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各位姐妹注意一个事情,由于涯叔会因为敏感词或其他原因抽楼,这个情况已经向版主反映到了,但近期在我们楼的回复,如果内容较长的话还是建议在电脑或者手机里存个档。
227事件跟踪(吃瓜楼)
27号发到楼里的侠气号这篇博文被抽了,但这篇文我认为还是挺重要,那就再发一次存档吧。
-------------------------------------------------------
君子常过以修身
对于我来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始于去年今日那场旷日持久的网络暴力,让身为路人的我受到了一点点外围余波的干扰。相比处于漩涡中心的那个人,这一点污辱谩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情绪依然受到了极大影响,促使我开始认真了解这件事。
一年过去了,虽然事件仍未平息,但一切都在向好,我们开始渐渐的安下心来,看那个少年走出自已的一条路。
今天早上侠气号发文后,我就忙于三次元的事务,直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才知道他发了这一篇博文。晚上到家后第一时间打开认真阅读,也看到了各方的观点,那就说说我的看法吧:
关于疫情期间未及时发声的反思:
他说“我作为公众人物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要有所担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敢于去表达正确的价值观。”
没错,这就是我们欣赏的那个肖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肖战。看到一些狂欢的某网站粉丝,我不明白他们的阅读理解停留在什么样的水平,奉劝趁着年少还是多读书的好。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那个茂林修竹般的年轻人从来都是坦坦荡荡,善于反省自身,不断修正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与他相比,有些人确实应该羞愧。
君子求诸己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君子求诸己是胸襟广阔的勇气;
君子求诸己是睿智练达的修养。
关于道歉:
他说“向那些因我受到影响乃至伤害的人道歉。”
去年这场风暴,受伤最深的是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所有的刀光剑影都冲他而去。
他应该道歉吗?受害人不应道歉。
但是,他为自已没有及时表达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受到伤害的那些人道歉。
这场风暴中,他的粉丝们受到了仅次于他的伤害。群体污名化,各种侮辱谩骂,做公益被有组织的造谣、举报。为他说话的路人被网暴团伙追着谩骂,甚至被人肉搜索。
在一周年之际,他郑重的向因此事受到伤害的人道歉。他没有逃避,选择了担当。
关于界限:
他说“任何人都有喜欢和讨厌的权利...当然这份权利应该是基于相于理性,不去对他人造成伤害,并在符合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边际之内“。
我们尊重每个人喜欢或厌恶他人的权利,但这个权利应建立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当权利越了界,那就触犯了道德与法律的领域。同时,不符合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喜好是私人的事,以违背公序良俗的个人爱好为由公然要求公众的让步和包容是法盲和缺乏社会经验的行为。
他说“不管处在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自己的喜好或者行为都不应该越界、出格,更不能作出违反职业规范、道德法律的事情。”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这个可笑言论已被多方驳斥,公民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关于这一点,想必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反对。但是,他主动承担起了引导粉丝的责任,这是勇于担当的体现。
他在这个日子里,以这样的方式对过去的一年作出了回应,带领粉丝解开心结,放下包袱一路前行,是勇气,是担当,也是治愈。
-------------------------------------------------------
君子常过以修身
对于我来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始于去年今日那场旷日持久的网络暴力,让身为路人的我受到了一点点外围余波的干扰。相比处于漩涡中心的那个人,这一点污辱谩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情绪依然受到了极大影响,促使我开始认真了解这件事。
一年过去了,虽然事件仍未平息,但一切都在向好,我们开始渐渐的安下心来,看那个少年走出自已的一条路。
今天早上侠气号发文后,我就忙于三次元的事务,直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才知道他发了这一篇博文。晚上到家后第一时间打开认真阅读,也看到了各方的观点,那就说说我的看法吧:
关于疫情期间未及时发声的反思:
他说“我作为公众人物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要有所担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敢于去表达正确的价值观。”
没错,这就是我们欣赏的那个肖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肖战。看到一些狂欢的某网站粉丝,我不明白他们的阅读理解停留在什么样的水平,奉劝趁着年少还是多读书的好。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那个茂林修竹般的年轻人从来都是坦坦荡荡,善于反省自身,不断修正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与他相比,有些人确实应该羞愧。
君子求诸己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君子求诸己是胸襟广阔的勇气;
君子求诸己是睿智练达的修养。
关于道歉:
他说“向那些因我受到影响乃至伤害的人道歉。”
去年这场风暴,受伤最深的是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所有的刀光剑影都冲他而去。
他应该道歉吗?受害人不应道歉。
但是,他为自已没有及时表达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受到伤害的那些人道歉。
这场风暴中,他的粉丝们受到了仅次于他的伤害。群体污名化,各种侮辱谩骂,做公益被有组织的造谣、举报。为他说话的路人被网暴团伙追着谩骂,甚至被人肉搜索。
在一周年之际,他郑重的向因此事受到伤害的人道歉。他没有逃避,选择了担当。
关于界限:
他说“任何人都有喜欢和讨厌的权利...当然这份权利应该是基于相于理性,不去对他人造成伤害,并在符合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边际之内“。
我们尊重每个人喜欢或厌恶他人的权利,但这个权利应建立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当权利越了界,那就触犯了道德与法律的领域。同时,不符合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喜好是私人的事,以违背公序良俗的个人爱好为由公然要求公众的让步和包容是法盲和缺乏社会经验的行为。
他说“不管处在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自己的喜好或者行为都不应该越界、出格,更不能作出违反职业规范、道德法律的事情。”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这个可笑言论已被多方驳斥,公民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关于这一点,想必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反对。但是,他主动承担起了引导粉丝的责任,这是勇于担当的体现。
他在这个日子里,以这样的方式对过去的一年作出了回应,带领粉丝解开心结,放下包袱一路前行,是勇气,是担当,也是治愈。
邪花君同类话题的文章,也搬过来吧
------------------------------------------------
告别,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我决定开启#温暖治愈的开始#这个新词条的时候,我就已经准备向过去的一年做一个告别。
过去的文章于我而言都是黑暗时期的作品,但也确实代表了那一段时期三观路人的挣扎。
昨天的微博之夜,我突然生出一堆感慨:粉丝追求的是简单的快乐,而我们总是在挑战复杂的人生。
我们这群人,比芸芸众生多了一份清醒,却少了一份洒脱。
我们活在黑与白的夹缝中,真实而又残酷的体会着“世事无常”。
我们可能是这场事件中的一个“意外”,我们的出现到底是对还是错?
所以当大家都在谈“放下”的时候,我们反而“放不下”。
“何去何从”是我们这群人一直在争论的话题。
事实上这一年来有很多三观路人在这个过程中“路转粉”。
我跟他们说: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先顾忌肖战和他粉丝感受的时候,你就去当他的粉丝吧,这样你会更快乐。
我们不是粉丝。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让肖战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活成肖战想要的样子。
我们来的这里的初心,其实与肖战本人无关。我们仅仅就是输出我们内心认为正确的观点,等待一个公平的评价,一个可以盖棺论定的结果。
有一件事你们可能都不了解,去年事件之初当我的“三观”碎了一地的时候,肖战仅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中的名字。我根本没有去注意到他本人,我甚至都没记住他的脸。
不是我没有审美,我只是没有去审美。
但事件过后的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其实真得差一点就“路转粉”了,或者说我有一段时间真得就是粉丝心态。
“考古”是个可怕的词,调查一件事件的同时必然要去调查“当事人”的过往,这的确会影响你的判断。
所以我曾经和粉丝想的一样:只要他回来了,我就会与这个世界和解。
但是,我们被撕裂的价值观不重要吗?
我们被深植在心中的家国情怀不重要吗?
