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甲决--地殇(请勿举报!谁问我都说这只是小说,别对号入座!已慎言)

  看到这种场景丁锐心中一动,暗想:“难不成这瑞兽白泽要用这种方法,将我自己一生遭遇展示给我自己看吗?”
  没过多久,丁锐的预想就一一得到了印证。自己母亲的全息投影,在白雾中诞生下了一名男婴。而这名男婴快速的茁壮成长,婴幼年时期所经历的种种事件,让丁锐非常确信,湖面上的白雾中正在播放演示的,就是他自己一生的经历。
  除了影视演员,一般人很少能有机会以上帝视角,去回看自己在人世间的种种表演。所以现在的丁锐,眼中看着自己小时候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结合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彻彻底底的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历历在目”?
  观看自己幼年时期的生活点滴,丁锐这时心中是又兴奋又好奇,偶尔还会夹杂一丝骄傲和得意的情绪。因为丁锐的幼年甚至少年阶段,总体来说都算是比较得意的。
  只不过,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丁锐并没有品味很久。当在浓雾中显现出丁锐成年以后种种多舛的命运之后,丁锐的心情也止不住的开始变得沮丧和低沉起来。他在心中感慨:“我的前半辈子,说起来也实在是太苦了……”
  湖面上白雾中的全息影像,进展的很快。没有多久,丁锐就在里面看见了自己进入大新鞍岭密林,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场景。以及深入朦古戈壁腹地,战蠕虫斗恶狼九死一生的画面。
  与看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遭遇不同,白雾中这一段时间的全息影像展示的比较详细,时间进程也慢得多。这让全神贯注仔细观看的丁锐,发现了很多他在事发当时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这些发现,让丁锐不住的在心中暗自嗟叹:“自己实在是太蠢了!竟会做出那么多错误的选择和决定。哪怕自己再细心一点,也一早就能够发现当时团队当中很多人的异常和不自然。”
  尤其当全息投影里面演示到,丁锐和吴平两支队伍一起进入巨石阵之后,在破除了那八极八荒勾魂阵,在阵眼沙坑中等待的那一段,丁锐看得尤其仔细!几乎是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两只眼睛瞪得溜圆,眼皮都不敢眨。他满怀信心的,希望能够在这湖面的白雾之中。看到当初那个沙坑里面,众人所发现的那口棺材当中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大家能够那样步调一致的对自己守口如瓶?
  尽管丁锐的眼睛一直瞪得眼角都快裂开了,没有错过哪怕一帧画面。可是,他还是不知道当初那口棺材之中到底存放的是什么?因为在白雾当中的那一段画面里面,就像是有人端着一个摄像机,始终对着丁锐一个人拍特写一样,完全没有出现过全景的画面。除了有一次丁锐自己摸索着走到那个地洞中间,那口棺材的一角极短暂的出现在了画面里面。之后那口棺材就始终再也没有出过境了。
  虽然没有通过白雾中的全息投影,知道那口棺材当中存放的是什么?但是很快丁锐的心里又有了新的期望,他开始在幻想,浓雾之中的影像应该是他一生的经历。那么再过一段时间,他就有可能从那全息影像当中,预见到自己的未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许愿
  有了新的希望,丁锐继续兴致勃勃的观看着湖面上全息投影的影像。因为看得太专注太投入,丁锐甚至没有察觉到,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其余三个人,这时都已经不再注视这片湖面了。
  有道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湖面上浓雾中的全息投影,只播放到丁锐等人进入到昆仑山垭口的那个场景就戛然而止了。画面先是停止不动,然后湖面上的雾气开始逐渐缓缓的散去。而雾中所包含着的全息投影影像,也像被风吹散的灰尘一样,翩翩飞散,慢慢消失不见了。
  被全息投影震撼到,而且还有些意犹未尽的丁锐一时回不过神来,呆呆地望着湖面上逐渐散去的白雾,一动不动。直到听到半空中传来一个人说话的声音,丁锐才猛然惊醒。
  丁锐和其他三人一起抬头向半空中望去,只见那长得像一只白色山羊的瑞兽白泽,此时嘴巴正在一张一合。同时就有一段非常醇厚动听的男性的声音,传入了他们四个人的耳鼓。很显然,是那瑞兽白泽又在口吐人言。
  只听白泽说道:“几千年来,你们是第五批到达这个湖的人。说说吧,你们有什么愿望?”
