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4 白奶奶传》第398章 二老合作



这两天没写,也没说为啥,主要是我个人问题,今天这章,也写的乱七八糟,希望我能尽快恢复过来吧。
下面是正文:
就这样,奶奶依旧本着不收费的原则,但给人看过事儿以后,会多少拿一些贡品,到小卖部换钱,三块两块,十块八块的攒钱。
或许有人会问,你爸妈就不给你奶奶零花钱吗?之前是给的,后来奶奶硬是不要,说自己有钱,不用给她,然后就没再给过,并且,奶奶吃穿啥的,都是我爸妈给买的,她拿着钱也没啥用。再说像奶奶这样的人,把钱看得很淡,手上没钱,反而一身轻松。但是她现在不得不为孙子发愁了,又不想跟我爸妈要。
黄山自从送过童子以后,再没出现过啥问题,看上去一切正常,而且,他在学校学习非常好,比怪胎强太多了。怪胎当年,除了语文和历史以外,其他课门,就没及过格,像这种不争气的孽种,就活该他去要饭!
接下来的日子,奶奶一门心思扑在了二孙子身上,也不怎么牵挂那个活该要饭的大孙子了,料想他跟着陈辉道长,也出不了啥事儿,只是,这都出门一年多了,他咋还不回来呢?
冬去春来,一转眼,时间来到了公元1998年,奶奶整八十岁,黄山十六岁,初三,秋天上高一。
这年的春末夏初,从南边十几里地外,来了两口子,说他们闺女不知道是撞了啥邪,整天发高烧,打针吃药怎么都好不了,而且,白天没事,晚上就发烧,有人就给他们介绍了奶奶。
奶奶一听,咋跟自己孙子之前一样呢,不会也是个童子吧?
随两口子到他们家里,他们闺女已经上学去了。奶奶等到中午,女孩回家吃饭。
两口子把女孩叫到跟前,奶奶打眼朝女孩一看,就见这女孩白白净净,大眼睛、挺鼻梁,乌黑的辫子,长得非常好看、喜人,年龄应该在十二三岁,但是,看着很稳重,跟普通孩子一点都不一样。
奶奶问了她几个问题,多大了,上的几年级等等,女孩并不怕生,回答的有条不紊,而且,恭恭敬敬的。
十三岁,上初一了。
奶奶再朝两口子看看,就两口子土里土气的气质和相貌,要说这女孩是他们亲生的,谁都不信,看着就不像他们家里的人,分外的“洋气”,还透着那么一股子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不过,奶奶反复询问了两口子,女孩确实是他们亲生的。
奶奶前思后想,再加上女孩跟自己二孙子几乎一样的病,奶奶断定,这女孩十有八九是个童子命。
于是,奶奶就对两口子说,俺们村里还有一个专门给人看香的,你们家孩子的情况,最好找她看看,然后,就把梅老太太介绍给了他们。
两口子一听,就求奶奶带他们一起去,因为,他们没听说过这位梅老太太,而且,就相信奶奶一个人,在找奶奶之前,他们也找了几个人给闺女看,但是,都没看好,后来听说奶奶手段高明,等见到奶奶以后,奶奶的言谈举止,给他们留下印象的极好,所以,对奶奶十分信任。
奶奶没办法,只好领着他们和女孩,回到村里,随两口子一起找上了梅老太太。
梅老太太经奶奶简单介绍,朝女孩看了一眼,就“哎呦”了一声,对于童子这个,她比奶奶有经验,奶奶听她哎呦,就知道女孩的事儿,可能跟自己孙子的一样难办。
随后,梅老太太让女孩父母烧了香,这次的香却跟黄山的不一样,这次的香烧的很旺,梅老太太看着香没一会儿,打了个哈欠,坐在椅子上又说又唱,就跟给黄山看的时候差不多,唱的是啥,奶奶依旧听不懂。
唱了好一会儿,梅老太太终于停下了,一脸疲惫地对女孩父母说,你们家这闺女,是个真童转世,真童女活不过十四,真童男活不过十六。
两口子一听,脸色都变了,女孩现在已经十三岁,没几天了,哀求梅老太太救命,梅老太太对两口子说,既然你们是白大姐介绍来的,那我就试试吧。
梅老太太给两口子口述了一个单子,让他们回家去准备,这时候,刚好是前半个月,送童子的日子,就定在了阴历十三。
等两口子领着女孩离开的时候,梅老太太却叫住奶奶,让他们一家三口先走。奶奶留了下来。
等两口子走后,梅老太太就问奶奶,这户人家,跟你是啥关系?