我们认可的伦理道德不重要吗?
当肖战真正回来时,我们发现:有些东西还没有回来。
很多人忽略了“三观路人”的群体性伤害。
这个群体的心理创伤可能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我们这群人只想守住社会道德底线。
我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能不约而同的发出相同的呐喊,无非就是因为我们有信仰、我们有家国情怀、我们崇尚道德、敬畏法治,我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注民生和国家时政。
我们代表了中国这一代人的想法。
我们从不为自己而活,也从不为这一代而活,我们想要捍卫法制的尊严、国家的尊严,
我们能有什么错?
我们想要一个结果,不可以吗?
去年三月当这场风暴突如其来时,我们所有人的的状态其实都是懵圈的,因为这个瓜我们吃不明白,是真得吃不明白。
整个网络上占据“高位”,拥有“话语权”的人(或账号)侃侃而谈输的观点和立场让我大跌眼镜;主导网络的声音与我们的观点和认知大相径庭。
压抑和自我怀疑让我们备受煎熬、极度痛苦。
不仅仅是压抑和自我怀疑,更有一种恐慌和恐惧。
因为哪怕你说了一句与“他们”不一样的观点,你的评论区就会出现大量的恶毒言论,包括各种恐吓的声音。
那声音让你有一种画面感,你会觉得恶魔就在你的身边,无时无刻不盯着你,无论白天 还是深夜。
失眠困绕了我很久。
那段时间我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在网上搜索能让我认同的声音,可怕的是:这样的声音的确有,但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
现在想来,其实那就是一种被网络暴力后的状态。
我们的“三观”被网暴了。
我不敢网络发言,现实中也无法找到有共鸣的人,但生而为人的骄傲又让我不想屈服。
所以,我保持沉默,这是一种胆怯的勇敢。
于明星而言,沉默的代价是失去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名气”;
于我们而言,沉默的代值是开始接受扭曲的价值观;
于国家而言,沉默的代价是失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的民心。
我们真正恐惧的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崩塌。
我的文章中,曾谈到孤独和自闭,那是一种拒绝参与热闹的执拗。
即使现在春暖花开但,冰冷的心依然没有融化。
粉丝只关注一个明星;而我们关注了一个时代。
思考越多,我的心越乱。
社会事件,拿无辜之人祭旗,凭什么?这个牛角尖钻进去真的很难出来。
所以,我们其实都在用自己的力量突破。
这一年来,你们看到的破茧成蝶,不过都是用“勇往直前”换来一种“不堪回首”。
那些为“三观”而战的人,真得无法做到“轻舟已过万重山”。
真正能治愈我们的,还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朗朗乾坤下的结果。
我转向“网暴受害者治愈”这样的话题,只是因为我需要一个喘息,有些包袱要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
向阳而生,我尽力吧!
我们不会再去纠结在过去,我们也会努力去与各个阶层人的进行沟通和了解,这是一个复健和治愈过程,也是重塑我们三观的过程。
也许很漫长,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
------------------------------------------------
告别,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我决定开启#温暖治愈的开始#这个新词条的时候,我就已经准备向过去的一年做一个告别。
过去的文章于我而言都是黑暗时期的作品,但也确实代表了那一段时期三观路人的挣扎。
昨天的微博之夜,我突然生出一堆感慨:粉丝追求的是简单的快乐,而我们总是在挑战复杂的人生。
我们这群人,比芸芸众生多了一份清醒,却少了一份洒脱。
我们活在黑与白的夹缝中,真实而又残酷的体会着“世事无常”。
我们可能是这场事件中的一个“意外”,我们的出现到底是对还是错?
