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总”杨烁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诈尸式育儿”!


点击上面的蓝字“生命树婚恋”就可以关注我们!

生命树婚恋
“只比丧偶式育儿更可怕的就是诈尸式育儿!    
正是因为父亲对孩子信任和尊重的稀缺,《银河补习班》里面的父爱才会显得这么珍贵。
 
最近,随着《爸爸去哪儿》第六季改名《一起出发吧》的上线,教育子女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了热搜。
高压式育儿的后果
而这次话题的承包者却是小包总杨烁,他因为在节目中对儿子杨雨辰的“教育”方式,激起了广大吃瓜群众的愤怒。
 
网友甚至建议送杨烁去《变形计》体会一下人生。
 
于是“杨烁教育方式”也就非常自然的被送上了热搜,有意思的是后面还带了一个“愤怒”的表情,可见不满的情绪有多么的严重。
 

更有意思的因为杨烁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方式,又产生了一个新词“诈尸式育儿”,就是指父亲或者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缺位,却又在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
 
看看杨烁的表现,诈尸式育儿的特征基本都中了招:
 
这期节目的拍摄场地是稻城亚丁,下车的时候,杨雨辰没有跟着杨烁走,走了相反方向。杨烁就勒令他重新走一遍,他的态度简直是吓死个人。
 
看完这一段,很多瓜众就有些坐不住了,这哪是亲爹啊,分明就是来找事折磨孩子的后爸啊!
 
让人难过的是,杨雨辰的表现是对杨烁完全服从的状态,杨烁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其间一句话都没有反驳。
 
有一点教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父母如果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表现的太过于强势,要求孩子绝对的听话,这样下去只会有两个可能。
 
一种是孩子在父亲这种强势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弱势,不断的否定和批评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不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另一种就会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孩子平时由于个性被过度压抑,一旦找到突破口,长久以来积压的情绪就会全面爆发。
 
这会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一般到了青春期孩子就会不服从父母的管教,变得放荡不羁充满叛逆。
语言暴力的可怕
大家都知道《爸爸去哪儿》有个经典环节选房子,节目组会安排一间条件最不好的房子。
悲剧的是杨雨辰选中了最烂的5号房,只是因为5是他的幸运数字,但他没想到,就因为这次选择,他迎来了自己噩梦的开始。

5号房海拔最高、离公路最远,节目组的人在路上提醒杨烁,如果孩子不舒服可以抱一下。

但杨烁把一切的辛苦,全都归结于孩子选错了房,在崎岖的山路上,这个父亲一边气喘吁吁,一边不断的责备着儿子杨雨辰,这么辛苦的爬山都是你的错。
 
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对节目组说,“我不管他,他自己选的。”

最过份的是在整个爬山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孩子冷嘲热讽,“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
 
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暴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发生过多少次,也不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了多么大的打击。
 
其实成年人有时做选择题都会因为出现各种情况造成判断失误,何况是孩子?而且选房子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并不是什么错。
 
但如果做父母的,总是在孩子犯错后的第一时间就大声呵斥他,或者总是提醒他,就是因为你的失误才让我们陷入了现在这样不好的情况里。
 
那么,下一次在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孩子就很难勇敢而毫无顾忌的作出选择,被父母指责的阴影就会让他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因为父母以往的态度已经让孩子渐渐失去对自己判断力的自信,更可怕的是会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和面对失败之后的抗压能力。
 
杨烁在儿子选错房子后的反应,除了换来孩子愈发谨小慎微的态度,保证下次不选错外还获得了什么?
 
日常生活中孩子会犯的错误还有很多,指出孩子的错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如果不注意态度和方法,一样也会让孩子变得不敢作出抉择,畏畏缩缩。
诈尸式育儿
终于经过长途跋涉父子俩到了天台上眺望风景,杨烁问儿子值不值得,杨雨辰说值得,结果杨烁说:“那你跑得更远更值得。”
 
真的不知道杨烁问这个问题的动机是什么?是想打击孩子那残存的自尊呢?还是想让孩子彻底被选错房的这个错误压死。
 
之后,杨烁又问杨雨辰下次选几号,杨雨辰委屈巴巴的说自己选一号, 然而,杨烁又说下次一号在最远的地方,吓得杨雨辰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
 

从弹幕上的留言都可以看出来,这个爸爸的脑袋真的快坏了,也许这个世上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家长吧。
他们看似给了你选择的权利,但结果必须还是要按照他的意思,一旦你的选择不符合他的预期,就开始否定、打击你。
 
