导弹击中后不同程度受损了。
  它们有的水线以上部分被震塌了一小半或一大半,有的贴近水线的位置被炸了三四个大窟窿,还有的两者都有,从实际表现来看,这些损伤也的确对它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巨炽”的出动速度这儿已经明显降低了。
  “二小姐,如果你那边还有战术核弹头就好了,再给它来两发,就能把它们全都送进海底。”我说。
  “我就带来了这么多,全用在打击‘孤噩军团’上了,现从后方调集肯定是来不及的,要想把它们全都彻底击沉,还得想个别的办法。”尤琦说。
  这个我也就是感叹性的一说,毕竟那可是核弹而不是茶叶蛋,即便强如尤家,一次性拿出20枚来已经实属非常大的手笔了,因为放眼全球范围内,除了三个最大的核武持有国之外,对于其余拥有核武的国家来说,20枚已经是它们的十分之一甚至是总量,所以要说这战术核弹头打起来个没完,想用就用,那肯定也不现实,因此尤琦的这个回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内,基于此我说:
  “二小姐勿怪,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20枚小型化水平如此之高的战术核弹头,价值起码在10亿美元以上,这个价格决定了它肯定不是能随便打着玩儿的,况且核武器本身这个标签带来的政治成本也会非常高。”
  “价值和成本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必要性,现在的情况就是很有必要,可惜战事爆发的太过突然,我来不及命令调集更多的核弹头,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真想也一定会用100枚把它们全都拍死!”尤琦说,她说这话的声音不大,但口气非常坚决,我估摸着是自从尤家支援“复兴社”以来,再到赶到这里帮我们,这个过程中为了“暗黑殿”的阻击,双方那一夜的激战不定得多惨烈呢,特别是“暗黑殿”也不是吃素的,尤家必定承受了相当的损失,所以尤琦才这么火大。
  而就在我俩说这话的时候,海上剩下的那4个“龙巢”出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它们原本被击毁击伤的部分,竟然在快速的愈合!


  (未完待续)
  楼主来更新了,今天一天都有事,这是抽空来发一下,要不等晚上忙完的话可能就得很晚了,如果被丑陋的话,那楼主回来之后会立即补发的,各位看官稍安勿躁;谢谢支持
  (二十六)“龙蜥”
  是的,就是在愈合,而不是人工的修复,那个样子看起来和伤口在画面快放之下快速恢复的样子一模一样。
  这就意味着,这些“龙巢”......都是活的!
  在场除一人以外的所有人在看到这个景象时都惊讶的合不拢嘴,而除去的那一人则是颜悦瑶,她轻轻的吸了一口气,眯着眼睛看着屏幕,随后说:
  “这是‘暗黑殿’的一种新技术,名叫‘有机聚合修复’,我还在那里的时候正处于攻关阶段,看来这是已经研制成功了。”
  “这是不是说‘龙巢’本身是个活物?”我说。
  “也不完全是活物,只能算是有一定的生物特征,在性质上确切来说应该属于一种生物和机械的结合体吧,除了推进和一些必要的设备不是以外,其余部分的确都是活的,不过并没有任何意识。
  这种技术下它们遭到攻击后只要不被彻底摧毁,就能快速自动修复,十分难缠。”颜悦瑶说。
  “那它们修复的能量从哪里来?靠什么恢复的这么快的啊?!”我说。
  “靠海水,还记得刚才说的能把‘巨炽’催熟的营养液吗?我说那些营养液是‘龙巢’里自行生产的,这个生产的原料也是在海水之中提取的。
  它们在海中航行,底部有专门向上抽水的装置,海水被抽上来后会在其内部迅速被层层分解,其中水里得营养物质,尤其是有机物,以及矿物质等无机物都会在经过过滤后留下来应用到生产营养液和修复损伤之中去。
  而被过滤后的海水将变成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废水’,再排回到海中去,虽然不会造成什么污染,但也因为毫无价值而无法再养育任何生命;另外,不仅是海水,如果能抽上来大片的鱼群就更好了,毕竟生命体中的有机物可比单纯的海水要丰富多了。
  这项技术原产于‘深鲛人’文明,然后提供给‘暗黑殿’后又经过改进才有了现在看到的样子。”颜悦瑶说。
  “妈蛋,还能这么玩?跟这些不是人的东西打仗还真是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刷新三观。
  幸亏前面两个都打沉了,要不然也得跟着四个一样;二小姐,我建议咱们第三次攻击必须要集中一切力量火力全开,尽可能的将这些‘龙巢’击毁!”我说。
  “嗯,这是现在最可行的方案了,不过既然对方是一个有机体,那么用爆炸摧毁它可能还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是能有项先生你们几年前在越南使用过的酸液,我想它对有机体的杀伤力可能会更大,除了这个还有燃烧类武器也可以,我那三架飞机本来能用来投掷大当量燃烧弹的,但有这些‘巨炽’在,根本靠不过去。”尤琦说。
  她所说的酸液就是“武器级酸液”了,这东西在越南对付汪怀聪的时候第一次实战,把大量长狄人和弗洛勒斯人步兵都给当场溶解成了液体,当时尤琦并没有来现场,但却能在这里指名道姓的要用它,看来尤家人在当时回去后给她汇报其威力,让尤琦对“武器级酸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只是我们手头的“武器级酸液”在开战之初时用掉了两枚酸液炸弹,目前倒是还有原料,可再装弹又得费好一番工夫,同时投掷也是个问题,用导弹装总量太小不管用,用航弹装那跟尤琦的三架大飞机一样,根本飞不过去。
  而燃烧武器的情况跟酸液武器基本一样,都无法同时满足足量的同时还能成功突防进去攻击目标的条件。
  正当我又因为思而不解而干着急的时候,恢复后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冉业成提醒我说:
  “项兄弟,‘临界武器’有光辐射弹,用它引燃这些由有机物组成的‘龙巢’怎么样?”
