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真实灵异事件,一起出本《新聊斋》如何?

  @曾小美 2021-07-01 13:47:03
  我还想说楼主年轻时真是帅哥一枚呀!嘻嘻
  -----------------------------
  感谢夸奖!!!不过现在想看帅哥,只能看我儿子了。哈哈。。。
  
  《比灵异更灵异的故事——5》
  5、恐龙用了两亿年来进化,它进化了个啥?
  首先,我们要来捋一捋达尔文的“进化论”。还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到单位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人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图书起,我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后来猿还是猿,人却变得如此聪明呢?”后来,我又去翻书,发现有些书上说是“分隔演化”、有些书上说是“基因突变”。。。但我的疑问一点都没减少——就算是分开演化、基因突变,也不至少让同一个物种的差别变得如此之大吧?一群把另一群关进动物园,天天逗着玩儿,还拿来做实验。于是,我记得1998年的时候,我从报上得知:美#国很多大#学把达尔文的《进化论》赶出了校园。
  

  智人,听名字,你以为就是“拥有智慧的人”,我们的祖先一定是赁智慧战胜了其他几种人类。你错了,考古发现,其它几种人类同样拥有强大的智慧,而且在力量和数量上还占有绝#对优势,智人那时候真是渣渣中的渣渣。
  但是,有一项技能,是除智人以外,其它几种人类都不具备的,那就是——懂得制造和欣赏艺术品。。。(如雕刻与绘画)
  那么,问题又来了——“懂得制造和欣赏艺术品”跟战争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难道智人的祖先都是神笔马良?画几门大炮、加特林机Q出来一通狂轰滥炸(关键他也没见过啊!)。面对力量和数量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异#族,我们的祖先究竟要如何实现绝地反杀?请回答。。。答中有奖!
  《比灵异更灵异的故事——6》
  6、人类与泥巴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开始今#天无聊的话题之前,我还是先把昨天问题的正确答案补充完整。
  问:“懂得制造和欣赏艺术品”的智人,面对力量和数量都占绝#对优势的其他人种,是如何实现绝地反杀的?
  答:现代#考古发现,除智人外,其他人种聚集的洞穴、草房遗址内找不到任何岩画、雕刻、装饰品。。。也就是说,唯有我们的祖先智人开启了“艺术”这项超#级技能。所有的艺术形式(唱歌、跳舞、绘画、雕塑、诗歌、小品。。。)都是抽象的(可以无中生有),它们能使人产生共鸣,增强凝聚力。同时,部落跟部落之间艺术品的交换,也增进了彼此的联系和感情。抽象的思维方式更使得“战略、战术”的概念横空出世——声东击西、敌进我退、敌驻我扰。。。就这样,我们的祖先用“毫无用处”的艺术突出了重围,并实现了绝地反杀。

  好了,补充完昨天的答案,咱们开始今#天的话题——人类与泥巴到底有什么区别?
  从唯物的角度来讲:人类与地表物质(水和土壤)基本没什么区别,甚至是元素比例。
  首先人体内水份占体重的70%,地表水的面积也占地表的70%(水的密度比土壤大点,但水下大#陆架通常呈漏斗状,所以,粗略估计,大约还是7:3)
  人体除了水份之外,构成#人体的物质成份有:碳,氧,氢,氮,硫,磷,钠,钾,氯,钙,镁,铁等元素,而这些元素都是泥土成份之一。医学界发现,各种元素过多过少都会导致人体生病。
  经过化学实验的结果,证明人体的成分和泥土的成分一样。人的骨头由磷酸钙组成,是泥土中成分之一。人的肉由脂肪和蛋白纤维细胞组成,如果将其分解,就要变成水、煤炭和芒硝,这三样又是泥土中的成分。人的血液若是加以分解,可得水与氧化铁。氧化铁乃是红色泥土的主要成分。
  而且,两者的各元素占比也几乎相同,如土壤中碳、钙、铁的含量很高,镁、锌、金的含量很低,因此,女娲取土造人的神话故事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但我们人类跟泥巴在“表现形式”上却又是如此的不同,就如钻石与煤炭一样——虽都同为碳元素,表现形式却有天壤之别。难道,人类真就借了女娲娘娘的那一口仙气?不然,让我们如何来理解人类与泥巴的区别呢?人这堆泥巴凭什么就可以拥有思想和情感?而地上的泥巴就不行。不对,地上的泥巴也有例外——贾宝玉和孙悟空。哈哈。。。
  综上所述,个人观点——人死后,我们的身体(物质)既然可以永生不灭(物质不灭论),那我们的精神(暗物质)同样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不过,就像大多数人的身体只会分解为泥土,而极少数高僧大德的肉体可以化为舍利、金钢琉璃体一样,精神通常也会化为“信息素”弥漫飘散,而个别念力(或怨力)强的人却依然可以凝聚成形。于是,所谓的神、鬼就此诞生。
  《比灵异更灵异的故事——7、8》
  我看了一下,这几天我写《比灵异更灵异的故事》系列“催眠曲”,留言顶贴的人越来越少了。科普啊!有这么无聊吗?那好吧,我今#天就一次把剩下的两条写完,明天就开讲真实的灵异事件。打起精神来!朋友们,你们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逗我开心一下不行吗?
  今#日主题:(浓缩版)
  7、时间真的存在吗?
  

