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今天讲讲我对读经的理解。说起读经,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读经,是读给自己听的还是读给神仙们听的呢?容我分头道来。

  假如我们读经是读给自己听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古文,明明对古文的理解能力远不如白话文,那直接读白话文版的行么?肯定有人说不行,因为翻译过来必然会损失一部分奥义,汉字经典讲究的是一字之安,坚如磐石。怎么翻译都不对。那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自己翻译行不行呢?我现在翻译出一个版本天天念,过几年理解的深入了,再翻译一个新版本天天念,这样可以么?肯定还是不行的。更不要说念经读英文版法文版了,老修行们肯定是不认可的。总而言之,既然我们不能按照我们习惯的,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读经,看来读经似乎不是给自己读的。

  那么是不是读给神仙读的呢?我们先假定神仙那没有巴别塔,类似潮汕客家方言的唐音他们能听懂,类似杭州话的宋音他们也能听懂,普通话念经他们也能听懂,现在很多地方用各种各样的方言念经他们依然都能听懂,但是,读错的怎么办?且不论全真,全真的经忏,忌讳很多,需要师父过经,什么地方哪个字,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场合,需要念什么字等等。我们正一派的道人们从来都是照本宣科,我听了那么多,还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个错别字都没有的早晚课呢。现在龙虎山印的蓝皮早晚课都有汉语拼音,古代可能很多道士,这一辈子念的都是错的,而且这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念错了。神仙们又做何感想呢?当然我们假设神仙有一个纠错功能,有一个容错率。那么这个容错的阙值在哪呢?如果有一个很没文化的道人,一本经书下来就不认识几个字,念了三分之一都是错的,祖师爷又做何感想呢?似乎也没听说谁因此遭了报应,结了孽缘吧。如果读正确这件事有这么重要,那么道门中似乎就应该把正音正字当作重中之重来对待,现实中也似乎没有这样的事,读错就读错吧,道法自然吧。这说的通么?

  所以,我的结论是,读经,既不是给自己听的,也不是给神仙听的,对于自己来说,读一遍和看一遍,和抄一遍的区别,和对待小学课文这样做的区别是一样的。而神仙根本不关心有没有人在那念经,念的究竟是什么经,有没有念错。总之,念经,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读书是一样的,能从经籍中得到什么样的认识,什么样的感悟,和学习经文的方法,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我们是否不再需要念经了呢?我认为也不是的。至少,念经有这样的功能,大多数人,在念经中,往往容易达到心无旁骛,注意力,心力完全集中于经文的状态,这种心力的集中,在我看来就是几于道的,就是容易能通神的,就是有可能出现一些灵异的感应和现象的。我认为净土法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几千几万遍的修行方法,以及我们道门中学来的持天尊圣号的修行方法,也是这样的原理,内容不重要,集中心力重要。所以很多老和尚老居士,一辈子都不知道该念拿摸厄米陀佛,也一样修行,也一样精进。这种方法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有应用的地方。举个拉仇恨的例子,失眠的时候,很多人会数羊,近些年有人说了,数羊是因为英语中sleep和sheep差不多,我们中国人数羊就没用,应该数水饺。呵呵,最后数饿了。这只是个笑话,但是表达的意义在于,其实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空洞的事物上,最后把大脑放空,然后睡着了,这个过程重要。持咒,持圣号,念经,我认为都是如此。

  最后想想,再补充一句,如果非要较真,说在这种心力集中的状态下,更易于对经文的理解,体悟,这我也是认同的。任何事情集中心力和不集中心力,做的效果和质量都是不一样的。最典型的是书法和绘画。但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并非在极度认真,严谨的状态下完成的,而是玩嗨了写的,后来他发现这种书法的境界难以复制,其实是玩嗨了的状态难以复制罢了。颜真卿的祭侄稿也是如此,悲愤不能复制而已。这些例子也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参照。
  我看大家在帖子里聊的挺开心,今天我也借题发挥一下,也算是对几个问题的解疑和回复。事情是这样的,前一段有道友送我附近的一位道友一袋香粉。我们就在一起玩耍了一番。这几天再去他家,香炉,香篆,香压等等的一套装备,已经购置齐全,可以像模像样的如法打篆了。挺有意思。因为那位道友也送了我一份香粉,霎那间我也萌发了也购置一套装备的念想。后来平心静气的想想,这不对。

