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回想了起来,随后,猴子一边回想一边说了起来:“记得当年有个樵夫,带着干粮上山砍柴,我趁樵夫砍柴之际,偷了他放在树下的干粮,樵夫发现后,于树下追赶我,我携上干粮跃枝头而逃,却被树上一条大蟒缠住,危难之时,樵夫掷出斧头砍中大蟒,大蟒激怒,弃我而向樵夫,樵夫不敌,被大蟒活吞……”
说到这里,猴子低下了头,一脸愧疚难过,“第二日,我见一妇人带一孩童进山,见到樵夫一支遗落的鞋子,妇女抱住鞋子与孩童失声痛哭,我那时不谙人事,更听不懂人言,但明白妇人和孩童定与樵夫有关,便悄悄尾随至其家中。其家中还有二男,十分凶悍,我因听不懂人言,不知何故,二男与妇人言语几句,便将妇人毒打起来。毒打一顿之后,二男将妇人绑住手脚想要带走,孩童不依,上前扯拽,却被其中一男踢翻在地,孩童大哭,妇女亦哭……”
“后来呢?”
说到这里,猴子居然低头沉默起来。
“后来,我腹中饥饿,返回山林找果子吃了……”
奶奶一听着了急,叫道:“我问的是那对母子后来呢!”
猴子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继续说道:“妇人不知被二男带去了哪里,等我隔天再去的时候,只见孩童一人坐在门前哭泣,我见他哭个不停,料想是饿了,就把手里的果子扔给他,他却不吃,我以为他嫌果子不好吃,便又回山林,摘下更好的果子扔给他,他却还是不吃。”
奶奶说道:“爹娘都没了,他还哪有心思吃东西!”
猴子说道:“那时我灵识未开,并不知其中缘故,只道人心险恶,残忍好杀……”
“后来呢?”
“后来,我跑去孩童跟前,将果子递与他,他看我许久,接住了果子……”
“之后,每当他饿的时候,我便送去果子,有时还去山下镇里偷些熟食给他,熟识之后,便与他同吃同住、相依为命。”
“十二年后,我竟能听懂人言,还知道了人世间最好的东西不是树上的果子,而是一种叫做‘金银’的物品,我见镇上的人拿着金银便能换取许多果子和熟食,便在镇中四下寻找,后来寻得一户,家中藏有金银,便每日趁夜盗取,送与孩童,此时的孩童,已经身高体大,与当年的樵夫相仿。孩童拿上金银,到山下只买了些布匹和一把钢刀,布匹做成了衣裳,钢刀被他挎在了腰间。他对我说,想要下山寻母,寻母之前,要上山为父报仇,那樵夫便是他的父亲。当年母亲找到父亲鞋子时告诉过他,鞋子周围全是蟒蛇滑行的痕迹,父亲应是被山中大蟒吃掉了。”
“我知那大蟒巢穴所在,便随孩童一起进山,给孩童引路。在山中一处洞穴中我们找到大蟒,但我二人不敌大蟒,孩童竟也被大蟒一口吞下,我大急,用石头砸中大蟒脑袋,大蟒竟翻滚几下死去了,我用爪子抓破大蟒肚皮,将孩童从大蟒腹中救出,发现大蟒并非我用石头砸死,而是大蟒连同孩童手里的钢刀一起吞下,钢刀划破了大蟒的五脏六腑。不过,孩童这时也奄奄一息,弥留之际,托我代他寻找母亲……”说到这里,猴子停下来擦了把眼泪。
神仙居然也会哭……
奶奶眼窝也湿润了,忍不住叹了口气。
“之前,我在镇上偷食物偷金银时,曾见过绑走孩童母亲的二男。我将孩童尸身拖回家里之后,便到镇上找那二男。但我虽能听懂人话,却口不能言,被二男污为妖孽。那时镇中时有物品失窃,也曾见有人撞见我偷窃,所有人便都将我当成妖怪,请来法师作法拿我。最后,我被法师与镇上众人合力擒住,众人言说要烧死我。法师却开口问我,为何要来镇上作祟?我便对他说,并非前来作祟,只为替他人寻母。法师竟能听懂我的话,让众人放开我,让我说明缘由,我便把所有的事都说了一遍。”