  我被这话说的一拍大腿,说:
  “对啊,冉老哥你提醒的太及时了,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就用光辐射弹打!”
  话罢,我命令“远程打击旅”将巡航导弹的战斗部都换成这个,之所以换成巡航导弹,是因为“攻坚弹道导弹”要省着点用,更重要的是巡航导弹的数量要多的多,只有数量更多才能运载足量的光辐射弹,形成足量的照射强度与覆盖面,否则只打几枚的话,完全起不到作用。
  在完成换装战斗部之后,各个发射营便在命令之下展开齐射,而尤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则还是打配合,提高突防几率。
  光辐射弹有一个好处就是空爆的时候效果最好,因为那样的话作用范围最广,只要炸高不是太高而影响辐射强度就行。
  经过计算,最终将炸高定在了500米,这样以来就能让光辐射的输出可以保持在最强的峰值上,同时还能大大减小对导弹对命中本身的要求,也就是用覆盖而不需要直接打中,这样对提高突防率也有很大的好处,躲过了最后的末端拦截。
  话再说回来,这次齐射的巡航导弹共有25枚,每个“龙巢”平摊5枚,5枚也将在不同的方位在弹载计算机的控制下起爆,保证将光辐射的覆盖面与强度双双达到最高。
  但高超音速的“攻坚弹道导弹”都能被拦住,这亚音速的导弹就更不用说了,好在虽是亚音速,但冉业成旗下的设计师们给它设计了大量的可动翼面,让它的机动性很好,从这个角度说与其将它称为巡航导弹,不如说是一种自杀式无人机。
  凭借着良好的机动性,有七成巡航导弹成功突防到了指定位置并凌空炸开,而剩下的三成则被“巨炽”在半路上拦截掉了,不过七成已经不少了,关键就看随后的杀伤效果如何。
  只见屏幕上“唰——”的一亮,亮到什么都看不见了,同时四周的天空也都亮了起来,那感觉如同往眼前放了一个1万瓦的大灯泡一样。
  这些光辐射弹按照设计指标,每一枚在炸开后能产生相当于1万吨TNT当量核弹头的光辐射强度,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的功能都集中到了这一项上,而没有次声波、超压、冲击波等,就靠光辐射杀伤敌方,那么单纯这一个指标上来说,其强度已经超过了尤家那些每枚当量8000吨TNT的战术核弹头。
  这些光辐射弹释放出的光辐射将方圆是十余公里内的所有能够点燃的物体全部瞬间点燃了,这其中就包括那四个“龙巢”,也包括大量的“巨炽”,火焰在眨眼之间就从它们的身上窜起了起来,然后牵着变成了“火龙巢”,后者变成了“火龙”,只不过这个火龙不是会喷火的意思,而是被点着了满身都是火的意思。
  除了它们本身都被点着了之外,周遭的空气也在一瞬之间被加热到了一个可以融化钢铁的程度,当然这个时间持续的很短。
  一般来说,当量越大的核武器爆炸后光辐射的持续时间越久、温度越高,百万吨级到千万吨级的核武器能产生的光辐射在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而强度相当于1万吨当量的光辐射弹则能持续大约5秒钟左右,虽然不长,但对于把目标区域变成一片火海来说是完全够用了。
  看着那些在空中燃烧挣扎的“巨炽”,我心里那叫一个痛快,心说你们不是喜欢喷火杀人吗?那今天就让你们也尝尝尝被火烧死的滋味!
