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白衣人说完,奶奶感叹不已,结合猴子成仙的经历,灵畜修仙也逃不开一个“善”字,先有善念,才能生出灵识。
小船悠悠,顺水前行,站在船头环顾两岸,别有一番景象。
这时,奶奶忍不住问白衣人:“那天在黄河上抓我的是啥人呢?”
白衣人回道:“它并非是人,乃一河蚌成精,仰仗其蚌中珍珠吸收日月精华,也修得几千年道行,本可化仙,却堕入妖界,我与它同为水生之灵,又念它修行不易,本不想为难于它,谁知它堕妖之后,屡屡在河中兴风作浪,猎杀其它生灵。”
“那您那天抓住它了吗?”
“并未抓获,此妖已将蚌壳炼化的坚如精铁,一旦遇上危险,便会躲入壳中,寻常仙器皆奈何不得。那日你在河面见到的小船,便是它蚌壳所化,你若随它落在船上,它便会将壳合住,将你困在其中,择日炼化。”
“那就任由它兴风作浪,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白衣人说道:“我虽未抓获它,但已将它与蚌壳一起困在河边泥沙之中,只待雷雨来临,我引天雷击碎蚌壳即可。”说罢,白衣人却轻叹了口气,奶奶能感觉出来,他有些不忍心。
就在这时候,前方河面突然射出一道彩虹,白衣人连忙把手朝下一挥,小船立刻停止在河面上。
“这是……”奶奶话没说出口,被白衣人抬手止住。
就见彩虹斜刺里朝天空画出一个完美的半弧,一头搭在河面上,一头搭在远处天际的云层之中,就好像一条登天的彩梯似的。
紧跟着,嘈杂声传来,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鱼噼里啪啦跃出水面,顺着彩虹像上台阶似的,一下一下欢快地朝天上的云层跃去。
一会儿的工夫,小鱼全部跃入云层,彩虹也跟着消失不见,嘈杂的河面瞬间归于平静。
白衣人这时再次朝小船一挥手,小船继续前行。
奶奶忍不住问白衣人:“刚才那是啥?”
白衣人回道:“九虹归一。”
奶奶没听懂啥意思。
白衣人说道:“此乃九尾鱼仙在收其子孙,彩虹便是鱼仙的九尾所化,九尾各有一色,凡间人只能看到七色,雨过天晴生子,阴天雨前收子,因其子孙亦分为九色、九色亦各有九条,故称‘九虹归一’。”
奶奶听的还是不太明白,问道:“仙家还能生孩子吗?”
白衣人回道:“其子孙并非凡间胎卵而生,乃其自身灵气所化。”
奶奶又问:“这仙家为啥要把灵气化来化去呢?”
白衣人回道:“只因世人愚钝,乱捕乱杀,河中不可无鱼,亦如空中不可无鸟,不然天地便会失衡,故鱼仙散其灵气以补充河中之鱼,待与河中凡鱼交合,产下鱼卵之后,便将灵气收回。”
奶奶一听,赞叹道:“这是大功德呀!”
(上午刚写到这里,孩子他二舅打电话过来,说在我们村外河边钓了三条鱼,因为雨下大了,钓不了了,就是奶奶跟白衣人现在所在的这条河。他二舅把鱼给我们送了过来,这……这是巧合,还是对我的考验?现在已经下午两点半了,孩子二舅回家了,鱼在我家大盆里放着呢,听说这种被钓上来的鱼,放回去也活不了,再说也不能放,让孩子二舅知道了,心里很定会不舒服,一大早冒雨钓上来的鱼,又被我放了回去?唉,养着吧,只能养着了,等死了以后,让我爸处理一下。)
白衣人点了下头,说道:“确实功德一件,散灵力亦有助于修行。”
奶奶问道:“是不是跟凡间那些善人施粥施财一个道理呢?”