  “七龙珠!?”听了白泽讲的话,丁盟希惊呼了出来:“还带许愿功能的?请问白泽大神,您能象阿拉丁神灯里的灯神一样实现我们的愿望吗?”
  白泽听见丁盟希的问题,将头偏了偏,嘴巴微微张了张,看起来似乎是露出了一丝笑容。紧接着它开口对丁盟希说:“七龙珠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你说的阿拉丁神灯,我倒是见过。抱歉的告诉你,我并没有让人类心想事成的法力。”白泽看见丁盟希听了它这番话,脸上立刻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就继续开口解释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实现你们愿望的道路和方向。”
  在丁盟希和白泽对话的这段时间,涂静走到了丁锐的身边。她握住了丁锐的手,投给了丈夫一个坚定的眼神。丁锐向妻子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仰面朝向半空中的白泽说:“我到昆仑山来的愿望,就是想寻找到河图洛书的原版。历经波折磨难,始终没有确切的线索。大神,您知道我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吗?”
  听见丁锐提出的愿望,是要寻找河图洛书的原本,瑞兽白泽似乎对此并不意外。只听它连说两声:“不难,不难。”四蹄一顿,整个身体又凭空向上升高了几米。
  对于白泽的这番动作,丁锐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不知对方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正要开口追问,忽见原本平静的湖面,这时突然像开了锅一样。不断的从湖面中心冒起滚滚的浪花,而过不多时,在湖水的浪花之中竟然浮现出了一匹非常类似马的生物和一只巨大的乌龟。
  对于那匹马,丁锐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一看见那乌龟,丁锐就忍不住想起青龙要塞阵眼之中的那只玄武巨龟。
  看见翻涌的浪花中浮出这么两只动物,涂静有些迷糊。她轻声的问丁锐说:“老公,这两个又是什么东西?”
  丁锐还没来得及回答,丁盟希就接口道:“妈妈,这两个应该就是河图洛书的原版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一边说丁盟希一边挽起裤脚管,就准备淌水下湖。
  丁盟希的行动不可谓不果断,可惜变化依然远远比他的行动来得更快。那一匹马和一只乌龟只在湖面上浮现了不到几秒钟,然后它们身体上面分别闪烁出一大片极亮的光点。然后在一阵波涛翻滚之中,那一匹马和一只乌龟又没入到湖水水面之下了。
  紧接着,在丁盟希的震惊和挫折当中,整个湖泊就像在湖底被人拔掉了塞子一样,迅速在湖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而湖泊的水位同时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降低。就在丁盟希两只裤脚管还没有完全卷起的这么点时间,原本浩浩荡荡,烟波浩渺的一大片湖泊,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深坑了。 原本数以百万吨级的湖水,此刻在深坑之中也涓滴不剩。唯独留下了湖中心一个直径大约二十多米的巨大黑色深洞。
  眼见着变化又生,丁锐等四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不明就里。而半空中的白泽,这时就象一个称职的辅导老师,适时的开口讲解道:“你们所愿望的河图洛书原版,就在这湖底地洞之下,只看你们有没有勇气下去拿了!”
  听到白泽确定的指明了目标的方向,丁锐和妻子、儿子互望了一眼,就坚定的迈步向湖中心的黑色大洞走了过去。他们一家三口还没走出几步,就忽然听见身后很长时间没有说过话的马云飞突然开口了:“白泽大神,我的愿望和他们不一样!你能实现我的愿望吗?”