  随着光辐射的渐渐消退,天空中的亮度也逐渐恢复正常,不过被点着的物体那还在继续燃烧,大量被烧到无法继续飞行或者直接被烧死在空中的“巨炽”纷纷落海,而那四个“龙巢”这会儿已经变成了4个巨大的火场,从头到尾没有不被烧着的地方。
  但被烧死的“巨炽”里我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个躯干都被点燃的基本都是骑乘型的,那些更大更强的无人独立作战型所受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好像它们身上的鳞甲可以抵御光辐射,是一种不同于骑乘型的材质,起码不易燃,被高强度的光辐射照射了数秒钟但只是焦黑了而已,并没有烧起来。
  不过鳞甲没有被烧穿不代表别的地方也能顶得住,它们巨大的双翼中的翼膜是极好的易燃物,被光辐射照射之后立马就烧的一发不可收拾,仅仅是片刻之功,便烧的只剩下几根骨架,翼膜本身全部化作灰烬,而它们庞大的身躯能在空中翱翔,靠的就是翼膜提供升力,现在翼膜没了,光靠几根骨架肯定是不顶用的,所以这些大型无人“巨炽”,即便没被当场烧死的,也都失去了飞行能力摔向海中,失去了任何作战能力,并会在随后被淹死。
  但光辐射对它们的杀伤如何,这个我现在已经不关心了,因为那四个“龙巢”被点燃就行,把它们彻底烧毁,就等于掘了这些“巨炽”的根,再怎么收拾它们那有的是办法,可以慢慢来。
  就在我们看着那飞腾于海面之上的熊熊烈焰把这四个“龙巢”烧的塌的塌,毁的毁,继续烧下去就能将其彻底烧毁的时候,一阵低频但传播范围极广的声音从那里扩散了出来,好像是有人在呢喃,可有听不清楚到底说的是什么,随着这个莫名中带着几分压抑和诡谲的声音传出,原本在四个“龙巢”上的冲天火焰,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缩小并最终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全部熄灭了!
  熄灭过后,我看到4个“龙巢”身前身后的海水都有剧烈的涌动,甚至形成了一个个以它们为中心的巨大漩涡,只是它们位于漩涡中心并不会被吸进去,也不会跟着一起旋转,根据颜悦瑶前面所说,这明显是它们在拼命的吸收海水并提取其中的有机物修复自己的损伤,而它们身上原本被烧的焦黑的部分也的确开始出现裂纹,然后成块的黑焦从上面脱落,并且只要是脱落的地方下面露出来的就都是全新的有机组织。
  就在我们还都处于惊讶之中不知所措的时候,火云道的眉毛一立,甩了一下手中的浮尘,说:
  “好强的灵力!”
  随后陈老大也开口说:
  “我也感觉到了,这火就这么灭了恐怕是有个顶尖的玄门高手在调动周遭的‘水气’做的。”
  “正是,施术者设法坛利用五行原理,依托在海中的便利,将‘水属性’的能量场汇聚到了四个燃烧的‘龙巢’之上,让上面的大火不扑自灭。”火云道说。
  “这很高端吗?”巴立朗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我虽然不懂玄门术法,但这么大的火说灭就灭,那就算不懂也肯定能看得出来很高端了,而他在问完这句话之后发现我、陈老大、逍灵都用一种看傻子眼神看着他,他自知失语了,就接着说:
  “呃,我估计也很高端。”
  至于火云道本人,此时紧皱双眉在盘算着什么,根本没因为这个话而分神半毫米。
  “这个作妖的肯定就是‘觉图音’吧?”我说。
  “当然,除了它也没别人了。”颜悦瑶说。
  “那就好。”我吁了一口气说。
  “为什么这么说?”颜悦瑶问。
  “我寻思着这要是它徒弟干的那不就糟了,因为它徒弟都能这样,它本人得多难对付?幸好是它干的,那说明这事对于它来说也不是多么容易的。”我说。
  “你想问题的角度还真有意思,不过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它的徒弟要能做到这个地步,它本人的修为就起码得达到大祭司的水平了,还好,它还达不到,但也非常不善。”颜悦瑶说。
  话不论怎么说,办法还得继续想,只是敌方显然不想给我们这个机会了,这四个“龙巢”这会儿完成了一定的修复,使身上的进出口可以正常使用之后,当即展开了从它们出现以来从未有过的释放,从体内放出来堪称海量的“巨炽”,简单来说,就是之前没有的那种所有进出口同时飞出“巨炽”的场面,此时有了。
