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惨死,家里霎时间愁云惨雾,奶奶更是哭的昏天地暗。
太爷的丧事,是由太奶出面操持的。
太爷出殡那天,来了很多莫名其妙吊丧的人,奶奶多数都不认识,更不清楚他们是怎么知道太爷身亡的消息的,或许,是太奶用了什么方法通知到他们的吧……
编村志的时候,主任让统计当年村里被日本人杀害的村民,我说,我太爷当年不也是被日本人杀死的嘛。
几个人都不吭声儿,我又问,你们都不知道我太爷是怎么死的吗?几个人还是不吭声儿。
从他们沉默的表情里我看出来了,我太爷过去在很多村民眼里,就是个土匪、响马、盗墓贼,还是个给日本人带路的汉奸,连进村志的资格都没有!
给日本人带路的汉奸,能他妈被日本人捅死在庄稼地里吗,身上还被捅的全是刺刀眼儿,狗日的小日本,是有多恨这个给他们带路的汉奸呀!
过去有读者问我:你们家积德行善,太爷行侠仗义,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我回答说:或许过去他杀的人多,在还债吧,当年奶奶要是能数数他身上的刺刀眼儿,或许跟他生前杀的人数是一样的……
读者又问:就算还债,也不该死在日本人手里呀。
我说:太爷杀的都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投胎转世来报仇,当然也不会转成什么好东西!
太爷下葬的那天夜里,北边山里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那队日本兵和之前的国民党军交上火了,足足打了一夜,枪炮发出的火光映红了山里的天。
第二天下午,那队日本兵从山里出来了,只剩下一半人,胁迫村里的人进山扛尸体。
奶奶和爷爷看着这些日本兵,恨意滔天,都想要去跟他们拼命,却被太奶拦了下来,太奶很难得的说了一句话:想要他们的命,不用去拼……
太奶说过这话没几天,这队日本兵失踪了,消失在了北边的山里。这个在我们区志里有记录,说是这支失踪的日军部队,被山里的我党游击队给歼灭了,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游击队最喜欢痛打残兵败将。
一年后,时间来到公元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这一年,我奶奶二十六岁,我太奶五十五岁,我爷爷三十七岁。
爷爷因为太爷的死,一直咽不下这口气,想要给太爷报仇,参加了西村的保乡团,后来,爷爷在西村结识了算命先生“陈瞎子”,当时陈瞎子还是一个普通的瞎子,没有算命的能力。后来,又因为一件邪事,奶奶在西村认识了陈辉。陈辉后来为了引开一队日本兵,跑进了山里。
又一年后,公元1945年秋,民国三十四年,我奶奶二十七岁,我太奶五十六岁,我爷爷三十八岁。
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凑巧的是,小日本投降那天,刚好是我太爷阴历两周年忌日。
同年,两个月后,奶奶家门外出现了一个要饭花子,奶奶出门一看,忍不住扑上要饭花子,失声痛哭起来。
这个要饭花子,是缺了一条左胳膊的白守嗣……
白守嗣在跟日本人作战的时候,胳膊被炮弹弹片击中,废了,后被抬到医院截了肢,等他伤好从医院出来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了。
白守嗣就想着,既然日本人投降了,就不用再打仗了,该回三王庄找师父了。
当时,他所有的行李都还在部队上,找部队没找到,就直接啥也没带回来了。沿路上没有吃的,身上也没有一个大子儿,只好乞讨要饭。
等他好不容易回到三王庄,村子居然已经不存在了,村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一个人都没能找到。
白守嗣寻师未果,无处可去,一寻思,回山里看看父母吧,当年虽然他父亲像卖身一样,让他跟着太爷走了,但好歹那是他的父母,回去看一眼也不多。
典当掉自己身上的外衣,换了些船钱,过了黄河之后,继续一路要饭。
白守嗣自己也没想到要饭竟然要到奶奶家门口,与奶奶相遇之后,白守嗣都是感慨万千。后听奶奶说太爷惨死在日本人手里,又恨又悲,恨自己没多杀几个日本人。
最后,白守嗣决定留在奶奶家,因为爷爷一条腿是残疾,奶奶又是个女人,家里需要一个能干活又顶事儿的壮劳力,虽然他少了一只胳膊,但做起事来并不比那些两条胳膊的人差多少。
在末代一里,抗战结束后的“太爷”,很多其实都是白守嗣。白守嗣因为是太爷的徒弟,又当了几年兵,真刀真枪杀过不少日本人,所以他的性格和太爷非常接近,杀伐果断、豪气干云,一直都是以太爷为榜样。
