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4 白奶奶传》第510章 隐村疑云



众人闻言,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
这时候,老头儿问了奶奶一句:“老道士,你打算咋到林子里抓妖精呢?”
奶奶说道:“我得先想法子找些物件儿,然后再到林子里看看,你们村里有桃树吗?”
老头儿没回答奶奶,却说道:“我家祖上还留下一些物件儿,看你认不认得,要是能用得上,我借给你用。”
奶奶一听,正愁手上没行器,说不准老头儿家里的物件儿自己真能用得上。
奶奶点了下头,老头儿当即对众村民叫道:“都散了吧,我保证这老道士不是妖精。”
众村民还挺听老头儿的话,小声议论着散去了。
随后,老头儿领着奶奶,来到一个大院近前,还没进门,就听里面传来几个孩子的读书声:“啊、哦、鹅、衣、乌、鱼……”
奶奶就是一愣,记得自己怪胎孙子小时候好像也是这么念的。
老头儿这时候对奶奶笑道:“俺们家世代都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这是我儿子正在教孩子们读书呢。”
奶奶忍不住问了句:“这是教的啥?”
老头儿立刻回道:“汉语拼音呀。”
奶奶顿时懵了,古代也有“汉语拼音”吗?奶奶自己小的时候就没有,更别说几百年前了!
与此同时,奶奶还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既然他们已经与世隔绝了几百年,为啥村里人的说话方式跟自己差不多呢?他们不是该“之乎者也”才对吗?
奶奶忍不住又问道:“你们与世隔绝几百年,谁教你们的汉语拼音呢?”
老头儿立刻回道:“我爷爷教的,我爷爷说,这是他爷爷教给他的,俺们全村人也都是这么学的。”
奶奶一听更懵了。
老头儿滔滔不绝,继续说道:“当年我们家祖上不光是道士,学问也是最好的,来到这里以后,我们家祖上就当起了村里的教书先生,这一辈一辈传下来,一直传到我儿子这辈,村里人的学问,都是俺们家里人教出来的,当年我教书的时候,还经常给他们讲俺们家老祖宗的故事呢。”
奶奶点了下头,怪不得村里人能听老头儿的话呢,感情当过村里的教书先生。
走进院里,整个宅子还挺大,里面有四五座房子,读书声是从其中一座房子里传出来的,这时候,孩子们已经不再念“啊哦鹅衣乌鱼”,改念“人口手坐立走”了。
奶奶一听,这不还是自己孙子当年念的么……奶奶小时候启蒙学的是《三字经》,再往前的人学的啥,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可以肯定不会是“人口手坐立走”。
奶奶越发懵圈儿了。
老头儿把奶奶请进客厅,让奶奶稍等,他自己走进里屋,折腾了好一会儿,最后,抱出个用绸子包裹的长条物件儿。
放到桌上,打开绸子,里面露出一个木质的长匣子。
奶奶一看,檀木的,上面应该还刷着漆,只是因为时间太久,漆已经掉的差不多了,从匣子古旧的颜色来看,应该真的有几百年了。
老头儿小心翼翼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把铜钱剑、一个手摇的铃铛,还有一块颜色黢黑、巴掌大小的令牌。
老头儿对奶奶说道:“其实我们祖上留下很多东西,别的都坏了,就剩下这三样儿。”
奶奶本想把物件儿拿出来看看,听老头儿这么说,又停下了手,对老头儿说道:“这些物件儿年头太久了,我怕给你们用坏了,你还是告诉我村里有没有桃树吧。”
老头儿闻言,伸手从匣子里把那块黢黑令牌拿了出来,对奶奶说道:“没事的,这令牌很结实,你拿着看看,这上面的字我认不全,你看看能看懂不。”
奶奶朝令牌上看了一眼,上面确实刻着字,之前应该还用朱砂描红过,不过这时候,朱砂早已经掉光了。
奶奶看着上面的字念道:“神雷天降。”
老头儿顿时一愣,问奶奶:“第二个字念‘雷’?”