  首先我想的是,我喜欢香道么?我应该是不喜欢的,第一,我嗅觉不敏锐,第二,我不喜欢所有类似灰尘的东西,看到香粉,香灰,弄的一桌子一手,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第三,如果我喜欢,我早就玩了。这个逻辑展开来说,其实世间万物,真正痴迷其中的人都是极少数,真正喜欢的也不多见,大多数人做大多数事,玩大多数玩意,究其本心,一方面是机缘,另一方面是跟风。所谓机缘表现为某人生活中突然出现了某种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非常好奇,非常喜欢,于是耗费财力,精力,时间去玩,玩一段时间,新鲜劲过去了,三分钟热度降温了,束之高阁,再也不碰了。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人拥有小时候痴迷的吉他,当年买的wii,ps2,xbox,或者一些基本没有营养和意义的书籍。还有仅仅去过几次的健身年卡。所谓跟风,表现为全国兴起集邮热的时候,大家都在集邮,流行红酒的时候,大家都去拿红酒碰杯,以前流行普洱,现在流行正山小种,于是不管以前是否喝茶,不管以前喝什么茶的人,都趋之若鹜的改变一辈子养成的口味,在昆明几十块钱一饼的熟普到内地能卖几百,不管是云南的滇红还是安徽的祁红,甚至不知道哪的秋茶捂出来的大叶子,运到武夷山镀一层金就都敢叫金骏眉。也不论档次,也部分好坏,反正现在就要喝这个。包括盘珠子,刷菩提,品香道,攒翡翠,都是这种情况。我相信一轮热潮过去,会留下一小部分人发现自己是真心喜欢这东西,但是绝大多数人,过去了就过去了,慢慢就淡忘了,开始随着大众和资本的脚步,投入下一个热点。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早就有精辟的论述,资本利用人们的这种脆弱心理,囤积货源,炒作概念,高价出货,抛盘退场的套路已经非常纯熟。但是我从修仙的角度看到,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绝大部分人的心力都没有纯粹到能够经受得住外物和环境的诱惑,觉得别人做自己也做是个很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乎人生的很大比例的能量,都被一件件这样的事情给消耗掉了。所以,节约生命,本质上就是修炼心力,就是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到底想做什么,自己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举动,都应该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这就是修行啊。

  当然,话说回来,很多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圈子决定了他必须买什么,必须玩什么,必须懂什么,否则小则没朋友,大则没生意。这也无所谓,只要自己知道,我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就好了。交朋友也可以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做生意赚钱也可以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和那些所谓的雅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没有高下之分。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茶人,就是如此。现在说这些,说到这就可以了,不用再继续解释了吧。

  说完积极正面的事情,再说负面的事情。正面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有了上述类似的思考和觉悟,负面的事情却未必。我萌生这样的想法,达到现在的境界,也是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开始的。我们都是中国人,对于六年前的那一场国殇,我们都是以各种角色,各种角度,亲身经历的。那是十万同胞,十万条人命啊。现在六年过去了,我们想想现在提起这件事,我们是什么心境,而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境。这里面就有一个距离。必然是那时候感同身受,整个人都很沮丧,而现在相比已经淡淡然了。那么,究竟是六年前我们的状态是真实的呢,还是现在的状态是真实的呢?我想,应该是现在。而当时只是受到了事件的冲击,而产生的心理的扭曲。扭曲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复原的,扭曲,不是本心。

  说这么大的事还是有些抽象。说说刚刚发生的马航客机失踪事件吧。我相信现在很多人会觉得,呀,坐飞机真危险,不敢坐飞机了。呀,马来西亚真危险,不敢去旅游了。这些想法都是人之常情,而过几个月呢?我们都可以想象,飞机该坐还是会坐的,旅游该去还是会去的。就连日本车,经历一场风波之后,销量不也回复正常了么?才仅仅过去六天,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消息的进展,人们对马航飞机的关注度不也在稳步下降么。这就是常人,而我们如果以修仙为目的,以锻炼本心为方法,那么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淡定。思考一下一个事件,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五年之后我会怎么想,那么现在就怎么想就是了。那么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表现的的确就是冷漠,就是麻木,就是无情。

  最后再补充一句,别说这种公共事件了,就连自己的亲人离开我们这种大事件,我相信几年之后,人们也无不恢复平静,保持淡然。肯定不会每年想起来,都要趴地上大哭一场的,对吧。其实这些都应该在讲庄子的时候结合章句来说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