  每一个进出口里都飞出了一只,4个“龙巢”里就一共废除了足足2000只“巨炽”!而且到了此时,整个战场上骑乘型的已经完全消失了,满天飞的全部都是更大更凶的无人独立作战型。
  这还不算完,之前看着就是个钝头的“龙巢”前端,此时忽的裂开了,四个都是如此,在裂开的后面出现的都是黑洞洞的洞口,片刻之后,黑洞洞的空间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高速向外外面移动,速度不仅很快,还在扭动。
  不一会儿的功夫,这些跑的很快的东西就出现了,这是一种长得和“巨炽”差不多的东西,也是一个西方龙的外形,长长的脖子和蜥蜴式的三角形脑袋,但不同的是,这种东西的四肢非常粗壮,后背的翅膀很小,好像退化了一样,尾巴和科莫多巨蜥有几分相似是一个很长很粗的锥形体。
  除了翅膀小以外,这玩意儿的其它部位,不管是躯干、四肢还是颈部,乃至脑袋,都比“巨炽”要粗大的多的多。
  我虽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我看得出这一定是一种和“巨炽”有直接关系,并专门为陆上作战而培育出来的怪物。
  我的这个猜想很快就得到了颜悦瑶的证实,她说:
  “这不是‘龙蜥’吗?怎么会出现在‘龙巢’里?!”
  “‘龙蜥’又是什么?不过听名字的话,这东西在‘龙巢’里这不很正常吗?”我说。
  “当然没这么简单,这本来是‘暗黑殿’培育出来配合‘巨炽’作战的物种,它俩一起正好是一空一地,但‘龙巢’一般是不带它的,就像航空母舰上带的是战机而不是坦克一样;哦,我懂了,这些‘龙巢’里的胚胎是可以现场实施基因编辑的,也就是根据需要,可以让胚胎快速发育成两种‘巨炽’中的某一种,同时也可以让它发育成‘龙蜥’!
  这也是‘暗黑殿’的新技术,有了这个,就等于把‘龙巢’从单纯的‘生物航母’变成了兼具对地登陆攻击的‘生物两栖攻击舰’,而且是比航母规格更高的两栖攻击舰。”颜悦瑶说。
  “天上的我不怕,地上我当然也不怕,不管它还有多少本事,尽管放马过来!”我说。
  另一边,这些被称作“龙蜥”的东西成群结队从“龙巢”里往外冲,别看长得都五大三粗的,但水性都还相当好,入水后身子左右一摆,如箭一般就以潜泳的方式朝着我们所在的岸边游过来了,这他娘的真是想登陆上来对付我们啊,看来经过刚才的这么一通暴打,“觉图音”已经不满足于只在空中发动攻势了。
  而“龙蜥”在数量上虽然远没有“巨炽”那么夸张,不过也有400只上下,这些大家伙的身长体宽都和“铁矛”坦克差不多,虽然因为血肉之躯的密度不可能有钢铁这么大,所以肯定没有“铁矛”坦克重,不过三四十吨那肯定还是有的。
  相比于“龙蜥”上岸,我更关心的是空中那边的情况,回想起之前争夺制空权的时候我方就是被压着打,现在还被压着打,想想就气得我牙根儿痒痒,而除了来气以外更多的还是心急如焚,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恶战,那80架战机目前早就被打的损失十分惨重了,好在战机的直线加速能力快,那些“巨炽”的远程攻击能力也很低,只有在近距离缠斗的时候才有机会,这让战机的生存率比空战最惨烈的时候要高不少,可即便如此损失的也同样不轻,80架目前还有不到40%的数量可以继续战斗,其余的大部分被击落了,还有一部分则是战损严重返回后无法再次升空。
  现在面对“巨炽”的倾巢出动,剩余战机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被完全歼灭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事情。
  而用远程打击一劳永逸的解决“巨炽”来源的战略执行的不够成功,还得继续;同时我也决定不能再在这里干看着指挥了,得像之前一样,亲自上阵。
  上阵的方向就是压力最大的空中,只是这会儿已经没有多余的战机给我来用了,一筹莫展之际,还是冉业成提醒了我,他说:
  “项兄弟,没有战机还有装了飞行组件的‘重型动力装甲’,还有武装飞行踏板,都可以跟它们打空战,而且我们还可以组织一批空中敢死队配合地面防空火力把那些‘巨炽’引到中低空来设伏歼灭!”
