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4 白奶奶传》第六十六章 水上升阳



太爷让那些看热闹的村民打来一桶井水,将井水均匀地倒在距离寡妇所躺草席二尺远的周围,井水将寡妇周身二尺远的地面打湿了一大片。随后,太爷又让村民们找来四只碗,每只碗里又各盛满水,太爷在每只碗里撒了一撮朱砂粉,将水碗分别放在寡妇的头前、脚下,腰部两侧,距离寡妇大概在半尺左右。
与此同时,奶奶从带来的包袱里取出香灰,在寡妇周围的井水上面撒了一圈,香灰沾到井水以后,立刻洇进水里与水混合,行成了湿湿的香灰泥。
到这儿还没完,太爷放好水碗之后,从包袱里取出一根将近两丈长的红绳,用银针扎破寡妇的中指,将指血抹在红绳一头,将没抹血的另一头,系在寡妇右手中指上,然后,将抹了指血的一头,系上一根香上,拿着香、牵着红绳走出房门来到院外,让院里的村民找来一捧土,放在院子中央的地方,然后,太爷将系了红绳的香点着,插在土上,又点着两根香,左右插在这根香的两侧。
这是一个以母亲指血招摄十二岁以下“鬼孩子”的方法,很多情况下用于招摄被打胎的孩子魂魄,不过,眼下村里这个小鬼孩子,一心只想找妈妈,用这法子绝对能把他招摄过来。
做完以上这些以后,太爷遣散了宅子里看热闹的村民,交代众村民安心回家睡觉,今夜小鬼孩子不会再去闹他们了。
等众村民离开之后,太爷在三根香前面画了个圈,圈上留了个口子,口子正对着院门,这时的院门必须是打开的,然后,奶奶拿出带来的干货供品:大枣、核桃、鱼干、肉干、馒头、干烙饼。这些是可以用其他供品代替的,但当时条件有限,太爷和奶奶能拿出这些供品,已经算是很奢侈了,六样供品被奶奶呈“六星”状摆放在了圈子里。
摆好之后,太爷拿出六张黄纸,嘴里念招魂咒,点着一张黄纸念上一句,念完一句,便将点着的一张黄纸放进供品摆出的“六星”中间:
“一纸文书阳门闭,二纸文书阴户开,三纸文书通冥路,四纸文书到幽都,五纸文书三魂至,六纸文书亡灵归……急急如律令!”
念完招魂口诀,等到六张黄纸彻底烧完,太爷和奶奶转身进了屋,交代草席上的寡妇,闭上眼睛,不管接下来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把眼睛睁开,更不能动。寡妇十分听话,直挺挺躺在草席上,把眼睛闭了起来。
随后,奶奶从包袱里拿出砚台,倒上朱砂墨,一手托砚台、一手拿毛笔,太爷则从包袱里拿出一根柳条,站在水泼的圈子外面,守住寡妇,父女俩就这么等上了。
约莫过了能有一顿饭的功夫,外面院子里的香烧去了一少半,就在这时,一股冷风从院外吹进了院里,香头上的香灰被风吹落,紧接着,六样供品中间烧尽的纸灰被风吹了起来,在“六星”型的供品里形成一股小旋风,呼呼有声,旁边的香头也随着旋风的转动,变得忽明忽暗。
屋里的太爷和奶奶对视了一眼,小鬼孩儿来了……
奶奶凑到太爷身边,低声说了句:“爹,您听见没有,有孩子的哭声。”太爷摇了摇头,他听不到,给奶奶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不让奶奶再说话。
没一会儿,拴在寡妇中指上的红绳抖动了起来,太爷和奶奶明白,小鬼孩吃了些供品之后,发现了红绳上的女人指血,也可以说是“母亲的指血”,禁不住诱惑,顺着红绳往屋里来了。
屋里黑漆漆的,勉强能够看到彼此,太爷给奶奶点了下头,奶奶会意,将手里的毛笔在砚台里蘸了一蘸,轻手轻脚绕到了房门后面。
就在这时,一股带着水腥味儿的冷风从门外“呜”地一声吹了进来,躲在门后的奶奶忍不住打了个激灵,紧跟着,寡妇周围的香灰泥水面上,出现了一前一后两个脚印,等于是小鬼孩子扯着红绳进屋,踩上了香灰泥水,这香灰泥水属于阴阳和合物,有粘附作用,鬼魂只要踩上,就会粘在脚底。
就见脚印并没有停,直奔草席上的寡妇,在地面上又留下一前一后两个湿泥脚印。与此同时,屋里的温度急剧下降,让人感觉阴寒刺骨,并且阴寒里还带着一股湿冷的味道,太爷和奶奶这时断定,绝对是个小水鬼。
这时,草席上的寡妇禁不住阴寒,狠狠打了个哆嗦,刚才太爷交代她不要动、更不要睁眼,她这时可能因为害怕或者好奇全忘了,睁开眼扭头朝她自己身边一看,顿时“啊”地一声尖叫,一骨碌身就要从草席上爬起来,太爷手疾眼快,过去一脚踩在了她的肩膀上,紧跟着弯腰将她中指头上的红绳扯进了屋里。红绳相当于是一条路,太爷将红绳扯进屋里,等于是断了小鬼孩儿的回路。
奶奶也不怠慢,见太爷将红绳扯进屋里,她连忙把两扇房门关上,用毛笔在两扇房门中间写了一个“禁”字,一转身,又快步走到房间唯一的窗户那里,在窗户上也写了一个“禁”字。
等奶奶把字写好之后,太爷把脚从寡妇肩头挪开,转身将屋里的油灯点着了。
这时候,寡妇已经被吓破了胆,连动都不敢再动一下,双臂抱膝,头埋进膝盖里,蜷缩在草席上瑟瑟发抖。
太爷和奶奶借着灯光朝她身边一看,就见寡妇周围的地面上,已经出现一串串杂乱无章的香灰泥水小脚印,从娇小的脚印来看,绝对就是一直来村里“找妈妈”的小鬼孩子!
