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回忆我和亲人的真实经历

  99207027::)
  taixinlaike:都是因缘而生灭,人各有苦乐。建议仔细看《六十七、》贴。
  cxt2002:新年快乐!
  水域纱洛:我是比较喜欢美食,呵呵。
  刺猬乐乐:谢谢。
  白都湖:皈依了告诉我一声。阿弥陀佛。
  水域纱洛:谢谢。
  yh016115:丁酉、丁亥、癸巳、癸卯四日生的人,日干坐在天乙贵人上,称日贵。猜我是哪天吧,呵呵。
  六十七、天人福报和功德
  今天是这边时间2007年1月1日,我决定写一篇比较有意义帖子和大家分享,祝福各位新年健康快乐!
  
  2006年暑假,我和先生到他所在州的佛堂。当时邀请来的XX法师用《鹦鹉经》为引子讲解“慈、悲、喜、舍”,如何修十善(建议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查一下并行为),获得天人福报。当时我碰到了芝加哥大学哲学系和哈佛大学神学院的中国男女听XX法师开启。这几年,我听到/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做善事、斋戒、放生、捐赠、诵经。。。,期望能离苦得乐。有没有思考过这些方法是福报还是功德,在行为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心性?《六祖坛经》中有一段对福报和功德做了解释:
  
  “次日。韦剌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以下是解释:
  “六祖大师在大梵寺演说顿教法门的第二天,韦刺史以及与会的大众设斋供养。斋罢之后,提出两个重要的疑问,请六祖为大众开示。这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功德的问题,第二个是属于净土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讲第一段,‘问答功德’。
  
  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晋见梁武帝的时候,留下一段公案。当时梁武帝说:‘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多少功德?’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大护法,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是歌颂武帝对于佛法的护持。他见到达摩祖师,首先就问他:‘我究竟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答覆说:‘实无功德。’这则公案,可以说是普遍流传在民间。韦刺史他们对于这桩事很有疑惑,所以他就说:‘弟子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和尚为我们开导。’
  
  六祖的答覆,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直答,第二段是辨别功德,第三段是讲功德的修法。六祖说:‘武帝心邪,不认识正法,误会了,把求福当作功德。’这种误会,可以说是普遍的存在,我们对于功德与福德不能正确的辨别,分不清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离相修福,修福也是功德;若是著相起修,就是福德,不是功德。
  
  第二段:辨别功德,有六句。第一句:“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明心见性才是功。‘功’是指功夫;‘德’是修功而心有所得,心性平等,这就是德。换句话说,平等必须要见性,见性心自然平等。第二句:“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是说明功德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貌。古人说:读书在于变化气质。能变化气质,这个人待人接物必能谦虚恭敬,这就接近功德。第三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这句说的境界就比较高,因为其中的道理涉及甚深的唯识学。‘万法’是指整个宇宙人生。宇宙人生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自性建立来的。虽然是自性建立,可是愚迷之人他不知道,觉悟之人他是清清楚楚,一切明达,这是功。‘心体离念’才能自觉,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如果心体有念,必定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这个境界。
  
  第四句:“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这一句是从修功说的。前一句说的是理体,这一句说的是修学。修学,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原理原则是不会变的,就是一定要与自性相应,这是佛门常讲的称性起修,这就是功。一个人能称性起修,他六根在六尘起作用时,必定是清净无染,所谓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德。换句话说,能做到六尘无染,就与自性相应。所以,功与德是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第五句:“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这也是从修学说的。这是说大乘佛法所谓真实的善根|精进。精进必须要做到念念无间、永无退转,这是功。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心行平直’。心是思想,行是行为,平是平等,直是正直,我们的心思行为要做到平等正直,这就是德,如此才能达到念念无间。念念无间与自性是相应的,心行平直就是无染。第六句:“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这两句是为我们做简单扼要的结论,使我们对于‘功德’两个字,更能明细的理解。‘修性’也就是修心。‘心’与‘性’,在佛法里有时候意义相同;有时候我们说‘性’是指‘真心’,说‘心’是指妄心,这要看用在哪些经论上。此处讲的修性就是修心,尤其是著重在真心,这是真实之功。“自修身是德”,修性为体,修身为用;修性是内,修身是外,表里一如,这才是真实的功德。可见功德确实是在法身之中,而不在修福。
  
  第三段:祖师告诉我们功德的修相。六祖说:‘修功德的人,他的心在一切人事环境上,在一切物质环境上,他常存恭谨之心,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心,而且是真正能做到普敬一切。’《华严》十大愿王第一句是‘礼敬诸佛’,《礼记》第一句是‘曲礼曰毋不敬’;合起来看,才知道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修学的宗旨、修学的纲领,是一不是二。换言之,不修功德的人,纵然修福德,他心里常存著轻慢人的心,贡高我慢的习气他很难断除,而且时常表现在待人接物之间。这是祖师为韦刺史解释功德这桩事情。
  全文请访问: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314.htm#a001
  