  几分钟之后,丁锐一家三口已经进入到了湖心深洞的里面。整个深洞边壁很平整很规则,如果不用专门的度量工具,仅凭肉眼观察的话,整个深洞就是一根直径二十米的标准圆柱形管道。
  圆洞的边壁上错落分布了不计其数的突出宽度约一米,长度约两米的条形石块。相邻的石块与石块之间,大体都保持着五十公分左右的落差。一路环绕着圆洞的边壁婉延向下,就好像是早已搭建好的石梯一般。
  而丁锐向下望去,圆洞的深处黑漆漆的深不见底,让丁锐总忍不住回想起青龙要塞阵眼的无尽深渊,越走越觉得心惊胆战。没下得多远,丁锐的两条腿都开始止不住的筛慷颤抖起来了。
  跟在身后的涂静,素知自己丈夫有严重的恐高症。为了转移丁锐的注意力,缓解丁锐的紧张情绪,就故意开口对丈夫说道:老公,刚刚你看过了我一生的成长经历有什么感想?就没有什么感慨要对我倾诉吗?
  第二百三十二章:丁锐的卖弄
  “你一生的成长经历?”丁锐先是茫然的重复了一句,转瞬就明白了。他们每个人在湖面上白雾中看到的影像都是不一样的,应该都是各人自己的人生轨迹。于是,丁锐定了定神,一边揉搓着自己哆嗦不止的双腿,一边回头对涂静说:“我没看到你的人生经历,我看到的是我自己前半辈子发生的各种事情。估计我们每个人在雾中都只能看见自己的故事。”
  在二人上一层石阶上的丁盟希,见父母都停下了脚步不再继续下行。索性也就地坐在了石阶上,一边晃荡着两条腿一边接口说道:“妈妈,我爸情商太低!简直就是钢铁直男。这个问题都回答的这么差劲。妈妈,我看了我的人生经历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庆幸我有你这么好的妈妈,要是有下辈子,我还要做你儿子!”
  听见儿子嘴里说出的话,再看着已经笑得花枝乱颤前仰后合的妻子,丁锐由衷的向身后的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看见老爸佩服自己,丁盟希得意的翘了翘嘴角,然后若有所思的问道:“也不知道马叔叔在白雾中到底看到了什么?竟让他打起了退堂鼓,要求白泽把他送回去。”
  对于儿子的问题,丁锐一时无言,只能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紧接着丁锐又听见丁盟希兴奋而又羡慕的说:“不过马叔叔整个人腾云驾雾飞起来的那一下,实在是太帅了!跟神仙一样。只可惜白泽只同意把马叔叔送到死亡谷口,剩下的路要步行。要是能直接驾云回家,想想都拉风。”
  听了儿子充满艳羡的异想天开,涂静莞尔一笑,调侃道:“真要是那样,咱们马厅长不出一天就会成抖音和快手的最大热门。那时真要天下大乱的!”
  丁锐却不以为然的摇摇头,一边跳向下一级石阶一边说:“那样世俗的人反而不信,会认为是特效的。网上的杠精思路都很奇葩的!别耽搁了,下面不知还有多深,我们抓紧时间边走边聊吧?”
  涂静和丁盟希大声应了一声,也就继续随着丁锐向深洞底部进发。
  涂静一边走一边注意观察,发现丁锐的双腿已经不再打颤,暗想通过聊天分散丈夫注意力的办法有点效果。于是就又开口对着身前的丈夫问道:“老公,这河图洛书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给我讲讲吗?”
  丁锐生性是个爱卖弄爱显摆的德行,在妻儿面前更是心态放松,不会端架子拿腔调。眼下涂静的问题正好搔到他的痒处。是以,丁锐就边向下走,边慷慨激昂的向身后的妻子和儿子,嘚瑟起他的玄学知识来。
  “‘河图’和‘洛书’虽然经常连在一起说,但是它俩却是不同的,河图是河图,洛书是洛书。”丁锐开口第一句,就先帮妻子涂静厘清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他回头看了一眼,见身后妻子频频向自己点头,表示明白了,就继续开口说道:“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溯源至此。故此,河图洛书被称为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老爸,你说的这些太难懂了吧?”丁盟希在三人的最后抗议道,“咱们就不能来些通俗点的故事?”
