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施姑娘看风水的这户人家,在正东边一个小村子上,离我们村大概有十几里地。
之前都是那户人家赶马车来请施姑娘过去的,不过这一次,是由白守嗣赶驴车把我奶奶和施姑娘送过去的,有些唐突,对于那户人家来说,奶奶和施姑娘的到访,属于不请自来。
那户人家姓郭,主人名叫郭贤,三十岁出头,父母早亡,家境非常不错,据说他爷爷那辈儿,做过清朝的什么官员。
郭贤家里好几百亩地,都是他父母留给他的,他们家属于彻头彻尾的大地主。像奶奶这种不到百亩的小地主,跟人家比起来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村里人见了郭贤都要喊他一声“郭老爷”。
郭贤见施姑娘带着一个陌生妇人前来,有些意外,问施姑娘:“你想到改俺家风水的法子了?”
施姑娘一笑,连忙给郭贤介绍奶奶,施姑娘说道:“法子还没想到,不过,我给你带过来一个人,她一定有法子!”
郭贤朝奶奶看了一眼,露出一脸质疑,说道:“我看她比你也大不了几岁,别又是徒有虚名吧。”言下之意,郭贤已经认为施姑娘是徒有虚名了。
施姑娘并不在意,扭头看向奶奶,奶奶见郭贤长得肥头大耳、眼冒奸光,心里对他没啥好感。
奶奶直截了当对郭贤说道:“你孩子老婆在哪儿,先给我看看。”
“就在里屋。”说着,郭贤也没跟奶奶客套,直接把奶奶和施姑娘领进了里屋。
就见里屋床上,平躺着一对母子,母亲看着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孩子能有六七岁。
奶奶走到床边,给母子俩分别看了看,就见母子俩情况一样,都是神色昏暗、面目阴黑,虽然睁着眼,却直勾勾盯着房梁,呆滞且一致的表情显得有些吓人。
看罢,奶奶故意咳嗽了一声,想引起母子俩的注意,母子俩过了好一会儿才迟钝地把头扭过来朝奶奶看了一眼。女人张了张嘴,看样子想跟奶奶打招呼,却没能从嘴里发出声音。
见状,奶奶转身对郭贤说道:“他们这是阴邪入体,已经不是一两天了,现在阴邪已经侵入骨髓了。”
郭贤闻言,面无表情地问道:“那该咋弄呢?”
奶奶抬头朝整个屋里看了看,说道:“你们这宅子有些不太对劲儿,打一进你们家的门,我就感觉阴森森的,好像建在了一块阴地上似的。”
施姑娘闻言,连忙说道:“我也是这感觉,第一次来他们家就觉得不对,可他们家这宅子风水很好,也没建在阴地上,现在就是查不出屋里哪来的阴气。”
奶奶点了下头,看向郭贤问道:“你一直住在这里,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呢?”
郭贤顿时不痛快了,大胖脸一沉,没正面回答奶奶,叫道:“我要是觉得宅子没事,还能请风水先生来家里看吗?”
奶奶连忙又问:“那你是从啥时候觉得宅子有问题的?”
郭贤顿时迟疑了一下,停了一会儿,吞吞吐吐说道:“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反正有些日子了吧,孩子跟他娘一直生病,最近这些天一次比一次重,有时我从外面回到家里,也能感觉家里不对劲儿。”
奶奶听罢,没理会郭贤,看向施姑娘说道:“既然家里风水没问题,那就是冲着啥东西了。”施姑娘点了下头,表示赞同。
奶奶转而又对郭贤说道:“我现在给你说几个法子,你全部试一试,要是不行的话,那你就再找人想别的法子吧。”
随后,奶奶给郭贤说了几个除阴气的法子:一、熏艾草,需要将整个屋子全都熏出烟,直到烟从窗户和房门冒出来为止;二、撒五谷,将小麦、玉米、黄豆、大米、小米,按照一比一混合,先在太阳底下暴晒两个小时,然后撒遍屋里的地面;三、放朱砂,每个墙角放一块拳头大小的朱砂石,没有朱砂石,可以用米粥将朱砂粉粘成拳头大小;四、香灰撒符,用香灰在每个房间的正中间,撒一道三尺长,一尺宽的驱邪辟阴符;五、摆镇石,找数块青石,青石上刻“……”,朱砂抹红,没有青石,可以找瓦片或者青砖代替,每个墙角放一块;六、挂桃符,家里每个门上都挂一对桃符,桃符用朱砂,上联写“……”,下联写“……”。
奶奶给郭贤说过以后,一刻都没停留,招呼施姑娘一声,两个人离开了郭家。
随她们一起过来的白守嗣并没有进门,一直在外面驴车上等着。
两个人坐上驴车,走出村子之后,奶奶对施姑娘交代道:“这个郭老爷没说实话,有事儿瞒着咱们呢,他家的事儿能管就管,不能管就别再管了。”
施姑娘闻言,好奇地问道:“姐,你咋知道他没说实话呢?”