  我闻言又是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而冉业成却做出一个很惭愧的表情,说:
  “我也是刚想到,精力都被吸引到主战场上去了,直到我看你在看空战形势这才想起来。”
  “冉老哥,你就别说这见外的话了,只要想起来就行,总部想不起来强,既然如此,就先准备起来吧。”我说。
  冉业成应了一声后开始命人准备所需装备有飞行组件的“重型动力装甲”与武装飞行踏板,期间我又对他说:
  “对付‘巨炽’好说,可那四个‘龙巢’还在,不打掉它们,‘巨炽’就没完没了这怎么办?对了,我要亲自带队上天对付它们,‘山海集团’这边你就先行使最高指挥权,一定要做好对付那些‘龙蜥’的准备。”
  没等冉业成回话,尤琦说:
  “项先生神勇,要不是尤家这边还有一些只能我来处理的指挥要事,我也一起上了。
  另外,你说的打掉‘龙巢’和对付‘龙蜥’的这两件事就交给我了,我已经有方案了;另外你要做什么,就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做吧,有我在,不会有后顾之忧的。”


  (未完待续)
  楼主来更新了,让各位看官久等了
  (二十七)“屠龙勇士”(上)
  尤琦说话不敢说字字千金,那也堪称一言九鼎,尤其是在这种事关生死的事情上就更是如此,特别有她那句“我已经有方案了”的承诺,就让我的心里一下子便有了底。
  随后我便说:
  “既然二小姐这么说了,那我就一万个放心!”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升空作战的准备,我与周洲简单说了两句让她一定放心之后,便叫上冉景成、徐布、巴氏兄弟一起,在要走的时候,我对颜悦瑶说:
  “怎么?不想跟着来?那武装飞行踏板可是你最擅长的载具。”
  “我等你叫呢,有你项骜的邀请我才能去。”颜悦瑶双眼放电的对我一笑,随后说。
  话罢她也就加入到我们这群出战的人之中,本来我以为尤家负责的就是对付那些“龙巢”,并与我们这边的地面力量一起防御“龙蜥”的进攻,但没想到尤家也带来了类似的单人轻型飞行载具,在尤琦的命令下,驾驶它们出战的是李龙沛、虎牙,以及带着一起来的“十二猛”之中的4人。
  最后是武圣也要参战,这个我实在是没法劝,毕竟武圣的本事在哪里摆着,看武圣的状态,他对自己利用轻功上天收拾那些“巨炽”十分有把握,能当武圣那肯定不是个妄动之人,所以我也就答应了下来,至于尤琦,那是她师父,这事我劝不了她更劝不了。
  只是我还问了一下武圣要不要驾驶我们或尤家的单人飞行载具时,武圣则说:
  “老夫的轻功足矣应付,现代的火器虽然厉害,但老夫用不惯,各位看我如何用剑气杀敌便是。”
  得了,用剑气斩杀恶龙,一会儿这其他人都有的大开眼界了。
  本来李嘉豪那也是想要上的,特别是看到自己师父都上了,就要求的更加坚决,但我劝不了武圣还是劝得住他的,我说:
  “你带上小掌柜,还有陈老大与二小姐、火云道长这边留在这里就好,有你们压阵我心里踏实,在‘安喀尔’城的时候,不也是你在那个临时指挥部里吗?这次也一样,行不行?而且你也说了,你是狗屎运专业户,有你在,一切难关都能过的去。”我说。
  “老项,被你这么说的我怎么感觉我是咱这里的‘吉祥物’呢?不过也好,小洲也在这里,你不在的时候我就陪着小洲,哈哈。”李嘉豪说,说到最后这句的时候还看了周洲一眼,而周洲则回了他一个白眼。
  “去你的。”我用拳头轻轻打了他的肩膀一下后说。
  “开个玩笑老项,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不能不给你面子,毕竟你是这里的两大总指挥之一,那我就按照你的安排,留在这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有我师父还有师妹,海盗头包括我在,都能顶得住,你把心放肚子里就好!”李嘉豪说。
  “嗯!”我用力应了一声,然后与李嘉豪握了握手。
  当然,我们上述的这个阵容只是领队的,不可能就这么十几个人去,那不仅起不了作用还相当于找死,而按照各自的安排,尤家那边将出动500人,我们这边多一些,为800人,其中尤家的500人全部都驾驶那边带来的单人飞行载具,我们这边则“三五开”,既500人使用加装了飞行组件的“重型动力装甲”,300人使用武装飞行踏板,其中前者由冉景成领队,后者由颜悦瑶领队,我为总领队。
