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有一个妹妹,比她小一岁多,叫苏苏。娇娇是做好了当姐姐的准备回的老家,给每个弟弟妹妹带了小熊猫。还给苏苏准备了奇趣蛋,堵车还答应我在车上不拆,看到妹妹了再一起吃。真的看到苏苏妹妹了,也是很开心。苏苏还只会叫人,不会说话,娇娇就样样学她。妹妹松手小熊猫掉在地上,娇娇也故意松手,妹妹要妈妈抱娇娇也立马要妈妈抱,吃饭的时候娇娇不好好吃,总是去拿妹妹的水杯喂她喝水,不停看着妹妹。娇娇大概总以为苏苏妹妹是胖妹,晚上妹妹回家,娇娇扭头就对我说,胖妹为什么…?
娇娇还不知道怎么和比她小的小朋友相处,他们的游戏也很简单,就是抢。比如苏苏拿了张纸,娇娇马上也要她手里那张纸,跟着去拿,苏苏不让,把纸藏在身后就跑,娇娇再去追。如果大人不介入,他们估计要抱在一起摔倒。如果介入了,他们就会停止对纸的追逐,归一个人所有。归苏苏所有的时候,娇娇还是试图不停去拿,归苏苏所有的时候,娇娇赶紧把纸藏在一个角落或事被子里,这时苏苏已经对假花产生浓厚兴趣,娇娇再去抢假花,两个人扯来扯去互不相让,大人抱着娃讲话,一不注意两个娃把假花扯断了,一个手里是绿色的根,一个手里是大红花。
因为娇娇大一岁,我们会对娇娇有要求,要求她吃东西和妹妹分享,要求她不能推妹妹,要求她有姐姐的样子,要求她让着妹妹一点。会因为没有达到做姐姐的样子让我们失望。可是反过来想,她也还是小孩子,平时在家大人宠着让着关注着,突然出现另一个孩子,很多要求就突然出现,娇娇还是原来的娇娇,是我们大人提高了标准然后觉得她不达标了。有的时候突然的变化也是委屈了娇娇,我们传统思维里就该大的让小的,哥哥让弟弟,可是对独生子女来说,突然的变化他们还是无所适从,需要一个长长的过程来平衡结伴玩耍的快乐,和伴随的失落忍让。我相信再大些娇娇会是个好姐姐,但现在还是要慢慢来,不能苛责她。相处了两三天,娇娇已经同意分一半的食物给苏苏,喝养乐多的时候会突然说留点给苏苏妹妹,也会在自己有一个奇趣蛋的时候给姐姐弟弟分。吃沙糖桔店时候先是没给妹妹,结果苏苏在边上急得大叫,娇娇大概害怕苏苏继续叫会造成“舆论”的压力,火速掰了一片转身放在苏苏嘴里,嘴上还说“我给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