  上面我讲到:人生就是一部已经拍好了的电影。为什么你还活得这么有滋有味,浑然不觉?那是因为没有人向你作过“剧透”而已。如果你像我或袁了凡一样,被人剧透过,且被一一印证,那你的人生将会变得平淡如水,毫无惊喜可言。还好,一位高僧给袁了凡点破了迷局——每日记《功过格》,将自己每天善恶之言行分别列出。当善行多于恶习,或恶习盖过善行,“已经拍好的电影”就会慢慢改变原始剧情。。。我个人称之为——微调。当然,量多也会引起质变(太难太难了),逆天改命也是有可能的事儿。。。甚至位列仙班,或下无间地狱。。。全凭自己的“非惯性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生命的初级意义就是——经历。
  无论有没有被剧透,都用海量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和大脑,尽量跳出自己惯性的生活方式和惯性选择。当然,我希望大家的“非惯性选择”都是向善的,都往好的一面去微调,那这个世界才会越来越可爱,越来越美好。
  至于生命的中级和高#级意义?已超越了我有限的认知。。。所以我不敢妄言。不过我对“中级意义”还是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在这个暑假结束之日,本贴终章(只是我个人的终章,你们还可以继续写经历故事),我再来分享。
  (明天真实灵异故事预告——《狐仙》)
  《狐仙》
  蒲松龄老先生所著的《聊斋志异》中,如果我没记错,出场率最#高的精怪就要数狐狸了。我在本贴中居然一次都没有写过,今#天必须补起来。
  蒲公笔下,狐仙性格各异:狡猾的;忠义的;英俊的;妩媚的;忘恩负义的;知恩图报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那这世间真有狐仙么?这不由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1997),我年少之时,游荡至福建省武夷山,流连于如画山水之中,还曾赋诗一首,将武夷山代表胜景:九曲溪、清溪江、仙女峰、天游峰串为一气:
  少年闲身踏武夷,
  九曲竹筏泛清溪。
  欲随仙女登天游,
  唯怕不识吾故里。
  