  至于尤家的单兵飞行载具,这东西我是第一次见,从外形来看它更像是一种微型飞机,三角翼的布局,左右两个飞翼之下各自装有两台功4台涡扇发动机,整个机身的厚度很大,中间部分目测超过半米,其内部空间装的应该就是为发动机运转提供的燃料。
  这样的造型让我想起了曾经作为单兵飞行器发展主要构型之一的“动力飞行翼”,早在2008年时,就有一名瑞士名叫伊夫.罗西杰的探险家使用这种装备完成了飞跃英吉利海峡的测试,只是这种“动力飞行翼”相比其他单兵飞行器构型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较为笨重,翼展很大,同时也不能随升随降,要飞的时候必须先由飞机带至指定空域后,使用者再穿戴着它跳下去,接着飞机提供的初始速度和高度启动自身的动力然后飞行,而降落的时候则要事先减速然后再拉开降落伞最终着地,否则硬往地上降,那就得摔死。
  另外,“动力飞行翼”还无法悬停。
  这些缺点导致这种设计在空降兵身上还有一定的应用空间,但在追求随升随降、悬停飞行的单兵飞行器领域就不怎么受待见了,导致自那次飞跃英吉利海峡之后,“动力飞行器”便没有了下文,发展速度被动力飞行背包、飞行踏板这些设计给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而尤家的这种单人飞行载具显然就是从“动力飞行翼”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不过规格更大,技术更先进,比如相比于把发动机像运输机那样挂在外面的设计,这个的发动机是融进机翼内的,这为机翼下挂载武器腾出了空间,也减少了整个机体的反射面积;除了这些之外,另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尤家的这个不再让驾驶员直接裸露在外面,而是在下面设计了一个半球形的驾驶舱,驾驶员就这么坐在里面架势,面前没有任何多余的设备,就是一个类似歼击机的控制手柄,一个大尺寸触屏显示器,那里会显示出需要操作的一切。
  另外,这驾驶舱还是全透明的,这让驾驶员在飞行时拥有非常好的视野;在两侧机翼的下方,挂载的就是武器了,左右各2共4个并联挂架,每个挂架能挂3枚导弹,4个一共挂12枚,这种导弹头部尖锐,一看就是飞行速度很快的弹种,像一个小号的中距空空导弹,使用的战斗部应该也是专门用于对付空中目标的近炸类型。
  导弹之外,在机身的顶部,还有一个小的半球体,这个球体里面是一个遥控武器站,装备了一挺双联装液体发射药12.7毫米大口径机枪。
  按照徐布的解释,这种单人飞行载具在尤家的正式名称叫做“单兵战斗翼”。
  再说我们这边,“重型动力装甲”上的飞行组件原本只是给冉景成那一台专用型号配备的“特殊装备”,经过在“安喀尔”海底城的战斗后,我们认识到让“重型动力装甲”具备飞行能力的必要性,就重新设计了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其他动力装甲的组件,同样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拆卸。
  而颜悦瑶带来的高端版武装飞行踏板在冉业成亲自带人的攻关下也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只是她使用的这种型号在技术难度与复杂程度,包括生产成本上远超过之前缴获普通冷血人使用的那种低端型号,所以产量暂时比较低,这300台里只有30台是类似颜悦瑶的高端版,这还得算上她带来的那台“暗黑殿”原产的,而其余的270台则还暂时都是低端版。
  经过一番准备后,前者的500架“单兵战斗翼”都从船上运到了这里摆放整齐,后者的500台飞行版“重型动力装甲”、300台武装飞行踏板也在冉业成的指挥下从一个地下武器库里取了出来。
  直到整装待发时,面前长长的机场跑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上述三种单兵飞行器,然后在各自最高指挥官的命令下同时升空。
  我们这边的“重型动力装甲”与武装飞行踏板全部都是垂直起飞,如旱地拔葱一般直挺挺的便飞上去了,而尤家的“单兵战斗翼”看构型我怎么都感觉它无法垂直的飞起来,不过那也没事,这是在机场,要通过滑跑起飞的话也完全可以,只是随后它们起飞的时候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式,既不是垂直也不是常规的滑跑,而是歼击机中的“短距起飞”。