这时,泥脚印还在寡妇周围不停出现着,目的就是接近寡妇,但是,寡妇身边上下左右还放着四只水碗,碗里都撒了朱砂粉。朱砂粉撒在水里,是飘在水面上的,朱砂为阳水为阴,这叫“水上升阳”,没有啥实质性的威力,专门吓唬水鬼用的。
水鬼一般分潜水鬼和踩水鬼,顾名思义,潜水鬼一般潜在水里,很少上岸,踩水鬼能踩着水面奔跑,也能上岸,但是,水面撒了朱砂粉以后,潜水鬼不敢在水面露头,踩水鬼也不敢踩着水面奔跑。
这时的小鬼孩子惧怕“水上升阳”,不敢接近寡妇,只能围着寡妇乱转,寻找突破口。
太爷瞅准脚印出现的地方,将手里的柳条抽了过去,屋里顿时传来一声孩子的痛叫。当然了,太爷听不到,奶奶和寡妇都能听到,寡妇听见孩子痛叫声,吓得又是一激灵,就像一只鸵鸟似的把头埋的更深了。
小鬼孩子吃了一柳条之后并不甘心,躲开太爷,跑到太爷对面、寡妇身旁的另一边,奶奶这时放下手里的砚台和毛病,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小袋子,袋子里装的是祭炼过的香灰掺朱砂,对付鬼魂威力比柳条还要大,奶奶转到寡妇另一边,照着脚印出现的地方撒了一把,屋里顿时再次传来一声孩子的痛嚎,脚印很快又绕到太爷那边,太爷又抽出一柳条,紧跟着,脚印放弃太爷这边,又朝奶奶这边过来,奶奶也不怠慢,撒出一把香灰。
寡妇被奶奶和太爷从两边守住,小鬼孩子试了几次之后,不敢再接近寡妇,迅速朝房门跑去,应该是想逃跑。
太爷和奶奶见状,对视了一眼,两个人这时都很淡定,看着地面上一串奔向房门的脚印,谁也没动。
脚印很快来到房门近前,就听“嘭”地一声闷响,屋里传来孩子的一声惊叫,紧跟着,脚印又朝窗户跑去,又是“嘭”地一声,又传来一声惊叫。
这就是“禁”字符的作用,小鬼孩儿碰到门窗就会被弹回来,他这时想跑出屋子已经不可能了。
太爷顺着脚印追到小鬼孩子身边,抬手又是一柳条,小鬼孩子似乎这才知道屋里这对父女的厉害,躲开太爷和奶奶,满屋子乱窜起来。
奶奶和太爷追着他一通乱打之后,小鬼孩子黔驴技穷、走投无路了,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这时,太爷给奶奶递了个眼色,奶奶走到寡妇身边,将寡妇周围的四只水碗全拿掉了。
太爷过来对寡妇低声说了一句:“暂且委屈你片刻。”说罢,伸手托起寡妇的下巴,将寡妇的头从膝盖里抬了起来。寡妇刚才一定是看见了小鬼孩子的样子,这时已经吓得七魄离体三魂出窍,太爷托她下巴的时候,她呆呆地连动都没动。
父女俩这时配合的很默契,奶奶连忙从包袱里掏出一块湿湿的井泥,递给了太爷,太爷抬手将井泥拍在了寡妇额头上。
紧接着,奶奶抓起朱砂香灰,满屋子撒了起来,顿时,屋里接二连三传来小鬼孩儿的痛嚎声,十分凄惨,听得奶奶都有些不忍心了,但是,唯有这么做,对他和这里的村民才是最好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