  辅警冯兆禹说,由于派出所地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区,平时各种野生动物比较多,一到春天和夏天,经常有一些野兔和蛇跑进派出所,但狐狸来派出所做客还是第壹次见。(转载完)
  一只野生的银狐(白狐),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居然懂得“有困难找警#察”?为什么它不进普通居民家里求助呢?(因为那超大概率会被剥皮食肉)野兔和蛇进派出所,那叫误闯,而这只银狐,根本就赶不走,人家是赖在派出所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寻求“有缘人”帮助的。
  这则新闻,使我觉得,自古关于“狐仙”一说,仿佛也不是那么的虚无飘渺了。。。
  《收脚迹与鸡脚神》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一再听大人们讲起,说我们每个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都会在七天之内“回来”一趟,并将这辈子所有到过的地方都再走一遍,名曰——收脚迹。
  特别是乡下农村,那些老人讲得更为仔细:人死后的头七天就称“头七”,亡故的人一定会回家来看看,如果前六天都没回来,那第七天深夜就一定会回来转转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才能知道亡人回来过呢?
  乡下的老人讲,在“头七”以内,用筛子把灶灰(或是石灰,亦或是面粉)筛在堂屋(客厅)大门口(内外都行),细细地铺上一层,像平坦的沙滩一样。然后锁上大门,静静地等待(也可以睡觉),如果亡人回来,就一定会在“沙滩”上留下脚印。而且,还能听到开门的声音(实际上门没动)和脚步声,甚至还有家具、物件的响动。。。
  如果家人还想再看一眼亡人,也是有办法的:拿一只家里“使用过”(必须是使用过,新的不行)的戳箕(竹编的垃圾铲)扣在头上,眼睛从戳箕缝隙间往外看,就能见到亡人回来时的情境了。
  

  故事的主角叫“易吴勇”(字音),男,云阳县南溪镇人,上个世纪80年代,他在云阳县桑坪镇(赵老师的故乡)粮站当司机,平时对人也挺好,村民们几乎都坐过他的顺风车,所以,大家都认识他。
  壹天,小吴又出车去拉粮食,在一个长下坡处因刹车失灵,货车直接从一个弯道处飞了出去,车毁人亡。车虽坠入了谷底,人却挂在了半崖上。赶去救援(收尸)的人想了很多办法,就是到不了他悬尸的地方。
  就在事发当天晚上,小吴家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出了事儿,人还“收不回来”,小吴的家人真是伤心欲绝。。。直至凌晨,一家人都仍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无法入眠。这时,院子里传来了开门声,一家人赶紧出来查看,看看是否人收回来了,或是奇迹出现——小吴自己带伤爬回家来了。然而,一家人赶到院门前一看,心又坠进了冰窟窿——院大门栓得好好的,根本就没有半个人影,但空气中似乎飘散着一股血腥味。家人打开院门,外边也是黑漆漆一片。。。于是一家人又栓好了院门,回到了堂屋,继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此时,院子里又传来了几声脚步声,接着就是放在院子中间的大木盆被人踢开的声音,叮咛哐当的,紧接着,邻居家的狗狂吠起来,然后带动了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整整叫了一个晚上,全村的人都被吵醒了,好多人还跑到小吴家来查看情况,也听到了各种异响。
  第贰天下午,小吴的尸体才被救援队从悬崖上拽上来,送回了吴家。
  赵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又压低嗓门神秘地对我说:“其实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一次收脚迹,就在我以前开的服装店里,把我吓了个半死。。。”(明天继续)
  说是大神写东西从来都不管有没有人顶,只管写便是。。。但你们看我长得像大神不嘛?每天花半天时间写东西,没人顶,缺少动力啊。。。
  《收脚迹——他乡版》
  赵老师的经历故事还真不少,我一下挖掘出好几个,且听我慢慢讲给你们听。
  昨天我讲到——赵老师讲完“易吴勇”收脚迹的故事,又压低嗓门神秘地对我说:“其实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收脚迹,就在我以前开的服装店里,把我吓了个半死。。。”
  话说1989年,赵老师跑到他父亲工作的地方——湖北省阳兴县陈家村铁路局旁边,开了一家服装店(裁缝铺)。她父亲工作的铁路局里有位男青年,老婆姓向,整天没事干,闲得无聊,就经常跑到赵老师的服装店来玩儿,顺便也跟赵老师学起了手艺。
  由于她俩都是年轻人,聊得很是投缘,天天在一起,活像两姐妹一样。没事时就瞎八卦,忙起来时,小向就帮赵老师钉扣子、锁扣眼。
  那时候,小向已经有了好几个月身孕,肚子壹天比壹天鼓了起来。
  壹天,挺着个肚子的小向提着暖水瓶去铁路局的开水房里打开水,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个穿着红衣红裤的男人也往开水房走,手里还拎了只大红色的暖水瓶。小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谁会这样打扮呢?全身红还拎一红色暖水瓶。正在小向疑惑间,那红衣人已经进了开水房。
  小向也跟着走了进去,进去后,她四下里一打量,哪来的什么人啊?整个开水房里空空荡荡。小向吓得,连开水都没打,拎着个空瓶子就跑了出来,一溜烟地跑到赵老师的服装店,把刚才的奇怪遭遇讲给赵老师听。这时,隔壁不远处小卖部的张阿姨正好路过,听了小向的描述后,脸色大变!退后一小步,盯着小向的大肚子说:“怀儿婆(孕妇)看到这些东西可不好,特别是红色的东西,别说看见,以前老辈人说:梦到红鸡公就。。。反正不怎么吉利!”
  小向一听,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追问:“张孃孃,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破#解的方法?”
  张阿姨:“当然是去找个人治一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哦!”
  。。。。。。
  赵老师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后来小向并没有去请人看,每天还是跑到服装店里来帮忙。但是,赵老师发现,小向的气色壹天比壹天更差,精神也越来越萎靡。。。赵老师也劝过她几次,让她还是去看看吧?但小向一直都没去。
  一个多月后,小向的情况更糟了,连走路都困难。最#后一次跟赵老师见面是专程来向她道别的,说是要回老家去修养,顺便把娃儿生了。谁曾想,这一别,即是永诀。