所以当大家都在谈“放下”的时候,我们反而“放不下”。
“何去何从”是我们这群人一直在争论的话题。
事实上这一年来有很多三观路人在这个过程中“路转粉”。
我跟他们说: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先顾忌肖战和他粉丝感受的时候,你就去当他的粉丝吧,这样你会更快乐。
我们不是粉丝。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让肖战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活成肖战想要的样子。
我们来的这里的初心,其实与肖战本人无关。我们仅仅就是输出我们内心认为正确的观点,等待一个公平的评价,一个可以盖棺论定的结果。
有一件事你们可能都不了解,去年事件之初当我的“三观”碎了一地的时候,肖战仅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中的名字。我根本没有去注意到他本人,我甚至都没记住他的脸。
不是我没有审美,我只是没有去审美。
但事件过后的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其实真得差一点就“路转粉”了,或者说我有一段时间真得就是粉丝心态。
“考古”是个可怕的词,调查一件事件的同时必然要去调查“当事人”的过往,这的确会影响你的判断。
所以我曾经和粉丝想的一样:只要他回来了,我就会与这个世界和解。
但是,我们被撕裂的价值观不重要吗?
我们被深植在心中的家国情怀不重要吗?
我们认可的伦理道德不重要吗?
当肖战真正回来时,我们发现:有些东西还没有回来。
很多人忽略了“三观路人”的群体性伤害。
这个群体的心理创伤可能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我们这群人只想守住社会道德底线。
我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能不约而同的发出相同的呐喊,无非就是因为我们有信仰、我们有家国情怀、我们崇尚道德、敬畏法治,我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注民生和国家时政。
我们代表了中国这一代人的想法。
我们从不为自己而活,也从不为这一代而活,我们想要捍卫法制的尊严、国家的尊严,
我们能有什么错?
我们想要一个结果,不可以吗?
去年三月当这场风暴突如其来时,我们所有人的的状态其实都是懵圈的,因为这个瓜我们吃不明白,是真得吃不明白。
整个网络上占据“高位”,拥有“话语权”的人(或账号)侃侃而谈输的观点和立场让我大跌眼镜;主导网络的声音与我们的观点和认知大相径庭。
压抑和自我怀疑让我们备受煎熬、极度痛苦。
不仅仅是压抑和自我怀疑,更有一种恐慌和恐惧。
因为哪怕你说了一句与“他们”不一样的观点,你的评论区就会出现大量的恶毒言论,包括各种恐吓的声音。
那声音让你有一种画面感,你会觉得恶魔就在你的身边,无时无刻不盯着你,无论白天 还是深夜。
失眠困绕了我很久。
那段时间我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在网上搜索能让我认同的声音,可怕的是:这样的声音的确有,但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
现在想来,其实那就是一种被网络暴力后的状态。
我们的“三观”被网暴了。
我不敢网络发言,现实中也无法找到有共鸣的人,但生而为人的骄傲又让我不想屈服。
所以,我保持沉默,这是一种胆怯的勇敢。
于明星而言,沉默的代价是失去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名气”;
于我们而言,沉默的代值是开始接受扭曲的价值观;
于国家而言,沉默的代价是失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的民心。
我们真正恐惧的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崩塌。
我的文章中,曾谈到孤独和自闭,那是一种拒绝参与热闹的执拗。
即使现在春暖花开但,冰冷的心依然没有融化。
粉丝只关注一个明星;而我们关注了一个时代。
思考越多,我的心越乱。
社会事件,拿无辜之人祭旗,凭什么?这个牛角尖钻进去真的很难出来。
所以,我们其实都在用自己的力量突破。
这一年来,你们看到的破茧成蝶,不过都是用“勇往直前”换来一种“不堪回首”。
那些为“三观”而战的人,真得无法做到“轻舟已过万重山”。
真正能治愈我们的,还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朗朗乾坤下的结果。
我转向“网暴受害者治愈”这样的话题,只是因为我需要一个喘息,有些包袱要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
向阳而生,我尽力吧!
我们不会再去纠结在过去,我们也会努力去与各个阶层人的进行沟通和了解,这是一个复健和治愈过程,也是重塑我们三观的过程。
也许很漫长,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