  丁锐眼珠转了转,仿佛在思考要怎样讲述才能引起自己身后仅有的两个听众的兴趣?停了一会儿,只听他继续说道:“《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有一个传说。相传,因为伏羲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
  有一天伏羲在洛阳地界上,正坐在黄河边上思考人生。突然,这河水里就开始咕噜咕噜冒泡,把伏羲吓了一跳,他赶紧走过去瞧瞧。
  这一瞧不要紧,居然发现河中有一匹‘龙马’,这‘龙马’长什么样儿呢?它是‘龙背马身’,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披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这龙马缓缓向伏羲靠近,伏羲觉得它没有恶意,于是也向龙马走去。近了一瞧,发现龙马的背上背负着‘河图’,伏羲便将河图记在心里,回去之后,就慢慢研究,后来就演化出了八卦,后为《周易》的起源。
  再来说说这‘洛书’。还是在洛阳,有一天大禹去了洛阳,在洛河那边玩。结果跟龙马出世是同样的套路,但是这次上来的是个神龟,不是龙马。大禹就发现这个龟上有图案,就是洛书,挺特别,就记下来了。后来大禹去治水,治完了水,天下渐渐安定,大禹就根据洛书的规则,把天下划为了九州,并制定规则,治理天下。
  于是,我们就有了‘河图洛书’。
  然而,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还没完。伏羲得到了河图,推衍出八卦。后来黄帝也得到了河图,作出了《归葬易》,再后来,尧舜禹,成汤周文王,都得到过河图、洛书。后来他们根据河图、洛书,发展了其他文化。”
  涂静显然听得比儿子丁盟希更为用心,她大致了解了河图洛书的起源之后,认真思索了一下,然后很认真的问丁锐说:“老公,之前你选择找河图、洛书来作为对抗人工智能的武器,你说河图、洛书是更高纬度生命留给人类的自然能量运用说明书。你是根据什么有这样的推断的呀?”
  第二百三十三章:“易”字
  丁锐对待妻子的这个问题也很慎重,他用手搓了搓自己的脸颊,帮助自己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用很认真的语调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本来也想好好跟你们娘俩好好讲讲这玄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不过这里面的东西有一点复杂,我尽量给你们讲得有条理一点。”
  丁盟希这时接口说出了一番颇为善解人意的话:“老爸,这个命题本来就复杂得要死!你不用强求特别有逻辑性,你就想到哪说哪。要是有不理解的,咱们就再讨论。”
  听了儿子的宽慰,丁锐的信心更足了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气,又踌躇了一下才继续开口说道:“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而易经又是溯源于‘河图、洛书’。可以说,‘河图、洛书’根本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源头。我们的古人是极之智慧的,其实在文字中就已经告诉我们后人了。”
  “哦?有吗?”丁盟希有些迷糊的,一边挠头一边向丁锐发问。
  对于儿子丁盟希的这个问题,丁锐显然是在意料之中。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向儿子解释说:“太多的例子我们也不用去一一列举了,现在我只给你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易经的‘易’字。在我国古代的文字当中,‘易’字并不是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勿’。直到篆字阶段,‘易’字都是由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所组合在一起的。通过‘易’字的构成,老祖宗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易经就是以日月为阴阳的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原理。”
  丁盟希先是在鼻子里“嗯”了一声,然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日月阴阳?老爸,你这个解释,我就不说你牵强附会了。可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丁锐微微一笑,反问儿子说:“‘易’这个字有哪些含义呢?”
  丁盟希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丁锐的这个问题当中隐含了什么玄机?只是不假思索的张口回答道:“老爸,我可没有你那能够背讼百度百科的本事。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回答你这个问题,易就是很容易的意思。难道老祖宗们创造这个‘易’字,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后人,阴阳玄学很容易吗?那为什么你学这些东西都学了那么久?学得那么吃力呢?”
