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三年的高校男教师,年过四十,生活依然能过得精彩

  三口人饱吃饱喝一顿排骨火锅,一会儿我刷碗,前妻带儿子
  今晚这睡了,不回去了,当然是她们娘俩一屋,我自己一屋
  我这个人还是比较老土,我用不惯洗碗机、消毒柜和嵌入式微波炉烤箱,我装修的房子里的厨房一律不弄,前妻就比较看重这些,厨房里的设备全齐。
  不过粉碎垃圾的那个倒挺好,以后垃圾分类了,有这个可以减少不少的厨余垃圾。
  如果复婚还有一点我心里担心,就是我跟前妻的夫妻生活的步调不太一致。她对这事看得比较淡,有也行,没有也行,绝不主动。就算有,也必须关灯,还得盖被,动静不能大,必须传统传统姿势,就是比较木讷。
  这一点上,小女友就比较放得开。
  把儿子哄睡着了,我俩在客厅看电影《太行山上》。前妻不太爱看,枕着我的腿睡着了
  我把手机调成静音了,找女友的视频没听见,也不想回了,就这样吧
  小女友今早视频里跟我又哭又闹,质问我为什么昨晚不接她视频和电话。我如实说了,她狂怒,现在把我所有联系方式都拉黑了。难道分手来得这么容易,心中窃喜。
  在网上买了几个仿真蜻蜓模型,打算粘在鱼缸里枝出水面的沉木上,显得小清新一些,等弄好了给大家上图
  
  最近光在家呆着也没意思,前妻哪里也不能天天去,我一去儿子就不学习了,所以她让我别总去,但是她娘俩的给养都是我保证。
  我跟爸妈说了想复婚,爸妈说一切随我俩,不干涉。我还跟爸妈说了小女友的不存在,爸妈说也不管,自己解决。倒是嫂子知道后答应她可以出面帮我去谈,女人和女人好说些。我嫂子是死人都能给说活了的主儿。
  前妻今天跟我说:她妈现在跟后来认识的老头姘居,还没和她爸离婚。等她爸刑满释放后,看他们之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怎么样,她都想在河北省唐山市下面的一个村里买一套小产权的房子,她同事老家在那里,能帮着买。如果她爸妈接着过,就去那里住,如果她爸妈离婚,就让她爸自己去那里住。总之,离我们远点儿。她姐那里好说,少联系就行。
  楼里有个叫什么和尚的涯友,从留言看总觉得教授应该怎么怎么样。其实不然,教授只是一个职称,长江又怎么样,只是一个帽子,杰青只是一个项目,或者说也是一顶帽子。在此之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是人就是立体的、多面的。我跟小女友,诚然是我被动的,但是起初我也是奔着有结果才去相处的,但是后来还是觉得不合适。至于发生关系,还是那句话,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我不认为在这件事上我做错了什么,因为一开始我没有二心,没有欺骗。在这件事上,我只有歉意,没有悔意。
  至于爱好,我觉得是人都有爱好,我的爱好不说多高雅,起码不低俗,花鸟鱼虫生生趣,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王世襄大家知道吧,那是玩出来的大家。
  我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一个普普通通高校里的普普通通一个老师,正高职称,看待科研那只是我的工作而已,还得排在教学之后。再让我上个台阶,恐怕非我能力所及,再说我也过了年龄了。
  今后的生活,我想过得惬意些,看淡一些事,比如功名利禄,看重一些事,比如家庭亲情,总之做到有取有舍
  至于培养儿子,我想了想,也别把自己没实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凭什么呀。
  我俩要把儿子培养成身体健康、心智健全,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立足的普通人就行,至于经济,他生来就不愁,所以不需要他有多大的挣钱本事,以后有个能让他有事可干的工作就行
  小女友又跟我联系了,我跟她说了很多,她一直在哭,基本没表达什么意思,最后她说等她回来后面谈吧
  学校封校了,做不了实验,我遥控指挥我师兄的一个博士生做实验。师兄在沙特的一个大学,不得不说沙特的大学真有钱,制备、表征条件超好。
  今天那个学生给我传来喜询,按照我设计的反应过程,我们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合成出一种性能很不错的材料,继续做下去估计今年能放一颗卫星,最低Nat Common起步。
  高兴了一晚上,上来跟大家分享下。
  一个半年前说好的约稿综述,今天又告诉我说主编不想要催化类的文章了,我都写好了,而且所有共同作者都修改好了,这不是打我个措手不及嘛
  如果不是瞎编的,这记者脑子进水了
  