“法师听罢,当众将我的话对在场的人说了一遍,众人全都质问二男,二男躲闪不过,便说樵夫欠了他们的赌债,赌债未还,樵夫却死了,他们便把孩童母亲卖到县城做了卑妓,二男还拿出一份摁了樵夫手印的借契,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逾期不还,拿发妻抵债……”
听到这里,奶奶又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啥好了,于是对猴子说了句:“依你这话来看,当年樵夫掷斧头,本意只怕并不是想砸那蟒蛇,而是想取回你手里的干粮。”
猴子说道:“无论怎样,他都因我而亡,孩童与他母亲的命运,也因我而变。”
说罢,猴子继续说道:“那法师见我颇有灵性,便对众人说,要将我带回山中处置,我便随法师去了山中道场。法师并没有处置我,却教我如何做人。我一直不忘孩童嘱托,求法师带我去找孩童母亲,法师却对我说,孩童母亲不堪受辱早已自缢身亡,如今她已与孩童在阴间相聚,我只好作罢。”
“几十年后,法师去世,我发现我也灵智已开,世间万物、天地自然,了然于胸,我便正式开始了我的修行之路。”
说到这里,猴子算是把自己的事儿说完了,奶奶却意犹未尽,又问道:“当年您就是在我们村北边山里修行的吗?”
猴子摇了摇头,“我一直在北方山中修行,距离此地千里之遥。”
奶奶又问:“那您咋又来到我们村的小庙里了呢?”
猴子回道:“我有了几分道行之后,便四处游走,后来来到你们村里,见这座庙里供奉的竟是一只猴像,我便留了下来。”
奶奶点了下头,不过,她很快想到一个跟她自己有关的问题,问道:“您之前是不是见过我?”
猴子连忙回道:“从未见过。”
奶奶又问:“您要是没见过我,咋知道我手里的葫芦是收妖的呢?”
猴子回道:“在您魂魄能够自如出窍之后,您村里其他庙上的仙长对我说,您不日将回归本位,还说您本尊手持一只金色葫芦,嫉妖如仇,不论善恶,一律收入其中,故此,我等也不敢再受您香火。”
奶奶疑惑道:“我本尊就这么好坏不分吗?”
猴子怯生生说了句:“或许正是因为您本尊杀孽太重,才叫您投胎做人,重新修炼的。”
“我的本尊到底是谁?”
猴子连忙摇头,“仙长们没告诉我。”
“好吧。”奶奶从凳子上站起了身,对猴子说道:“您放心吧,就算我回归本位,也不会把您怎么样的。”
猴子连忙躬身道谢。
“我到大庙上问问,看他们知不知道我本尊是谁。”猴子没吭声儿,奶奶说完,给猴子行了一礼,迈脚离开了。
来到大庙,大庙里居然还是没有人,奶奶喊了几声,也不见有人回应,奶奶明白,这些仙家不想回答自己的问题,故意躲开了。
奶奶又刻意到玉皇殿左边的三清殿看了看,三清是人仙,应该不惧怕自己,但是,三清殿里也是空无一人,看来所有人都不想回答自己的问题。
随后,奶奶又来到村东奶奶庙,里面也是空荡荡的,奶奶却忍不住大声说了句:“三位仙家,你们不想做仙也不想做妖,独善其身与世无争,为啥也要躲着我呢?”
庙里没人回应,奶奶只好离开,刚走到庙门口,还没等迈脚出去,身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正因为很多妖不愿做仙,才惹恼了你,被你收去,如今法器已经回到你手里,谁敢保证你不会用它来对付我们?”
奶奶一听,连忙回头,就见供台后面的三座神像变成了三个人,还是奶奶上次见到她们的样子:一个蛇尾人身,一个鱼尾人身,一个鸟尾人身。
蛇尾人身居中,是大奶奶,鸟尾人身居左是二奶奶,鱼尾人身居右是三奶奶。
奶奶连忙给三人恭恭敬敬行礼,鱼尾人身的三奶奶却说道:“白仙姑,我们可不敢当呐,别看您现在对我们恭敬有加,等您回到本位,还不知将要如何处置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