奶奶说,跟我没一点关系,是找我来看事儿的,我一看,女孩的情况,很像是童子,就把他们介绍给你了。
梅老太太一听,有些后悔,对奶奶说,要知道是这情况,我就不管这事儿了。
奶奶忙问,问啥呀?
梅老太太说,真童子很难送,弄不好把她自己也要搭进去。
奶奶顿时感觉自己给梅老太太找了麻烦,梅老太太接着又说,要是真想送,你得帮我的忙,我一个人怕不行。
奶奶一听就答应了,毕竟是自己给梅老太太找的麻烦,自己帮忙是应该的。
送童子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当天晚上,奶奶和梅老太太一起去了两口子家。
这时候,两口子已经把要用的物品全都准备齐全了,奶奶一看,这些物品,居然还没有给黄山送童子的时候准备的多,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个替身童子,这个是女纸人,手里还抱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插着一根柳枝。
奶奶不由得疑惑,难道,自己二孙子的童子命,比真童子的还要严重么?不然给女孩送童子,咋还没给孙子送童子的时候,准备的东西多呢?
给女孩送童子和给黄山送童子差不多,也是在他们村外,找了个没人的十字路,贡品拉过去,在十字路摆上,唯一不同的,奶奶这次没离开,女孩父母回去了。
然后,梅老太太点着焚香和烧纸,就地坐在火堆前,对着火堆就唱了起来。
唱了好一会儿,梅老太太起身围着火堆,奇怪地跳了起来,好像是在跳,又好像是在扭动,看上去有些诡异。
奶奶不会送童子,而且,这个是不让别人看的,这是她头一次看到。
梅老太太又唱又扭了好一会儿,对奶奶说了句,拿棒子打破女纸人的头。
之前梅老太太已经交代过奶奶,还教了她几句说辞,奶奶立刻照做,嘴里念了说辞,然后一棒子把女纸人的头打破了,然后,梅老太太抱起纸人,扔进了火堆里。
纸人扔进火堆以后,因为仙家在南边,对着南边就磕起了头,一边磕头,嘴里还一边说着啥。
等梅老太太磕了几个头以后,奶奶听见她喉咙里咕噜一声,紧跟着,梅老太太一张嘴,“哇”地吐了一大口。
紧跟着,梅老太太身子晃了两晃,奶奶见状,凭她的经验,梅老太太好像是出事儿了,赶紧过去,一把扶住了她。
就见梅老太太脸色苍白,嘴角还带着呕吐残留,有气无力地对奶奶说了句:真童子太难送了。
奶奶闻言,心里顿时一阵自责。
奶奶陪梅老太太在火堆旁歇了好一会儿,直到火堆里的物品全都烧完,梅老太太还是显得有气无力。
梅老太太对奶奶说,幸亏你德行高,帮我打破了纸人的头,要是换做我自己打的话,恐怕半条命就没了。
打纸人头这个,梅老太太没给奶奶解释那么多,只说这个需要德行高、有道行的人打,这样更容易送走,让奶奶打头,是最合适的人选,送到那边,仙家会给你面子,把替身收下的。
又歇了许久,梅老太太这才从地上站起了身,奶奶扶着她,回到了两口子家里,然后吩咐孩子父亲,去十字路把贡品收回来。贡品不能动,先放家里,等明天,梅老太太找人过来拉走,回家还要谢神用。
转过天,女孩没事了,梅老太太过来找奶奶,因为奶奶帮了忙,贡品要分给奶奶一半,奶奶死活不要,但是,梅老太太不答应,最后,奶奶只把没开封的烟酒留下了,她留下这个,只是为了给孙子换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