  昨晚和今晚都是前妻跟儿子在我这睡,白天也是我们三口在一起。前妻和儿子已经睡了,儿子在中间,我和她在两边,一米八宽的床这小子自己就占了一半。
  晚上自己静静想一想心里是挺对不住小女友的,我和前妻离婚后其实关系一直若即若离,有时她带儿子住我这,有时我带儿子住她那,哥嫂组织旅游也是叫上我俩一起带儿子。
  只要我俩在一起住,晚上她给儿子洗澡,洗完了,我都是直接进入抱儿子出来,坦诚相见的。想想,我俩这几年算离婚吗,只是有个法律上的手续
  离婚后,每到逢年过节我前妻也去我爸妈家拜年,年三十儿也在一起。因为我爸妈说她自己一个人过年太孤单,叫上一起热闹。
  我也和她提过要不就这么过吧,先不办手续,但是她不同意,如果复婚就得去领结婚证。
  自从她知道我有了小女友以后,感觉她的态度就像我有了外遇一样
  已经离婚的两口子,只要在一起,手机不设防
  头晕脑胀的一天!上午起床稍微吃了点儿东西就开始修改综述,这个是体力活不费啥脑子。中午吃了饭稍事休息后开始列下一篇文章的提纲、整理数据,这可累死我了。首先,文章创新点不好抓,很难提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其次,数据没有很强的规律性,好多东西解释不清。再有,数据庞杂,但是又缺乏一些重要部分,看起来开学后得补充实验。一直搞到晚上七点多,头晕脑胀的。
  中途有爸妈电话、前妻儿子视频、同学的电话会议,统统应付了事。
  现在心情很烦躁,在家无所事事半个多月了,耽误的实验进程太多了,心里不踏实。
  等我明天提炼完文章精髓,就扔给组里另一个老师,让他接着搞,图片的精修找学生干,最后定下来方案后我开始写,但愿这个月底能投出去。这波疫情闹的,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一月份到现在,我们组只投了两篇文章,中了一篇,修改一篇三。哦,对了,还有一个发明专利授权。东西少的可怜。
  下午,师哥在群里发起视频聊天,我们每次都是这样开电话会议。我一边整理数据,一边听大家讨论,没答茬。师哥的大体的意思就是想组织我们几个方向相近的同学在某个催化领域搞点儿大成果,发篇大文章。
  师哥现在在国外算混出来了,业界也小有名气。师哥的一大优点就是勤奋,每天去实验室比学生都早,回家肯定是最后一个。常年的积累造就了深厚的功底,师哥对我们领域内的研究方向有独到的眼光,他看准的方向一定会火起来。他每次带着我们做的工作,不是现在炒得最热的方向,也不是刚刚起步的,是那种要火还没火,但是过个一年半载肯定能火的方向。这样就能使我们做一段时间后正要出成果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的方向大火的时候,所以容易出好文章。
  但是,师哥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做研究从不深耕,趁火打劫后马上转方向了。
  有时我都不想再继续搞科研了,真心累,是心累。只教教书应该很轻松,但是我都上贼船了,只能咬牙干下去。
  有时我在想大院士大长江们每天得顶着多大的压力呀,还是到了那个份上就轻松了?搞不懂。
  我组里有个老师就不喜欢搞研究,就喜欢教学。这样的话,她把我们几个人的教学工作量承担了不少,我们也给她承担了科研工作量,大家互帮互助。
  前妻说:她哄着孩子玩,蒸了几个枣塔,让我明天去拿来吃早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