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案分析罗——新疆,罗布泊,失踪的科学家和双鱼玉佩事件

  lz曾出现的页码:
  第1、2、4、5、8、18、19、21、22、23、24、43、44、45、46、47、48、49、52、53、54、55、56、57、65、82、83、91、92、93、95



  四口水井

  在《追寻彭加木》一书中提到,彭加木在几日前曾跟马兰基地的参谋张占明闲谈时,说起这样一件事。

  在1980年1月,CCTV和NHK联合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的摄制组就曾经在一个叫“八一泉”的地方加过水。而这个“八一泉”所在的位置,正好就是疏勒河故道北岸,库木库都克北约30公里处。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八一泉”呢?张占明说,“是因为50年代时,兰州部队的战士经过那里,发现底下有水,于是挖坑取水,坑里的水可以没过膝盖。为了纪念解放军功绩,便命名为‘八一泉’。”

  对于彭加木来说,这是一个有那么一点希望的线索。

  而另外一方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张彭加木对之抱有很大希望的前苏联地图。当然,这张所谓的前苏联地图原件扫描件复印件我们全都无法看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下面这张手绘图想象一下。
  彭加木发现这张地图上,在库木库都克以东的疏勒河南岸,羊达克库都克附近位置,居然标注有4口水井!

  这张前苏联地图是40年代绘制的。这是另一个线索。

  这两个线索,一个发生在20年前,一个30年前。一个是道听途说,一个是一张不知真假的前苏联地图上的标记。或许都是谣传,然而,身为科学家的彭加木却似乎非常坚信按这些线索会找到水源。


  图为一张不知来源的罗布泊手绘地图。

  
  @神聖风暴 2012-04-30 19:28:02
  帖子里这些东西是怎么知道的?
  -----------------------------
  来源颇多,最后一并上参考资料和原文地址。
  八一泉


  1980年,《丝绸之路》摄制组,“八一泉”。
  有没有觉得眼熟?

  如果没记错的话,再翻回彭加木的第二次罗布泊探险,我们找到的时间是1979年。更进一步,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
  没错,在新浪网提供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个很微妙的说法:“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

  1979年,1980年。又矛盾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段信息产生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同样一个摄制组,却在不同的时间都到达过罗布泊附近?而一个是有彭加木跟随的1979年,而另一个则是在没有彭加木跟随的1980年?(之所以知道彭加木没有跟随是因为上面提到,《丝绸之路》摄制组遇到“八一泉”的事情彭加木也是听别人说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把它理解为摄制组在79年底和80年初都一直在丝绸之路上转悠,但是79年时有彭加木的探险队跟着,而80年因为彭加木的先遣探查任务已经结束,熟悉了路线,所以提前走了。

  然而仔细回想一下,彭加木在第二次探险中的任务应该是作为排头兵先行,开路探路。按常理说,摄制组应该走的是彭加木他们走过的路线才对。那么如果真有“八一泉”的话,应该也是彭加木一行人先碰到,摄制组才看到。可是为什么摄制组却在与彭加木分开后的1980年独自看到了?

  其次,之前忽略掉的彭加木第二次探险时间,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在这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和”?是1979年11月5日出发和12月20日出发的分别两次,还是1979年11月15日到12月20日的一次?如果是两次的话,丝绸之路摄制组后来的行程为什么跟彭加木不在一起了?


  
  晚饭

  在罗布泊科考的那一段时间,探险队帐篷里挂着的气温计数值一直居高不下。最低时也有42、43度,最高50度。地表温度一测,居然有接近75度的高温!

  当天下午,找水结果不尽如人意。水井没有找到,八一泉也并没出现。

  最后一桶油桶里的水已经发臭浑浊,探险队员们又累又渴,也没有心思再找水。现实已经十分严峻,无论是向罗布泊继续前进,还是返回,对于他们来说都已不可能。没有足够的饮用水,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基地求救,原地等待。

  晚上探险队员们回到营地,彭加木又与众人讨论。最终还是在众人的要求下,向马兰基地发出电报,请求救援。电文由彭加木起草,内容如下:
  我们已到达库木库都克以西约10公里,我们缺油和水,现在的水只能维持到明天。


  根据闫鸿建的回忆,当晚成功发出电报后,除彭加木以外的所有队员都长舒了口气。而彭加木却似乎一直对没找到水井耿耿于怀。
  为了欢庆离回家不再遥远的旅途即将结束,他们将野骆驼肉割下来,准备饱餐一顿。吃晚饭时,彭加木一言不发地往篝火里加柴禾,替大家分肉。然而,直到凌晨2点,所有人都回到帐篷里休息,他也没有离开。