  大约两个月之后的壹天晚上,赵老师忙完壹天的活儿,已经上#床休息了(她就住在店铺里)。那排店铺就是普通的平房,而且顶子还是牛毛毡盖的,非常简陋,风一吹,还会呜呜作响。晚上11点过,赵老师被一阵推门声惊醒——“吱嘎。。。”,于是她警觉地坐了起来,拉开灯(拉线开关),一眼就看见大门是关得好好的,于是她想,或者是隔壁的门响吧,听错了。于是又关了灯,钻进了背窝里。。。可还没等她闭眼,屋子中间就传来了“拖着走”的脚步声,这次赵老师听得真真切切,仿佛就在耳边响起。。。赵老师吓得用背子蒙住头,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因为明明刚刚才开灯看了这屋里没有其它人)。。。然后就听见桌凳碰撞的声音,木箱子打开的声音,翻找东西的声音。。。赵老师再也憋不住了,弹坐起来,拉开灯,大喊一声:“是哪个?”
  这时,住在隔壁的锅炉工,名叫“何厚生”(字音,外号:何猴子)也被吵醒了,就问道:“小赵,你半夜三更的不睡,还在搞啥子?整得个叮叮咚咚的。”
  赵老师听到熟人的声音,胆子立即就壮了许多:“何猴子,不是我!我屋里有东西!不信你来看嘛?”
  十多秒过后,何猴子来敲门,赵老师赶紧去开了门。两个人在屋内寻查起来,柜子里、床底下都看了,什么都没有。何猴子说:“这东西可能还没有出去,你把门锁好,不要关灯睡觉,等它走了就没事儿了。”
  赵老师送走何猴子后,锁紧了大门,不敢再关灯,又躺回到床上,回想着刚才发生的怪事儿。这时,突然木箱子“哐”的一声响(实际上没动),就像关上箱盖的声音。赵老师吓得一激灵,却不敢作声,只静静地听着。。。然后是“拖着走”的脚步声,从箱子处一直“拖”到大门口,接着就是大门“吱嘎。。。呯”关门的声音。
  赵老师这才坐起身来,冲隔壁问道:“何猴子,你听见没有?是不是它走了?”
  何猴子:“我听见了,它脚迹收完了,应该是走了。”
  。。。。。。
  第贰天,赵老师父亲的单位上就收到了一封电报,是小向老家亲人发给她老公的,说是就在前两天,小向生了两个女娃儿(双胞胎),但大人没保住。
  讲完这个故事,赵老师说:为什么那晚的脚步声是“拖着走”的呢?那是因为小向怀的是双胞胎,又死于难产,所以走路就很费劲儿;为什么木箱子要响呢?那是因为以前小向在的时候,经常要帮她钉扣子、锁扣眼,需要到箱子里去找钮扣和手工针。。。(明天继续赵老师专场之《回魂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