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真的不值得同情,好言相劝,以为是在骗他们,等遇上骗子,可劲儿骗他们一把,他们心里可能才会舒服……
——刘黄河
两口子闻言,相互看了一眼,我爸的朋友对他老婆说:“家里都成这样了,还有啥不能说的,你就跟咱大娘说说吧。”
妇女不再犹豫,对奶奶说了起来。
正月十五那天下午,妇女听说村里大庙上来了个算命看事的师傅,看的特别准,就跟几个妇女一起跑去看。
本来是去看热闹的,可后来发现这师傅看的确实准,收费也不高,刚好他们这几年开饭店赚了点钱,想把他们饭店旁边的一个门面房也盘下来,进一步扩大店面。但是,两口子也有些犹豫,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做。
见这位罗师傅看的这么准,妇女动了心,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妇女。
罗师傅给妇女看的时候,也是用毛笔在白纸上甩墨点,横竖甩了两下,甩完以后,却啥也没说,只是交代妇女:今天晚上八点再过来,我给你说一下卦象,再教你个法子。
罗师傅说的一脸神秘,不但让妇女深信不疑,还好奇心大起,自己的卦到底是个啥,又会教自己个啥法子呢?
当天晚上,妇女撺掇上他男人,两口子一起过去了。
这时候大庙上已经没人了,非常清净,罗师傅还在右殿里坐着,好像专门在等他们。
两口子一进门,罗师傅没跟他们说一句多余的话,直接开门见山就说,你们家是“饲众口”的(也可能是“食众口”,发音是这样的,具体哪个字,我弄不清楚),“饲众口”说明你们家里有人是厨师,要么就是开饭店的。
两口子一听,这罗师傅果然有些本事,当即心悦诚服地承认,他们在市里开了家饭店,生意还不错,就想问问,今年要是扩大店面行不行,能不能把旁边那家门面房租下来,主要是旁边那家门面房做啥生意都不行,谁租谁陪。他们担心租下来以后,自己会不会也赔本,但想扩大店面,那家门面房又是最合适的,只有一墙之隔,只要跟房东说好,在墙上开一道门,就能把两家店连在一起了。
罗师傅就对他们两口子说,店面可以租下,生意也会越来越好,两口子听了挺高兴,不过,罗师傅又说,旁边那店面确实有些问题,需要用活物镇住。
两口子就问,啥活物?狗呀还是猫呀?
罗师傅并不回答,从兜里掏出一个黄纸包,交代两口子,这是一颗种子,回去以后,找一个空房间,再弄一口大水缸,把种子种下去,只要种子发了芽能活下来,就能起到镇宅的作用,保你们家生意兴隆。
两口子一听,将信将疑地把种子收下了。随后,罗师傅又交代他们,这颗种子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你们父母孩子也都不能知道,放到空房间以后,只有你们两口子可以进去给它浇水施肥,其他人一概不能进入。最重要的一点,水可以随便浇,但施肥只能用你们自己家里人的粪尿,别的不能用,其他人的也不能用,你们饭店里的人多,饭店厕所里的决不能用!
罗师傅说的一脸真诚严肃,两口子连连点头,牢记在心。
正月十六,他们就回了市里,经过协商,当天就把旁边的店面租了下来,并且,在当天晚上就腾出一间空房,又找来一口大水缸,填上泥土,把种子种下了,房间门也挂了锁,不让任何人进入。
就这样,过了大概一个星期,种子从土里冒出了头,两口子欣喜不已,又过了十多天,嫩芽长大了一些,店里的生意突然火爆起来,真就是络绎不绝、人满为患。
两口子别提多开心了,对罗师傅非常感激,还专门回村里看过一次罗师傅,对那棵不知道啥东西的植物,更是细心照料。
妇女说到这里的时候,奶奶问了她一句:“那你们家啥时候开始不顺了呢?”
妇女想了想回答说:“差不多,就是三个月以后吧,突然就不行了,生意不但冷清了,家里人还不停的出事儿。”
奶奶又问:“那你们种的那东西呢,死了吗?”
我爸朋友回道:“没死,活的很好,刚入夏的时候,开了几朵花,现在还结出了一颗小果子。”
奶奶点了点头,兀自在心里琢磨一下,随后又问两口子:“你们觉不觉得家里出的事儿,跟这东西有关系呢?”
两口子同时摇头,一脸肯定道:“我们觉得肯定没有关系!”
奶奶又问:“那我能跟你们到店里看看那东西吗?”