比起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更不可接受,因为这种育儿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受伤,让宝妈更加崩溃。
 

丧偶式育儿大多发生在孩子0~2岁时,这时候,宝爸一般都是“死”着的,虽然宝妈一个人累了些,但至少没人指手画脚。
 
伴随孩子长大,有了交流,“诈尸式”的育儿家长就会出现,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亲密的关系,父亲需要权威和面子,自然就会对孩子特别的“严格”。
 
专家表示,父亲在教育中的“缺位”,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也加重了母亲的负担。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70%以上的罪犯,都来自缺少父爱的家庭,父爱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父爱缺失就会导致两个极端结果:一是孩子变得懦弱,二是孩子变得暴躁、攻击性强。
原生家庭无限反复
整个录制期间,杨雨辰在杨烁身边时一直都是沉默寡言、战战兢兢的,像只惊弓之鸟,看着就让人难过。
 
在节目中,别的爸爸会夸杨雨辰,“帮忙帮得非常好”,却一次都没听到来自亲生爸爸的夸奖,自然杨雨辰宁可跟别人的爸爸待在一起,也不愿见到杨烁。
 
节目组问孩子们喜不喜欢自己的爸爸,别人家的孩子都说喜欢,只有杨雨辰耷拉着脑袋,委屈地缩在工作人员的怀里。
 


陈小春的儿子嘉士伯童言无忌,捅破“杨雨辰不喜欢他爸爸”, 杨雨辰捂着脸默默抽泣,看到这里的人都会非常难受。
 
而爸爸杨烁也有他的苦衷和痛,和孩子根本就没有亲密感,孩子对他的排斥可能正是他对孩子强势的原因,岂不知这种强势更加让孩子对他排斥……
 
采访中杨烁曾坦言,杨雨辰7岁了,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日子不超过半年,没有陪伴的时间,怎么可能会有亲密的关系呢?
 
所以网友们才会说,比丧偶式育儿更可怕的就是诈尸式育儿!要么就是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要么就是不分青红皂白训斥打压。
 
但对于陷在自我中心的人,再美好的愿望和爱心,结出来的必然都是非常可怕的恶果。
 
杨烁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其实根本就不是严厉的问题,而是对“爱”这个词的麻木和无知。
 
如果对孩子没有陪伴、理解、信任和接纳,只有呵斥、批评和指责,再好的孩子也会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枯萎。
 
如果对孩子没有在人格上的尊重和平视,只有高高在上的命令和要求,那再好的孩子也会在这样的伤害中被摧残。
 
网上说杨烁在16岁时因为和父亲闹矛盾,离家出走做了北漂,当过服务员、印刷工,打过碟、卖过烤串儿,后来才在朋友的帮助下考上了中戏。
 
在节目中,杨烁对儿子杨雨辰的方式,似乎就是在重复父亲对自己的模式,这种经历曾让他痛苦不堪,但却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教育的本质
其实教育真正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教导孩子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教会孩子回到被造的层面来看待自己的生命。
 

只有孩子真正明白并确认自己与造物主的关系,才会在生活中寻找并逐步活出自己确认的价值。
 
只有确信自己生命的尊贵和独特,才会与自己过往的一切告别,才会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中脱离出来,不再被过去捆绑和辖制。
 
其实上帝早就在创世之前就预定好我们所有的一切,并量出一切的环境来祝福和陶造每一个生命。
 
所以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给你的孩子计划未来,而是要给你的孩子温暖和陪伴,尽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把生命的种子种下去。
 
这种陪伴是生命中最幸福和宝贵的恩典,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祝福,按照这个规律去陪伴孩子的人,就会尝到上帝恩典的滋味。
 
但悲剧的是,现代人却非常轻视这些生命的祝福,这些极其宝贵的时间,就被事业、金钱、荣誉和地位的梦想取代,结果却失去了最重要的部分。
 
而可怕的是孩子的成长是线性的,过去的就不会再来,失去的就算花成倍的时间,也很难挽回。
 

这个世界有千百万像杨烁一样的父亲,也有更多像杨烁一样的儿子,什么时候这个恶性循环被打破,什么时候家庭才会出现真正的稳固,社会才会真正的安定。
 
而打破这个咒诅唯一的方式,就是只有认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也就是只有真正认识生命的主,相信祂的救赎,我们才会真正的解决这个结果灵魂问题!

欢迎加入生命树婚恋公号
一起来思考婚姻的真谛
想看更多文章,请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微信ID:tianluke_251869594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 “好看” 给别人更多惊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