  丁锐笑着摇了摇头,也并没有回头去看自己身后的丁盟希,只是自顾自的说:“宝贝崽,你回答对了一半。易所代表的容易的意思,是后世人们给这个字添加上去的。不过也许冥冥中,也正好是老祖宗们想向我们表达的,这阴阳循环的道理其实很容易,并不艰深。这个‘易’字最初的含义是交换、转换的意思。比如说交易,易货。再比如由这个‘易’字组成的一个最残忍的成语‘易子而食’。用一日一月两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交流转换。老祖宗不就是要告诉我们,阴阳转换,生生不息吗?”
  许久没有开口的涂静这时忽然接口道:“老公,也亏你想得出这样去解释‘易’字的意思。这论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大概全世界也无出你右者了。”
  丁锐老脸一红,兀自强辩道:“这怎么是胡说八道呢?为什么说我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这个‘精深’就体现在我们的文字上。我们简简单单的文字当中所蕴含的意义,远比现如今的人所能想象的要更为深远。就比方说那天晚上,在那小庙里,我和陈嘉洱曾经讨论到的,现在人类所醉心研究的量子物理学。的确解释了很多非常规现象的产生原理,可是,现在的人类还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量子的现象原理,去制造出一些常人口中所说的神迹。即便是,人类已经能够驱动和观察一些量子的现象,但是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是极其巨大的,甚至说是难以为继的。而我们的古人,虽然并不像现在的科学家一样,用一些晦涩客观的名词去解释他们那些神通法力的原理,但是很可能我们的古人当中有一部分已经掌握了驱动‘量子’,这个物理学层面的能量的方法。从而在普通人的眼中看来,就成了神通、仙法了。”
  “也不一定,老爸。”丁盟希听到这里似乎已经兴奋起来。他大声的在身后补充说:“老爸,你刚刚说,古人并没有描述量子力学的原理,但实际上未必是这样。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那么多经书和咒语,很可能实际上已经是在向我们阐述量子力学的原理。只是由于我国古代的文字太过简练艰深,所以后人读不懂罢了。”
  听到儿子这么个提法,丁锐忍不住连连点头。他欣慰地感叹着:“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宝贝崽,你这个想法很好!很有想象力!不管研究什么?搞什么创新?想象力都是最基础的动力。”
  丁盟希一时吃不准,丁锐这句话的用意,于是嗫嚅着说道:“老爸,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在讽刺我?我只是刚刚听你解释易经的‘易’字,古人在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就顺着你这个思路大胆的推测了一番。要是说的不对?你就直接说。咱们亲父子之间,可不带这样挖苦人的。”
  丁锐知道自己儿子性格上稍显软弱,自信心一直不是太足。所以赶忙解释说:“是真的在夸奖你!你这种想法很有道理!经你这么一提醒,我忽然想起我曾看过的很多古代文献当中一些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文字和语句,很可能就是在向我们描述量子物理微观世界当中的一些基本的现象和原理。如果说那些话都能够,真正准确的被翻译出来?只怕整个世界科学史又要重新被改写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何谓正史
  夹在丁锐和丁盟希两人中间的涂静,听了父子之间的这番对话之后,明显也兴奋了起来。她开口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祖国的先人实在是太伟大了!居然能够把那么复杂,那么艰深的知识,浓缩蕴含在河图洛书上面简简单单的几个圆点当中。难怪以前看小说经常写到参悟天机,参悟天机。可见这上天赋予的天机,的确是需要极高的悟性,才能够参透出来。那么,最早参透河图洛书当中秘密,并把它转化成易经玄学的人,得有多高的智慧啊!”
  丁锐咂了咂嘴,摇头晃脑的说:“猪啊,最早参透河图洛书秘密的人,倒未必是有多高的智慧。你没有听说过中国的神话里,还有神仙‘点化’这个概念吗?说不定,当初那个人就是被更高维度的智慧生物直接点化的。河图洛书当中的一些简简单单的圆点和线段,很可能就是像我们现在芯片当中的电路板一样。看似简单,但里面蕴含了非常巨量的信息。在高纬度文明生物的帮助下,最早发现河图洛书的人。极有可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被对方把河图洛书当中所蕴含的信息给灌注到了大脑里面的。之后他才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那些河图洛书的知识信息进行描述。难免会有,不精确不准确的地方。”
  “老爸,可能你这个说法不够准确。严谨一点说,并不是那个人描述的不精确不准确。很可能是他当时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当中,对于河图洛书里面所蕴含的信息,根本没有办法用人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描述。所以…”
  丁盟希说到这里,不自觉的停了停。然后紧接着,站在黝黑的深不见底的深洞边壁上的丁锐一家三口异口同声的说:“是音译!”