  当晚所有队员都依稀记得,彭加木并未回帐篷里。


  
  @人生永远只如初见 2012-04-30 22:16:36

  咳咳 我从第一页一直爬到了最后一页 先对我自己的无限耐心骄傲一个先。。
  虽然楼主的更新不多 但是这个贴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各路同学的猜测和分析 其中有些是很有道理的 可能很接近事实的真相
  只不过悲催的是 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还能不能亲眼看见彭老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一想到这儿就各种哀叹各种心痒痒各种恨啊
  关于失踪已经有同学分析了很多了 只是有一点我实在是没想通的:彭老从发现恶性肿瘤到医院下了判断说已经活不了几年了 可是后来居然一直健在又多活了十多年 而且是身患两种癌症啊 其中那十多年可一直是咱国家最动乱各方面都能最艰苦的时期啊 医院权威被打倒 医生被下放或劳改 药品神马的更是奇缺状态 而且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特效药 物质上也很贫乏 啥都没有
  彭老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如何对抗病魔并取得胜利呢?
  有没有高人来给个靠谱点的分析啊?
  ---------------------------------

  两种癌症?除了纵隔恶性肿瘤还有什么?
  医生当时说他活不过两年。我也觉得这点非常神奇。
  再次提议找水

  前面是来自CCTV的说法,而另一说来自新浪,彭加木的电报内容为:我们缺水和油,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

  1980年6月17日,清晨9点,马兰基地回应,同意救援。汪文先拿着电文跑出去给彭加木看,彭加木并没有多高兴,而是再次向队员们提出去找水井的计划。然而这一次,他的提议再也没有人响应。请注意,知道上午9点,彭加木还是在的。

  正午12点,马兰基地再次发来电报:飞机十八日送水,不能送油。不要动,原地待命。

  汪文先再次拿着电文兴冲冲地跑出帐篷找彭加木,却没有发现彭加木的踪影。副队长汪文先猜想彭加木可能出去方便了,于是回帐篷里等待。

  下午1点,司机王万轩回车上取衣服,在车上拿起一张地图,发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另一说是拿起一本地图册,发现其中夹着一张纸条)。上面用铅笔写了一行字,是彭加木的笔迹:

  我往东去找水井。
  彭 17/6,10:30


  图为彭加木。

  
  @扎西多多 2012-04-30 22:22:41
  2006年04月24日15:0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王万轩是当年考察队的司机,他从1979年就和彭加木在一起工作了。跟着彭加木参加过几次考察。在他的眼里,彭加木的性格不仅内向,而且“太执著了”。看问题比较直观,别人说什么都劝不进去。“他认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别人想把他拗过来是不太容易的。”

  彭加木如此执著究竟是为什么?王万轩告诉记者,那时已有外国人去罗布泊考察。“我们说是去罗布泊考察,但在此之前谁也没去过。说有外国人来这里考察也是在外围,很早的,那时罗布泊还有水。罗布泊的水消失是在70年代,没水之后,谁也没有来过。”

  外界一直传言,彭加木率队进罗布泊是为了寻找钾盐矿。但这种说法遭到了王万轩的反对。

  他介绍说,进去的时候,并没听说过这种说法,“我们到罗布泊中间去的真正目的是想要寻找一些特殊能源和稀有金属,这是科学院的目的……我们还带了两位化学专家。”


  是什么值得他苦苦寻找?对考察任务官方一直语焉不详。在CCTV可可西里搜寻里称是---稀有矿产资源----那么到底是什么?
  跟找宝一样,知道一定在此范围,才可能反复寻找。而且目的明确。如果泛泛
  考察,不会这么不甘休,它是什么?为什么神秘?核爆都不是秘密的今天,为什么彭加木的科考目的还保密?他为什么带植物标本?这才是谜底。
  -----------------------------
  好想法,我看了CCTV做的《探索发现:追寻彭加木》里面也有提到类似的,好像是闫鸿建说的,他们去寻找特殊矿场资源。
  @盗亦有情 2012-04-30 22:51:49
  也是在天涯的贴子中看到的,讲的很真实,说是为了双鱼玉佩P才去罗布泊的。不知是否可信?求解。
  -----------------------------
  双鱼玉佩应该是编的,没有比较权威的资料出处,是网友自己杜撰的。我会试着找一下来源。
  今天就到这里,没五一假的人明天还得忙,大家晚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