  感谢以上网友的留言。快开学了时间紧,我就不一一回复了,还是写新贴回报大家吧:)
  六十八、平安夜话
  寒假过起来飞快,一转眼圣诞节都过去十多天了。平安夜,我和老公决定去探望我多年的好友,因为她快生第二个宝宝并且她妈妈从重庆到美国来探亲了。
  带去的礼物中有盆鲜花,因为听说B超显示第二胎是个女儿,希望以后母女都能越发漂亮。对方家人笑说,“大人小孩都照顾不及,哪有精力养花啊?”我就把母亲怀我前每周供鲜花的事告诉了阿姨(好友的妈妈),哪知这一下打开了阿姨的话匣子:
  XX还在外地读大学的时候,有天我和几个同事去华岩寺。寺外有些算命先生,其中一人把我叫住,告诉我:“你女儿要漂洋过海了”。阿姨当时还是比较吃惊,第一、对方没有问她任何话,知道她有女儿(阿姨只有我好友这一个孩子);第二、我好友正在准备托福和GRE,从小一直想某天去美国求学做名科学家,虽然阿姨不想她走远。
  阿姨问对方算命收多少钱,对方说如果算得准,给他四块钱;如果算得不准,分文不要。阿姨就让他算,算得还比较准。我也不好意思追问都算了些什么内容。阿姨把钱给他后还惦记着好友要出国的事情,就再次问他女儿是不是真的要出国。算命先生说,“你女儿确实要出国了。”阿姨说如果他说准了,会感谢他。先生想了想,“那你到时候带瓶酒带只鸡来谢我吧。”
  “后来呢?”我一边海吃着好友做的酸菜鱼,一边问阿姨。
  “后来XX不是出国了么?我提了瓶酒和一只鸡去华岩寺门口找他,结果没有找到。”
  “孃孃,你讲话还很讲信用嘛。”从渝中区到华岩寺比较远,何况还要提着鸡。
  好友老公也插话了,说这些事情也许是猜的。
  阿姨连忙申辩说,“准,有的人很准。”又接着给我们讲了她看水碗的经历:
  (地点是重庆黄沙溪还是黄泥塝,我忘了,抱歉。)有个看水碗的老太太,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坐拜拜车去她家。
  “孃孃,你那些同事成天都不忙么?不是去寺庙就是去这些地方。”我忍不住问,因为阿姨在国有金融机构工作多年,同事都应该是当地受教育程度高的。何况孃孃也不是外人,十多年看我们长大,都算是自己长辈了,啥话不能聊啊。
  “唉呀,金融系统很多人都信这些,我们行里有的人信得很!什么结婚搬家读书投资,啥事情都去问。这个端水碗的是他们介绍的,据说很准。”
  “怎么看法,排队么,一次多少钱?”
  “这个老太婆长得普普通通,个子不高。就是在她家看,当时好像是十块钱一次。因为同事经常去,知道什么时间段人少,所以我们没怎么排队。老太婆端碗水,往里面撒把米,一边看碗里一边说我家房子是怎么样子,窗往什么方向开,家具什么模样。”
  “不是你往碗里看?”我以前一直以为看水碗是求测者往碗里看。
  “不是,是老太婆看。她讲我家里什么样子说得很准,还说我孩子今后要出国。”这些事肯定不是阿姨告诉了同事,然后同事去给老太婆说的。因为阿姨也要讲究面子嘛,房子没装修前不会带同事到家;去美国比较难,事情没成之前她是不会去给别人说女儿准备出国留学,到时候没去成岂不是被人看笑话。
  
  阿姨看到我和好友从十几岁到现在都成家了,感叹人各有各因缘,讲了段故事:
  当年银行里单身男女住宿舍楼,管理很严格,但有些家长更严格。秀美的M和高高大大的W还是忍不住谈起了恋爱,但是因为W的父亲是个炊事员,M的妈妈觉得W家庭背景不好,所以很是反对,甚至有晚堵在银行单身宿舍必经之路等他们俩回来,直接扇了W耳光,要他们分手。
  “打未来女婿耳光?!以后还怎么相处啊。”听到这我差点呛住了。
  但是他们俩还是偷偷摸摸私下保持了恋爱关系,M的妈妈也反对了多年。恋爱了8年最后还是分手了,W娶了另外一个女子,M的年龄也大了,她妈妈催她嫁人。
  “她嫁了个什么人?”我们几个都好奇了。
  说来真是让人感叹,M没有嫁给炊事员的儿子,却年大急嫁一个屠夫。丈夫没什么文化,和她缺乏共同语言,加之经济条件窘迫,两口子经常口角。而W却在行里因为能干业务强升到副行长。阿姨和M若干年聊天提起往事,M伤感流泪。阿姨觉得也许是M没有做副行长夫人的命。我却认为也许是M的妈妈和W过去世结了啥仇。都是猜想而已,叹无常。
  
  阿姨还讲了小时候邻居的奶奶是做“观花婆”(也就是观亡,沟通阴间和阳间对话。)有次奶奶愿意带十岁以下的小女孩一起去观亡,据阿姨说可以看到阴间的村庄和山水。可惜阿姨小时候太调皮(老奶奶的评价,呵呵),邻居奶奶怕带她有去无回,到时候无法向其家长交代,所以没有选她,真可惜,本来可能会有次奇妙旅行机会。真没看出来办事认真的阿姨小时候很淘气,阿姨笑了,说现在这样子都是进行里后工作培训管出来的。
  给大家拜年啦!祝愿各位丁亥年大吉大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