  这些战斗翼的四台发动机还都具有矢量功能,喷口可以灵活调控自己的喷射角度,在这种功能与强大的征集推重比加持下,“单兵战斗翼”只需要在地面上向前滑跑区区10米左右就能腾空离地,这虽然不算是垂直起飞,但所需的起飞空间也已经与垂直的相差无几了,那10米左右的距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忽略不计。
  800架/台三种单兵飞行器全部升空后在指挥之下转入编队飞行模式,经过大约5分钟左右的飞行后,开始进入接敌距离。
  我们这边的空中总指虎员是我,而尤家那边是李龙沛,按照起飞前定好的战术,我带队攻击“巨炽”群的左翼,李龙沛带队攻击“巨炽”群的右翼。
  具体到我们内部,我对冉景成与颜悦瑶说:
  “大个子,动力装甲的打击能力、防御力都更强,那咱俩就负责正面强攻;颜小姐,武装飞行踏板的机动性更好,更灵活,你也是这里最了解‘巨炽’的人,那你就负责带人绕着它们飞,专门抽冷子攻击它们的弱点。”
  “明白了项哥哥。”冉景成说。
  “项骜,这次就让你看看我的‘空中芭蕾’,以前都没机会给你展示。”颜悦瑶说。
  “行,只要能打的赢,怎么都好说,不过你一定小心!”我说。
  “放心吧。”颜悦瑶说,说的时候她扭过头来看向我,虽然戴着全包裹的头盔我看不到她的脸,但我已经想象出她向我抛媚眼的样子了。
  话再说回来,随着各路攻击行动的开始,“巨炽”群忽的发现自己的两翼、侧后都遭到了猛烈的火力打击,便拨出一部分掉头应战,由于双方都不具备类似歼击机这种大型空战平台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所以敌我双方的战斗完全就是贴身混战,我方这边是各种导弹、炮弹,敌方则是喷出致命的酸性烈焰。
  整个战局全部被飞行“直播”了下来,先说一马当先的冉景成,他的动力装甲上来先将双肩上的重型动能多用途导弹、防空导弹各4枚都齐射了出去,一共8枚导弹奔向8头“巨炽”,然后纷纷命中,这重型动能多用途导弹是能够把目前五六十吨的主战坦克给打成废铁,轻松击穿超过1.5米厚装甲钢,后面还带着一段温压战斗部的东西,这威力之巨大,即便“巨炽”的身体大部分都有鳞甲保护,导弹破片、机枪子弹甚至是中小口径机炮都奈何不了它们,但也顶不住这样的导弹的直接命中,我再看视频回放的时候,就看到这4枚中有2枚击中身侧,1枚击中后背,还有一枚迎面大了个满头满脸。
  前两者还没等着后面的温压战斗部爆炸,就因为导弹的巨大动能而把“巨炽”的身体躯干给当场撕裂,这种情景其实可以理解为它们被一个速度极快的飞行物体给撞烂了,而撕裂的最结果是前后一份为二,死了个透。
  中者没有被撕裂,但却如“一箭穿心”一般,让导弹从背后穿进,从胸前穿出,仍然是在动能的加持下,愣是在上面打出了一个澡盆大小的窟窿,遭此重创的“巨炽”也是身子一软,死翘了。
  而最惨的还是当属后者,也就是被正面击中面门的那只“巨炽”,导弹当场砸穿了它的正脸,然后顺着脖子一路穿进去直到打到它的腹腔位置,相比于前面三只都是一穿就过导致温压战斗部还没来得及发挥威力就过去,这次因为有了足够的行程,让温压战斗部有机会爆开了,而且爆开时所处的位置,正好就在它的肚子里。
  那能把2米厚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给炸塌的温压装药在肚子里炸了是什么情景完全可想而知,只见它的身体从正中央爆开,然后除了已经被砸穿的头以及往后几米长的脖子以外,其余的全都被轰成了碎渣,特别是爆炸后产生的超强爆轰波在由内而外的撕碎躯干后,还将两边的翅膀都给打烂了,那感觉就像是一个破塑料袋在固定住后遭到巨大风力的猛吹而被吹破了一样。
  而另外的4枚防空导弹,为了打击这些有鳞甲保护的怪物,装药量也都加到了最大,虽然会影响射程,但射程在这里并不重要,威力才更重要。
  防空导弹虽没有温压战斗部的后续爆炸,不过能把防弹系数非常高的重型武装直升机都给炸零散的威力那也不是说着玩儿的,即便是近炸,只要距离贴近到3米以内,就有机会将其一击毙命,特别是当防空导弹在防御力低下的腹部附近炸开时,巨大的威力就能将“巨炽”的肚皮给炸个稀巴烂,里面一起被炸碎的内脏如同装满水的气球被扎爆了相仿,“哗啦啦”的全都撒了出来。