同年孟冬,奶奶因为和白守嗣一起戳穿了一个行骗道人的伎俩,从而结识了黄花洞的观主歆阳子,和歆阳子成为了朋友,
后来,常邀歆阳子一起给人看邪事儿,为黄花洞扬名。这些在末代一里有详细描述,不过,里面太爷的很多情节,都是白守嗣的经历,并且,在时间上我也做了调整。
黄花洞的名声打出来之后,奶奶也成为了黄花洞的信徒,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去黄花洞上香。后来,又得知跑进山里的陈辉,居然被歆阳子救下,还被歆阳子收做了徒弟。
日本人虽然投降了,抗战结束了,但内战又开始了,遭受兵灾战乱的老百姓们,继续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公元1946年,这一年,我奶奶二十八岁,我太奶五十七岁,我爷爷三十九岁。
刚开春儿,王草鱼去世了,享年七十九岁。
王草鱼等于是虚岁八十去世的,算是“喜丧”,并且,他们家在村里没有祖坟,王实诚想给王草鱼好好操办一下丧事,还要在村子附近找一块风水好的穴地给王草鱼“立主”,想让王草鱼作为他们家祖坟里的老祖宗,将来后世子孙都要跟他埋在一起。
立祖坟当然是大事儿,尤其找穴地,穴地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后世几代人。
找穴地的事儿,王实诚就托付给了我奶奶。
奶奶不会看风水,只能四下打听,看能不能找个好点儿的风水先生,一般的风水先生奶奶是看不上的。
写到这儿,必须提一下我们家的祖坟。
我们家的祖坟,是以我高祖为老祖宗的,但是,坟里并没有高祖的遗骨,只有一件高祖生前穿过的衣裳,也就是所谓的“衣冠冢”,当年举家迁移的时候,因为时间仓促,不可能把我高祖的坟也迁过来,就找了一件高祖和高祖母生前的衣裳带过来了。
而我太爷的坟呢,并没有跟我高祖埋在一起。这是我太奶的意思,她说我太爷不适宜进祖坟,将来等她去世之后,可以把她跟我太爷埋在一块儿,但是,我们这些祖孙,要跟高祖埋一块儿,不能和太爷埋在一起。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奶奶不清楚,我到现在也还没弄不明白,不过我觉得,迟早有一天我会弄明白的。
言归正传。
奶奶找来找去,还真被她打听到一位风水先生。说是北边山里有个“郭先生”,风水看的不错,人品口碑也极好。
奶奶就让白守嗣陪同她一起进了山。
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郭先生的住处,不过,郭先生的家人却对奶奶说,郭先生早上就出门去给人看穴地了。
奶奶问,他啥时候能回来。
郭先生是家人说,他去的地方也不远,就在后山,你们不如直接去后山找他吧。
于是,奶奶就按照郭先生家人说的方向,赶去了后山。
到了后山,远远看见几个人在一条小山沟站着,等走到近前,一个大额头的中年男人,正给另外几个人滔滔不绝讲着风水术语,几个人都是一脸茫然,似乎都听得一知半解。
奶奶闻言,一把拉住身边的白守嗣,没再往跟前去,站在旁边听起了大额头男人的话。
听了一会儿,奶奶摇起了头,白守嗣问奶奶为啥摇头,奶奶低声对白守嗣说:“看来这人就是郭先生了,话说的都不错,却没一句说到点子上的,他说,‘群山藏风,深壑聚水’,可这里山高遮风,风不进不来,还怎么藏呢?他们脚下现在站的这道沟是能聚水,可聚的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还有进无出、死水一潭,死水不动就会变臭水,水臭了以后还有啥风水呢。这人华而不实,就凭一张嘴,只怕没啥真本事……”
奶奶话音一落,突然从两个人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姐姐所言极是,他就是只凭了一张嘴。”
奶奶和白守嗣都是一愣,尤其奶奶,话竟然被人从后面听去了,连忙转身一看。
就见身后站着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一身道姑打扮,头上还带着个斗笠,斗笠上有布帘,布帘低垂,遮挡着面目。
被人来到身后竟不自知,白守嗣有些挂不住,低喝了一声:“什么人!”
女子轻轻一笑:“故人……”
奶奶心头不禁一凛,“故人”俩字让她想起了很多,并且,女子的声音让奶奶感觉分外耳熟。
“你……你是候仙长的徒弟,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