两口子顿时犹豫,相互又对视起来,似乎在征求彼此的意见。
这时候我爸也在旁边,见两口子犹犹豫豫,一点都不痛快,就对两口子说道:“到底是啥宝贝东西不能给人看,你们真把我们当外人了吗,要不,你们也别问了,酒菜我都准备好了,咱到我屋里喝酒吧。”
两口子一听我爸这话,可能也觉得掖掖藏藏挺对不住朋友,也担心奶奶就此不再管他们的事儿。
我爸朋友就对我爸说:“你说的对,咱们这关系,没啥不能给你们看的。”转而又对奶奶说道:“大娘,您要是真想看,我现在就把您接过去,趁着今天晚上没开门营业,店里也没人,等看完了我再把您送回来。”
奶奶点了下头,这时候,奶奶认为问题应该就出在那棵植物上面。
两口子是开着一辆三轮过来的,在那时候,这种三轮很少见,至少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可能是烧汽油的,噪音很大,因为有车斗,两口子都是用它买菜进货的。
奶奶坐上三轮,一路无话,很快随两口子到了他们店里。
店面在市里一个很热闹的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这时候也就晚上九点钟的样子,不过,两口子的店面看上去却分外冷清,就好像一处被人遗忘的角落。
进到店里,奶奶感觉到丝丝凉意,跟之前在老太太家里的感觉很近似。
两口子却给奶奶解释说,因为店面太大,所以进来会感觉有些凉,要是人多的时候,就没这种感觉了,奶奶心里却不认同这种说法。
穿过摆满桌子的大厅,两口子领着奶奶,来到了后面,后面有两个小房间,其中一个门上挂着一把大锁,显得极其神秘。
两口子从身上拿出钥匙,把锁打开了,进去以后,黑漆漆的,不过,之前奶奶感觉到的凉意不见了,就觉得心神宁静、如沐春风,非常舒适,有种进来就不想出去的感觉。
很快的,两口子把灯打开了,奶奶打眼朝房间里一看,在房间的正中间,只有一口将近一米的大缸,其他地方都是空空的。
缸里长着一棵瓶子口粗细的小树,叶子像鸭蹼一样,郁郁葱葱,能有半米多高,长的还挺喜人,在小树中上位置的一根枝杈上,挂着一棵眼球大小的青色果子。
奶奶围着小树转了一圈,她没见过这种树,看向两口子问他们:这是棵啥树?
两口子同时摇头,我爸朋友说,罗师傅一嘴的南方口音,这棵树保不齐也是南方的,咱这里没有,咱也没见过。
那时候信息不发达,要搁着现在,拍张照片网上一比对就知道是啥了。
奶奶又把小树看了几眼,就感觉打心眼里越看越喜欢,而且,离它越近,心情就莫名其妙的越好。奶奶认为,我爸朋友家里的事儿,应该不是这棵树造成的。
于是,奶奶就交代两口子,这棵树不错,好好养着吧。
两口子就问奶奶,既然不是这棵植物的原因,那我们家里这又是咋回事呢?
说真的,奶奶这时候也迷惑了,奶奶想了想,看向两口子,郑重说道:“咱都不是外人,我接下来要问的话,你们两口子也别生气。”
两口子立刻摇头,妇女说道:“大娘,您问吧,您问啥我们答啥,不会生气的。”
奶奶犹豫了一下,问道:“都说无商不奸,你们做这几年饭店,有没有干过啥亏良心的事儿呢?”奶奶这话一出口,两口子脸色顿时变了变。
过了一小会儿,妇女张嘴要说啥,我爸朋友连忙拦下了她,似乎知道她想说啥,我爸朋友对奶奶说道:“大娘,既然您这么问,我也不瞒着您了,跟您说句实话,我们店里……进的一些食材,是最便宜的,有些都是人家摊上扔的东西,买回来用辣椒大料往里面一兑,客人吃不出来,我们干这个也不容易,进好的贵的东西,顾不住本儿呀。”
奶奶点了下头,“要不说呢,家里不顺,都是有原因的,积善有后福,积恶必有损。”
妇女一听,立刻问道:“那咋办呢,大娘您给想想办法吧。”
奶奶说道:“想要改善,就得先从根上开始,先把店里进的那些东西改一改,不说用最好的,最起码也得是新鲜能让人吃的,还有,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在店门口摆上食物,免费送给过路的人,从哪儿犯的错,就从哪里改,给你们自己赎一下罪……”