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怕啥来啥,哑巴二人还真的出了事儿!
奶奶连忙对知府说道:“土匪那座山洞我也去过,里面不可能没人,除非……大人,我能不能问这位官爷几句话?”
知府这时候眉头微蹙,不知道在想啥,听奶奶问他,微微点了下头。
奶奶当即朝官差问道:“你们何时到的县衙?”
官差回道:“当日傍晚。”
“知县何时带人去的山洞?”
“次日傍晚出发,到山洞时已是深夜。”
“中间隔了一夜一天吗?”
官差回道:“胡知县言说,调派人手需要时日,便耽搁了一天,还说晚上抓捕能叫众匪徒措手不及。”
奶奶又问:“洞中真的无人居住吗?”
官差回道:“卑职随胡知县与众官军一同前往,还亲自将洞中里里外外查了一遍,并无人居住,胡知县以谎报军情之罪,将王周二人拿了。”
“这不可能的。”奶奶说道:“你身为官差,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吗?若说洞中无人居住,洞外那条小路又如何解释?”
“小路?”官差显得有些迷惑了。
奶奶说道:“那些土匪每日进进出出,洞外早就被他们踩出一条小路,若说洞中无人居住,洞外小路从何而来?”
官差被奶奶问住了,回想了一下,说道:“卑职不记得有路,众官军与王周二人在前,我随胡知县在后,走的全是乱草荆棘,并没有路。”
“一定有路的,你没看见吗?”奶奶肯定道。
官差回道:“路上并未点火把,怕惊动了土匪,就算有路,卑职也看不到……”
“那回来的时候呢,也没点火把吗?”
官差回道:“回来时倒是点了火把,可我并没有看到路,依然是荆棘乱草。”
“那你们去的时候,与回来的时候,走的是同一条路吗?”
官差愣住了,想了好一会儿,回道:“那处的山梁,看似都一样,点上火把之后,只能看到火把照亮之处,四下里却越发看不清楚,卑职不知走的是不是同一条路。”
奶奶轻叹了口气,扭头对知府说道:“大人,我问完了,您咋看呢?”
知府却给官差摆了摆手,让官差下去。
官差走后,知府对奶奶说道:“那胡知县的为人,我略有耳闻,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深受百姓爱戴。”
“好官?”奶奶说道:“大人,您不觉得这里面有玄机吗?”
“有何玄机?”
奶奶当即长篇大论说了起来:“我若猜的没错的话,胡知县故意拖延一夜一天,好让人给土匪通风报信,土匪得到信息,连夜抹去痕迹离开,次日傍晚,胡知县带人进山,故意不让点火把,官军随王周二人走的是山中小路,知县和您派去的官差虽说跟在后面,但小路狭窄难辨,又无火把,知县趁夜色故意带着官差走荆棘草地,让官差误以为山上没有路。到了洞中之后,又因火把光亮有限,官差并没有在洞中找到蛛丝马迹,等到押解王周二人返回,虽说点上了火把,但他们却并非原路返回,带着官差走了另一条路,又让官差误以为山上没有路,更无人居住。”
奶奶说完,知府笑了,说道:“老仙长,这只是您的妄断而已,并无凭证。”
奶奶立刻说道:“那贫道再给您妄断一句,若不是胡知县从中作假,便是您派去的这名官差收了贿赂。”
知府连忙又说道:“这更不可能了。”
奶奶想了想,说道:“大人想要凭证不难,您只需再派人随我一同前去万虎山,通往万虎洞的那条小路我还记得,只要找到小路,就能证明胡知县作假,不过,此事不能叫他们县衙里的人知晓,尤其是胡知县!”
知府沉吟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知府问奶奶:“不知老仙长与王周二人是何渊源,为何如此不遗余力助他二人?”
奶奶回道:“并无任何渊源,只是见不得山下怨气冲天,为道者,驱邪卫道、匡扶正义乃我门中分内之事!”
闻言,知府又沉吟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问奶奶:“老仙长,您是在万虎山中修行的吗?”
奶奶点了下头,知府顿时笑了,说道:“那我能不能到您的道场一观,若是能的话,本府亲自随您过去。”
奶奶顿时一愣,这当官的,咋这样儿呢,不羡官场只羡仙么?知府在奶奶印象里,就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了。
奶奶倒是希望知府跟她去看看,但是,她在万虎山里并没有道场。奶奶本想说,贫道居无定所,又何来道场,不过就在这时,有个念头在奶奶脑子里一闪而过,有了,有道场了!