“察言观色呀。”奶奶说道:“我问他从啥时候觉得宅子有问题的,他当时脸色不对,说话还吞吞吐吐的。他说他不知道,我看他是心里有鬼,保不齐是他干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儿,报应到他老婆孩子身上了。”
施姑娘对奶奶的话深信不疑,眨巴了几下清澈又单纯的眼睛,却说了句:“我咋没看出来呢?”
奶奶说道:“你从小随你师父在山里修行,咋能知道山外人的心思呢。这次你令师让你出山历世,只怕就是想让你看人心修人道,等把人心看透了,人道也就修成了,到那时你也就能超脱凡人世俗,不食人间烟火了。”
施姑娘听奶奶这么说,对奶奶露出一脸敬佩,“姐,你懂的可真多,要不,你随我一起修行吧。”
奶奶笑了,“我可不能随你一起修行,刘家还指望我传后呢……”
七天后,郭家的马车停在了奶奶家门口,郭贤肥硕的身子从马车上跳下,兴师问罪似的冲进家里,找到奶奶吼道:“你说的那些法子一点屁用都没有!”
奶奶看着怨怒中的郭贤,不急不躁道:“没用就对了,说明你们家里的情况比你自己想象的要严重。”
“啥?”郭贤一愣,问道:“你,你这话啥意思?”
奶奶说道:“我啥意思你心里应该很明白,方法我跟你说了很多,既然没用,说明你们家的事儿我管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郭贤闻言一窒,居然转身走到椅子跟前,把肥屁股坐上去耍起了无赖,“不行,我在家里这几天又是朱砂又是米面,折腾了这么久,你却叫我另请高明?不行,这事儿你得给我个交代,要不然我就坐你家不走了!”
奶奶朝郭贤看看,还没见过他这样的人,真是白瞎了名字里的“贤”字。
这时,爷爷、白守嗣、施姑娘,也都在跟前,三个人看着郭贤都来了气。尤其白守嗣,脾气跟我太爷年轻时一模一样,过去就要把郭贤从椅子上揪下来,却被奶奶一把给拦下了。
奶奶心平气和地对郭贤问道:“你想要我怎么给你交代?”
郭贤在椅子上把肥脑袋一歪,说道:“我来时都打听了,你们这里的人都管你叫白仙姑白善人,说你给人看事儿的本事大着呢。上次你跟施姑娘去俺们家的时候我看出来了,俺家的事儿你能管,你就是不想管,你以为,随便说几个法子就能把我打发了么!”
奶奶眉头微微蹙了一下,上次奶奶表现的是不太好,一是见郭贤面相不是啥好人,打心眼里排斥;二是奶奶月事未尽,不想碰这些东西。
奶奶思量了一下,说道:“好吧,我可以再去你们家一趟。我现在给你列个单子,你照上面写的物件儿去准备,等今天吃过晚饭我就过去。”
奶奶写了个单子,郭贤把单子拿在手里看了看,质问奶奶:“这回要还不行呢?”
奶奶说道:“要是还不行,那你只剩两条路了,第一,你另请高明,第二,跟我说实话。”
“实话?啥实话?”郭贤提高了嗓门儿:“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
奶奶没吭声儿。
郭贤拿着单子离开了。
施姑娘看着郭贤离开的肥硕背影,非常过意不去,一脸自责地对奶奶说道:“姐,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给你惹来的麻烦。”
奶奶笑了,看着她说道:“不是你给姐惹来的麻烦,有些事儿该来的迟早会来,就算你不去惹它它也会来。”
施姑娘眨巴几下清澈又单纯的眼睛,似乎不太明白奶奶说的这句话,就像奶奶当年不明白太爷的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