白衣人再次点头,“有异曲同工之处,善人施于人,善仙施于天地,看似施舍,实则是得,先舍才有得。”
奶奶闻言,忍不住朝天上看了看,天上那朵云彩却早已不见踪迹。
小船继续顺水而下,河岸两侧除了奶奶熟悉的建筑,还出现很多奶奶没见过的。
白衣人对奶奶说,河岸边这些很多都是水鬼水妖所建,他过来巡河的目的有很多种,也是来监督这些水鬼水妖的,水鬼擅拖人下水,水妖则擅涨河面水位,淹没庄稼和村镇,河底也有不安分的家伙,所幸这条河已经不深,水也受到污染,很多不安分的家伙离开,到别处去了。
说着话,小船顺流而下,来到了卫辉市境内,这条河由卫辉市北侧穿行而过。走到与市中心平行的河面时,白衣人交代奶奶,不要吭声儿,水下有一蛟龙,已经沉睡万年之久,若是把它吵醒,只怕会引起本地动荡,每次巡河至此,他都会小心谨慎。
奶奶一听,大气都不敢喘,她听说过蛟龙,一般都沉睡在山里或者河底,一旦出来,先是山崩地裂,接着夹风带雨飞向大海,引起一路洪灾,冲倒房屋死伤无数,等待入海之后,便会化成真正的龙。
白衣人不再吭声,奶奶也不敢再吭声。
卫辉市奶奶去过无数次,每次过去,就感觉他们那里充满了古朴的气息,这应该就是地下蛟龙所发出来的。不光奶奶,我每次过去也是这种感觉,虽然他们那里也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现代都市模样,但这种久远的古老气息却一直都存在。说真的,我总感觉这股气息从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穿过市中心一带,来到了卫辉市偏东一些的地界,白衣人把船停了下来,对奶奶说道:“你从此处朝南飞十里,便是土地庙所在之处。”
奶奶一听,这等于是到地方了,连忙给白衣人道了声谢。白衣人一挥手,小船继续前行,奶奶则从船上纵身而起,朝南飞去。
眨眼的工夫,奶奶来到一片树林子上方,这片林子里种的居然全是柏树,而且很多看着都有些年头了。树林子中间,有个圆形的大土堆,好像是个墓堆,直径能有几十米,墓堆前方全是庙堂式的建筑,怎么看怎么像是谁的陵墓,难道,这就是土地爷所在的地方?
奶奶飞身落了下去,这时候奶奶发现,那些大树上面,居然有很多小仙家,用仙家比喻它们还不太恰当,更像是精灵,有些只有巴掌大小,看着似人形,但长得又不太像是人,说不上来是啥,有些浑身还发着光,忽闪忽闪的。它们看见奶奶以后,纷纷躲到了树叶子下面。
等奶奶落在一片石头铺就的地面上,再朝周围的树上一看,全都不见了踪迹。与此同时,“呼啦”一下,不知从哪儿冒出几个手持长枪身披铠甲的兵将,把奶奶团团围住。
“大胆孤魂,竟敢擅闯土地庙。”
奶奶连忙解释,“我并无恶意,是专程来找土地爷的。”
兵将喝道:“既是来找土地爷爷,为何不走正门,却从天上落下!”
奶奶狡辩道:“我这不是没找见正门么,想落下来找找。”
兵将朝南一指,“正门就在南面,孤魂野鬼需在正门照身方可进入。”
奶奶闻言,连忙给众兵将道了声谢,纵身飞起,一直来到诸多庙堂的最南边。
落下来一看,是一个大门楼,大门楼两侧全是围墙,看着挺有气势,门楼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一方土地。”
奶奶不是没去过土地庙,但是,土地庙修这么阔气的,还是头一次见到,而且感觉这土地庙不但规模大,香火好像也非常旺盛。
来到门楼前面,站立着四个小吏,奶奶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四个小吏也不答话,拿出一面镜子,朝奶奶身上一照,顿时疑惑道:“你乃是活魂?”
奶奶点了下头,小吏又朝镜子看了一眼,说道:“你不归我方管辖,请速速离去。”
奶奶说道:“我找土地爷有事相问。”
“何事?”
奶奶回道:“我们本地阎王殿可能是……搬走了,我想问问土地爷,他老人家知不知道搬哪儿去了。”
小吏说道:“你并非本方土地管辖,应去找你方土地询问,回去吧。”
奶奶蹙了蹙眉,说道:“河仙让我来的,他还用船专门把我载过来的,要是不能问,他叫我来这里干啥呢?”
小吏一听连忙问道:“可是黄河里的巡河仙?”
“正是。”
四个小吏顿时相互看了一眼,随后,其中一个小吏对奶奶说道:“稍后片刻,待我进去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