奶奶点了下头,老头儿又问:“雷字下面不是只有一个田字么,这个咋有三个呢?”
奶奶回道:“这是个老字,老字雷下面就是三个田字。既然你们与世隔绝了几百年,还能不认得老字吗?”
老头儿一脸诧异,立刻把令牌翻了个面,奶奶一看,背面还有四个字,奶奶念道:“斩妖驱邪。”
老头又错愕了,问道:“第一个字念‘斩’吗?”
奶奶说道:“对啊,这个也是个老字,‘斤’旁边那‘車’ju字,就是现在的‘车’字。”
老头儿错愕又问:“那第三个字,念‘驱’?”
奶奶说道:“这也是个老字,左边那是个‘馬’字,右边是个‘區’字,合在一起念‘驱’。”
老头儿懵了,“那最后这个字,不是念‘耳耳’吗?”
奶奶说道:“这个字念‘邪’,椰字去掉木字旁,它也是个‘邪’字,不过也是过去的老字。”
“神靁天降,斬妖驅耶?”
“对的!”
老头儿差点儿没哭出来,“我琢磨了大半辈子,始终没弄明白这块令牌上面的字,还以为是句口诀呢,还念给我儿子听,神雨三田天降,車ju斤妖……耳耳。”
闻言,奶奶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替老头儿感到悲哀。
奶奶对老头说道:“你把神雷天降,斩妖驱邪八个字写给我看看。”
老头闻言,立刻到外面找来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起来,写完之后,奶奶一看,竟然全是当代的简体字!
几百年前已经与世隔绝,他们学的应该是繁体字,甚至是更古老的字体,怎么会写简体字呢?
奶奶问道:“这些字,是谁教你们的?”
老头儿回道:“我爷爷教我的,我爷爷是他爷爷教的,也就是我高祖,我高祖的爷爷又教我高祖的,我高祖爷爷的爷爷,就是俺们家的老祖宗,他是个道士。”
奶奶懵了,他们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呀,这种简体字,新中国以后才有的吧,自己当年学的还是老字,儿子、孙子包括重孙女,学的才是简体字,这不过才三代而已,老头儿他们家的简体字,已经传了九代吗?
没等奶奶从震惊中回神,老头儿居然把匣子里的铜钱剑和铃铛拿了出来,奶奶以为那俩物件儿上面也有字呢,谁知老头儿鼓捣起了匣子。
原来,匣子里面还有个夹层,老头儿把夹层打开,从里面小心翼翼捧出一本书。
奶奶打眼一看,是一本很古老的草纸书,可能因为保存的好,草纸书并没有磨掉边角。
老头儿捧着草纸书对奶奶说道:“既然你能看懂令牌上面的字,说不准也能看懂这书上的字,您给看看吧。”
面对老头儿渴望的目光,奶奶把书接到了手里,奶奶很有经验,知道老书都朝右边翻页,拿到手里以后,直接习惯性地朝右翻。
老头儿顿时诧异,“老道士,你咋从后往前看呀?”
奶奶说道:“古书都是这么看的,这才是从头往后看呢。”
老头儿差点儿又没哭出来,“我说我咋看不懂呢,感情我才是从后往前看的呀……”
奶奶看了他一眼,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打开书页,第一页上面只有四个字《刘玄手录》,奶奶忍不住问了老头儿一句:“你们家姓刘吗?”
“是,听我爷爷说,俺们家是刘伯温的后人。”
“刘玄就是你的祖上,做道士那位吗?”
“是的。”
奶奶不再问啥,接着翻开第二页,上面写的全是教人向善、积德行善、行为举止等等;第三页,开始写入门的修行,入门修行写了好几页,奶奶直接翻过去,后面是一些法术口诀、还附带着一些手绘符咒,奶奶也没兴趣细看。
翻过这些之后,后面有几张是记事的,有那么一段引起了奶奶的注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