  紧接着涂静补充道:“难怪会有那么多诘屈聱牙的词语和语句,一听之下大家根本搞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之后再在后人牵强附会的所谓翻译和理解之下,反倒失去了那些句子原本的精义,而变成了另外一种解释。从而导致人类在微观量子力学研究的道路上,走了一大圈的弯路,被彻底给带偏了。”
  听了涂静这番分析,丁锐和丁盟希都情不自禁的大声鼓起掌来。丁锐接着附和道:“其实神话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越远古越古老的神话,往往越接近真实。口口相传的神话,绝大多数都是有些事实依据的。尽管由于解读角度的不同,神话故事并不能称之为历史。但是神话故事中所描述的,很可能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丁盟希听着丁锐的这番话,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感慨的说:“老爸,你这个说法就不客观了!难道历史当中所记载的就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事实吗?里面杜撰附会的地方也多了去了,所谓正史也不过是为统治阶级意志所服务的。而且那些号称是史官的家伙,自身的主观意志和人品道德都会让他们在记录历史事件的时候,有明显的偏向性。根据自身的利害得失,去取舍他所记录的那些人物的功过是非。有道是,何为正史?
  老爸,你还记得你很早的时候,大概在本世纪初吧,在一个论坛上发过一篇《何谓正史?》的贴子吗?之前我在设法营救你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你的那篇贴子。根据你那篇贴子当中的观点,我也曾查过一些资料,去分析研究过一些所谓史官的故事。
  别人先不说,就拿写《三国志》的那个陈寿来说吧。历史上,南宋之前,一直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而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为了安抚民心,只能鼓吹文化的正统才是正统。
  所以,现今史学界都研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认为《三国志》才是非常可信的历史。
  陈寿这个家伙,早年在蜀汉为官,蜀降晋后,在晋朝继续为官,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分《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和《吴书》二十卷,记载了总共六十年的历史。
  由于陈寿本身就是三国时代的人,所以后世认为他所写的史书,可信度极高。
  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三国志》这本书里掺杂了太多陈寿本人的喜恶和个人情感。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房玄龄编写《陈寿传》,其中就收录了两件事情,可见陈寿人品不咋地。
  丁仪和丁讷是曹魏时期很有名的两个人,口碑极好,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找到丁仪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给我一千斛的米粮,我就为你们的父亲写一本好的个人传记,你们看咋样?’,丁家后人一听不乐意了,‘我父亲本来名声就很好,还用得着你吹嘘吗?不给你好处,爱咋地咋地。’陈寿颜面尽失,恼羞成怒下竟然真的就没给丁氏兄弟写传记。
  更过分的是,陈寿的父亲曾经做过马谡的参军,马谡失街亭被诸葛亮处斩,陈寿的父亲也受到了牵连。而且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不是很重视陈寿,所以陈寿就对诸葛父子怀恨在心。
  给诸葛亮立传的时候说‘诸葛亮根本没有什么军事谋略,面对紧急情况也没有应变的能力”’,又说诸葛瑾除了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其他一无长处。
  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是带有个人喜恶的,而这样的历史记载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
  这本《三国志》最大的作用,就是为早些年间,社会上的颠覆流,那些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而去攻击各古圣先贤的小人和无耻之徒,提供了一些所谓的依据。
  只不过,即便这陈寿完全是瞪着眼睛说瞎话,就因为诸葛亮杀了他那贪赃枉法的爸爸。他就在记载当中大肆删减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贬低诸葛亮的各种才能。饶是如此,依然无法掩盖诸葛亮璀璨的光芒。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以前我不理解,现在我是理解了。很多时候野史和演义,远远比正史更加贴近真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