奶奶当即对知府说道:“大人想要微服私访,贫道求之不得,只是,万虎山中土匪凶恶,倘若遇上,我怕大人会有闪失。”
“无妨,我带上几名得力护卫便可,真有土匪一并拿了,只是……这‘微服私访’是何意?”
奶奶一愣,这么大的官,竟然不懂这个词吗?连忙解释道:“就是换身布衣私下出行,不让别人知道的意思。”
“哦!”知府顿悟,嘴里还连连说着,微服私访,好词好词……
奶奶当即催促知府,“事不宜迟,还请大人即刻安排行程,我怕去晚了,王周二人性命堪忧。”
知府却一摆手,“老仙长不必担心,王周二人是本府差去的,若要定罪,知县需要先上报于我。”
奶奶还是不放心,哑巴两个现在在知县手里,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害死他们,再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向知府交差。
奶奶说道:“贫道虽隐居山中上百年,但也知晓人心险恶,若胡知县想对二人下手,您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例如,派人暗中勒死他们,而后悬于狱中,向您禀报说他们负罪自缢而亡,到时候,只能死无对证。”
“这个……好吧,本府这就差人快马加鞭,令胡知县将二人好生看管,不得有误。”
奶奶问道:“为何不差人将他们接来府衙?”
知府为难地说道:“府衙审理县衙的案子,会有越厨代庖之嫌,若人人都到府衙告状,朝廷还设州县何用?”
奶奶闻言,感觉知府说的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没道理,当官的,不就是为民做主的吗,谁给老百姓做主不一样吗?不过奶奶旋即又想明白了,这就是典型的,阶级官僚主义!就像现在让省长亲自去干县长该干的事儿,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当天下午,知府收拾停当,又安排了一下府里的事宜,然后,带着四名精干护卫,随奶奶一起从后门出了府。
最叫奶奶接受不了的是,知府跟他的护卫穿啥衣裳不好,非要穿道袍,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弄来的道袍,他跟四名护卫都是一身道士打扮,还说这样能掩人耳目。但在奶奶看来,这么一群道士出行,反而会引得路人侧目,尤其那四名护卫,腰里还都挂着刀剑。
几个人并没有步行,骑马去的,知府也会骑马,只有奶奶不会,其中一名护卫骑马带着奶奶。
骑马当然要比步行快上很多,只是奶奶有些受不了马背的颠簸,强行忍着。
只花了半天时间,几人便来到了万虎山下。
很快的,奶奶找到了上山的小路,不过,马匹上不去了,只好留下一名护卫看管马匹,知府带着另外三名护卫随奶奶上山。
奶奶依着记忆,在山里很快找到去万虎洞的斜坡小路,朝小路一指,对知府说道:“大人请看,这就是土匪出行的小路,这伙土匪已盘踞洞中多年,路上一些山石都被磨的光滑了,您派来的那名官差,若是白日进山,一定能发现的。”
知府闻言,朝小路看看,点了点头。
随后,奶奶领着几个人,顺着小路,朝斜坡下面走了起来。
走出去没多远,一名护卫突然对知府说了句:“大人,前方山下有人!”
奶奶闻言,立刻说道:“应该就是那些土匪,咱们先躲起来!”说罢,奶奶第一个躲进了旁边的山草里。
知府几个人见状,也连忙跟着躲了起来。
山坡上怪石嶙峋、乱草丛生,山下的人往上看,看不了多远,而且上山的人往往看的都是脚下,很少朝山上放目远眺,但山上的人就不一样了,本就居高临下,一眼就能看到山下。所以,护卫看到了山下的人,山下的人却没发现奶奶几个。
这时候,奶奶拨开草丛,朝下看了一眼,山下能有四五个人,正顺着小路朝这边过来,奶奶一开始看不清是谁,等了一会儿,看清楚了,正是万虎洞里的那些土匪!
奶奶立刻低声招呼知府:“就是他们,这就是那伙土匪!”
知府闻言,朝山下几个人看看,随即看向身边三名护卫,问道:“你们三个,能拿下他们吗?”
三名护卫相互对视了一眼,齐声说道:“大人请放心!”说着,三名护卫霍然从草窝里站起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