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s5316 回复日期:2011-06-06 09:05:09
楼主,从你一句,轻大盘,重个股,就知道你那7.5倍,即使是真的,但那也是一时侥幸!
同样的情况,10年你可以赚7.5倍,现在你却空仓?
如果你只是轻大盘,重个股,5月份闷杀的就是你这样的人,你却有何先见之明空仓了?难道又重大盘,轻个股了?
Livemore的绝招之一也是需要追逐板块的,
很多人赚钱了,就到处宣扬“悟”了,那也许只是一时的运气!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够悟的了交易的真谛呢?本人99年入市,05年以后到现在没有亏过钱,也还是小心翼翼,努力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也只当自己是这个市场里的一个小学生!更没有资格谈悟!所以,楼主不要误了众多网民,以为股市的钱就是那么好赚的!
一年7.5倍,会害了好多人一生的前途啊!
=============
首先,轻大盘重个股的原因我前面帖子讲了原因的,当然,可能我说的原因你也不认同,那么,重视大盘一定是真理吗?股市中有确定不移的真理吗?很多人认同的就是真理吗?
另外,谁说我空仓,我从来不在贴子里说我的操作的,我是有空仓,是有满仓,那是我的交易系统决定的,我没有说出自己交易系统的意思,原因前面帖子我多次说了。
另外,我没有认为市场很容易赚钱,这个我昨天晚上还刚刚说了这个问题的,你也可以去看看。
另外,这个7.5倍的成因你也可以去看看,我前面已经说的太多了,实在不想说了,原谅原谅。
最后,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小学生,也不认为自己是老师,原因我前面帖子也说了。
如果细心看这个帖子,我相信很多误会会减少很多。谢谢!
我就再说一次我对“轻大盘,重个股”的认识,以免对大家有所误导。
这是我思想的一部分,但强调一点,不一定适合你,需要你的判断和选择。
我说的“轻大盘,重个股”是基于
1、个股比大盘更敏感,重个股已经包含了对大盘的认知。
2、如果将大盘作为必然的前提,那么从我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看,很难找的合适而优美的衡量指标,不要给说什么60日线以上做多之类,衡量过历史数据你就会知道,这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在量化效果不佳,而不可量化则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轻大盘,重个股”。
附带说一句,我对历史数据的测试还是比较在行的,毕竟我做过交易软件,毕竟我曾经沉迷在机械交易系统1年多,毕竟我是专业的程序设计者,还有,我用的是TradeStation而不是那些错漏百出的券商软件做的测试。
当然,最终的选择要靠自己,毕竟这是系统中的一项,系统是要全面考量的。
随缘讲讲了,其实我很希望大家能讨论、质疑甚至责骂我说的这些简单条款,然后我会解释,解释过程中我也可能发现以前没有注意的东东,互相进步。
但如果是简单的责难,甚至在完全不清楚我的意思下的责难,让我对一些不太相关的东东反复来说,比较偏离我的本意,当然,这也是我修养浅薄的缘故了。
简化这个话题我会继续说下去,这里面其实有非常多的东东的。
To hghust620:
说的好,在你身上我能看到专业交易者的特征,希望多来交流。
To gengfu99:
实际上趋势线是交易上最有用的东东之一,深得利物莫的推崇,维克多也非常重视趋势线。你如果对趋势线的使用有心得,建议继续下去。
我为什么不重视趋势线,我也来谈下原因,供你参考。
1、趋势线和均线其实都可以认为是成本,均线实质也可以说是趋势线,虽然是弯曲的。
2、趋势线用来做什么呢?可以指示趋势,但眼睛看不出来吗?如果眼睛看不出来,那一定是太平了或者什么的,也不用操作,因此,趋势线这个用途我不用。
3、吧
3、趋势线用来精确点位,即突破是趋势变化的前兆,但从趋势线的画法可知,很难精确每次的高点/低点,这让精确的意义大打折扣,况且如果短期入出,中期持有,那么中期不需要很精确,短期用趋势线精确度又不够,因此我不用趋势线。
你继续说说用趋势线的心得,咱们继续讨论。
这是技术层面的,从哲理层面我也有不用趋势线均线的理由,不过,这种东东不适合讨论,我就不说了。
我不用,或者觉的不好的东东,不一定就不能赚钱;
两个完全相反理念,完全相反手法的操作者都能赚钱或者都能赔钱在交易中是常态。
To gengfu99:
1、相信自己肯定是前提,基于自己的判断的操作手法才能与时俱进,操作和领悟相长。但这个心理层面的东东必须要靠自己克服。
2、这软件真的这么精确吗?我没用过,不好评论,不过时间周期总要自己确定吧,而时间周期不确定,趋势线是不能确定的。
3、至于追求最低问题,我觉得趋势线可以作为一个先决条件,出现后再根据另一个介入条件来操作,可以避免这个最低误区,增加胜率。
To 閒也是閒著:
交易的一致性是稳定交易最重要的问题,而稳定交易才有复利和神话,这个东东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这篇帖子讲的简单化交易其实也是为了这个目标的,我用它作为核心之一来即保持稳定性又保持弹性(适应性)。
同意你说的交易一致性的难点所在,也同意QuantTrader所说的,增加限定条件这条路其实不大走的通,那靠什么呢?
我简化了交易中的各个环节、简化了所用的技术,以此来保持一个简单而自由发挥很少的架构,避免随意性;然后在重点关注的地方采用自适应的修正(所谓自适应的修正指的是:自己寻找规律,然后隔段时间做分析和修正),以此来保持适应性,提高一致性获利。
当然这方面我也是在探索中,希望能深入讨论下。
接着谈交易一致性。
记得以前有个朋友曾经和我讨论他的交易规则,对某一点的分析有许多的如果,是的,交易的概率特征决定了如果是必须的,但这只是应对,对你的系统而言,你必须在任一根K线处都能明确指出,这个地方是:买/卖/持/空;
如果你说不出来,那你的交易系统弹性就过大了,稳定性堪忧,所以波浪、江恩等会如此难以构建稳健系统,虽然理论上它们足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