  不过能把8枚导弹全部命中的也就是冉景成了,他的驾驶技术在那里摆着,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到的,而除了他以外,其余的“重型动力装甲”的命中率则要低得多,大部分都不到半数,有的甚至8发导弹只命中了1发。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其他装甲上的驾驶员比冉景成差太多,而是冉景成作为带头冲锋者率先发起攻击打了这些“巨炽”一个措手不及,像被他发射的重型动能多用途导弹击中的那4只里,就只有一只掉过头来了,结果还死得最惨,另外的都是在还没转过身来的时候就被击毙了。
  而在导弹打光之后,冉景成还是拿出了他最拿手的打法,那就是近战,一手用炮,一手持刀,刀还是那柄专门给他专用的装甲型号上特配的,宽大而沉重,近战攻击力极强。
  在这种配备下,冉景成远了用炮打,近了就用刀劈,那大刀在他的挥舞之下专门去戳刺、劈砍“巨炽”的肚皮。
  每一刀下去,即便不能将其杀死,也能将其重创,经过一番恶斗下来,冉景成所驾驶的“重型动力装甲”全身上下已经被“巨炽”的鲜血给染成了黑褐色,之所以是黑褐色而不是鲜红色,是因为在空中气流的吹动下,这些血液迅速干涸变深,然后就变成了黑褐色。
  他的大刀那更是如此,而死在他手下的“巨炽”数量,少说也得往七八十只以上算,单单从战绩上来说,冉景成那毫无疑问是“全场最佳”的“屠龙勇士”。
  最厉害的是,打了这么半天,冉景成的装甲机体没有被“巨炽”喷中一次,这就跟颜悦瑶之前驾驶着战机经过几场恶战下来还没有任何损伤差不多,是一种技战术能力极高的体现。
  而说到颜悦瑶,她那边比其他人更加游刃有余,一来是她驾驶武装飞行踏板的灵活程度如同一只蝴蝶,这样形容是因为蝴蝶的特点就是几乎可以在没有任何准备动作与操作空间的前提下小范围内调整自身高度并以零半径进行转向,这些应用到空战中那就是让敌方抓狂的身法,再配合上武装飞行踏板适中的速度,这就更难捕捉到了。
  这种身法给了她极高的生存力,“巨炽”们怎么打也打不到它,不仅打不到还会被她使用导弹、“平衡炮”等武器进行反杀,而跟着她一起驾驶武装飞行踏板的战士们也是如法炮制,虽然远没有她这么高的水平,但也在正确的战术之下,大大提高了杀敌效率与自身的生存率。
  不过颜悦瑶那就是颜悦瑶,她作为十分了解“巨炽”的前“暗黑殿”高级成员,再加上本身就非常聪明的头脑,这让她使出了一个让我都觉着惊奇不已的战术,那就是:引诱“巨炽”自相残杀。
  这并不是说她有什么心灵控制一类的本事,而是她利用自己灵活躲闪的同时,经常故意放慢速度,好像攻击的机会已经唾手可得的时候,引得那些“巨炽”上钩,结果等“巨炽”追杀过去了,她再次启动发挥长处灵活躲闪,轻松的把对方给晃掉。
  当然只是这样的话自然称不上是“自相残杀”,能称得上是因为颜悦瑶不仅吸引“巨炽”的追击,还吸引它们开口喷射酸性火焰攻击自己,但这里四周都有大量它们的同类,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喷出去的酸性火焰可能没喷到我们的人,却喷到了自己的同类,颜悦瑶充分抓住这一点,在引得对方开喷的时候,专门往“巨炽”最密的地方飞,结果就是大量酸性火焰在集体喷射而出但被颜悦瑶一个急停转向闪开后,就把后面的同类给喷了个满满当当,别看这是这些恶龙自己嘴里吐出去的东西,但真从外面喷到身上那也受不了,身上的鳞片在酸性的腐蚀下成片脱落,而火焰的燃烧则会短时间内将其烧成焦糊而死。
  这种“自相残杀”或者是误伤之下,让“巨炽”死伤于自己口中的同类就不计其数。
  只是这个战术的危险性有多高就不必多说了,但凡有一次操作失误,那就得落一个被烧成灰的下场,所有驾驶武装飞行踏板的人里,也就只有艺高人胆大的颜悦瑶敢这么干,还干的又漂亮又自保无恙。
  除此之外,她还在“巨炽”追击自己的时候全力向着海面俯冲,在即将抵达海面的时候再迅速拉起,可她拉的起来,那巨大而笨重的“巨炽”就拉不起来了,然后就会一头扎进水里,不死也够呛。
  而且最让“暗黑殿”心塞的是,这些“巨炽”由于还没有植入正在研制的芯片,也没有丰富的战斗机巧与经验,完全是在用本能战斗,导致它们都“傻乎乎”的,这让颜悦瑶的这种战术屡试不爽,给它们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未完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